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宋临安大石佛院园林复原研究

2024-05-11单怡辰沈实现晋亚日汪笑雪

园林 2024年5期
关键词:石佛寺大石西湖

单怡辰 沈实现* 晋亚日 汪笑雪

(1.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杭州 310024;2.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杭州 310013)

大石佛院是南宋时期西湖最负盛名的寺庙园林之一,至今最远可追溯到公元前秦朝时,当时相传其作为秦始皇揽船石。南宋时期,大佛头作为泛舟西湖北望宝石山的重要地标,是《西湖清趣图》中突出且重要的寺庙园林,其睒电窗的窗式与朱墙壶门是南宋时期极具代表性的寺庙建筑形式。在详细考据有关大石佛院的文献古籍和历史绘画的基础上,梳理其历史沿革,并从周边环境、空间布局、建筑形制、园林活动等诸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将大石佛寺分为大石佛院、十三间楼和兜率寺三个部分,并结合《西湖清趣图》进行寺庙内外的复原想象,还原南宋时期大石佛院的园林盛景。大石佛院的复原研究为山地寺庙园林的研究提供较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南宋西湖园林研究的后续展开提供基础。

南宋园林;大石佛寺;寺庙园林;园林复原;山地园林;西湖园林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辉煌璀璨的年代,宋文化反映了两宋时期卓越非凡的历史智慧、意韵丰盈的志趣,旨归开放包容的社会风貌。南宋时期定都杭州,都城地位使得宋文化与杭州羁绊深远。南宋高度发达的人文环境促进了园林景观的发展,杭州园林在中国园林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其开放式、以湖山为特色的特性又有别于前者,独树一帜于中国园林史。曾几何时,高度兴盛的园林活动使得杭州成为“融于山水”的最美园林城市。然而随着南宋灭亡、朝代变迁,历经几次历史浩劫,杭州园林逐渐褪去光彩,多数园林仅作为意象存在,加之关于南宋园林的记载与著作少之又少,以至于西湖风景发展至今,公众虽知今日西湖,却对其鼎盛时期的样貌知之甚少。《西湖清趣图》之前,唯一一副被公认是世间仅存的南宋西湖全景图,即南宋李嵩名下的《西湖图》,其西湖全貌虽有,但画作描绘写意简略,细节不足;而后,于2009年在考据杭州宝石山下大石佛寺历史原貌时,发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的《西湖清趣图》长卷中《西湖繁盛全景图》为南宋时期描绘西湖园林的界画。

1 大石佛院园林的古与今

1.1 大石佛院园林现状

大石佛寺现存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北山路25号,宝石山南麓,断桥以北。沿着北山路呈等腰梯形的对斜双面石梯,拾级而上,可到达大佛头(图1),其坐北朝南,面向西湖。大石佛院实为一略呈方形平面的露天摩崖大龛,南北进深18 m,东西宽18.1 m,正壁高6.8 m(图2),根据《西湖清趣图》内容结合现场地形与遗迹,粗略估计遗址占地面积为8 000 m2左右。

图1 大石佛寺区位图Fig.1 Location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emple of Great Stone Buddha

图2 大石佛寺现状图Fig.2 Present situation of Temple of Great Stone Buddha

大石佛院内佛院东壁有愁容布袋和尚弥勒佛造像(疑宋遗存),佛院西壁石壁上自然裂缝,中有清水流入下方小潭,据文献记载考证应为沁雪泉,石佛西北方向的高地有八角地墁形制“楞严坛”遗迹留存(疑宋遗存),整体大石佛是背靠台地倚山而建的状态,石壁上有多处凿刻痕迹,与《西湖清趣图》中建筑搭建方式大体上相对应。其中《西湖清趣图》以及《西湖图》中有绘制进入十三间楼及兜率寺所在台地的路线,与现存上山路线也基本一致。

