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地区艺术乡建的实践路径与发展策略
2024-05-14刘毅飞
摘 要:艺术乡建作为乡村振兴的一条创新发展路径,在近些年得到了不断推广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江苏地区作为全国推进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其艺术乡建的实践路径及发展策略也具有典型代表性。通过对江苏地区的艺术乡建实践路径及现存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以期对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有所启发。
关键词:乡村振兴;艺术乡建;实践路径;发展策略;江苏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江苏艺术乡建的现状、模式与问题研究”(22SYC-038)阶段性成果。
一、乡村振兴视域下艺术乡建的优势
从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到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国的乡村振兴工作已走过多个年头。从“实施”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效渐显,已成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分[1]。但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建设过程涉及部门多,种类杂,情况多变,因此也导致部分乡村建设偏离原定轨道,发展停滞,出现重物质轻文化、重产业轻生活的现象。再者,乡村建设的资金来源也成为目前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的较大问题,一味依靠政府拨款难以解决乡村建设的长期资金投入问题,因此,推进乡村振兴还需要有更好的发展路径。
艺术介入是近些年来乡村振兴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实践的方式,尤其是国外的艺术乡建已經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代表案例如日本的越后妻有、韩国的Heyri艺术村、英国的波特梅里恩村等。我国在近代也开展了实验性的艺术乡建,但民国时期的艺术乡建大多以将艺术作为道德和教育的工具为前提。除此之外,民国时期的艺术乡建还将乡村作为现代化发展的否定对象。乡村振兴战略下的艺术乡建则更多地凸显了艺术的主体身份,是对乡村传统文化价值的肯定,并以此为核心开展乡村建设。艺术乡建作为一种创新手段,能在实践互动过程中强化乡村主体对自身身份与利益的认同,并有助于挖掘区域优势文化资源,发挥价值塑造和实体建设的双重作用,避免因单一资本介入乡村文化再生产而出现的负面效应[2]。艺术乡建使原本同质化的乡村建设转向个性化,从纯粹的消费主义转向情感体验与文化传播。在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各个环节时,全新的社会生活促进了以村民主体为核心的新发展模式,使乡村发展更具影响力和软实力。
二、江苏地区艺术乡建现状与模式
江苏地区的乡村振兴在全国具有典型代表性,艺术介入也成为近些年探索乡建的主要路径。代表村落有苏州阳澄湖小镇、南京高淳高岗村、常州薛家镇老西庄、泰兴黄桥镇祁巷村、宜兴丁蜀镇、昆山千灯古村落、南通如东掘港街道、徐州贾汪区马庄村等。这些乡村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借助艺术的力量,更好地传承了乡村文化,提升了乡村人居环境,增强了村民与游客的现实体验感和参与感,提升了艺术乡建的现实意义。从国外经验来看,艺术乡建的模式主要包括社区营造模式、暂居型模式、居留型模式、共振型模式以及多元伙伴模式。国内艺术乡建的模式则与此大不相同,以江苏为例,其艺术乡建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艺术创作模式、旅游开发模式和学院派实验模式。
(一)艺术创作模式
艺术创作模式是乡村基于当地的艺术特色和技艺传承对乡村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和放大,充分利用当地原有的艺术要素,带动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艺术家和设计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与当地非遗传承人进行合作,或对乡村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将其进行转译和深化,与现代产品进行有效融合,形成系统、全面、有特色的文化产业链,推动乡村经济持续发展。一方面,利用产品的经济效益对传统文化进行持续输出,扩大非遗或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让当地村民切实参与艺术乡建的过程,借助村民的主体性特征,充分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3]。宜兴丁蜀镇是艺术创作模式的典型代表,该地丰富的紫砂文化资源极大地促进了乡村振兴,当地村民依靠世代相传的紫砂技艺脱贫致富,并围绕紫砂艺术大力发展相关产业。丁蜀镇已连续多年入选中国百强镇。南通如东掘港街道,依托独具特色的如东农民画,表现当地的生活变迁、节日庆典、文化习俗等日常生活与文化趣事,充分与市场对接,形成了集产、供、销为一体的系统产业链。这一极受欢迎的绘画风格不仅给村民带来了实际的收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乡村生活的文化氛围与知名度。如东县已连续五年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二)旅游开发模式
