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维修企业器材供应链管理
2024-05-15李晶
李晶
器材的质量和供应渠道直接影响着装备维修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因此,装备维修企业必须重视器材供应链管理。器材供应链通常包括请购、报价、确定供应商、投产、运输、到货等多个环节,涵盖了从初期勘验到完工验收的全过程。器材供应链中任何环节出现中断,都可能会导致延迟交付,给企业的口碑及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装备维修企业需要建立健全器材供应链管理体系,确保及时、稳定地获取所需器材。基于此,本文探讨了装备维修企业加强器材供应链管理的原因,分析了装备维修企业器材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相关装备维修企业提供有益参考。
一、器材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及关键环节
(一)器材供应链管理的核心
装备维修企业器材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在于对器材流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从而在满足企业需求的同时降低器材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器材供应链管理包括供应商管理、库存管理、运输管理等多个环节,是确保装备维修企业器材供应稳定、运营效率提高的关键。
(二)器材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环节
1.供应商管理。装备维修企业需要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确保器材供应的稳定性和效率。
2.库存管理。装备维修企业需要根据历史需求、销售趋势和市场变化等因素合理规划与控制库存,以降低库存成本,避免器材积压和浪费。
3.运输管理。装备维修企业需要优化运输路线和方式,提高运输效率,在保证器材及时供应的同时,降低运输成本。
总而言之,器材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过程,装备维修企业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技术,不断优化和改进器材供应链管理,以有效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二、装备维修企业加强器材供应链管理的原因
一方面,装备维修项目总量持续增加、维修周期愈加密集、新型装备不断涌现,这些都对装备维修企业的器材供应链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装备维修企业必须加强器材供应链管理,以提高器材供应的灵活性和及时性。
另一方面,受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部分器材生产厂家面临较大的器材供应和降本压力。为进一步减轻成本压力,器材生产厂家在安排生产前往往会要求装备维修企业先签订合同。这就加大了装备维修企业的采购难度,增加了采购风险。要想切实保障装备维修任务顺利完成,装备维修企业必须加强器材供应链管理,从而在满足装备维修需求的同时节约器材成本。
三、装备维修企业器材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器材供应链管理是保障相关装备维修任务顺利开展的前提。然而,受传统企业管理制度的影响,目前部分装备维修企业的器材供应链管理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器材供应不及时
一方面,装备维修往往采用应急供应模式,即装备修到哪里,相关器材就请购到哪里。这种模式容易导致器材生产周期延长,而实际维修时间被压缩,影响维修质量。
另一方面,一些长周期器材及关键零部件的供应流程耗时久,一线维修部门无法及时领用,导致装备维修任务延期或停滞,进而增加维修成本。
总而言之,这种应急供应模式对装备维修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如果器材无法及时供应,装备维修企业就难以顺利开展装备维修任务,从而严重阻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器材需求总量增加
一方面,随着业务量逐年增加,装备维修企业对器材的需求总量也会随之增加。因此,部分装备维修企业往往会提前储备一些常用器材,以应对紧急的临修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装备维修企业的器材供应成本和资金压力。
另一方面,随着装备维修企业的器材需求总量增加,装备配套市场规模扩大,相关器材价格波动也日益明显。然而,目前部分装备维修企业在器材供应链管理过程中没有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和自身实际需求,合理制订器材采购计劃,导致器材供应效率较低,器材供应成本增加。
(三)器材生产厂家选择失当
通常,装备维修企业在确定器材生产厂家时,既要严格把控相关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又要综合评估器材生产厂家的品牌信誉、供货能力、售后服务等相关情况。而器材生产厂家不仅要保障器材稳定供应,还要为装备维修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提供相关配套服务。然而,近年来器材生产厂家面临的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少数厂家的信用状况与供货能力已难以满足装备维修企业对器材的需求。如果装备维修企业不能及时甄别这些不合格的厂家,就会增加器材供应不足的风险。
(四)器材采购流程烦琐
与其他企业相比,装备维修企业的器材供应链管理的成本较高且流程烦琐。其器材供应链管理流程主要包括制订需求计划与采购计划、进行采购招标与合同签订等。
一方面,该流程增加了器材采购的时间成本。对于急需器材,装备维修企业往往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采购,导致现场维修人员和业务部门的工作进度严重受阻。
另一方面,虽然部分装备维修企业已经建立了器材采购信息化管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采购信息共享和统一管理,简化了采购流程,但是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导致器材采购效率较低,器材供应时间延长。
