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世界视野和中国实践
——第二届“清华高等教育论坛”综述

2024-05-16盛小敏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发展教育

盛小敏 文 雯

(清华大学 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084)

一、引言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2015年9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达成《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决心在 2030 年实现关乎人类、星球、繁荣、和平与伙伴关系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然而,国际社会承诺有余却落地不足。截至2023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施已步入后半个阶段,但目标进展缓慢、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了倒退的迹象。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动荡变化的世界中积极承担大国责任、彰显大国担当,坚定落实和践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下合一”“仁民爱物”的文化传统,可持续发展理念更是深深烙印在中华文明的基因里。今日之中国,从维护全人类可持续发展利益的高度出发,进一步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不仅蕴含了“天下一家”的思想,即全人类是一个整体,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时也指向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求,又要兼顾后代人的发展需要。

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而教育正是以育人为本位,高等教育通过培养专、精、深的可持续发展人才使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同向同行、共生共存。高等教育既是可持续发展优质教育目标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所有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支柱。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第二届清华高等教育论坛邀请来自全球知名大学、国际组织和企业的专家及学者代表共同探讨高等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愿景,以期立足高等教育,重新思考人类与地球的未来。本届论坛聚焦“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世界视野与中国实践”的主题,并围绕四个分论坛议题:“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理念、知识和伦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创新与可持续: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青年观点与行动”展开交流研讨。本文从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的知识观、教育观、治理观以及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四个方面,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前沿思想和重要论述进行了全面综述,希望为高等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元的知识和理论参考,以及行动和实践建议。

二、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的知识观

高等教育是建设多样性、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型知识社会的主要力量。知识型社会赋予知识、智力、创意之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内在价值,但也加剧了高等教育中知识不可持续的生产、使用与占用,引发了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倾向。面向未来,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探索一种新的知识观。清华大学中非领导力发展中心联席主席格塔丘·恩吉达先生指出,高等教育孕育了促进人类发展和繁荣所需的专业化知识,以及应对全球挑战所需的发展型知识,涉及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粮食安全、公共服务以及全民教育等。高等教育是创新和创造力的发源地,今日的学生是明日的科研人员、教师、工程师、规划师和科学家,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是未来世界的领导者和创造者。不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最为重要的是他们的内驱动来源于积极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以及对基本权利与自由的尊重。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防范学位加工厂式的教育陷阱,使学生获得的学位更具价值,他们不仅要掌握所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具备批判性的思维和情商,以及能够把学习作为终身追求的教育愿景。

西方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主体架构搭建的知识体系在西方高等教育以外的地区广泛存在。近些年,学界越来越意识到以西方为中心的知识体系,严重制约了本土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而,西方思维模式和知识范式的“去殖民化”运动不断兴起并得到发展,为全球新知识体系的重建和探索提供了可能。加拿大约克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署理主任査强认为,学界正在进行的“去殖民化”运动非常有意义,从知识生产的角度出发,这场运动存有上升为知识生产革命的极大潜力,而这个上升的过程可以为高等教育知识的重组和再构带来“去殖民化”的机遇。国际教育隐含民族国家的思维范式,强调从本国视角和利益出发,所以能够感受到它以国家为基础、带有国家边界感。然而,全球教育是以全球为一个整体,所以它的关注点从国家利益转变为全球福祉。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生产所强调的全球胜任力模式,正体现了知识生产的“去殖民化”过程。

当今时代,新技术日新月异、新知识层出不穷,为了社会永续发展、经济繁荣,人类健康幸福和生态平衡稳定,清华大学秀钟书院院长胡洪营教授倡导培育学生四个交叉方向的知识,包括资源能源与气候变化、环境系统与信息技术、可持续城市与生态空间、绿色经济与全球治理。查强副教授指出,目前课程知识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验和技能方面的薄弱,二是几乎没有涉及到价值层面。因此,我们需要采用一个二维矩阵的方法,将相关课程纳入这个矩阵中。横轴是认知轴,从左到右表示认知活动由低到高,包括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和创造;纵轴是知识轴,知识的复杂程度由低到深,包括事实的知识、概念的知识、过程的知识和元认知的知识。牛津大学教育系教授西蒙·马金森指出,现今气候危机层出不穷,不管是国家还是高等教育机构,都应当秉承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来寻找更好的发展之道。与此同时,对于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的是赋予他们气候治理方面的知识,我们需要更多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利用他们的辩证批判思维帮助我们更好地找到未来发展的方向。

