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既病防变思想的健脾行气解毒法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
2024-05-11李江艳李阳尹旭
李江艳,李阳,尹旭
(安阳市中医院 肿瘤科,河南 安阳 455000)
原发性肝癌为我国第四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和第二大肿瘤致死病因,对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1]。索拉非尼联合放疗是目前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推荐方案之一,该方法虽能抑制肿瘤进展,但存在较重副作用,导致整体疗效难以达到预期水平[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中医学在预防肿瘤进展和抑制肿瘤复发转移中具有积极作用[3-4]。既病防变思想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防治疾病的方法,主张在疾病发生后及时干预,防止病情恶化,尤其在预防肿瘤疾病复发和转移领域具有重大指导作用[5]。中医学认为肝病及脾,脾病及肝,肝癌病位在肝脾,肝主疏泄,调节气机,肝脏功能受损,可能导致气机不畅,进而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脾运化失职,水湿停滞,容易滋生痰湿,痰湿瘀阻脉络,形成瘀毒,导致肝癌发生[6]。故治疗当重健脾、行气、解毒,本研究采用基于既病防变思想的健脾行气解毒法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观察其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
选取安阳市中医院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8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42~74岁,平均(57.51±4.86)岁。观察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43~73岁,平均(57.21±4.75)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诊断标准:符合原发性肝癌西医诊断标准[7];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病症疗效诊断标准(2012版)》[8],辨证分型为肝郁脾虚型。(1)选取标准:认知功能、沟通交流能力正常;近1个月未接受其他相关治疗;预计生存周期>6个月;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伴严重心、脑、肾功能障碍;出现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已有病灶远处转移;中途退出研究。本研究获安阳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同一医疗小组进行治疗和干预,均接受抗病毒、护肝、止痛等基础治疗,给予患者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心理疏导等基础干预。对照组接受索拉非尼联合放疗。放疗采用6MV-X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控制放射剂量为30~60 Gy,设定2 Gy为分割剂量。放疗期间同步给予索拉非尼(Bayer AG,国药准字HJ20160201)口服治疗,每次0.4 g,每日2次,连续用药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基于既病防变思想的健脾行气解毒法治疗,自拟健脾行气方组方:黄芪30 g,党参20 g,茯苓、远志、酸枣仁、木香、当归各15 g,白术、龙眼肉各10 g,山豆根7 g,甘草5 g。取清水煎煮至200 mL,早晚两次分服,每日1剂,坚持治疗4周。
1.3 评估标准
(1)肝功能:治疗前后抽取患者晨间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GPT)、谷草转氨酶(glutamic-oxaloacetic transaminase,GO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2)肿瘤标志物水平:治疗前后抽取患者晨间空腹静脉血4 mL,经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 21-1,CYFRA21-1)、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糖类抗原199(cancer antigen 199,CA199)肿瘤标志物水平。(3)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对神疲乏力、身体消瘦、食欲不振、胸胁闷痛、恶心呕吐、上腹肿块胀顶、情志抑郁、脉弦细、舌苔白等中医证候进行评分,按照严重程度由低到高记为0、1、2、3分,分值越高病情越严重[9]。(4)复发转移情况:连续随访6个月,经影像学检查,记录6个月内两组患者肝癌复发(病灶增大)或转移(发现新病灶)情况。(5)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肝功能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GPT、GOT、TBil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肝功能对比
2.2 肿瘤标志物水平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CA199、AFP、CYFRA21-1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
2.3 中医证候积分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分)
2.4 肿瘤复发转移情况
观察组肿瘤复发转移率12.50%(5/40)低于对照组32.50%(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8,P=0.032)。
2.5 不良反应
对照组白细胞下降3例,恶心呕吐5例,乏力3例;观察组白细胞下降1例,恶心呕吐3例,乏力1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12,P=0.093)。
3 讨论
索拉非尼联合放疗是临床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重要方法之一,能够有效灭杀肿瘤细胞,控制疾病发展,缓解患者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期,但化疗、靶向药物治疗等所产生的毒副作用会加重脾胃之气的损伤[10],治疗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既病防变思想与现代医学中三级预防理念有一定的相似性,强调在疾病发生后通过治疗、康复训练、并发症预防等措施防止病情恶化。在肝癌发生后的治疗过程中,尽管肿瘤可能被灭杀或缩小,但仍有潜在的癌细胞存在于体内。这些癌细胞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重新生长和发展,导致复发和转移,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因此,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是延长患者生存周期、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受原发性肝癌影响,患者肝合成和分泌功能出现异常,表现为GPT、GOT、TBil水平异常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GPT、GO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加用基于既病防变思想的健脾行气解毒法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肝功能。放疗能够通过高能射线破坏肿瘤细胞的DNA,抑制其生长和繁殖,减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对肝功能的影响,但放疗所产生的高能射线或粒子束也会直接损伤肝脏细胞;索拉菲尼能够选择性作用于特定的蛋白受体,有效控制肿瘤细胞的增殖,降低肿瘤细胞对肝功能的损害,促进肝功能恢复,但效果不甚理想。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黄芪皂苷能够促进肝癌细胞凋亡,黄芪多糖可增强免疫功能、抗纤维化、减轻炎症和肝细胞损伤,发挥保肝和抗肿瘤作用,黄芪所含黄酮化合物和香豆素成分可提高机体内环磷酸腺苷含量,抑制肿瘤生长[11];党参皂苷能够抑制肝母细胞瘤增殖,避免肝脏组织持续受损[12];白术挥发油和内脂成分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促进症状消退[13];山豆根所含总生物碱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减轻肝损害[14];远志所含多糖成分可抗肿瘤,皂苷成分能够保护肝功能[15]。诸药联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肝损伤,从而有效改善肝功能。
CA199属于低聚糖肿瘤相关抗原,可在肿瘤患者体内大量生成;AFP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可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CYFRA21-1是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是临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CA199、AFP、CYFRA21-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加用健脾行气解毒法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常规索拉菲尼联合放疗可作用于肿瘤血管受体和肿瘤细胞本身,不仅可通过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来截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传输途径,还能够通过抑制RAF/MEK/ERK信号传导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效降低患者体内肿瘤标志物水平。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党参所含酸性多糖是一种预防肿瘤转移的化合物,可有效控制肿瘤细胞的侵袭、迁移和黏附[16];茯苓多糖和甘草甜素能够提高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增强对肿瘤细胞的灭杀效果[17];白术挥发油成分和内脂成分具有抗肿瘤效果,能够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从而进一步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1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肿瘤复发转移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加用基于既病防变思想的健脾行气解毒法治疗能够有效抑制肿瘤复发和转移,安全性高。分析原因可能在于,方中多味中药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生长、抗炎、代谢调节等作用,能够增强脏腑功能,降低肿瘤细胞生存的条件,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4 小结
加用基于既病防变思想的健脾行气解毒法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明显,能够降低中医症候积分和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肝功能,抑制肿瘤复发和转移,安全性高。本研究创新之处在于,分析了基于既病防变思想的健脾行气解毒法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生长和转移情况的影响;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未对患者后期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详细评估,将于今后研究中继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