(五)器材质检疏忽
在装备维修行业,器材质量直接关系着维修质量和装备维修企业的社会声誉。然而,目前部分装备维修企业仅凭经验来采购器材,没有建立完善的器材质量评估制度,导致器材质量难以保证。
一方面,在器材采购之前,部分装备维修企业未全面评估供应商的器材样品和生产工艺,也未建立器材质量追溯体系,导致维修质量问题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装备维修企业不得不重新寻找供应商,重复器材采购流程,导致维修工作延期。
另一方面,部分装备维修企业由于不重视器材入库检查,在器材入库后才发现器材质量不达标。这不仅会导致维修工作延误,维修成本增加,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会激化与器材生产厂家之间的矛盾,从而为后续器材供应链管理埋下隐患。
(六)相关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装备维修任务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要求较高。例如,装备维修企业的采购人员不仅要负责采购器材,还要综合考虑装备维修周期、相关器材质量、企业采购成本、供应商售后服务等多种因素。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装备维修企业的器材采购及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例如:对供应链管理工作认识不足,且管理理念和管理措施落后;不了解器材特点,也未及时跟进器材生产厂家的生产状况;在采购过程中未贯彻落实三方比价、质量约束等要求;缺乏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导致采购信息无法及时共享。总之,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相关工作人员素质偏低的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装备维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装备维修企业器材供应链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强化服务理念,做好器材准备工作
做好器材准备工作有助于装备维修人员随时领用器材。这就要求装备维修企业尽可能提前器材请购时间、落实年度器材备库。
首先,装备维修企业需要分析统计现有器材,并按年度准备使用周期较长的重要器材。需要注意的是,装备维修企业应避免重复请购器材,防止因库存积压而导致资金浪费。通过采用年度器材备库的方式,装备维修企业可以切实做好器材准备工作,从而缓解器材供应压力。
其次,装备维修企业应迎合时代发展态势,有效利用社会资源,采用快速便捷的线上采购模式。例如,对于一些通用件、标准件器材,装备维修企业可以在线采购,以提高采购效率。
最后,装备维修企业应优化供应链管理流程,采用订单式配给模式。在该模式下,装备维修企业要求维修部门提前一天开具领料单,然后安排仓管员在约定的时间内将器材送达维修部门,以提高器材供应效率。
(二)强化成本意识,务求质优价廉
在器材需求总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装备维修企业需要合理管控器材采购成本,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最直接的采购成本管控方式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供应商。因此,装备维修企业需要对供应商进行动态管理,针对每类产品引入三家以上供应商,并从中挑选出最合適的一家,以有效控制采购成本。
其次,对于通用类器材,装备维修企业可以采取集中招投标的方式,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来降低器材采购成本。对于专用器材,由于市场上可供选择的供应商较少,因此,装备维修企业可以采取比价采购或价格谈判的方式来降低采购成本。
最后,装备维修企业应加强全面预算管理,贯彻落实采购计划。通过全面预算管理,装备维修企业可以收集汇总下月度的器材需求,并将其与库存器材进行比对,再编制下月度的采购预算,从而有效避免库存积压,减少浪费。
(三)提高采购人员素质,强化采购监督
在器材供应链管理过程中,装备维修企业应重视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采购作为器材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环节,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至关重要,因此,装备维修企业应将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作为后续工作的重点。
一方面,装备维修企业可以通过开展各类培训和工作实践来提高采购人员的工作能力,帮助其树立成本节约意识;通过激励等方式,激发采购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装备维修企业需要让采购人员认识到采购工作对装备维修工作的重要性,引导其主动提高自身能力,在采购实践中熟悉主要器材,并在采购过程中做到采购依据充分、采购器材型号规格明确,并严格遵守采购流程。
另一方面,装备维修企业需要加强采购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积极落实五年采购岗位轮换制,将既懂器材又善于管理的人员调整到采购岗位,从而建设一支道德素养高、责任心强、工作能力优秀的专业采购团队,更好地为装备维修工作服务。同时,装备维修企业应引导采购人员自觉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和廉洁自律要求,定期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以提高采购质量和效率,进而保证装备维修任务顺利完成。
五、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器材供应链管理对于装备维修企业至关重要。因此,装备维修企业需要不断优化器材供应流程,提高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在确保器材满足装备维修工作需要的同时,降低器材成本,提升维修质效,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东湖机械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