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博物馆如何结合自身打造特色社教活动

2024-05-14何丽茴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7期
关键词:博物馆青少年儿童

何丽茴

摘 要:我国拥有众多博物馆,博物馆展示着历史、传播着历史。现如今博物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不仅是研究、收藏、保护文物的主体单位,更是一个向社会大众传播知识的教育平台。博物馆的社教活动作为有力且有效的知识传播方式,能结合不同的形式实现更有趣味性的知识传播。但是,部分博物馆社教活动趋于雷同,大量类似的社教活动不利于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感。文章通过对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的社教活动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博物馆如何结合自身特色、自身情况、自身资源来组织实施特色社教活动以及现阶段还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关键词:博物馆;社教活动;博物馆特色;青少年;儿童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7.019

0 引言

21世纪初,博物馆学家们就开始提出博物馆应该将“以人为本”作为宗旨,并指出博物馆应将有助于人的发展和愉悦作为主要任务①。2022年,第26届国际博物馆协会大会通过了新的博物馆定义:“博物馆是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它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向公众开放,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促进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博物馆以符合道德且专业的方式进行运营和交流,并在社区的参与下,为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多种体验。”②

博物馆不仅承担着研究、收藏、保护的职能,同时也承担着教育的重担。博物馆如何“以人为本”,通过教育活动让观众获得发展及愉悦成为博物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现如今我国博物馆数量越来越多,2022年全国博物馆总数已达6565家,开展教育活动近23万场,线上教育活动4万余场③。观众对于博物馆的需求不只是参观展览,参加一场有趣的社教活动的需求也日益旺盛。但博物馆社教活动趋于雷同,通常采用讲座、讲解导览的方式进行,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博物馆都采用类似的社教活动。观众来到不同类型的博物馆是希望了解不同类型的内容,趋于雷同的活动会降低观众的参观体验感。观众需要更有趣味性、更有针对性,与博物馆自身主题更贴合的社教活动,以更好地理解博物馆的展览内容,提高参观体验感、趣味性。

1 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

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以下简称“版博”)是国内唯一的新闻出版类专业博物馆,以新颖的立意、厚重的实物、多元的手段展示新闻出版的历史文化和事业成果,集征集保护、陈列展示、学术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產业创新等于一体,打造新闻出版业文献档案中心、文物修复中心、创新发布中心和文创展示中心,填补国内新闻出版专业博物馆的空白。同时,积极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集中展示新闻出版业数字传媒最新应用成果,影响和吸引年轻人群,成为有热度、可活化的博物馆。

版博常设展分为一个主馆和五个分馆,各具特色。主馆通过编年叙事与专题叙事相结合的方式,完整讲述了自清末“西学东渐”到党的二十大召开,我国近现代新闻出版事业艰难而曲折的发展之路,展示了近现代新闻出版与国运的深刻关联以及新闻出版人在时代巨变中的使命担当和家国情怀。“铅火光电”印刷技术馆以社会变革中的印刷技术发展为主线,展现了中国出版印刷技术从传统技术到现代技术的转型过程。“童心筑梦”儿童出版馆通过丰富的互动展项,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回顾了我国童书出版业所走过的漫长而辉煌的历程。“方寸匠心”艺术设计馆以大量设计作品结合动态多媒体的形式,全方位展现了中国现代出版物设计形式多样、风格多元的面貌。“穿越时空”数字出版馆以我国数字出版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为主线,通过将技术与艺术、展览与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多维度、多形式地呈现了数字出版的蓬勃发展。“时代之声”音像出版馆结合精选的实体唱片和音频媒介,展示了20世纪中国唱片工业起步至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唱片业、上海音像出版业在上海的发展过程以及所取得的成就。

2 博物馆教育活动需要结合自身情况

2.1 把握自身特色,契合博物馆主题

部分博物馆的社教活动在初始阶段会借鉴或者效仿其他博物馆的社教活动,特别是会复制一些大型博物馆或纪念馆往年常用的活动方式。直接套用成熟的一整套活动,虽然能使社会教育活动内容变得丰富,但也陷入同质化泥潭,活动主题和方式雷同,导致社会教育活动的特色消失④。此类活动如短暂举行,可以引起观众兴趣,但如长期举行,由于其缺乏与博物馆自身特色的联系,容易使参与者感到千篇一律,从而缺乏兴趣、感到无聊,并且会减少对博物馆的连接感与认同感,从而无法真正参与其中并喜欢上博物馆的社教活动。因此,博物馆社教活动应与博物馆自身专业领域、主题、展览、展品相结合。

