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4-05-11吴蔚
摘 要: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如何更好地促进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意义更加重大。文章全面梳理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分析了阻碍发展的历史性、现实性问题,并从开展节水用水、推进生态治理、防控自然灾害、优化产业体系、弘扬黄河文化、保障民生福祉六个方面提出了助力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推进路径。
关键词: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4-147-04
近年来,山西省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高质量发展理念,扎实推进黄河流域治理,深挖流域经济发展潜力。但是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给黄河安澜带来巨大隐患,并且重化工业污染严重,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一、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现状
(一)生态保护取得新成效
山西黄河流域是汾渭平原和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的重点区域,近年来,山西坚持以环保倒逼转型,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全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2022年,山西省有关大气质量的三项约束性指标全部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蓝天白云再次成为全省天空的主色彩。从PM2.5年均浓度来看,降至38μg/m3,比上一年度降1μg/m3,从SO2年均浓度来看,连续四年保持20%以上改善幅度。全年全省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4.5%,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排名第二。二氧化硫浓度为12μg/m3,同比下降20.0%;一氧化碳浓度为1.4mg/m3,同比下降6.7%,空气质量改善迈上新台阶。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和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水环境质量得到根本好转。2022年,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持续改善,与全国的平均水平(87.9%)差距缩小至0.8%,与上一年度同期相比,改善幅度达到近15个百分点。Ⅲ类以上监测断面达到总监测断面的70%以上,较上一年度持续向好。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额完成国家考核目标。
(二)转型发展实现新跨越
一方面,能源革命综合改革扎实推进,主动推动煤炭智能绿色安全开采和清洁高效深度利用,去产能走在全国前列,先进产能占比达到68%,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30%,煤层气抽采量、利用量全国第一。加快推动工业内部结构升级,2022年,煤炭工业增长7.6%,非煤工业增长8.7%;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通用航空、光机电等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山西充分发挥汾渭平原晋中、吕梁、临汾、运城等作为农产品主产区的优势,深挖绿色农业发展潜力,加快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小杂粮王国”和有机旱作农业品牌效应全面呈现,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文化旅游、康养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三)文化事业开创新局面
在山西文化强省战略加快实施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对黄河文化的保护,采取多种形式完成对根祖文化、德孝文化、佛教文化、晋商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与此同时,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中的革命故事,充分诠释革命先烈在这片热土上所谱写的伟大革命。在创建文化市场品牌方面加快探索,舞蹈史诗《黄河》成功创排并在多地开展巡演,“黄河”流派歌舞艺术影响广泛,“黄河一号”旅游公路首批建成路段启用,“中国根·黄河魂”旅游品牌全面打响。
(四)民生福祉迈上新台阶
山西以超常举措攻坚深度贫困,省域内属于黄河流域的45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全面小康如期实现。教育卫生事业快速发展,“1331”“136”工程深入实施,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速推进。2013年以来,在医疗卫生机构数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山西省卫生机构床位数实现大幅增长,这反映出基层医疗服务供给格局的改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决定性战略成果,确诊病例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目标全面实现。2013年以来山西省教育经费支出总额实现快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约5.5%,基本与山西省年均GDP增长率持平。多项举措持续加力,使得民生事业保障力度逐年加大,服务水平有力显著提升。
二、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修复任务依然艰巨