旅游开发模式是艺术乡建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模式,是以当地旅游资源为依托,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和回归自然等需求为目的,遵循旅游规律和内在发展要求而形成的开发模式。为有效扩大旅游资源和乡村文化的影响力,通常会结合艺术或设计的表现形式,力求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和共鸣,在短时间内取得较为显著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旅游开发模式能够对村民长久以来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生活模式与文化习俗加以利用,并对出现的各类风格特异的语言、建筑、景观等多元的文化形式进行艺术表达。艺术乡建最主要的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充分融合,使村民与现代社会接轨。由于乡村地理位置、人文风俗、风土人情不同,艺术介入的方式也更加多样。
苏州阳澄湖小镇,秉持“文化育镇”的建设理念,扎根本土文化,以多元方式扩大文化传播效应,通过常年举办“阳澄渔歌大赛”,激发村民的热情与参与度,展现乡村极具地域性的一面,提升村民的文化自信。
(三)学院派实验模式
学院派实验模式是近年来随着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很多高校将专业课程植入乡村建设体系,通过与当地政府的对接,以扶贫或改造乡村为目的而发起的。高校利用突出的专业知识,秉持“艺术赋能乡村”的理念,践行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以南京高岗村为例,从2018年清华大学在高淳区高岗村设立乡村工作站以来,清华大学建筑设计学院的学生深入乡村建设的各个环节,积极完成设计方案,开展对高岗村的乡村改造和环境提升,同时重点培育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民宿、文创制作、电商平台等特色经济。清华大学设计团队将寂寂无名的高岗村打造成农村振兴的样板村,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重新塑造了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乡土风貌,发展了乡村文创产业。
三、江苏地区艺术乡建的典型问题
江苏地区艺术乡建从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上看相对突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国内艺术乡建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第一,艺术乡建往往作为城市的附庸,城市俯视乡村,并未突出乡村的主体地位。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应该明确乡村的主体地位,而不是将乡村作为城市的后花园或旅游目的地。无论是渠岩之于山西许村,还是王澍之于浙江文村,艺术家一开始介入乡村建设并非为了乡村或是乡民,而是出于艺术家对艺术或乡村的兴趣。由于艺术家所选择的村落往往有独特的自然风光或文化资源,加上艺术家对于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因此艺术乡建往往能在短时间内将传统村落变成热门旅游地。但是,当热度衰减,艺术家离开村落,乡村也会在短时间内重回旧貌,并不能形成长效的良性发展机制。乡村主体地位的缺失继而会通过各种不良反应表现出来,不能实现真正的乡村振兴。
第二,艺术乡建外热内冷,乡民主动参与性较差,缺少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实际上,这个问题在早期的乡村建设实践中已经显现,通常是上方在动,下方不动,这也是梁漱溟先生在总结乡村建设运动时认为最大的“难处”,称其为“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江苏地区艺术乡建也面临这个问题。政府在整个艺术乡建的过程中通常处于主导地位,以发布政策文件、提供技术支持、进行资金援助等方式协助乡村开展建设,村民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一旦离开政府支持,乡建便停滞不前。因此有专家学者提出,乡村建设的重点并不是景观重建或环境重建,而是激发、重塑乡民的主体性[4],乡村建设的核心是人心重建。
第三,艺术乡建的差异化特征不明显,项目建设均等发力,形象工程较多。艺术介入乡村建设主要基于鄉村艺术资源的当代再造,其所呈现出的话语特征对乡建形态的多元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艺术以何种姿态介入乡村建设?这也是乡建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因对价值理解的偏差而导致乡建水土不服的案例比比皆是,“千村一面”、“拿来主义”以及艺术家的“一厢情愿”都源于缺少对乡村文化价值的正确认识。在对江苏地区艺术乡建村落的调研中发现,部分乡村采用了较为类似的发展模式,艺术表现力度不够,文化展现形式乏味,文创产品滞销,产业模式相同,甚至在宣传方案上都存在同质化的内容,无法为游客或乡民提供更加独特的体验。
四、乡村振兴视域下江苏地区艺术乡建的发展策略
(一)明确艺术介入功能,焕发主体内生动力
