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策略探究
2024-05-15齐笑杰
齐笑杰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英语教师要立足于课堂,分析“教学评一体化”的应用路径,优化教学设计,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促进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落实。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一体化
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结构,促进英语课堂教学成效的提高。
1 促进“教学评一体化”,明确学习目标
1.1依托主题语境,明确教学目标
小学生受年龄、基础和兴趣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对英语学习缺乏一定的兴趣。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向学生讲解词汇和语法等知识,势必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立足于英语学科的特点,挖掘语篇的主题情境,向学生直观呈现内容,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语言交际的兴趣。教材的编写往往契合学生的生活,为此,教师要围绕主题内容创设情境,分析教学过程中需要切入哪些语境,向学生明确系统的目标,以促进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提升。恰当的情境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教师要依托教学目标,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具体语境,以促进学生的交流和教师的評价,提升教学效果。
1.2充分把握学情,明确教学重点
教师不仅要挖掘教材中的主题语境,而且要依据学情,准确地把握教学重难点,这样才能让“教”有的放矢,“评”有根有据。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学习风格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性,改变“一刀切”的做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分层化和个性化的目标,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发展。教师也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点,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点,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授课,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问卷调查、课堂提问和师生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特点,并基于学生的能力和基础提炼重点内容。
1.3解读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教师要具有目标意识。目标是教、学和评开展的依据,是“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活动的基础,能够为课堂教学与教学评价提供指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标准,调控学习的过程与学习的深度,要在解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要研读教材,了解单元主题内容,了解重点词汇以及关键句,了解读写的主要任务;要深入研读课程标准,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分析学生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所需要达成的目标。教师还要结合课程标准系统分析教学内容、有效设计教学目标,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并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让“教、学、评”共同指向教学目标。
2 丰富教学资源,提升核心素养
2.1引入绘本资源,提升教学趣味性
英语在语言结构、句法特点和思维逻辑等方面与汉语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会为学生的学习带来较大的困难。而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仍以“教”为中心,忽视了“学”的需求,采用“灌输式”的方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点,选择故事性强的绘本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阅读中,促进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为后续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绘本教学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促使学生运用绘本中的语言知识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此外,绘本资源的引入能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其通过生动形象的呈现方式,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解读绘本,从而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度挖掘绘本内容,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前提下,挖掘其中的思想与文化内容,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教师也要为学生营造开放式的阅读环境,围绕教材内容设计丰富多彩的阅读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篇知识。教师将绘本引入小学英语教学,有利于引发学生的“读”与“思”,使其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2引入多媒体资源,促进知识建构
多媒体资源能直观全面地呈现教学内容,为学生带来真实的体验。教师向学生呈现不同类型的资源,可以丰富学生的认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感悟,促使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媒体工具向学生呈现富有趣味性的知识,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给学生带来启发,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独特魅力,进而由被动学习走向主动探索,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多媒体资源具有便利性的特点,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搭建思维发展的平台,这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以这种方式向学生呈现英语知识,能为学生带来深刻的体验,进而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思考。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整合素材资源,帮助学生理解与应用英语知识,使学生理解英语语篇内容的深层含义。教师要创新教学活动,引发学生深刻思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感受知识内涵,彰显英语课堂的育人功能。教师以视频、图片和音频等方式向学生呈现生活中的材料,能促进其对所学内容的全面理解,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教师利用媒体资源让学生围绕主题情境展开思考与联想,能促进他们的深入探索。教师以多媒体呈现相关画面,学生可以围绕主题自由阐述真实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倾听学生的观点并给予支持。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能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以此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3 搭建助学支架,提供导学服务
3.1搭建情境支架,发展想象思维
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语篇短小,教师如果只囿于文本浅层内容的分析,可能难以促进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难以引发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思考。在“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教师可以搭建情境支架,为学生呈现丰富的信息,引领学生以猜测和想象的方式积极思考,探讨其中蕴含的情感。教师可以抓住信息点拓展教学内容、扩展语言材料,为学生搭建情境支架,以促进学生对语篇内涵的理解。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搭建支架,引导学生想象、扮演和表达,让学生聚焦于关键词汇展开思考,从而深化对主题的理解。
3.2搭建问题支架,发展逻辑思维
语篇是按一定的逻辑顺序串联起来的,有着较为完整的主线。教师要抓住主线,设计具有逻辑性和递进性的问题,为学生搭建问题支架,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关联问题引领学生梳理故事情节和分析故事内涵,体味人物情感的变化过程;以问题引领学生逐步探究语篇的主题意义,进而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3.3搭建图表支架,发展概括思维
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流程图和表格等工具帮助学生提炼关键词、分析语篇要义,促进学生概括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借助when、where、who、what、how、why等词语制作图表,引领学生运用提取、对比、分析和概括,为自己的观点提供支持,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严谨、更加立体。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提炼关键词,并借助流程图概括主题,感受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以图表替代学生的思考,学生难以理解图表所呈现的结构信息。对此,教师要实现由“扶”到“放”的转换,让学生成为建构文本意义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搭建图表支架,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概括思维的发展。
3.4搭建合作支架,发展多元思维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方位和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交流自己的看法,实现思维的碰撞,从而促进多元化思维的发展。教师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个性化地表达,而且学生在陈述观点的同时,也能吸收他人的观点,进而学会多角度思考、多层面分析,促进对语篇内涵的理解以及对主题意义的建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探讨交流,从交流中获得启发,拓展思路,形成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通过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对主题内容有更深程度的理解。
4 优化学习评价,提升综合能力
4.1引入多元主体,引导学生互评
在“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下,教师要开展以评促学和以评促思活动,以评价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语言素养的提升。教师要优化传统的评价理念,由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发展,让学生和家长也成为评价的主体。这有利于学生在发现存在问题,并能适时调整,以改变自身的不足。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有利于发现彼此的问题,在帮助与协作中实现共同发展。英语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漸进的过程,有了实践与反思,才能促进语言素养的提升。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评价,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自身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
4.2引入分层评价,增强学习自信
英语知识的学习相对枯燥,面对困难时学生易产生畏难情绪。教师要引入分层评价的策略,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要多鼓励,以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针对基础扎实的学生,要为其设置更有挑战性的目标,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他们去学习课外知识。与此同时,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所不同,为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基础薄弱的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但由于受词汇量的制约,他们可能难以顺畅、完整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引导他们用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再用英文进行表述。
4.3引入增值评价,提升表达能力
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分别指向核心素养的不同维度,增值评价体系要囊括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因此,教师要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和多媒体等手段,鼓励学生开口表达,培养英语核心素养,并对学生的态度和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策略,将“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融入英语教学中,借助优质资源,丰富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阅读、对话、思考和概括,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而达到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艳铃.小学英语语境下“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J].学园.2022.15(14):37-39.
[2]范文艳.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实践[J].小学教学设计.2023(12):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