由于水土流失的历史欠账较多,黄河流域径流区遍布黄土丘陵沟壑极强烈侵蚀区、黄土残塬沟壑强烈侵蚀区,农业耕作条件与自然生态条件仍未实现根本性好转。水土流失所带来的土地质量损失,导致森林质量偏低,人造林成林率低,森林生态效益差。由于“煤焦冶电”产业仍在山西一些市、县占较大的经济比重,因此,黄河流域径流区许多河流仍存在基流不足与纳污负荷过重的突出矛盾。并且水污染治理能力仍需提升,城乡污水处理设施供给不足、雨污分流不完全、效用未有效发挥。与此同时,“一煤独大”的产业和能源结构、以公路为主的运输结构导致大气环境问题突出。
(二)水资源保障能力亟待提升
由于节水意识与技术仍未得到有效普及,黄河流域径流区水资源短缺与用水方式粗放问题并存。一方面,从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人均供水量来看,山西省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6%、50%,水资源短缺问题依然严峻。另一方面,山西省对水资源的利用方式仍相对粗放,现有黄河水配置指标使用不充分,工业用水占比低,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比少,用水效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此外,山西水利基础设施仍存在短板,大水网骨干配套工程推进缓慢,供水体系建设“最后一公里”还未完全打通,水资源的供给主要依赖于对地下水的开采。数据资料显示,山西省地下水超采严重,黄河流域超采面积占全省超采区总面积的93%。
(三)创新发展动力仍需加强
长期以来,由于“煤焦冶电”产业占比过大,山西省产业体系一直存在过度重型化的问题,导致发展创新产业既缺乏产业基础,又缺少市场需求,黄河流域径流区存在同样问题。由于产业结构不优,整体研发投入水平较低,2022年全省专利授权量33068件,下降11.5%,优质研发资源流出严重。同时,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才总体数量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两院院士数量占全国比重均不足1‰,创新主体少、企业创新活力不够,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發展的支撑能力不强,黄河流域跳出“资源诅咒”的创新动力仍需加强。
(四)文化旅游资源尚待挖掘
由于省内文旅消费市场的需求疲软和对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黄河流域的文旅资源开发缺少充足的市场牵引,较多的文旅产品供给仍处于低质竞争的阶段。因此,现有的黄河流域文旅产业文化创新融合度低,缺乏强势且有影响力的文化精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尤其对于黄河文化内涵挖掘还不够深入,文物保护仍存在短板,非遗传承亟需寻找产业支持和市场支撑。
三、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整体谋划、统筹分析,紧抓流经县、流域区、全省域三个重点,积极探索出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六高六新”具体路径。
(一)高效率开展节水用水,走出集约利用新路子
统筹水资源配置。以“节水优先”为前提,树立整个黄河流域“一盘棋”理念,全域化考虑统筹水资源配置和使用,协同沿黄周边省区共同谋划水资源利用战略。制定黄河流域市县节水定额标准,进一步明确流域、区域的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指标。研究提出不同区域的可用水量,开展河流水量分配工作,并确定河流的生态流量,结合科学合理的用水定额,提出以水定需的控制性指标。按照《关于促进山西黄河水利用意见和建议》,优化供水结构。根据山西省的水文特征,加快重点水利工程的建设进度,提升全域水资源的综合保障能力,推动治水、用水、护水能力的现代化。
应用新技术践行节水行动。大力推广应用节水技术,推进黄河流域水资源管控和节约利用的创新支撑。结合黄河流域水资源节水控水管理的实际需求,联合其他省区开展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利用相关研究。加强农业现代化改造,推进农业灌排水网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推进重点工业节水改造,加快火电、石化、冶金、有色等行业水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加强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探索实现分质用水、串联用水、循环用水、一水多用。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加快推动用水方式的节约集约化。注重节水技术和净水技术的普惠式发展,通过政策激励和引入竞争等方式实现水资源新技术的降本增效,使广大市场主体和居民群众能够获取最优的技术服务,减少节水技术推广的阻力。
推进水权市场化交易。结合水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健全,合理界定和分配水权,加快推进完成黄河干流及汾河、沁河等耗水与用水指标分配。推进建立黄河流域水权交易平台,完善加水权市场建设,开展地区间、流域间、行业间、用水户间的水权交易,鼓励用水总量超标地区采用水权交易解决新增用水需求。加快闲置取用水指标认定和退出标准,盘活水权资产。建立农业水权交易平台,实施灌区初始水权分配,完善取用水计量监控体系,以位于地下水超采区的汾河干流北庄扬水工程为试点,实施灌区初始水权分配,完善取用水计量监控体系,探索农业向工业、农业行业之间的水权交易,逐步培育和建立水市场。
深化水资源价税改革。深入推进水资源税改革试点,综合考虑水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承受能力以及不同产业和行业取用水的差别特点,合理确定水资源税适用税额。应用阶梯定价和导向定价两种方式,通过制定价格引导黄河流域市场主体的用水行为,建立水资源价格调节数据库,促进供水价格形成和动态调整。积极推进水资源税改革,科学设置差别化税率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公共供水水资源税收征收政策。
营造全民节水风尚。依法公开市场主体的用水信息,及时发布水资源管理政策。充分运用自媒体、手机APP等,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开展水情教育,强化舆论监督,提高全民水忧患意识和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建立健全水资源调度应急预案,对于缺水区域或水功能区水质严重不达标区域,要及时进行应急处理,确保水资源供求矛盾能够尽快得到解决。落实节水激励各项政策和节水控水约束限制措施,积极构建全民节水社会、创建节水型城市。
