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预算管理的要点分析
2024-05-15郭鹏
郭鹏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建筑业为我国实现百年奋斗目标做出了卓越贡献。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尤其是预算管理。然而,目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仍然采用粗放型的内部管理方式,且没有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强调了建筑施工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建筑施工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预算管理的策略,旨在帮助建筑施工企业构建合适的预算管理体系,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一、建筑施工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一)做好事前预算,防控资金风险
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通过深度分析项目建议书,了解项目的需求和特点,从而编制准确的工程造价预算(包括人工、材料、设备等方面),进一步加强造价管理,将资金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二)整合企业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由于工程项目施工周期较长,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容易出现资金闲置或周转不畅等问题。而通过加强预算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可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订切实可行的资金使用计划,规范资金管理流程,合理规划资源配置,有效控制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工程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三)优化内部管理,推动部门协同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建筑施工企业的各部門相对独立,缺乏有效沟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预算管理能够有效改变这种局面。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开展预算编制、执行等工作,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引导各部门员工加强沟通与合作,提高部门间的沟通效率,充分发挥部门协同效应。
二、建筑施工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预算管理认识不清
部分建筑施工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也没有组建专业的预算管理团队来负责预算管理工作,导致预算管理工作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同时,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仅将预算管理视为一种成本控制手段,导致预算执行不力,预算管理方向出现偏差。
(二)预算编制质量较低
首先,由于业务类型相对单一,因此,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往往会采用固定预算法或增量预算法来编制预算。然而,这些预算编制方法忽视了外部市场变化及企业内部业务变化,导致预算编制质量较低,与实际情况脱节。
其次,在一般情况下,企业的预算编制周期为一年。然而,由于建筑施工企业承揽的工程项目周期较长,往往大于单个会计年度,因此,企业整体的年度预算目标与不同业务单元的预算目标可能会存在冲突,从而导致在合同约定期完成作业任务的不确定性较大。
最后,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预算编制流程为自上而下的单向编制,缺乏反馈环节。同时,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一线业务人员参与度不足,可能会导致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计划无法有效执行。
(三)预算执行中出现偏差
一方面,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成熟期仍采用扩张型财务战略,导致预算方案无法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和管理指导。在这种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可能会面临资金链断裂、盈利能力下降等风险,甚至陷入债务危机。
另一方面,由于工程项目施工地往往与企业总部相距较远,且工程项目周期较长。因此,部分建筑施工企业通常会委派基层财务人员驻扎一线施工地,负责记录财务数据、审查合同,同时按月度将数据汇总后提交至财务部门。然而,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预算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
(四)预算预警机制和审批流程不完善
一方面,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预警机制尚不健全。预警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规避经营风险。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通过设置预警指标,建立健全预警机制,避免工程项目预算超支,减轻现金流压力。然而,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尚未建立预算管理预警机制,没有及时发现和解决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导致预算超支。
另一方面,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审批流程有待改进。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如果需要追加预算资金,建筑施工企业就要根据审批流程,并及时调整预算。然而,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为“金字塔”结构,再加上财务人员对施工业务不够了解,也未深入分析工程项目的特点,只按照固定流程进行审核,导致预算管理缺乏灵活性,进而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
(五)预算绩效考评机制不健全
第一,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缺乏对预算绩效考评机制的了解和重视,没有认识到其对提高预算执行效率的重要性,导致预算绩效考评机制不健全。
第二,预算绩效考评机制的顺利实施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来支持。然而,目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制度,或现有的制度存在缺陷和不足,导致预算绩效考评机制难以得到有效实施。