博物馆社教活动需与自身特色展馆、展品相结合。版博有一个分馆为印刷技术馆,但仅从理论介绍印刷技术观众较难理解,因此印刷技术馆内设置有“印刷工坊”,用以开展一系列印刷体验活动,帮助观众理解各色各样的印刷技术,包括铅活字印刷、石板印刷、丝网印刷。活动初衷是希望观众在了解理论后,通过实践进一步加深理解。除体验印刷技术外,其印刷内容也与展馆相结合。版博的常设展分为一个主馆和五个分馆,每一个分馆都各具特色,展览设计在认真挖掘、研读新闻出版历史的基础上,严格根据史料打磨重点展项,以大事件的大场景、大展项构建大气通透的展示空间,以场景、多媒体、互动展项交错的形式,营造动静结合、张弛有度的展示节奏,同时兼具观赏性、故事性、互动性和艺术性。因此,版博从每个展馆中精选一个场景,经过艺术加工处理成为木版画,为观众提供版画印刷体验活动,并在动手印刷前向观众简单介绍各馆主题,有助于观众加深对各馆的印象(图1)。印刷活动不仅与展馆结合,更与展品结合,2023年的国庆特别活动中,版博以艺术设计馆中“祖国万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宣传画为基础进行再创作,结合国庆主题做版画套色印刷,在营造节日氛围的同时融入版博主题及版博展品。

博物馆社教活动需与自身专业领域相结合。除结合馆内展馆及展品外,版博的社教活动更结合出版性质,通过结合绘本阅读,实现跨学科学习。现如今出版的书籍众多,虽然受到线上阅读的冲击,但纸质书籍仍承担着传播知识的重担,特别是儿童读物、儿童绘本,向儿童们生动形象地传播知识。儿童绘本内不同的主题与活动相结合,可以实现跨学科学习。2023年的中秋特别活动中,“印刷工坊”将印刷活动与绘本阅读相结合,先进行绘本阅读,儿童一边阅读一边思考,阅读内容紧贴中秋主题,讲述如何制作月饼的小故事,再进行与中秋主题相关的印扇面活动。其中印章也特别选取中秋元素进行制作,包括月亮、月兔、月饼等,参与儿童可以自由创作,印制出他们自己心目中的中秋场景。这一社教活动不止于体验印刷技术,更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拓宽其知识面,增强活动趣味性。

2.2 结合自身情况,关注目标人群

部分博物馆由于举办的活动有雷同性,并且缺乏对目标人群的关注,不了解来馆的观众类型,使得举行的活动不适合来馆观众,不能满足这类观众的需求,导致活动参与人数不多,影响体验感的同时也会浪费教师资源和时间成本。不同博物馆的情况不同,来馆参观观众的类型也不同,关注的目标人群也应有所不同,并且不同人群的来馆目的不同,社教活动需根据不同观众的需求制定适合他们的社教活动,满足观众需求。

版博的主要观众为儿童及青少年,近50%的观众为未成年人群。尤其是版博的三楼,同时有印刷技术馆和儿童出版馆两个互动多、适合儿童参观的展馆,因此三楼整体观众中儿童观众占比更大,“印刷工坊”的社教活动设计也尽量配合儿童,举办适合儿童的活动。首先,社教活动的内容需要适宜,要对活动的难易程度有所把控。版博“印刷工坊”常选取一些较为容易理解、操作的印刷技术,适合幼儿园至小学年龄段的儿童参与。绘本阅读社教活动中,老师讲述的知识点控制在4~5个,同时采用通俗易懂的讲述方式,活动期间也经常与儿童互动,对于儿童的问题积极给予反馈,增强活动趣味性。博物馆的亲子活动能更好地发现儿童的天赋和优缺点及提高儿童对博物馆社教活动的喜愛度⑤。因此,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儿童,可以设立亲子活动专场,鼓励家长一同参与,通过亲子互动的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图2)。其次,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十分重要,需要确保儿童的安全,尤其是低年龄段儿童参与的手工活动。版博避免将一切锐利的工具放在儿童能触及的地方,同时要求家长一同参与,并且在馆内配备医疗箱,以防意外发生。最后,社教活动的时间十分关键,这决定了报名人数。版博的社教活动贴合儿童的空闲时间,暑假期间每个开馆日都举办印刷体验活动,开学后活动则改到周末进行。这使社教活动更适合儿童,同时节约了教师资源并降低了时间成本。

2.3 结合自身资源,打造高质量活动品牌

博物馆社教活动需要结合自身资源努力提升活动质量。版博在多年的筹建及备展过程中与许多专业人士形成合作关系,拥有丰富的人脉资源,因此版博的社教活动,不论是讲座还是“印刷工坊”的体验活动,邀请的都是专业领域内的专业人士担任主讲人或教师。在“科技之美—《科学画报》图说科技90年主题展”的系列科普活动中,邀请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研究员孔美巍,复旦大学考古学教授、博导高蒙河,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导翁史钧,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时间频率研究室星载氢原子钟团组高级工程师谢勇辉等学者专家,为观众带来专业的科学普及相关的社教活动,打造科普活动系列活动品牌。“印刷工坊”的社教活动则与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中华印刷厂、中国美术学院的专家、学生合作,制作多种多样的专业印版,包括石版、丝网版、铅活字、雕版等。这些专家中不乏拥有30多年印刷经验的老师傅,他们将其多年的经验浓缩,并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将印刷方式及知识教授给参与者。

