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媒体艺术在博物馆展陈中的应用
2024-05-14张逸萌
摘 要:博物馆展陈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当前,传统展陈方式已难以满足参观者观展需求,将新媒体艺术应用于博物馆展陈形成了新颖的展示形式,使博物馆从过去的单向输出文化信息,转变为与参观者的双向互动,为参观者与博物馆展品之间搭建了一座可沟通的桥梁,获得了广大参观者的喜爱。结合新媒体艺术特色及现状,探讨新媒体艺术在博物馆展陈中的应用,为新媒体艺术在博物馆中的多元化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博物馆;新媒体艺术;博物馆展陈
在新媒体发展快速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展览引进了新媒体艺术。随着“新博物馆学”的出现,博物馆的展览亟须提升文化传递深度。我国收藏于各大博物馆中的文物数以万计,但因实物展出受到空间、时间、保存条件等影响,能够呈现在参观者面前的展品数量较少。传统博物馆展陈方式与新媒体艺术相融合,通过数字影像、三维影像等技术可以改变原有空间有限、展示单一等问题,弥补在展陈中无法完整呈现展品的内涵和历史意义的缺陷,努力让文物“活”起来,从而提升参观者的体验感。
一、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及特点
新媒体艺术主要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通过革新的前沿技术,使得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呈现为不同具象表现的直观可感形式。在当代社会,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艺术思想超越国界被人们接受,艺术呈现也变得更加丰富大胆,为创造更多艺术表现形式做好铺垫。
在互联网时代,对于新媒体艺术其实并没有一个官方的定义,但人们普遍认为其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互动交流为手段、艺术性和实验性为特征,并以艺术观念为动力的当代艺术创作活动。它并不是单一的艺术方式,而是偏向于集多种艺术呈现方式于一身的综合体。“新”不单纯指对新科学技术的应用,同时也是指其在艺术形式上具有自身特色,为参观者打造出一种全新的感官体验。
二、新媒体艺术在博物馆展陈中应用的意义
博物馆展陈空间是用于展示博物馆藏品的场所,它不仅是展示藏品的物理载体,更能为参观者提供一种沉浸式的体验,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展示的文物、艺术品等。展陈空间设计需要考虑藏品的特点、展示需求、参观者体验、环境条件等多个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展陈方案和布局。
博物馆展陈设计是指对博物馆展陈空间开展的设计。展陈设计要根据展陈内容、展陈形式以及展陈空间等因素进行展示陈列规划,而博物馆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展陈设计应在展示内容与参观者之间起到最直接的连接作用。利用各种高新技术及艺术表达手法,可以让博物馆展陈方式更加多元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为大众提供文化服务的博物馆来讲,其原有的传统展陈方式需要逐渐转变。应用新媒体艺术能够丰富博物馆的展陈方式,对博物馆未来规划产生重要影响。博物馆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新媒体艺术开拓新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参观者被动接收的信息传递模式,进一步拉近参观者与博物馆的距离。
三、新媒体艺术在博物馆展陈应用中的优势
传统博物馆展陈设计大多采用以实物、图片、模型等为载体的普通静态陈列方式,与参观者的互动性不足。将新媒体艺术应用于博物馆展陈中,可以使很多文物“活起来”,将古代文物与现代文明相连,提高参观者的参与感,让参观者沉浸其中,有所收获。
(一)展品展示三维化
新媒体艺术的出現丰富了博物馆的展示形式。传统的博物馆展陈方式较为局限,为提升参观者参观的主动性,可以通过三维技术模拟展陈空间,使参观者可以360度无死角地观赏每一件展品,根据参观者的实际需求控制画面大小及角度,真实模拟三维环境变化。
(二)展示内容保护化
通过应用新媒体艺术,采用数字摄像、三维建模和扫描技术,我们能够将现有文物数字化,根据当下文献记载和数据,生动地展示出未曾发掘或早已湮没的遗迹。这对于文物展品本身来说,不仅不会有任何安全隐患,还可以将文化遗产资源进行集成,从而达到艺术欣赏、文化传播的目的。
(三)展示空间多元化