面向未来,关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知识生产与知识分享,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院长徐秀丽教授及其团队探索出一条学在国际组织与乡村田野的可持续教育的知识理念,即“两条腿走路”。徐教授指出,“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立足中国广袤大地,倡导走进乡村、走进田野、走进农场,通过参与式学习中国本土的农业特征和具体情况来帮助学生获取相关知识;另一方面,也要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鼓励他们了解全球前沿农业动态并建立知识共享和行动联接。“两条腿走路”的理念有助于学生通过到地方去做调研、做访谈,亲身体验中国农业发展经验,在这个基础上,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会议,把中国智慧分享给世界,寻求对话、交流与合作。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两条腿走路”的模式蕴含了传统教育范式的转变和知识理念的变革,徐秀丽说“如果你要教我,我会忘,如果你赋权给我的话,我会了解,然后真正理解。”这对于今天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三、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的人才观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人才观应当尊重人才自然成长的规律。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教授指出,“拔尖创新人才并非被‘拔’出来的,而是自己‘长’出来的。”这一观点强调了人才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未来潜力。如果我们依然将人才培养局限于“五唯”的范畴,并围绕这些方面提升水平,只会培养出具备单一技能的论文“机器”和专业“写手”,而很难在未知领域实现真正的突破。因此,面向未来,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探索一种新的人才观。

胡洪营教授强调,高等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支柱,应当充分发挥其作为“变革推动者”与“引擎”的重要作用。高等教育的理念范式、课程教学、科研组织等方面需要发生真正转变,通过社会思维和技术思维的有机融合,培养具备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这是高等教育领域亟需思考的重要问题。对于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胡教授认为,鉴于所面对的问题复杂多样,单一专业视角已无法解决问题,因此需要学科交叉,培养具备多边才能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既能在各自专业领域深耕,同时又能跨学科进行合作,形成综合性解决问题的团队。

同样地,南开大学龚克教授认为,当今世界,我们所面对的问题非常复杂,不是单一专业能够独立解决的。因此,不能期望培养出无所不能的学生。相反,需要培养的是具备跨学科合作能力的学生。在中国的职业教育中,我们在专业内部强调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强调要在职业训练过程中与不同学科进行共同合作的训练。在工程教育领域,很多人当前从事的工作将来可能会被机器代替。换言之,工科教育亟需做出改变,否则培养的人才将难以适应新的产业发展趋势。因此,需要调整工程教育的方向,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跨学科合作、创新能力和适应未来工作环境的技能上,以确保他们在面对新的时代挑战时能够胜任。

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建筑与可持续发展核心课程主任戴礼翔指出,期待未来新一代的设计专业人才能够成为全方位的人才。全方位的定义是指他们具备创新能力,而这种创新的研究方向不仅局限于设计专业本身,还可以涉及其他学科领域。以人工智能专业为例,新一代学生应该能够将人工智能巧妙地应用于各行各业的设计中,相信这将极大地促进他们的职业道路发展。法国欧洲教育与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让-克洛德·鲁阿诺-博巴兰提出,如今身处一个充满创造力的社会,强调发挥个人能力和潜能。生活应当是一场创意之旅,每个人的生活都应充满创意,这对于人才培养而言也至关重要。因此,许多人都在努力实现创意与可持续发展的融合。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点,并在国家政策、高等教育等各个领域都给予足够的重视。

现今,全球迈向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实践的后半段,跨国界、跨文化合作与交流不断增加,环境、能源、生态以及卫生安全等挑战需要全球共同努力解决。高等教育急需致力于培养更多高水平人才,他们不仅能够积极参与并成功应对全球事务治理,而且能够最终成为塑造未来的领导者。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亚太传播中心外籍专家拉斐尔·泽尔贝托表示,一所高水平的大学将见证许多学生在二三十年后成长为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国家的领导人,或担任其他重要角色,最终成为和平的推动者。高等教育如何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首先,必须确保年轻的专业人士关心可持续发展目标;其次,积极参与到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最后,人文主义和道德感至关重要,可以使他们能够互相影响、共同发挥作用,从而致力于实现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他们不仅能够在职场上取得成功,也能够承担作为全球公民的个人责任。通过这样的教育理念,高等教育可以培养出更有远见、有担当、注重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领导者。