(二)高水平推进生态治理,谱写美丽黄河新篇章
1.强化生态修复治理。加强吕梁山黄土高原沟壑区黄土高原塬面保护,因地制宜建成与当地经济社会相适应的“固沟保塬”综合治理体系,有序推进还林、还草、还湿、还滩,营造河岸护岸林、侵蚀沟水保林、塬地生态经济林,实施封禁等措施,有效减少入黄泥沙。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形成综合防治体系,提升区域水土保持功能。按照“一河一策”原则,通过控污、增湿、清淤、绿岸、调水“五策并举”,全力推进以汾河、沁河、涑水河为重点的河流生态保护与修复。对点状分布的小面积自然湿地和具有生态价值的人工湿地,以及水库、湖泊库周湿地实行优先保护和修复。以山西省“五湖”为重点,做好湖泊及相联河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质量治理,打造“五湖”三晋大地明珠。持续开展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推进复垦整地,倾斜支持采煤沉陷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林草植被恢复、天然林保护等工程,有效改善矿山生态环境。
2.构建生态环境联动治理体系。完善黄河流域资源与生态协同治理构架,强化源头防控,加大黄河流域各省市县区域环境联动治理,实现水资源管理的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执法。整合流域资源生态监测系统,建立环境监管网格体系,实现资源与生态环境数据的系统、完整、开放和共享,提升区域污染防治的科学化、精细化、一体化水平。统一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启动标准,制定黄河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处理应急预案,提高与环境风险程度、污染物种类等相匹配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水、大气、土壤等环境污染跨区域联合执法,创新跨区域联合监管模式。建立健全统一的黄河流域资源、环境考核体系,做到责任目标和考核指标的落实。
3.做好流域生态补偿。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拓展生态补偿政策应用领域,在森林、草原、湿地、耕地、流域、矿山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等多领域探索生态补偿的应用。推动流域生态补偿逐步从水里走向岸上,形成水岸统筹保护、上下游共享高质量发展的大补偿格局。探索在具备重要饮用水功能及生态服务价值、受益主体明确、上下游补偿意愿强烈的跨省流域开展省际横向生态补偿。
4.鼓励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行动体系,提高公众参与度,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共建共治格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信息披露,保障公众知情权。通过线上、线下多种途径加大宣传,使群众对生态保护由了解到熟悉,营造出人人皆知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人人皆愿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
(三)高标准防控自然灾害,构建生态安全新格局
1.构建水旱灾害防御体系。以汾河、沁河等河流为重点,新建一批备用水源工程,加强库坝窖池联调联用。细化空间分类分区管治,着力提高生态环境基础数据的精细化、系统化水平。完善应急响应体系,依托省级政务云平台,整合旱情监测预警系统、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系统、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等资源,实现统一发布、实时共享。开展防汛抗旱应急指挥体系和应急救援综合能力建设,加强救援队伍建设,充实物资储备,增强流域性重特大险情灾情、极端干旱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2.全面提高防洪能力。加强险工险段治理,加快黄河支流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等薄弱环节建设,有序推进黄河干流堤防巩固提升。依法禁止在黄河河道管理范围线内新增一般耕地和乱建建筑物,禁种妨碍行洪安全的高秆作物,确保河道行洪畅通。规范黄河河道沿岸采砂采土秩序,依法惩治非法采砂等行为。按照“一城一策”的原则,结合“韧性城市”理念,构建自净自渗、蓄泄得当、排用结合的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进一步提高应对黄河凌汛水平,保障堤防和基础设施安全。持续开展现有水库的清淤工作,并对病险坝进行维修加固。强化防汛抢险技术支撑,全面保障城镇防洪安全。
3.加强河湖水域空间保护。落实河湖管理有关规定,压实河湖长管理保护责任。根据各河段的河势状况、岸线自然特点、岸线资源状况,加快完成河道管理范围划界工作,明确滩区范围,科学规划滩区发展,提升滩地开发利用水平。划定若干河湖保护区,严格限制保护区内新增建设项目,已有建设项目限期退出。以河湖管理范围为边界适当外延,留足河湖两岸生态空间,严禁“贴边”“贴线”开发。划定岸线功能分区,强化用途管制,严控开发强度。严格涉河建设项目和活动管理,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
(四)高效益优化产业体系,实现绿色发展新跨越
1.全面优化产业布局结构。立足山西省转型发展和融入全国新发展格局的客观需要,进一步优化全省产业布局。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速形成生态理念指引、绿色科技支撑、要素配置高效的新型农业体系,打造具有山西特色的农业品牌。发挥山西省比较优势,在煤层气开发、新能源、物联新材料、装备制造、精密制造和生物醫药等产业上持续发力,并积极打造高新产业园区。强化园区共建的“点—线—网络”合作,打造区域间产业发展的利益共享格局。立足现代农业和新型工业的需要,培育与之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延伸本地产业的价值链。