第三,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员工的积极性下降。
第四,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缺乏专业的预算绩效考评人才,现有考评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不足,导致预算绩效考评机制的实施效果不佳。
第五,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导致预算绩效考评效果大打折扣。
三、建筑施工企业优化预算管理的策略
(一)加深对预算管理的认识
建筑施工企业应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并将预算管理作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战略目标的管理工具,纳入企业经营管理体系。同时,建筑施工企业应重视预算管理宣传培训工作,营造全员参与预算管理的文化氛围,增强全体人员的预算管理意识。
(二)建立健全预算管理机制
建筑施工企业应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并明确预算管理部门的重要地位;成立由总经理直接领导的预算管理委员会,提高预算管理的权威性,确保预算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同时,建筑施工企业应在预算管理委员会下设立预算编制小组、预算监督小组及预算考核分析小组等,安排专人负责预算编制、监督及考核分析工作,以提高预算管理质量。
(三)调整预算编制方案
1.合理编制成本预算
建筑施工企业在编制成本预算时,应根据不同工程项目的特点,采取零基预算编制与增量预算编制相结合的方法。例如,在原材料采购方面,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深入调研建筑材料市场,以确保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对于常规材料,建筑施工企业应采用固定预算编制与增量预算编制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新型材料,建筑施工企业应采用零基预算编制与增量预算编制相结合的方法,避免出现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
2.规范编制收入预算
规范编制收入预算是建筑施工企业预算编制的关键。在编制收入预算时,建筑施工企业不仅需要全面分析和评估工程项目的整体规模、工程量、工期等因素,还需要考虑工程项目变更、延期等影响收入的风险因素。此外,建筑施工企业还可以参考过去类似工程项目的相关数据,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确保收入预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3.合理编制费用类预算
准确的费用预算对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严格按照要求做好报价清单中日常项目费用的计算工作,确保计算数据的准确性,并在施工完成后汇总费用数据,从而为费用类预算编制提供参考。
(四)加强预算执行管控
1.定期进行预算考核分析
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预算考核分析机制,明确企业资金流向,准确计算资金回报率,从而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回报率较高的工程项目中。同时,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预算分析报告机制,要求预算管理人员定期分析工程项目的预算资金使用情况。如果预算与项目实际执行情况存在偏差,那么预算管理人员需要分析偏差的成因并及时采取纠偏措施。
2.完善资金预算管理机制
建筑施工企业应做好资金管理,完善资金预算管理机制,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对资金流动的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资金周转不畅或资金紧张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应制订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确保资金分配和使用的合理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出现资金浪费和盲目支出等情况。
最后,建筑施工企业应定期评估与总结资金预算管理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资金预算管理工作,确保项目资金使用符合预算,从而促进企业的稳健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五)合理调整预算
1.把控预算总量,加大执行力度
建筑施工企业应适时调整预算,以有效应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资金风险问题,优化项目内部控制;合理把控预算总量,确保各部门相互配合,做好项目数据的归集、分类,加大预算执行力度。此外,预算管理部門应及时和采购部、工程部等相关部门保持沟通,动态跟踪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以实现预算目标。
2.管控预算支出
由于外界环境不可控,因此,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应保证预算的可操作性,适当调整预算支出。另外,建筑施工企业应制订合理的预算调整方案,提高预算支出管控的有效性;建立健全预算调整审批制度,并根据资金量及项目重要程度来合理设置预算调整审批权限,有针对性地制定预算调整审批流程。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金额较大的工程项目,建筑施工企业应采用多级联合审批的方式,以有效管控预算支出。
(六)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考评机制
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考评机制,在各部门开展绩效自评工作。各部门应根据工程项目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项目管理情况等,判断资金使用是否符合预期。
另一方面,工程项目一线施工人员应实时向预算管理部门反馈施工情况,从而提高预算绩效考评的准确性。同时,预算管理部门应对一些关注度较高、资金量较大的重点工程项目进行二次考评,并将绩效考评结果以书面形式提交给企业管理层,以确保预算绩效考评公平、严谨。
四、结语
综上所述,预算管理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不仅能够有效防控企业资金风险,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还能够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重视预算管理工作,采用建立健全预算管理机制、调整预算编制方案、加强预算执行管控、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考评机制等策略,提高自身的预算管理水平,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