1.2 大石佛院园林历史沿革

东汉前,西湖所在位置三面环山,但未形成湖泊,仍通江海,秦王揽船石立于武林水北岸,距水面很近,三面环水;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部聚合,形成明圣湖,隋唐时期更名钱塘湖[1],民间一直相传此是秦始皇到杭时用以缆船之石,后北宋思净僧人镌作弥勒佛半身像,而元代以藏传佛教为尊,汉传佛教遭受巨大打击,众多汉传佛教遭到压制,西湖北岸的大石佛又复为大块巨石,明代对其进行修复工作,又恢复为南宋时北传弥勒如来佛,清乾隆十六年重建,咸丰十年又被毁,则形成如今的局面[2]。南宋施谔在《淳祐临安志》中记载“卷第九,诸石:秦王缆船石,在钱塘门外,昔秦始皇东游泛海,舣舟于此。”[3]而北宋杨蟠在《秦皇缆船石》一诗中也提到“色阴常带雨,疑是白云根。欲问东巡事。今犹不敢言。”[4]可知民间一直相传大佛头所用巨石是秦始皇到杭时用以缆船之石。

其附属寺庙兜率寺,其前身为二尊殿,北宋宣和初期被毁,宣和七年又在旧地重建,移请兜率寺旧额为寺,而南宋时期则为兜率寺的全盛时期,杨万里在《晓出兜率寺送许耀卿二首》中对于兜率寺有详细的描述,“兜率山深露气清,柳阴暗处藕花明。无端拾得闲烦恼,背却西湖又入城。”[5]而在元时,根据《西湖游览志》记载“元至元间院毁,佛像亦剥落。”[6]可知兜率寺院毁,而明代兜率寺由僧人志琳主持重建,入编,更名为大佛禅寺,后弥勒院与大佛寺合称兜率寺,后民国六年三月二十日,省城工程局开始疏浚西湖,并拓展北山路,大佛寺临湖部分被拆掉为路。民国九年太虚大师弥勒院住持,将弥勒院与大佛寺合为兜率寺,并请康有为兜率寺匾,悬大佛寺山门。

十三间楼为后晋时建造,名为十三间楼石佛院,北宋淳三年又重建更名为十三间楼相严院,咸淳三年再次重建,南宋末期被毁,而后再有明确记载则是光绪年间“大佛寺……清咸丰九年又毁,乱平后,僧海萍重建……光绪间,僧醒彻复于右旁建弥勒殿,并就旧有之大悲阁遗址改建祖堂、僧房等十数楹。”[7]十三间楼除了有“石佛院”“相严院”之名以外,还有“楞严寺”“楞严院”等名,因苏轼赴杭任知州时,杭城灾后瘟疫爆发,苏轼让十三间楼楞严院僧人熬药汤布施百姓,故有“十三间楼,去钱塘门二里许。苏轼治杭日,多治事于此。”又有“《圣散子》主疾,功效非一。去年春,杭之民病,得此药者全活者不在少数……今募信士就楞严寺修制……”[8]可见楞严寺为此次疫灾的总医部,苏轼坐镇其中,同时,十三间楼在北宋时地位显赫,民间对其甚是重视,故有节日之时百姓结队游览,拜佛烧香以求平安(图3)。

图3 大佛寺历史沿革Fig.3 History of Temple of Great Stone Buddha

大石佛院相关节庆活动具有文献可考性的较少,其中有明确提及的只有端午节和浴佛节。“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9]苏轼在《南歌子·杭州端午》提到“十三楼”。该词作于元祐五年(1090年)端午,讲了当时杭州人端午节都上十三间楼烧“端午香”的盛景。

对于大石佛寺所在区位及及周边区域的大致状况,研究主要采用了地图考和古画考两种方式[10]。根据北宋的《西湖图》至明代《西湖游览志》,可知大佛寺与兜率寺、十三间楼的依附或归属关系。而古画中描绘大佛寺的也不在少数,除《西湖清趣图》外,明清时期多有描绘其样貌形态的画作,例如明代杨尔曾所作的《海内奇观》中对于大佛头的正面进行了细致的刻画,而明代孙枝的《西湖纪胜图·大佛寺》又对于建筑形制及大佛寺墙体及周边环境作了详细刻画(图4)[11]。

图4 大石佛寺图文考Fig.4 Ancient paintings of Temple of Great Stone Buddha

2 大石佛院园林复原

2.1 周边环境

西湖处在南、北两山三面环抱之中,四周被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所环绕。各园林的分布大体上可分为三段:北段、中段和南段。北段园林主要分布于宝石山、葛岭和孤山周围,因山势蜿蜒,园林依山而建,尺度偏小,多为山地园。大佛寺位于西湖北段,南临断桥,背靠宝石山。宝石山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北里湖北岸,是北山有名的风景区。山体高78 m,山体属火成岩中的流纹岩和凝灰岩,含氧化铁,呈赭红色。西湖北段园林还包括保俶塔、玛瑙寺、坚匏别墅等。