青年是社会变革、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者,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首席青年官何超欣提到,学校课程应该倡导学生把学到的气候变化或应急的知识带到各自的社区中,影响他们身边的孩子、家人或者邻居。如果一个学生能够影响100人,1000个学生就可以影响10万人。清华大学学生零碳未来协会会长谢璨阳表示,年轻人需要发挥应尽作用,不管是任何专业领域,即便是经济、金融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学习绿色经济、绿色金融,从而来推动经济向可持续发展转型。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生约瑟夫·史密斯指出,每个人都可以为可持续性发展作出或大或小的贡献。高等教育需要培养知情性公民、尊重他们的想法和建议,使他们成为跨文化学习者,并平衡不同合作方。世界科幻大会雨果奖得主郝景芳介绍了童行书院计划,旨在通过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拓展他们对地球和自然世界的认知。同时,期望每个孩子都能够培养理想,并助力他们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使他们能够思考大问题,成为中国未来的创新人才。

四、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的治理观

在当前全球范围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迅速演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我们不仅需要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增强应对潜在危机和重大风险的韧性与应变能力,还应推动全球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变革,为全球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的智慧和力量。(1)刘振天,赵志强.可持续发展: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意蕴与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2023,(4):12-13.

面向未来,高等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探索一种新的治理观。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李曼丽教授基于中国古典辩证法和传统辩证哲学,提出中国大学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生成的互动范式,并将其命名为“关系健康发展模式”。“关系健康发展模式”指的是大学为了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大学主体内各要素之间,大学与不同层级权责主体之间,大学与国际社会乃至绿色星球之间,基于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而构建的开放和互惠关系的生态治理理念。这种理念有助于大学内部资源有限性达到与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和谐,包括教学和科研追求、教师和学生不同诉求之间,学术自由和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和谐。如果这其中的矛盾治理得宜,则会对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和高效运作产生积极推动作用。面对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多样性、共生性和超越性,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一所大学的事、教育系统内的事、一个国家的事,而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沙漠化和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危机对人类生存与地球未来的影响愈加显著。为了协同应对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这两大挑战,马金森教授倡导发展“新的道德秩序”治理模式。他指出,气候治理同危机应急与伦理道德规范紧密相关,应成为引导人类行为的重要内容,涉及知识、领域、人性以及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高等教育在社会重建、新思潮塑造和社会秩序维护方面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它通过国家从教育入手来打造新道德秩序。人类对生物、世界、大气层等都负有责任,所有学生都需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高等教育应当培养学生自我变革的意识,通过自我改变来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积极转变。与此同时,国家、国际社会以及全球大学之间都需要更加深刻的合作、变革和转型,为人类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危机贡献力量和行动支持。恩吉达先生指出,高等教育要想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深深扎根于集体伦理责任,并同时满足可获得性、相关联性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高等教育需要紧密对接国家和国际的发展议程,既要积极响应当前社会的需求,又要具备预测未来社会需求的能力。

全球知名思想家与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他宣称追求效益、利益为代表的进步时代正在逐渐衰落,而一个更加强调适应性的韧性时代正在崛起。在这个新时代的生活中,我们和我们的后代需要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审视生活。里夫金认为,现行以“人类主宰自然”为核心的西方文明思想,虽然在推动文明进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将人类推向了生物多样性大灭绝的边缘。在这个背景下,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治理理念,并称之为“生物区域治理”。生物区域治理的核心理念是建立一个更加平衡的地缘政治框架,并转向地球资源共享的生物圈政治。这意味着寻求更加生态友好、可持续的区域治理方法。生物区域治理呼吁重新审视并调整人与自然互动的方式,以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共存,为未来创造一个更加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从全球治理的角度看,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倡导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全新国际关系。这要求我们摒弃零和博弈的观念,迎接一种更加包容和协作的范式,通过共同努力实现高等教育领域的可持续繁荣。马来西亚诺丁汉大学斯坦尼斯拉夫·科尼泽维奇副教授指出,当前全球范围内,国际合作的前景变得日益错综复杂,实现可持续发展议程更是面临愈发严峻的挑战。在这个背景下,高等教育作为连接国际社会的纽带,在促进国与国之间建立坦诚关系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中国在这一领域表现卓越,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的中坚力量,积极采取外交手段解决问题、倡导和平对话。査强副教授认为,中国自古以来一直秉持着“天下叙事”和“天下格局”的理念,这种观念以整个世界为核心,强调去中心化的思想。中国的格局是广泛而普遍的,超越了狭隘的国界,以“天下”为关切,关注所有人类而不受地域限制,将世界看作一个整体,将万民百姓视为同胞。同样地,马金森教授也指出,当我们将世界看作共同的资源,作为被共同开发的“天下”时,它不再是一个可争夺或滥用的领域。只有当世界不再被视为分散的部落,我们才能够解决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

