APP下载

纪录片研究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4-05-16陈瑞娟

西部广播电视 2024年4期
关键词:纪录片思政课程

陈瑞娟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要将课程思政建设看成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要做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的教育[1]。课程思政成为当前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大背景。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每门课程,每个教学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立德树人成为当前高校教学改革工作的核心。

1 纪录片研究课程简介

纪录片研究是面向广播电视学专业大二学生的一门基础课,是学生的专业入门课。以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掌握纪录片理论为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纪录片创作课程打下基础。要求通过知识点讲解、案例学习和小组实践,使学生理解纪实理念的边界范围、纪录片作品的主要类型和审美特征,了解中外纪录片发展的历史脉络,熟悉纪实作品的导演及经典作品。通过课程学习及技能训练,使学生开阔视野,产生兴趣,获得专业能力与人格素养的提升。

2 纪录片研究课程思政的理念

课程思政的本质在于将知识内容与思想政治元素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需要明确的是,将思政元素融入纪录片研究课程的教学,不是教学内容的机械重组,而意味着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符合新的育人理念和教学实际的思维方式。其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从“知识传递”转向“全面培养”。课程思政背景下的专业课教学,不再是单一的专业知识传递,而是综合性的全面素质培养。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使他们提高专业技能,还要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成为有学识、懂道理、审美佳、见识广、品格高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经得起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双重标准的检验。

教学理念从“显性”转向“隐性与显性相结合”。课程思政是高校隐形思政教育理念发展的必然[2]。传统教学是“显性”的,根据章节知识点正面直接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加入“育人育德”元素后,硬性直白的教导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需要配合知识内容的显性教学将思政元素以“隐性”方式潜移默化地渗透,吸引学生主动思考、体会和感悟,从外在被动灌输变成内在主动吸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教学方式从“单向输出”转向“多维互动”。传统课堂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单向信息输出,学生普遍存在“被动学”“不爱学”“学不好”等问题,影响教学效果。要实现课程思政目标,就要重新认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建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乃至课堂之外的多维互动,引导其“愿意学”“主动学”“善于学”。

评价机制转变。评价机制的建立是为了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检验。课程思政模式下,不仅要关注教师教得怎么样,而且要检验学生学的结果,把“教”和“学”结合起来评价。不仅评价学生在知识方面的收获,也注重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道德品质、交流合作能力的提升;不再注重用分数来评价学生,增加教学过程中过程性考核。设计出包含知识与能力、政治信仰与价值观念、审美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等多元指标的评价体系。

3 纪录片研究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必须综合考虑课程内容范围及属性,合理发掘,以保证育人工作开展的有效性。首先,纪录片作品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从历史人文、自然科技到艺术哲思,广泛的内容成为挖掘育人育德元素的宝库;其次,纪录片的发展史、流派演变、创作观念革新与社会历史进程联系紧密,可以与时代背景结合寻找思政元素;再次,纪录片导演的创作经历、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也是培养学生德行品质的鲜活素材。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将纪录片纪实的基本属性、纪实美学思想与做人求真务实的精神品格联系在一起。纪录片作为一种影视节目类型,与故事片、娱乐综艺节目相比,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它以用纪实手段记录真实生活作为立身之本,不仅强调内容真实,而且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上也偏向于朴素自然,少加修饰。这种品质来自创作者对真实、真理的追求,以真诚的态度去探索世界、表达人类共同的经验和知识、了解人性与历史,在思政元素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养成做人做事“求真务实”“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风格习惯。用纪录片的品格感染学生,促进学生自我成长,提高思想素养。

(2)将纪录片发展进程中,形式及拍摄手段的创新迭代跟人的创新精神相联系。纪录片总是与特定时代和社会思潮产生一种“互文与互动”关系[3]。纵观纪录片的发展历程,经历了阐释模式、诗意模式、观察模式、参与模式、新纪录电影等不同的类型样式。每一种新形式的出现,都是不同时代导演为了适应新的社会文化环境,表达思想所做的创新。从这个角度,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勇于尝试,创新思想和观念,做新时代的创新创业青年。例如:从卢米埃尔兄弟对电影的初探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从维尔托夫的代表作《持摄影机的人》中使用的先锋拍摄技法和剪辑手段,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敢于创新创造,发展自己的职业素养与技能;从让·鲁什对真实电影的实验,启发学生敢于打破固有思维,寻求创新突破。

(3)用著名纪录片导演的从业故事、心胸情怀去启发学生的使命意识,激发学生对职业的热爱和事业的追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工匠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从弗拉哈迪对待拍摄对象时“平等的视点”“率真的秉性”,引导学生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尊重每个个体生命的尊严和价值,养成友善包容的品性;从弗拉哈迪在拍摄时树立了“深入了解拍摄对象”的工作原则,让学生学会在现实中认真观察生活、寻找故事、发现主角,树立“用心钻研”“实践出真知”的工作精神;从格里尔逊领导的“英国纪录电影运动”,强调影片的社会意义,突出纪录片剖析社会问题、为改善社会服务的功能,启发学生热爱人民、关心社会,培养其社会责任意识;用伊文思60年纪录片创作生涯中的故事,和他对职业的坚定信念及在纪录片艺术形式上的不懈探索,激发学生的专业自信和职业认同感,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