2.2 空间布局

从西湖北岸乘游船在码头上岸,历经一个缓坡可以看到大石佛主体建筑面前的礼拜空间,同时出现分岔路口,可以选择礼拜后继续上山,整体山脉走势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整体寺庙轴线分为两个,较为符合大多数山地寺庙的布局形式,即考虑形制的同时更加依托于地形因素的影响。

图5中面向西湖的山坡上排列成片的高台建筑,判断此做法是对山峰的完形,也可以增强景致。放眼西湖所有楼台,只有这里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十三间房,推测《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12]其中的“山外青山楼外楼”正是此处。

图5 猜测兜率寺剖面图Fig.5 Topographic profile of Doushuai Temple

宋代的佛寺园林在建筑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受到文人审美的影响,更多的佛寺建筑位于名山大川之间。它们通常选择在风景秀丽的山水之间修建,例如杭州的灵隐寺和净慈寺等。石佛院坐落在宝石山上,面向西湖,水倒佛影,禅意十足。加之山地地势和当时开放的社会环境,这种审美追求反映在佛寺建筑的布局中,便不再局限于严格的对称布局,而是更加灵活多样。宋代的佛寺建筑在布局上更加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强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一致。《西湖清趣图》中的兜率寺布局显示了一种非对称的风格,这与宋代佛寺园林的发展趋势相符,是宋代佛寺园林发展的一种表现。佛寺布局的非对称性可以使建筑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变化,同时也能够与自然环境更好地融合。这种布局形式可以给人以独特的美感和审美体验,也符合当时文人的审美追求(图6)。

图6 兜率寺布局示意图Fig.6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layout of Doushuai Temple

兜率寺一侧以“山门—佛殿—法堂—方丈”4座建筑为一轴线,大石佛院与偏殿为一轴线,东侧则为僧院,整体僧院主体建筑围合形成院落,其余建筑依地势而建。大佛头后侧与偏殿之间作以空地,同时此处空地更是十三间楼与兜率寺之间通行的主要路径。因大石佛寺整体应当是像大部分南宋园林一样的开放式园林,因此偏殿后的小径与寺外空间相接,此处在京城四图复原中的《西湖图》中也有体现,可以观察到兜率寺后有路径穿过[10]。

十三间楼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地势较高的区域建筑形制仍似佛殿,又有文献记载其中供奉三才佛,因此整体路径应当与前部并不直接相接,而是与大佛头后的偏殿相连。陈渊《题临安阁》中言,“昔年曾到十三楼,一色西湖十顷秋。寒碧轩中最宜暑,只缘修竹近清流。”[13]提到寒碧轩侧有清流,竹林,根据文献考察,认为清流即为沁雪泉,“宋治平二年,改名相严院。苏公治都日尝就判事于此,旁有冠胜轩、雨亦奇轩”则明确指出十三间楼中有冠胜轩、雨亦奇轩二轩。因此十三间楼中仅有的可考据的名称只有冠胜轩、雨亦奇轩、寒碧轩。且寒碧轩附近有竹林,又有清泉,因此根据现状泉流痕迹,大石佛西侧为沁雪泉,而《西湖清趣图》中寒碧轩东侧无竹,则猜测竹林在被建筑遮挡住的北侧及西侧。据现状西侧地势整体下行,因此十三间楼东侧作以踏步下山,自此大石佛寺及其附属建筑所覆盖范围到此截止。

2.3 建筑复原

据《西湖清趣图》图面所示,将大石佛寺分为大石佛院、十三间楼和兜率寺三个部分,根据对大石佛寺及其周边地形的考察,并查阅大量文献古籍,以《西湖清趣图》为基础,以还原出二十六座形制不一的建筑,并参考唐至南宋时期的寺庙景观布置,还原其寺内景观(图7,图8)。大石佛寺主要建筑部分多为歇山顶、悬山顶等,其中红墙、壶门作为整个建筑群中最为显著的特征,更有宋画中未发现的小木作结构——睒电窗。