当前的艺术乡建,主要还是围绕艺术本身来展开,忽略了乡村和村民的主体地位。艺术更多只是作为一种视觉上的感受,与生活、文化、习俗、空间、社会相关的则少之又少。艺术介入乡村等同于艺术介入社会,因此唤醒村民的主体意识尤为重要。为此,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给予村民一定的权利,让村民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实际参与进来,激发村民的积极性,使其参与乡村的艺术创作,实现从被动向主动身份的转变。二是处理好外来人员与当地村民的合作关系,当艺术家进入乡村进行创作时,当地村民的配合是极为重要的。这不仅是艺术家了解乡村的主要途径,也使乡村人居环境的提升更加贴合村民的生活。三是政府增加监管与资金保障。在艺术乡建的过程中,涉及的内容较多,各环节之间的配合是实现艺术乡建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村民为主,明确艺术功能,多元主体共生带动乡村艺术发展,实现艺术可持续。
(二)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实现产业多元共生
乡村特色文化与产业融合共生,带动乡村持续发展,是实现经济提升与文化传播的有效路径。乡村具有传统文化和地域记忆,对村民来说具有极强的唯一性和归属感。对于传统文化的挖掘,一方面是加大农村的内在实力,增强村民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将更多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充实到产业中去,使农村发展的路子更加宽广。在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与社会之间的平衡关系,与市场进行有效衔接,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来进行:一是以乡村特色为根基,建立村民自己的产业链,充分激发村民的积极性,并适时与艺术家展开合作,推动乡村及产业的艺术化发展;二是定期开展文化艺术节,促进艺术创作,推动乡村文化传播,实现内外文化交流,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三)保护修缮乡村肌理,推动环境整体提升
艺术介入乡村尤为重要的一步就是人居环境的提升,对于乡村的空间提升既要考虑历史遗留维度,又要考虑现代的社会生活,可以从乡村建筑与公共空间两方面来进行。一是对于传统建筑及环境的保护修缮。村落肌理拥有村民众多的生活记忆与文化传统,反映了长久以来的发展历程。在更新方面,对于破损较大的建筑可以进行针对性保护,实行“一房一策”,避免人为二次损坏;对于破损较小的乡村建筑,通过利用现代技术对其进行加固维修,结合当下全新的生活方式,为村民打造现代性乡村建筑,修复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生活环境质量。二是通过文化梳理与艺术转译,丰富公共空间的功能与视觉效果,提升村民的活动意识,进一步打造艺术之乡、文化之乡[5]。
五、结语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各地都在不断探索乡村振兴的发展新模式。社会不断更迭,乡建模式也需要不断适时更新。艺术乡建的出现,让乡村的物质和精神都得到了发展。这不仅改变了乡村过去老旧的生活习惯、脏乱的生活环境、落后的经济产业,还使乡村在社会发展上重现往日的风采。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艺术乡建是以地方文化特色为核心,结合当代艺术,赋予生活现代性的发展模式,具有提升乡村环境、满足情感需求、保留特色文化、主导产业发展等重要功能。同时,艺术乡建可以有效增加人地之间的情感关系,提升乡村的文化主体性与村民的文化自信,打牢根基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艺术乡建要以文化挖掘与表现为核心,以激发乡村与村民的主体性为导向,充分落实以文化艺术相结合引领全局的发展思想,达到与现代社会接轨的目的。对于乡村来说,这不仅充分利用了其优势,提升了乡村整体的风貌水平,增强了生产生活与游览观赏的体验度,同时也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品质与人居环境。艺术乡建是一个较新且跨学科融合的实践性极强的研究,它是继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后的新发展路径,同时也是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从不同角度探索艺术乡建的发展策略,能够使艺术成为乡村建设的主要力量,重新唤醒生活与文化,共创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张奇男,董芹芹.乡村振兴战略下体旅融合发展:理论基础、现状及举措[J].体育文化导刊,2023(11):7-13.
[2]刘东峰.艺术介入乡村振兴创新路径研究:基于“主体间性”理论视角[J].东岳论丛,2023(11):148-156.
[3]梁倩.共建理念下艺术介入乡村环境的设计方法研究[D].重庆:四川美术学院,2021.
[4]季中扬,康泽楠.主体重塑: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重要路径:以福建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19(2):99-105.
[5]赵阳.共生观念下艺术介入传统村落更新策略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20.
作者简介:
刘毅飞,博士,常州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创产品设计、艺术乡建、品牌策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