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空物流供应链管理的优化研究

2024-05-12苏栩森王梦琦

物流科技 2024年8期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优化

苏栩森 王梦琦

摘 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航空物流业已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方面。文章以航空物流供应链管理为切入点,首先分析目前我国航空物流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如航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信息化水平较低、管理模式较为传统、人才队伍建设不足等,这些问题制约着航空物流业的发展。然后提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化建设、创新管理模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优化对策,旨在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航空物流供应链管理水平,促进航空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航空物流;供应链管理;优化

中图分类号:F562;F274文献标志码:A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4.08.029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oday, aviation logistic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spect of modern logistics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takes aviation logistic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first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China's aviation logistic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uch as lagg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low informatization level,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ode, and insufficient talent team construction, which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viation logistics industry. Then, this article proposes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such as improv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promo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innovating management models, and strengthening talent team construction. The aim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level of China's aviation logistic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promoting the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aviation logistics industry.

Key words: aviation logistic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随着电子商务、物流等行业的快速发展,航空货运市场需求日益增长。2022年,我国航空货运量全行业完成货邮运输量607.61万吨。航空物流作为现代物流发展的新业态,其凭借运输速度快、运输范围广、运输服务好等优势深受重视。然而目前我国航空物流发展还不平衡,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研究航空物流供应链管理的现状与发展,对推动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航空物流供应链管理概述

1.1    航空物流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航空物流供应链管理是指利用航空运输方式,对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销售全过程进行精确组织、计划、协调和控制的一种现代物流管理模式。它通过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实现航空运输、仓储保管、物流处理、分拨配送等各环节的高效联动,以最低的物流成本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1.2    航空物流供应链管理的特征

1.2.1    运输速度快

航空运输以其独特的高速性著称,依靠飞机的技术优势,极大地缩短货物的运输时间。从交付货物到收货仅需1~3天,远快于铁路、公路等传统运输方式。例如,物流企业选择飞机从上海运输货物到北京,飞行时间约2小时,如果选择高铁则需10多个小时。

1.2.2    運输安全性高

现代航空运输拥有先进的运输设备和完善的运输体系,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相比公路运输,更少受交通情况、天气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负责监管的航空部门也对航空运输安全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和监控,以防止航空事故的发生[1]。如贵重物品、精密仪器等对运输安全性有高要求的货物,首选的运输方式就是航空运输。

1.2.3    运输灵活性强

航空运输线路多样,航空公司可根据客户的需求合理规划航线,实现门到门的货运服务。航空公司还提供包机服务,可定制运输时间和运力,满足客户个性化的运输要求。相比其他运输方式,航空运输可根据实际情况变更运输计划,其灵活性和可操作性非常强。

1.2.4    运输网络覆盖广泛

我国已初步形成覆盖全国的航空运输网络,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广泛的运输网络为实现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快速货运提供便利。一些偏远且交通不便的地区,依靠航空运输实现与外界的物资交流。

2    航空物流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

2.1    缩短物流时间,提高市场响应能力

航空运输可在极短时间内实现货物的运送交付,大幅缩短了物流时间,使企业能迅速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调整产品结构、生产计划、分销渠道等,快速响应市场,抢占先机。航空供应链缩短的物流时间,为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计划提供操作空间。例如,某个产品的市场需求量突然增加,企业依靠航空供应链即可快速获取原材料,加快生产速度,及时满足市场需求。

2.2    降低库存成本,优化资金流动

航空供应链管理可以显著降低企业的库存量。由于航空运输速度快,企业无需备有大量的库存,可根据市场销售情况及时补充所需数量的产品,大大减少资金因占用过多库存而凝滞的情况。航空供应链还可减少在途库存,降低损耗。此外,高效的物流使现金流加快流转,进而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优化资金使用效率[2]。

2.3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航空供应链管理集成供应链上的关键资源,提高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配送等方面的灵活性,可助力企业将更多注意力和资源投入到提高核心竞争力上。航空供应链还可支持企业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例如,依靠快速定制实施差异化战略,或依靠缩短交付时间提升客户体验。这些都可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4    提高服务水平