图7 大石佛寺整体复原平面图Fig.7 The overall restoration plan of Temple of Great Stone Buddha

图8 大石佛寺整体复原鸟瞰图Fig.8 The overall restoration bird's-eye view of Temple of Great Stone Buddha

2.3.1 大石佛院

大石佛居于一座开放式的大殿宇内,殿宇结合山体修成半石窟式,气势恢宏,造型庄严。重檐歇山顶,二檐之间用“S”形斜撑排列[14]。大佛寺殿宇采用敞开式壶门,既展现了佛教的特殊含蕴,又营造出石窟的古幽境感,还让人们在西湖上就能欣赏到大佛全貌,可谓构思巧妙,烘托出这尊形式特殊的巨大摩崖石刻大佛造像之佛教氛围。

同时,大石佛殿宇主要用以重檐歇山顶且吻兽、戗兽明显,由此可见大石佛寺其等级制式之高。其中极具宋代佛寺建筑特征的小木作睒电窗最早在画作中出现可以追溯到五代时期李昇《岳阳楼图》中的睒电窗,更为人所熟知的则是传向日本的南宋末期《五山十刹图》中金山寺佛殿、何山寺钟楼立面与天童山殿堂的睒电窗(图9-a,图9-b),有关睒电窗的古籍最早见于宋人著作《类说》,而记载的最早时限与隋炀帝杨广有关[15]。目前无其他的文献提到宋画中有对于睒电窗比较清晰的描写,西湖清趣图整体作画较为精细,作为界画可考性较强,其窗式经考证后确为睒电窗[16-17],且从前除《五山十刹图》之外,未在画作中发现北宋时期寺庙用以睒电窗的案例。而壶门是一种佛教建筑中门的型制,也是一种镂空的装饰样式。作为佛教建筑中门的型制的壶门(图9-c,图9-d)是随佛教传入中国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学专家张驭寰认为,“壶门实际上是佛教常用的佛龛,将龛窟形象取下,进行线刻,就出现了壶门。”

图9 大石佛院木壶门、睒电窗Fig.9 Wooden kettle door, shandian window of Temple of Great Stone Buddha

为了容纳更多的信徒在中心佛像前进行礼拜活动,人们不断尝试扩展大石佛寺前部分空间力求空间无柱梁等实物遮挡及保证观瞻佛像的视线通畅。越往后期,佛道建筑前部的礼拜空间也越得到强调,前部礼拜空间越加开敞。石佛院缓坡蹬道式前导空间,以香道展开,其所处场地地形起伏较大故香道需设台阶消化高差,即为清趣图上那条或曲或直的蹬道。这样的前导空间设计给予了香客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从喧嚣的尘世过渡到安静的净土中,无需刻意地幽折拉长游线,即可让香客身心平静沉浸在礼佛的氛围之中。

2.3.2 十三间楼

南宋诸书记载:“在大佛头缆船石山后”,那么十三间楼应该在今“大佛头缆船石”北面的平顶处,原名“十三间楼石佛院”。根据《西湖清趣图》中建筑轴线关系,通过建模方式,还原十三间楼高低错落的关系。大抵上前五间和后五间呈对应的关系,最后三间均为歇山顶,猜测其中供应小佛像。明《西湖游览志》:“相严院,晋天福二年钱氏建,有十三间楼,楼上贮三才佛一尊。苏子瞻治郡时,常判事于此。”[6]在南宋《西湖清趣图》中,佛寺中类似的建筑样式也有好几处。如唐招贤寺一段,其中民居、街面多用此类画法,寺庙也有部分建筑采用此类画法。由此可以推断,这是南宋时期最为常用的建筑样式。在佛寺中类似的建筑样式也有好几处,如菩提寺,能够看见前方的红色壶门建筑和后方的疑似民居建筑。据史料十三间楼记载大致分为三类建筑功能,分别为僧院、救济院、及文人雅士修行居住之处。