在设计博物馆展览空间时,通过应用新媒体艺术,采用不同的形式和布局来呈现展品,可以达到更好的展示效果和吸引参观者的目的。这些展示形式不仅指的是传统的陈列柜和展墙,也可以是沉浸式的虚拟展示、数字化展示、装置艺术等新兴呈现方式。多样性的展陈空间可以为参观者创造更加丰富的体验,合理的场景空间转换使参观者的参观更加有序,从而提升展览的参与度和吸引力。
(四)展陈环境动态化
通过VR全景漫游系统、全景相机等器材还原真实场景,在博物馆展览空间中为参观者呈现逼真的参观体验,是新媒体艺术在博物馆展陈中应用的重要作用之一,可以给参观者更为真实、丰富的参观体验。同时,对于因空间、温度限制不便于展出的展品,通过“云看展”等方式也可以让参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更加深入地理解展示内容。
(五)观展路线个性化
传统博物馆在规划观展动线上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参观者可能因对地理位置的不熟悉出现绕路、参观顺序颠倒等情况。通过应用新媒体艺术,展馆可以采用全自动导览模式,根据参观者年龄、参观时间需求,设计出个性参观路线,随时切换展厅及展品,提升参观者的兴趣及体验感。
(六)互动形式多样化
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最根本、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提升与参观者的互动性。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博物馆发展必须加强互动性,让馆藏文物“活”起来,彻底改变参观者消极接收信息的局面,让参观者更为深刻地了解展品想表达的内涵。随着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博物馆可摒弃静态展陈的方式,增加互动展示的新兴方式,使参观者可以通过新媒体互动参与展览。展览中的互动小游戏,可以提升参观者的参与感;设立专门的活动互动区,发布与博物馆主题相关的专业讲座及特色活动等,丰富博物馆的维度。
(七)展示效果个性化
新媒体艺术的出现,给展陈布置带来了新生力量,使得每一件展品都能够独具特色,展现出它们与众不同的内涵。通过合理运用数字媒体手段,可以让展品更加生动有趣,让参观者更加深入地体验到它们的独特魅力。通过多种形式展现,游客能够更精准地了解藏品艺术及背后故事,展陈效果也更加立体,从而更好地满足参观者的需求。
四、新媒体艺术在博物馆展陈中的具体应用
新媒体艺术对博物馆陈列展览全方位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在展陈方式、展览形式还是互动设计方面,新媒体艺术的出现都为博物馆提供了丰富的呈现方式。
(一)新媒体艺术的平面化应用
丰富多样的新媒体艺术的呈现方式,使得展览更加精彩。现阶段在博物馆中,最为常见的是利用投影、巨幕等平面化的方式,给参观者不同的观感体验,呈现出魔幻的艺术效果,给予参观者极强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例如,在历史博物馆中,可以通过场景复原,重建一个特定的历史场景,如古代城市、战争场景等,让参观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事件的背景和过程。在艺术博物馆中,可以通过场景复原,模拟一个艺术家的工作室或者画廊环境,让参观者更好地感受艺术创作的过程和气息。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宝级文物《清明上河图》非常出名,但因展品过大,采用普通的展陈方式效果不佳,还容易造成损坏,因此北京故宫博物院采用新媒体艺术手段,用数字动画技术再现《清明上河图》藏卷。通过利用三维动画技术,在高达4米,长30米有余的巨型幕布上投影播放数字动画版的《清明上河图》,将全图中的各种人物、牲畜、交通工具等通通活化,使得参观者抬起头就能看见北宋时期都城汴京的繁荣场景。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采用场景复原的呈现方式,展览包括地域与时空两轴,生动还原自隋唐时期至明清时期运河沿线城市的民情风貌,并展现运河沿岸地域文化。在展览空间里,屋舍交错,变幻莫测的天空与熙熙攘攘的街道院落交相辉映,沿河有各色店铺,形成了一幅风味古朴、格调悠扬的运河生活画卷。场景式互动的展示方式,使参观者置身在历史事件的艺术呈现中,并通过所游览的事件线路自然地承接着空间的转换。通过赋予传统艺术新的表现形式,参观者在与展品互动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艺术对于不同个体所展现出的独有面貌。
(二)新媒体艺术的立体化应用