五、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世界一流大学引领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是全球高等教育最为关注的重要议题。当前全球社会,各种力量相互交织、错综复杂,促使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进而加深了全球性挑战对人类生存与地球未来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可持续发展型大学的办学模式和发展路径逐渐崭露头角。

清华大学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校园建设的各个方面积极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学校成立了致力于培养全球绿色发展引领者的秀钟书院,并与日内瓦大学联合设立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双硕士学位项目。此外,学校还开设了面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通识课程、主题MOOC和全球公开课,以培育高度责任感、创新型的全球可持续发展人才。为了深入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学校成立了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碳中和研究院等跨院系、跨学科的研究机构。这些机构通过开展科研合作,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施提供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在社会服务方面,学校助力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成功脱贫,并设立了乡村振兴工作站。此外,清华大学还建立了面向全社会终身学习的学堂在线,牵头发起了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成立了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通过这些实际行动,清华大学积极服务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钱易呼吁清华大学以及其他高校在所有专业中,无论是文科、理科还是工科,都要全面推广三门重要课程,并致力于实现两大培养目标。这三门课程分别是:(1)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公共课,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接受关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教育,培养对这两个领域的基本认识。(2)环境伦理学课,引入关于环境伦理学的课程,使学生能够理解在人类活动中如何更好地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关系,以促进可持续发展。(3)工业生态学纳入所有工程类专业的必修课,确保所有工程类专业的学生都能系统学习工业生态学,了解工程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在专业领域中考虑可持续性因素。另外,两大培养目标指向加强环境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确保环境专业的学生不仅在专业领域有深厚的知识和技能,还具备高度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觉悟;加强非环境类专业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鼓励所有学生深入了解环境问题,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事业,培养对环境的责任感和积极参与的意愿。

此外,大学应当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学校的办学全过程,并通过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各个院系、行政部门、学科领域以及校内外的政产学研等全方位资源。通过推动大学自身的可持续变革,助力从校园和本地社区到国家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转型。鲁阿诺-博巴兰提到了大学的第三使命,涵盖教育、培训、科学、创新等一系列关键领域,所有这些都具有赋权社会的潜力,为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和其他社会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使得大学在社会可持续发展转型道路上占据重要位置。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卡罗琳·戴利教授表明,在地方环境中,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长久扎根十分关键。这种自上而下的发展趋势,构建于原则、价值观以及校园内每个人的行为基础之上。要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全球顶尖高校,每个成员都应当积极参与其中。

泰晤士高等教育咨询总监林薇薇(Lim Meimei)指出,泰晤士高等教育推出了大学影响力排名,并逐渐拓展至可持续性发展领域,该排名综合了研究、教学、管理和外展活动四个维度的影响力评估,并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17个目标密切相关。她提到,泰晤士高等教育会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和数据,通常还会对这些大学提出一系列问题,涵盖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相关指标。大学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并提供相关数据,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社交媒体的活动以及主流媒体对其报道的情况。例如,印度的一所大学在碳管理和减排处理方面采取了太阳能车和电池敞篷车,在校园屋顶安装了光伏系统。类似地,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致力于可持续发展领导力培养,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特别关注气候变化对难民和移民的影响,这些案例展示了大学在不同领域的积极实践,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另外,高校青年教师在此次国际论坛上也贡献了他们对于可持续发展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深刻见解和独到智慧。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郭菲指出,中国近40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加强了教育的“调节器”功能,尤其体现了高等教育扩招在促进社会流动中的作用。她的研究告诉我们要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持续推进公平而有质量的高等教育发展,也需关注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台州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讲师华德建议可持续工程应当在工程各个学科中都得到应用,而不是让可持续发展服务于工程教育,不能本末倒置。不光是研究,在实践方面也是如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马佳妮认为,高校应当创造性地鼓励跨学科教学,调整现有教育计划,更多地将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环境和经济三大支柱相关目标及全球协作维度纳入跨学科教学中。上海师范大学讲师丁若曦倡议把教师能力建设作为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基础设施建设,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并不是进行硬件条件、教学设备、科技设备的建设,而是要回归到教学本质的提升之上。

第二届清华高等教育论坛汇聚了来自政府部门、全球大学、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事关高等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未来前景的重要趋势和重要议题,形成了许多共识,也提出了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会议为可持续发展视域下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与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和任务,着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的新要求,搭建中外教育文化、友好交流互动平台,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克服焦虑和不确定性,为高等教育在服务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培养创新型全球治理型人才等提供知识、理论和实践行动参考。

猜你喜欢

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