航空物流大大提高了货物运输的速度和安全性,可以为客户提供更高水平的物流服务。航空运输使企业可以向客户提供准时到达的保证,如约定在一定时间内送达等;航空运输还可以为部分产品提供恒温、恒湿等特殊运输条件,保证运输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这些都使企业在服务水平上胜过竞争对手,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3    我国航空物流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航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我国航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仍然较为滞后,直接制约了航空货运量的提升。截至2022年,中国内地运输机场(不含港澳台)共有254个。其中4F级以上机场仅有15个,4D级机场37个,与发达国家相比严重不足。航空货运机场专用仓储设施面积小,较2015年虽有所增加,但仍难以满足货物集散需要。航空货运的码头、堆场条件简陋,机械化水平低下,无法实现快速高效的货物分拣处理。此外,我国货运机队规模较小,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纯货运航司共11家,纯货运机队规模达到207架。货机载重量利用率仅50%左右。可见,航空物流基础设施整体规模小、布局不合理、运力不足,已成为发展航空物流的瓶颈[3]。

3.2    信息化水平较低

我国航空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还比较薄弱,集装箱码头、空港、货站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不足,各环节之间难以实时协调,导致航空货运整体运作效率不高。航空公司与货代公司之间也存在信息隔阂,货代公司无法及时获知货运信息,影响运输服务质量。航空公司的客户信息管理与货运管理也比较粗放,客户服务水平有待提高。许多航空公司的信息系统也存在数据重复和信息孤岛的问题,系统之间无法对接共享信息,增加了重复录入和人工确认的工作量。同时,我国航空物流企业普遍缺乏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手段进行精细化客户关系管理、精准营销的能力。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航空物流企业实现精益管理、提质增效的进步。

3.3    管理模式落后

我国航空物流企业长期形成的管理模式较为传统,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组织结构僵化。航空物流企业组织结构多为传统的平层次结构,各职能部门分割明显,部門之间协调配合不足,信息交流不畅,难以形成合力。这种僵化的组织结构制约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第二,决策方式保守。许多航空物流企业的决策过于保守,决策层级过多,响应市场变化不够灵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先进决策理念较为缺失,难以抢抓商机。

第三,人力资源管理单一。企业普遍采用固定的岗位设置、定额工资和统一培训模式,员工岗位流动性差,激励机制不完善,人力资源难以达到优化配置。

第四,业务流程设计粗放。航空物流企业业务流程设计存在交叉、重复现象,流程优化程度不高,信息系统支撑不足。这导致企业运营效率低下。

3.4    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当前,我国航空物流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一定问题,这已成为制约航空物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4]。具体来看,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专业人才数量不足。由于航空物流起步较晚,专业人才培养规模有限,导致目前从业人员以非专业人员为主,专业人才严重短缺,无法满足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其次,人才结构不合理。航空物流是典型的复合型产业,需要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人才结构以单一作业型为主,缺乏整体规划、系统管理的高端人才,也缺乏掌握先进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此外,人才素质有待提高。部分从业人员知识结构老化、创新意识不强、国际视野不开阔,难以适应航空物流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3.5    运输成本较高

我国航空物流运输成本较高的问题突出,主要体现在航空燃油价格高、机场设施使用费标准不合理、航空公司运力不足以及航空物流企业成本控制能力弱等方面。首先,我国航空燃油价格长期处于高位,成为推高运输成本的重要因素。航空公司燃油费占营业成本的比重高达40%左右,而我国航油价格比国际市场价格高出30%左右,严重影响航空公司的经营效益。其次,我国机场设施使用费标准不科学合理,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再次,我国民用运力整体仍然不足,运力紧张直接导致票价居高不下。最后,航空物流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较弱,仓储运输管理中还存在资源浪费等问题。

4    优化我国航空物流供应链管理的对策

4.1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供应链信息一体化

航空物流供应链涉及供应商、制造商、仓储服务商、运输商、货主等多方参与者,信息共享对协同运作至关重要。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可以使各参与方及时获取订单、库存、运输等全供应链信息,有效提高协同效率,实现供应链的顺畅运转。首先,构建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航空物流信息平台,利用RFID、传感器等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物流动态信息,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实现供应链可视化管理。其次,平台可提供订单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等供应链执行系统,促进各参与方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和信息直通。再者,建立航班、运力、价格等信息数据库,供参与方查询共享。最后,开发移动查询App,方便参与方通过移动终端即时获取信息。通过构建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航空物流供应链中的关键节点企业和部门可以无缝对接,实现信息流快速流转,有效降低信息失真现象。这不仅能提高协调效率,还可以减少供应链各环节的操作成本。

