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舒适护理干预结合呼吸锻炼改善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指标的影响
2024-05-14林雅莹
林雅莹
晋江市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泉州 3622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治疗周期长,易复发。对于COPD 患者,临床治疗需要进行吸氧、化痰、抗菌、调整激素水平等多种措施来改善呼吸困难、咳嗽、喘息等症状[1]。COPD 早期阶段,需对疾病进行综合防治,并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明显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及生活质量。舒适护理干预就是以患者为核心,进行以患者舒适度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护理措施[2]。呼吸锻炼是根据COPD 的特征进行呼吸和体能训练,达到提高患者的呼吸和身体素质的目的。为急性期COPD 患者提供舒适护理干预结合呼吸锻炼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改善肺功能指标数据[3]。本研究选择2021 年6 月至2022 年4 月晋江市医院接诊的70例急性期COPD 患者进行探究,目的是分析舒适护理干预结合呼吸锻炼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1 年6 月至2022 年4 月晋江市医院收治的70 例急性期COPD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纳入标准:①经过临床诊断为急性期COPD[4];②具有独立沟通和表达能力;③患者均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内分泌疾病;②合并心力衰竭;③患有精神类疾病;④患有癌症;⑤合并血液系统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提供呼吸锻炼,保证病房宁静、舒服的氛围,护士严格按照医师的指导,做好基础呼吸道护理工作。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COPD 的发病机理、治疗方法、转归以及预防措施;此外,给予患者心理辅导,对有消极情绪的患者要进行安慰与辅导。
观察组,提供舒适护理干预结合呼吸锻炼。(1)舒适护理干预:①评估患者的基本情况,对患者的基本状况进行详细的分析。②制订有针对性的舒适护理方案,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感觉与不适,适时进行引导和处理。③病房内环境保持安静舒适。以温和的语气,准确而迅速的操作,使患者的身心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④心理辅导:对患者的精神状况做出正确的评价,用言语鼓励和行为鼓励等方法来安抚患者,并请求家属的合作。⑤生活督导:从饮食和睡眠两个角度对患者进行主动干预,制订合理的饮食结构,保证足够的睡眠。(2)呼吸锻炼:①缩唇呼吸:关闭口腔,用鼻子吸入空气,再用缩唇的方式缓慢地吐出4~6 s,呼气时缩嘴唇不要太大也不要太紧。②腹式呼吸:教患者做坐、躺、站立练习,用吸鼓呼缩的方法,将一只手放在胸口,另一只手放在小腹上,让自己的胸膛尽可能地静止,在呼气的时候,将小腹尽可能地向内收缩,在吸气的过程中,抵抗着手的挤压,使小腹鼓起来,在吸气的时候,要用鼻子来做深呼吸,随着呼气的时候,收缩嘴唇,慢慢地呼气,每10 分钟1 次,3 次/d。③呼吸操:教患者躺在病床上,坐在椅子上,两只手紧握成拳头,手肘弯曲,伸展四到八次,然后慢慢地做一个伸展的动作。双手架起,转动4~8 个,隆腹深吸一口气,俯身收缩腹部,吐气4~8 个,每15 分钟1 次,2 个/d;④身体锻炼:在病情平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方式来锻炼身体,每次15~20 min,1 次/d,连续3 个月。
1.3 观察指标(1)生活质量。应用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价,选取其中四个维度进行评价: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和活力。每项的分值在0~100 分,分值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佳。(2)肺功能指标。包括最大肺活量、1 秒钟用力呼气量、1 秒量比用力肺活量、呼气峰值流速。(3)舒适度评分。应用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包括生理(1~20 分)、环境(1~28 分)、心理精神(1~40 分)、社会文化(1~24 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舒适度越高。(4)满意度。应用晋江市医院自拟的满意度评价量表评估,总分为100 分,Cronbach's α 系数为0.911。分为不满意(0~60 分)、基本满意(61~90 分)和非常满意(91~100 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通过SPSS 26.0 工具进行处理,计数数据、计量数据分别以例(%)和呈现,并对应χ2、t验证差异,检验基准为P<0.05 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资料可比(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相比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相比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同组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SF-36评分相比(分)
2.2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相比 护理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同组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相比
2.3 两组患者舒适度相比 护理前,两组舒适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同组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GCQ评分相比(分)
2.4 两组患者满意度相比 观察组满意度94.29%高于对照组71.43%(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满意度相比 [例(%)]
3 讨论
COPD 的主要特点是咳嗽加重、进行性呼吸困难等,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很大的冲击,生活质量较差[5]。COPD 是一种重症疾病,其肺功能受损,不但难以治愈,还存在着较强的不适和不良情感,对其生存品质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所以,现代的护理方式应该在COPD 急性期患者病情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细致研究,并制订出相应的舒适护理计划,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生存品质及对护理的满意度[6]。为了减轻急性期COPD 患者的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品质,在实施积极疗法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的疗效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最大肺活量、1 秒钟用力呼气量、1 秒量比用力肺活量、呼气峰值流速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舒适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COPD 患者因为呼吸功能的紊乱,长时间的低氧,造成肺功能的缺失和结构的变化。在临床上,舒适护理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护理方式,它是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干预,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性[7-8]。所谓呼吸训练,就是以呼吸训练增加呼吸阻力及相关肌肉,以达到加强呼吸、改善肺部功能的目的。同时对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也有一定的作用。舒适护理就是通过制订一套科学的护理计划,在心理疏导、环境优化、生理护理和生活监督等多个层面上,使整个护理工作得到全方位的提高,从而让慢性阻肺急性期患者的生存品质和护理满意度得到更好的保障[9-10]。护士通过心理辅导,增强患者信心,对护士的信任与了解,增强护理配合度。在治疗过程中,呼吸锻炼能使患者感觉到身心舒畅,极大地减轻了身体上的不适,同时还能帮助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其生活品质[11-12]。实施舒适护理干预与呼吸锻炼相结合,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个性特点、情绪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使患者能够说出自己目前的情况,并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和思想表现出来,而医师则要有耐心地倾听患者的诉说,并且给出合理的处理意见。当患者在治疗中出现了精神紧张、抑郁等情况时,心理学家要进行适当的疏导,增强患者对疾病的治疗的自信,从而鼓励患者积极地进行治疗。
综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与呼吸锻炼相结合,能有效地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