(4)结合中外纪录片的发展历程,让学生学会从纵向的历史维度和横向的社会广度去认识问题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大局观念和历史视野。通过对中国纪录片发展史的讲解让学生认识各时期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特色及其与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紧密联系,认识纪录片“记录、思考与对话”的文化使命[4],促进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提升其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四个自信”意识。例如,以《纪录片编辑室》栏目为例,通过考察其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对时代的记录和对纪实美学追求的演进,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把握历史进程、理解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通过梳理国外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对比不同文化和地区的影像风格,深入探索背后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多样性。例如,选取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历史类纪录片、美国公共电视网(PBS)的《前线》栏目、日本放送协会(NHK)的《NHK特辑》等栏目进行研究,通过展示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特色,帮助学生理解世界的多样性、复杂性,增强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同时,通过分析纪录片制作机构在维护社会公德和传递社会文化知识方面的作用,建立专业与社会的联系,使学生理解媒体人的责任与使命,为维护主流价值观念、促进文化交流提供服务。

(5)在纪录片作品赏析的章节中,注重选取不同类型的作品,通过对影片的拉片分析,让学生领悟作品蕴含的思想和精神,得到思想政治、传统文化、道德价值、审美方面的熏陶,实现自我升华。例如:选择《话说长江》《故宫》《舌尖上的中国》《中国》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纪录片作品,在分析纪录片的创作方法、形式特征、解说词写作特色等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选择英国广播公司(BBC)出品的自然纪录片《蓝色星球》《地球脉动》等,分析商业纪录片的特点及其故事化讲述策略,让学生更好掌握自然纪录片的拍摄技巧,通过讲解纪录片的内容,使学生理解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从中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进一步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选择《雨》《天地玄黄》等诗意性纪录片,通过分析纪录片在画面和节奏上的形式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影片中展示的人与城市等主题内容,引导学生对人生哲学问题的思考,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选择《2020春天纪事》《二十二》等作品作为观摩内容,引导学生明确纪录片导演应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同时提醒学生自身也要增加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注,将所学知识服务于国家发展和社会需要。

(6)通过分小组进行微纪录片创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课程中,教师通过将创作实务篇的内容与纪实美学及创作方法等理论内容相结合,形成一个独立的实践教学模块,让学生进行单元能力训练。要求学生组成3~5人的创作小组,选择“直接电影”或“真实电影”的方法拍摄制作一部3分钟左右的实验性微纪录片,制作周期为2周。在训练项目开始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进行选题,学会独立思考。在镜头使用和后期剪辑上,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养成吃苦耐劳、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和精诚友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4 纪录片研究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

课程思政的核心在于智力启迪与“心力”养育双管齐下,实现知识、能力和价值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也就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纪录片知识,建立专业知识架构,获得开阔的专业视野,而且能树立正确的创作观和坚定的信念,养成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在创作中独立思考,敢于创新,吃苦耐劳,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

4.1 树立“教师—学生”双主体意识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5]。首先,在观念上改变传统课堂中以教师为主体的局面,将教师和学生看成是“教”与“学”双主体,“教”“学”并重,让学习不再是一种单向的知识灌输和传送。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目标任务,改进教学方法,改变学习形式等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解决学生“学”的问题。比如:可以灵活多样地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导演传记,观摩作品;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积极分享讨论,参与课堂。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创造良好的情境条件,营造和谐的互动氛围,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例如,组建学习小组,围绕学习主题开展讨论和分享活动,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自主分享、自由表达。这样,就让课堂变成了教师主导设计、学生主体参与“学习交流”的“场”。

4.2 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在“互联网+”背景下,结合专业特色和课程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信息化技术手段和网络资源作为辅助学习的工具。一是开发课程教学视频,同时运用已有的慕课、微课等资源作为课堂知识的补充,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二是利用网络视频资源作为学生观摩纪录片的片库,如腾讯视频、哔哩哔哩、优酷等网站的纪录片资源,通过观看大量作品开阔眼界,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纪录片的多种样式及产业现状,从中认识中国的社会发展,树立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感。三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新媒体手段。例如:运用云课堂、智慧教室、二维码植入等形式,将课程相关电子书、课件(PPT)、作品视频等数字资源推送给学生,督促学生预习和复习;课堂讨论中,允许学生用手机端查找资料参与讨论,课后通过线上渠道收集作业进行互动等。

4.3 用实践促学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理论的学习要经得起实践检验。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纪录片研究包含创作理念、创作方法和创作流程的教学内容。如前文所述,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章节,设计一个实践模块,学生接到这一任务后,需要带着问题去复习相关理论知识,研究作品案例,熟悉纪录片创作的流程,寻找合适的拍摄内容进行创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全程跟进,及时帮助解决拍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践环节的加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还能够促进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和思考,加强小组内部的沟通协作,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

4.4 探究式研学

学生成立小组之后,确定一个与课程知识点及实践作品相关的学习专题,有针对性地深入研究,如选择某一导演、某一经典作品或者某一纪录片类型进行探讨。教师提供预习资料让学生深入研讨,全面深入地掌握专题内容。在课堂中,让小组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再针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解决,加深学生的印象。课后让每个小组进行自我总结,检验学习效果,收集反馈意见。探究式学习方式旨在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主动参与,相互协作讨论,共同完成目标任务,让课堂变成由教师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交流活动,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5 结语

对纪录片研究课程思政的探索是在专业知识学习与思想政治育人之间搭建起一座有效互通的桥梁。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在课前加强自身思想政治学习,提升思政认识水平;同时,调查收集所需的教学材料,做好备课工作,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专业特色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对思政教学的认可度与接受度[6]。也就是课前课中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配以实践操作和探究交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实现培养其职业技能和精神素养的目标。

猜你喜欢

纪录片思政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