4.2    推行第三方物流模式,实现专业化运作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入,第三方物流企业凭借其专业化的服务优势,在航空货物运输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专业的管理团队、先进的信息系统、规模化的运输网络等优势,能够提供仓储、运输、配送、信息处理等一站式物流解决方案,显著提高航空货运的运作效率。因此,推行第三方物流模式,将物流职能外包给专业服务提供商,是优化航空物流供应链的有效途径。具体而言,航空公司可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将货物配载、仓储保管、货运监控等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使自身能够更加专注于主营业务,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平台与客户资源,拓展航线网络,提供灵活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多样化服务需求。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可以依托其强大的综合实力,协助航空公司开拓新的客户群体和业务领域。航空公司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深度合作,不仅能实现航空物流供应链的专业化运作,还可以促进各方核心能力的提高和资源的整合共享,形成合力,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4.3    规范运行管理,降低仓储运输成本

航空货运的仓储运输环节成本居高不下,已成为制约我国航空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要降低仓储运输成本,必须从规范运行管理做起,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完善仓储运输标准化管理,实现作业程序、设备使用、环境控制等方面的规范化。建立健全仓储运输作业规程,明确作业流程和质量标准,制定设备使用和维护规范,保证设备状态正常。同时,严格控制环境条件,确保货物在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下存储运输。第二,推行信息化集约化管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仓储运输管理水平。建立货物全程跟踪系统,精准掌握货物流转动态。依托大数据分析优化作业方案,降低浪费。第三,实施精益化的运营管理,提高作业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采用先进的作业设备和工艺,简化作业程序,实现快速流转。合理安排配载计划,减少空载率。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强化成本意识[5]。

4.4    加速培养复合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航空物流作为现代物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人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航空物流业发展迅猛,但专业人才严重短缺,无法满足行业需求。因此,加速培养复合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势在必行。一是加强航空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将其纳入国家重点支持专业目录,加大财政资助力度。二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力度,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增加学生实习机会。三是优化课程设置,增加物流信息系统、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的比重,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聘请企业专家进行特聘教授,实现产学研用合一。五是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开展专业认证,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4.5    科学选址规划,合理布局物流园区

航空物流园区的选址直接影响园区运营效率和发展前景。科学选址规划,合理布局物流园区,是优化我国航空物流供应链管理的重要举措。首先,航空物流园区选址应遵循交通便捷、资源充足的原则。园区应靠近机场、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便于货物集散运输。同时,充分考量周边基础设施条件,选择周边配套设施较为完善的地区建设物流园区。其次,航空物流园区应在经济发达、贸易聚集的区域布局。这不仅能获得运量支撑,还能减少货物运输里程,降低运输成本。大型航空物流园区可选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设立。中小型园区可在一些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周边规划建设。再者,规划设计时应考量园区未来发展需要,预留扩建用地。园区初期可按当前需求设计,后期随着业务量增长再逐步扩建,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同时,各功能分区要合理规划,保证运作高效。最后,建立信息平台,实现园区信息互联互通。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仓储、运输、分拨等环节信息共享,有助于提高园区运行效率。

4.6    推进航空物流标准化建设

目前,我国航空物流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标准之间存在交叉重复的问题,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航空物(下转第118页)

(上接第114页)流的规范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因此,要积极推进航空物流标准化工作,完善航空物流标准体系建设,形成系统、科学、合理的标准规范。一是加快制定航空货运和航空物流相关标准,推动标准适用范围从机场扩展到整个供应链环节。二是加强标准间的衔接协调,理清标准体系内在逻辑,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和冲突。三是积极参与国际航空物流标准制定,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四是强化标准实施监督,建立标准评估和持续改进机制。五是培育标准化人才,提高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通过上述举措,有助于促进航空物流标准化建设,提高我国航空物流供应链管理水平。

5    结    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我国航空物流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航空物流供应链管理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制约了我国航空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国应加快航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化建设,创新管理模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运输成本。如果能真正做到这几点,则必将大大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我国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航空物流供应链管理水平,对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乔健.航空物流供应链管理的优化研究[J].中国航务周刊,2023(34):63-65.

[2] 阳勇,瞿沙蔓,谢明.航空物流供应链一体化运营的探讨[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3(8):51-52.

[3] 张燕,李小群,林志军,等.航空物流供应链的壁垒突破及展望[J].民航学报,2022,6(S1):38-40.

[4] 朱振.“双循环”新格局下我国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研究[J].边界与海洋研究,2022,7(6):64-76.

[5] 張雅雯.供应链服务视角下航空物流企业发展路径研究[D].天津:中国民航大学,2022.

猜你喜欢

供应链管理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由“形”启“数”优化运算——以2021年解析几何高考题为例
浅谈供应链管理前沿问题
浅析大数据环境下的企业供应链管理
ERP环境下的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研究
浅析食品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研究
供应链管理导向下电力企业物资供应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