说到博物馆展陈方式与新媒体艺术的重要融合成果,就不得不提到新媒体艺术在博物馆立体化设计中的应用。众所周知,在博物馆展陈中,立体展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将立体展品更好地呈现给参观者,并拉近与展品的距离,而非只通过说教式的文字说明,是博物馆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过实体环境设计构建的新媒体艺术,可以虚拟出立体的影像,令参观者有种身临其境的错觉。
上海科技馆“大自然之光”展区采用了全息投影技术,将各种生物的彩色图像悬浮于空中,并且可以旋转和缩放,让游客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宇宙探索”展区采用了数字投影技术,将整个展厅变成一个巨大的太空船,带领游客进入宇宙中探索。此外,在“数字地球”展区,游客可以通过交互式触摸屏幕来探索地球的各个角落,并深入了解地球的环境和气候变化。通过数字投影技术展示的许多科学原理和创新成果,游客可以在360度环形屏幕上欣赏到宇宙的壮观景象,并且通过各种具有交互性的个性化展示方式可以提高与参观者的互动性,从而引导参观者继续观展。
五、新媒体艺术在博物馆展陈中的发展前景
(一)挖掘展览内容
新媒体艺术的出现丰富了博物馆展陈方式,提升了参观者的体验感,但需注意在展示设计中突出展览内容及展品内涵,不能过分强调新媒体艺术。因此,博物馆展陈设计在应用新媒体艺术时,不能盲目使用与展览无关的新技术,而应深度挖掘展品内涵,让参观者不只是看到了展品,还能了解到展品的年代信息、文化價值、重要意义等,使得展品更立体地呈现在参观者面前。充分利用新媒体艺术,将展陈内涵、博物馆展示形态和空间环境有机结合,以让参观者在参观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文化的主题内涵和价值,进而更好地体验文化的魅力。通过这种方法,博物馆也可以更好地开展社会教育。
(二)提升参观者的参与度
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每个展览的独特性,以便更好地吸引参观者,并且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尽管新媒体艺术为博物馆展览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提高了观展乐趣,但从整体来看,参观者仍然需要被动地接收和被灌输信息内容,而且他们的自由选择权也相应较小。未来博物馆应当更加重视参观者的参观感受,不断改进和提升服务理念,根据不同的空间环境、展品特性等因素,结合新媒体艺术元素,设计出具有个性、创新性的展陈设计,让参观者从被动接受转变为自主参与,感受更多的文化信息。
(三)提高多媒体展示的多样性
传统博物馆的展览方式通常是固定的,每个展板上的内容都不会改变,这种方式对于资源的展示有一定的限制。随着多媒体艺术的发展,博物馆展陈设计可以提高展品的多样性。虽然现阶段比过去传统展陈更新速度快,但还是存在展示内容变得相对固定、展示资源不够丰富的问题。因此,博物馆应该提升数字化展陈设备的更新速度,以便更好地满足参观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六、结语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艺术的应用,传统的博物馆陈列逐渐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大大改善了博物馆陈列的形式和内容,使其更加生动、直观,既能很好地为参观者提供服务,又能更好地展现展品的内容、文化内涵和展示意义。新媒体艺术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应用极大丰富了参观者的视听感受,提升了参观者的参与感,得到了大众的喜欢和认可,同时在博物馆管理、受众服务、社会教育、信息传播等方面也相应产生了广泛影响,已经成为当下不可忽视的重要趋势。总结成功的实践经验,有利于博物馆未来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郑逸婕.新媒体交互艺术在线上数字博物馆中的应用研究[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18-20.
[2]董海鹏.新媒体艺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J].今古文创,2020(35):83-84.
[3]张清越.浅谈数字媒介视域下的博物馆展陈设计[D].沈阳:鲁迅美术院,2023.
[4]杜若铭.新媒体在博物馆公众服务工作中的作用及对策[J].鄂州大学学报,2023(5):72-73.
[5]李华新.探析新媒体技术在展览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20(36):144-146.
作者简介:
张逸萌,硕士,中国证券博物馆组长助理。研究方向:近代美术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