据南宋《咸淳临安志》记载:“相严院,天福七年钱氏建。旧为十三间楼石佛院,治平二年改赐今额。淳枯三年重建,旧有冠胜轩。”[18]同时中部相对于兜率寺而言动线较为合理,则十三间楼中部推测为僧院,供僧人日常居住。南宋疆书家周辉在《清波别志》中记载:“苏文忠公知杭州,以私帑金五十两助官缗。于城中置病坊一所,名安乐,以僧主之。三年医愈千人,与紫衣。”[19]苏东坡在《苏轼集·圣散子后叙》中记载:“若合众力,则人有善利,其行可久。今募信士就楞严院修制,自立春后起施,直至来年春夏之交。有人名者,径以施送本……”[8]据《杭州市志》记载,安乐坊也是中国最早的民间救济医院。因此推测后排三座建筑形成的院落则为养济院,又名安乐坊,起到救济院的作用。在苏东坡疏浚西湖期间,因路程较远,苏东坡很少回凤凰山脚的州府,大部分时间就近住在十三间楼上。这里面对西湖,视野开阔,既可以观察工程进度。还可以规划设计施工方案。因此,十三间楼便成了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前线指挥部”。故推测十三间楼前排面对西湖,风景较好,多作为文人雅士修行居住场所。

2.3.3 兜率寺

兜率寺一侧以“山门—佛殿—法堂—方丈”4座建筑为一轴线,大石佛院与偏殿为一轴线,东侧则为僧院,整体僧院主体建筑围合形成院落,其余建筑依地势而建。

(1)山门。从《西湖清趣图》推测建筑形制为:单层歇山顶、分心间,参考虎跑、虎丘山门制式并依据图上其他建筑初步推测其前面阔7 m、进深5 m、高4 m。其前方设了较长的人山参道和台阶,且其建筑形制简单,从建筑整体布局看应是入寺院的前导空间——山门(图10)。

图10 兜率寺山门复原对比Fig.10 Comparison of the restoration of the mountain gate of Doushuai Temple

(2)钟楼。在南宋古画及《西湖清趣图》里其他类似建筑中发现,形制更接近楼阁。在宋元时期佛寺内楼阁建筑的类型和数量丰富,但楼阁类建筑在中轴线上孤置已找到的仅为钟楼或观音阁。判断有以下三种情况:钟楼或者观音阁孤置;钟楼或者观音阁,而另一个对称的楼阁未在图中表达;其他类型功能的楼阁建筑。故从《西湖清趣图》推测建筑形制为:重檐歇山顶、双层三开间、壶门窗形制。在依据其他古建三开间建筑比例推测面阔9 m、进深8 m、高度9 m(图11)。董嗣杲在《大佛头》中言:“石头照水无尘土,饱听钟声杂管弦。”[20]诗中点明“钟声”,推测可能为钟楼。寺院钟楼的作用:(1)报时作用晨昏定省以备佛事或是祀事;(2)如果遇到特殊紧急情况,就以撞钟示警。

图11 兜率寺钟楼复原对比Fig.11 Comparison of the restoration of belfry of Doushuai Temple

(3)佛殿。从《西湖清趣图》推测建筑形制为:两层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依据图上其他建筑初步推测其面阔13 m、进深8.5 m、总高12.5 m(图12)。壶门,状如大括号倒置,由几段曲线构成,连接处常为尖角,整体呈现出中部往上凸起而两侧向下延伸的拱券状。佛教建筑中能显示尊贵的人口之处一般都会采壶门样式,如佛道帐、佛龛和佛堂,其内部常常雕有佛像、菩萨、佛教题材的故事以及植物、动物等图案。

图12 兜率寺佛殿复原对比Fig.12 Comparison of the restoration of Buddha Hall of Doushuai Temple

2.4 大佛头复原分析

现状石佛仅剩岩石部分,其大致轮廓依稀可辨,特别是佛头、佛衣与身体交界处比较明显;石佛的面部已经残缺不全,难以辨认,岩体上凿有许多方形孔洞。从实地调研及文献考据可知弥勒像具体尺寸:通高8.7 m、头高5.5 m、肩宽10.5 m、佛头出露正壁1.9 m、胸部厚3.8 m、颈宽3.25 m、颈厚2.7 m。根据这些现状特征以及其他石像镌刻修复等资料,推断最初的石佛像是在岩石上粗略凿刻出形态。然后在岩石表面用木棒固定,使用泥塑进行补修,外层涂上塑性土,塑造成弥勒佛脸的形状,最后形成金装大佛(图13)。