3 博物馆社教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 面向年龄段、群体类型存在空档

第26届国际博物馆协会学术研讨会的议题“博物馆的力量:包容性/包容性博物馆的建立”强调了博物馆功能各方面的多样性、包容性等一系列问题⑥。博物馆需要包容各色各样的观众群体,并设计举办适宜他们的社教活动。博物馆可以依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的观众群体,合理开发能够覆盖不同年龄、不同文化阶层、不同类型观众需求的社教活动,让博物馆社教活动更具包容性、多元性和创新性⑦。

版博目前的社教活动面向的年龄段、群体类型还存在空档。针对残疾人群体的社教活动目前还存在空缺。从版博自身来看,作为一个基础设施建立完备、对残疾人友善的公共场所,全馆配备有残疾人卫生间、可租借轮椅,并可全馆无障碍通行,具有举办针对残疾人的社教活动的优势。应针对残疾人举办适合他们的社教活动,减少他们融入社会的障碍,帮助他们缓解在社会中的适应问题。博物馆应当承担起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生活的责任。

除残疾人外,老年群体也需引起重视。现如今,版博社教活动主要目标群体为儿童,但是版博身处杨浦区,附近有许多老小区,居民中老年人也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如何吸引这些老年人来到博物馆,为他们增加生活中的愉悦感,社教活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需要进一步弥补这个年龄段的空档,吸引以退休居民、老年人为主的附近居民参加博物馆社教活动。

3.2 影响力有限,需进一步提升

博物馆的社教活动如果仅仅在馆内举行,其影响力是有限的,需要借助展教结合、馆校合作将活动推入校园中。杨浦区内有多所学校,涵盖幼儿园到高中,这为版博走进校园提供了条件。在大部分时间里,儿童及青少年需要到学校学习,馆内部分社教活动也因此调整至周末举办,如何在工作日让儿童及青少年也能体验社教活动学习博物馆知识,这需要借助学校的力量,通过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相衔接,社教活动与课本内容相结合,让活动在工作日里也能走入校园。在学校的环境中让青少年成为接受知识的唯一群体,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从而对博物馆知识进行更有效的普及。

除在地域层面扩大影响力外,虚拟领域的传播也十分关键。互联网可以打破物理限制,扩大影响力。第26届国际博物馆协会学术研讨会也就此方面提出“博物馆的力量:利用网络的力量”这一议题,表示网络不仅能将社教活动推向公众,也能邀请公众参与到活动互动、活动开发中来⑧。增加线上科普视频、网络直播、线上教学,如印刷技术科普视频,使观众足不出户参与博物馆内的社教活动,通过线上教学,观众可在家中自行准备材料,跟着教学内容一起动手体验学习。除此之外,可以在线上设置活动反馈区域,让参与者提出自己的意见与见解,从而进一步优化社教活动。

博物馆的社教活动不能闭门造车,博物馆应参与馆际交流、国际交流,学习其他馆优秀的社教活动,甚至国际上的先进社教活动,从中学习不同内容、不同主题的活动通过哪种方式举办更合适,但不能原搬照抄,要结合自身设计策划最适合的社教活动。交流的同时也是将自身成果向外输出的过程,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中国丝绸博物馆等博物馆的优秀项目就曾在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6届大会上进行交流展示,并分获不同专门领域的奖项,赢得了国际同行的赞誉⑨。

4 结语

博物馆需要充分结合自身打造特色社教活动,结合自身具有特色的展馆、展品、专业特性,充分考虑来馆观众、目标观众的需求,运用自身的资源邀请专业的教学者,设计和开发适合参与者的社教活动,建立具有高质量、高参与度、高满足度及具有连续性的社教活动品牌。虽然版博在博物馆社教活动方面已有所成就,但仍需继续进行提升。博物馆的社教活动也需要考虑包容性、多样性及通过社教活动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实现长久持续发展。博物馆社教活動是博物馆不可或缺的一环,重视社教活动,举办丰富多彩、具有特色的社教活动,向更多人传播博物馆知识,使其有助于人的发展和愉悦是博物馆努力的方向。

注释

①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6-7.

②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ICOM approves a new museum definition[EB/OL].(2022-08-24)[2023-10-21].https://icom.museum/en/news/icom-approves-a-new-museum-definition/.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强文物保护 传承中华文明”有关情况(图文实录)[EB/OL].(2023-07-28)[2023-10-21].http://www.scio.gov.cn/xwfb/gwyxwbgsxwfbh/wqfbh_2284/49421/50283/wz50285/202308/t20230802_748999.html.

④肖飞华.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的现状与反思:以江西赣南地区社会教育活动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9):116-118.

⑤邓卓,刘楠,舒琛,等.博物馆亲子教育活动的反思与改进[J].博物院,2021(5):6-12.

⑥李珂珂.博物馆的力量:可持续发展—第26届国际博物馆协会学术研讨会综述[J].博物馆管理,2022(4):83-90.

⑦赵璐.博物馆成人社教活动的功能与实践策略[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9):128-130.

⑧⑨安来顺,王思怡,宋汉泽.应对变革 激发力量 携手未来:记2022年第26届国际博物馆协会布拉格大会[J].中国博物馆,2022(4):125-126.

猜你喜欢

博物馆青少年儿童
青少年发明家
博物馆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露天博物馆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
博物馆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