2.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发挥黄河流域煤、电、气资源优势,加大对能源资源深度利用的资金投入、人才投入、技术投入,实现煤炭资源深加工技术突破。以推进煤层气综合开发利用和碳源新材料研发为重点,加快构建新型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煤炭综合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掌握煤炭等资源话语权,推出与国际接轨的煤炭价格指数,在战略层面促进山西由“能源基地”向“新型综合能源基地”转变。根据山西省独有的气候特征和电网结构,构建电力安全运行体系,提高能源网络的互联互通水平,确保电力供应稳定。建设铝镁、黄金、钼及其他稀有金属深加工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瞄准国际领先技术,开展稀有金属深加工,争取更大突破。充分引入域外优质资本和先进技术,运用自身的要素禀赋优势,高标准输出装备制造产品,打造中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高地。加快新能源利用技术突破,结合山西省农业生产结构和自然地理条件,加快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同时,进一步推动新型电池产业在山西省“生根发芽”,为新能源应用的多场景拓展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3.持续壮大战略新兴产业。着力打造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如聚焦高端炭材料和碳基合成新材料两条路线,打造国家级碳基新材料产业研发制造基地;以太钢集团等企业为引领,打造特种金属材料产业集群;聚焦成套设备和替代进口等关键领域,打造太原—大同—运城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集群和综改区煤机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等。顺应时代背景,不断深化互联网、大数据在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应用,包括前期基础、中期应用、后期治理等各环节,以数字化、智能化推动战略新兴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
(五)高品位弘扬黄河文化,引领文旅繁荣新风尚
1.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保护传承弘扬根祖文化、德孝文化、佛教文化、晋商文化等黄河文化,升华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讲活黄河历史和当代故事,深化全社会对黄河文化的认同和认知,切实增强文化自信。整合提升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红色教育资源,丰富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打造黄河流域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研究制作开发与黄河文化有关的演艺作品,推广舞蹈史诗《黄河》,办好大河文明旅游论坛,推进“黄河文化+”和“互联网+”联动发展,利用互联网等高新科技在黄河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各环节的应用,将黄河建设成俯仰古今、横跨东西、联动南北的多彩“母亲河”,为推动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山西省文化力量。
2.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进一步加强与黄河流域其他省区的联合考古工作,链接多省域的历史文化信息,联动性深入考古研究,按照体现黄河文化的原真性、完整性要求,考虑黄河流域文化遗产遗址的保护现状和重要性,联合沿黄省区开展黄河文化遗产遗址的整体性保护、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工作。实行黄河文物分级,在文物保护区范围内严禁开发建设。合理进行旅游开发,以旅游盘活文物价值。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创建国家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进一步加强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大同第九中华古都、陶寺、西侯度、丁村等重要文化遗产、遗址的保护,逐步构建起黄河及其干支流流域文化高质量发展廊道。持续推进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强戏曲、手工艺等非遗传承发展,着力培养非遗传产人群。在新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大数据、数字传媒等在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有序推进文物数字化保护、文化数字化发展。
3.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按照黄河板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整合黄河板块旅游资源,在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宣传促销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大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的更新迭代,建设智慧景区、旅游咨询综合服务数字平台、系列主题民宿等,形成相互支撑的旅游产品体系。高质量建设沿黄河旅游公路,继续推进配套服务设施、旅游集散地开工建设,完善景区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对景区周边环境进行整治。以黄河一号国家旅游专用公路及相关道路为骨架,构建母亲黄河、龙腾黄河、多彩黄河、生态黄河的国家旅游精品线路。