图13 佛像复原正立面、侧立面Fig.13 The front and side facades of the Buddha statue have been restored

《西湖清趣图》是唯一对于大石佛有清晰具体描述的画,依据宋代佛像着衣类型来看,大石佛的佛衣与僧衣是由自内而外披覆的三层长方形的三衣组成:里层第一衣称安陀会意译下衣,其覆下体;中层第二衣称多罗僧意译中衣,其覆全身;外层第三衣称僧伽梨,意译上衣,亦覆全身。云冈石窟露天大佛、麦积山石窟4窟3龛正壁就是以上衣仅覆左肩,右肩的中衣完全裸露出来的形式出现,这与大石佛形式一致,这种形式在宋以后的南方居多。

《南宋西湖全景考》中对佛面的描述为“身量圆大,双耳垂肩,绀青色螺发宝簪留有胡须”[14]。从《西湖清趣图》中可以看出佛面有明显的西来印度佛特征,和西域人极为相似,这是中外文化融合的见证。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就已诞生带胡须的佛像。如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藏二世纪的弥勒菩萨立像,其唇上亦皆有胡子。在中国的敦莫高窟285窟北壁的无量寿佛和拘那含牟尼佛,画有清晰的胡子。《佛本行经》中有“我自剃发已,须发皆尽,唯有二髭,虽剃不落”的记载,故证明佛祖有时是会有胡须。《西湖清趣图》中大石佛面有胡须,虽是奇特之处,但也有其合理的解释。

3 余韵

大石佛院作为《西湖清趣图》上刻画较为细致且有遗址可考的南宋西湖园林,其石佛遗迹点固定,且现场有架设建筑所遗留下的痕迹,始建于宋代八角地墁形制“楞严坛”遗迹也存于弥勒院内[14]。大石佛院园林复原研究为南宋时期寺庙园林提供较为重要的可参考依据,包含南宋时期极具代表性的朱墙壶门的寺庙建筑特色和唐代盛行的睒电窗窗式,为进一步研究南宋寺庙园林原貌打下基础。同时大石佛院作为较为典型的山地园林,保留寺庙园林建筑配置因势而建,对于唐宋时期山地寺庙园林的研究同样具有参考意义。对于西湖的景观建设而言,大石佛寺的复原研究为西湖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通过借鉴大石佛寺的园林设计理念和建筑特色,可以将南宋园林艺术的精髓融入现代西湖景观的规划和建设中,打造出既具有历史底蕴又具有现代气息的美丽景区。大石佛寺的园林与建筑复原研究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还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注1:图1改绘自https://www.google.cn/intl/zh-CN/earth;图3改绘自参考文献[2];图4中《西湖清趣图》改绘自参考文献[14],《西湖图》改绘自参考文献[10],《省内奇观》改绘自https://www.163.com/dy/article/GBL82HKN0516C2UP.html,《西湖纪胜图—大佛寺》改绘自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ODg4NDkzOQ==&mid=264903398 2&idx=3&sn=c4225ae8bcd6b8ecddb016161fb6f8f5&chksm=8832ff5abf45764c1060c4bd1579d3d5ae474d0dd774599e c6c4396397322f78687c2e3c0302&scene=27,《海内奇观》改绘自《新镌海内奇观》,《南巡盛典》改绘自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425/20/22201879_465963110.shtml,《禹航胜迹》改绘自https://www.westlakemuseum.com/index.php/gcjp/jpzs2/879-gcjp-030.html,1920年左右旧照片改绘自https://www.163.com/dy/article/F97RM0DV05437K5 9.html;图9中a1、b1改绘自参考文献[14],a2、b2改绘自参考文献[15];图10-图12中南宋 李蒿《西湖清趣图》源自美国弗利尔艺术博物馆;其余图表均由作者绘制。

注2:本文为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风景园林系“西湖风景名胜区与江南园林专题研究”研究生课程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石佛寺大石西湖
胆小鬼的长裤子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十岁练什么
潍县石佛寺的源流与寺中铁佛的存藏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石佛寺水库坝基液化评价及处理措施
无名石头国
前城市村民的后庙宇时代
胸口碎大石等
当西湖遇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