4.打造公共文化区域高地。擦亮山西黄河文化品牌,生产读者活动衍生文化产品,形成具有山西黄河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新创意体系。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新媒体为主的传播平台,实现黄河文化的数字化传播。发展线上直播、云游览的新模式,扩大黄河文化的传播范围,加快传播效率。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区域联动、服务基层”的文化馆联盟长效运作模式,加强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和群众文化场馆等馆际联动和服务功能联通,实现城市阅读一卡通、公共文化服务一网通、公共文化联展一站通、公共文化培训一体化,推动舞台艺术、展览策划、美术创作和群文创作等全方位合作交流。繁荣群众文艺,开展“五个一批”文化惠民活动,积极开展“文化进景区、演艺进景区”活动。举办山西艺术节、大河文明旅游论坛、晋剧艺术节等重大文化活动,充分展现山西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
(六)高层次保障民生福祉,建设共同富裕新样板
1.共创良好就业环境。从政策支持和市场引导两个方面构建有利于就业创业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构建各省区统一的就业培训需求精准对接平台,实现人才供需信息高效、精准、动态互通。举办面向黄河流域其他省区的优秀劳务品牌推介会,提升山西“吕梁山护工”“天镇保姆”“忻州月嫂”“临县的哥”“平遥搬运”“五台瓦工”等劳务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促进建立黄河流域各省区人力资源交流协作联盟,发挥各省会城市的区位优势,整合各地就业服务资源,有组织的开展人才、劳务交流互通工作,联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和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及合作层次,共同解决各省区面临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协作,强化劳动人事争议协同处理,加强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共享和联动惩戒。
2.共享优质医疗服务。与其他省区共同制定黄河流域卫生资源发展规划。根据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山西级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建设,与黄河流域先进地区优势医療资源加强联合,建成高水平的临床诊疗中心、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水准的科研创新与转化平台。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加强信息互联互通,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建立区域分级诊疗制度,支持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建设,逐步实现黄河流域各省区之间疾病诊断标准、治疗方案、质量控制、数据归集、疗效分析“五个统一”,推进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等检查结果互认。发掘中医药文化内涵,深化中医药传承创新合作,建设中医专科联盟和区域中医专科平台,共建科研协作网络,共同推动黄河流域医疗卫生事业合作共享、协同发展。
3.共建一流教育平台。深化基础教育合作,通过交流、合作办学、引进优质教师等方式,向黄河流域其他先进省市看齐,不断提升全省自身的办学水平,逐步打造出优质基础教育高地。在职业教育发展方面,从优化布局着手,动态调整专业、学科设置,大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探索建立企业为主体的职教集团,搭建职教一体化发展平台,努力打造黄河流域“职教人才成长带”。实施“1331”重点工程建设和高峰学科建设计划,支持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加强与黄河流域其他省区知名高校合作办学,鼓励有条件的市引进其他省区一流大学、科研院所设立分支机构。加快推进各省区高校协同创新联盟建设,共同打造黄河流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中心。
4.共推区域社保合作。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民生投入,逐渐缩小与黄河流域其他先进省、市之间的民生服务差距。加强标准化管理,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健全标准体系,推进参与制定并落实黄河流域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加强区域协作联动,促进居民异地享受医保、社保、工伤保险等基本公共服务。逐步扩大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的服务及药品覆盖范围,提高异地就医便利性。开展黄河流域区域间异地居住人员数据交换和比对,推进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合作。实施民生档案跨区查档服务项目,推动建立互认互通的档案专题数据标准体系。构建区域养老信息咨询、信息发布及行业服务管理平台,推进养老相关的各类机构标准、参与人员证书等互认互通。支持晋中、忻州等地开展黄河流域一体化养老试点,建设一批健康养生基地。
[基金项目:2022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课题《系统耦合视角下山西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验区路径研究》]
参考文献:
[1] 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02):3-5.
[2] 周成,金川,赵彪,等.区域经济—生态—旅游耦合协调发展省际空间差异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30(07):203-208.
[3] 石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及空间网络效应[J].区域经济评论,2020,36(03):25-34.
[4] 李福柱,苗青.黄河流域城市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的空间网络特征[J].统计与决策,2022,38(05):80-84.
[作者简介:吴蔚,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环境经济、社会民生。]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