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统照:“望海台”上点亮文学灯塔

2024-05-11贺中

青岛画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山雨观海老舍

贺中

“斜对面的青岛山,小小的山峰孤立在那里,披上春天的薄衣。小的浪花疲倦地,迟迟地,似一个春困的少女的呼吸。沙是太柔软了,脚踏下去比在波斯织的毛毯上还舒适。是那么微荡地又熨帖地,使脚心的皮肤感到又麻又痒的一种快感。”——王统照《青岛素描》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它让记忆有迹可循。

步入修葺一新的观海二路49号王统照故居,只见建筑由砖石垒砌而成,其内朴素雅致,简约温馨。石阶铺就的小路蜿蜒之处,点缀着几组明亮的房屋;曲折相连的居室内,老家具刻满沧桑,散发着灵动的生活气息。在故居的书房里,不仅堆满了各类洋装线装书籍,还悬有诸多名家的书法和字画,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房舍石径之间,又栽植有各类花木,独具自然风情。

于故居前,王统照扶着陡直的栏杆,飞跃而下的身影恍然若现;站在望海台上眺望远方,畅想着一代文人在此满怀激情、畅谈文学与理想的往昔;于展厅中,从一个人的视角了解一座城的过往……

“从北平来,从上海来,从中国任何的一个都市中到青岛来,你会觉得有另一种的滋味……‘青山、碧海、红瓦、绿树康有为的批评青岛色彩的八个字,久已悬悬于一般旅行者的记忆之中。”——王统照《青岛素描》

1927年,而立之年的王统照从北京返回山东处理母亲后事,正式定居青岛,开启了前后二十余年的青岛岁月,并将生活经历和文学经历的重心都放到了青岛。

王统照(1897—1957),字剑三,山东诸城相州镇人。他诞生于一个地主家庭,幼读私塾。王统照长子王济诚在一篇文章中回忆,父亲五六岁时,家里就请了学识渊博且精通数学的老先生为他授课。1913年,16岁的王统照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读书;1918年赴北京,就读于中国大学英国文学系。

作为“五四之子”,他凭借白话文小说创作备受文坛瞩目,与郑振铎、茅盾等人一起在北京发起了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文学研究会”。

“我第一次见到剑三,是1924年,印度诗人泰戈尔到了济南,在‘鸟笼子(旧山东省议会别名)里讲演,剑三任翻译,少年英俊,叫我不胜钦佩和羡慕。”臧克家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泰戈尔的中国之旅,由王统照、徐志摩陪同在上海、济南、北京等地演讲。当年8月,王统照留校任中国大学教授兼出版部主任,先后主编过《中国大学学报》《曙光》《晨光》《文学旬刊》等刊物,不断创作发表作品,出版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单行本中篇小说之一 《一叶》。

观海二路的房子由王统照亲自择地构建,他还在书房“望海楼”外特地修了一个小平台“望海台”,与朋友们登台望海,畅谈文学;据学者刘增人在《王统照传》里描述:1927年的观海二路49号,门口竖立着两堵用粗糙的白石砌成的墙柱,进门是一道又高又陡的石头阶梯,两边有红漆木制扶手。沿石阶走上去,右边是三间敞亮的客房。如鱼脊般横贯小院的是一系列居室,包括王统照夫妇的卧室、孩子们的卧室、仆人的卧室……当时在青岛读书的臧克家回忆:“我在(国立)青岛大学读书期间,不时到他的观海二路寓所去。我一到,老工友上楼通报一声,一会儿看到主人扶着陡直的栏杆,滑梯似的飞跃而下。”

作为青岛现代文学的拓荒者,他的客厅既是杜宇、于黑丁、吴伯箫、臧克家等文坛新人聚集的场所,也接待了老舍、洪深、闻一多等文坛名家。观海二路49号作为青岛现代文学的核心现场,诞生了《青潮》等一批代表性文学刊物,那里成为青岛乃至山东诸多文学青年心中的圣地,灯塔一样照亮文学探索之路。

“饮苦露,走沙滩,豁块拳。”这是王统照回忆与老舍、吴伯萧等友人相聚的情景。他说:“那软沙的海滨;那黑石重叠的山谷;那大公园的海棠径上;那个小小的庭院中饮苦露、酌清茗;或当风雪冬宵烧饼铺外的匆匆招呼;在炫彩的碧波上隔日相遇;在老舍的二簧腔调的猛喊之下,彼此纵笑。”

“黄昏过了,阴沉沉的黑幕罩住了大地。虽有清朗月光,却被一层层灰尘遮住,更显得这是一个悠沉、静美、萧条的春夜。”——王统照《春雨之夜》

王统照在青岛时期其创作进入了高峰期。当时的青岛,日本帝国主义仍然在军事、经济上保留了极大的影响力。王统照的文学创作中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他的小说《海浴之后》记述了日本水兵绑架中国警察的故事,而他的《沉船》里以日本客輪“现德丸”在青岛超载造成数百人死亡的沉船惨案为背景,底层人民在小说里发出了“外国船真看得中国人比狗还贱”的悲呼。

193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山雨》堪称王统照的代表作,《山雨》即含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寓意,而小说中的“T市”指的正是青岛。《山雨》与《子夜》同期出版,茅盾撰文称《山雨》为“在目前文坛应当引人注意的新作”。评论家田仲济指出:《山雨》是“中国现代文学中较为坚实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

王统照自己曾说:“我选择‘山雨的书名,用意是说明我国北方农村的崩溃、农民的觉醒和时代即将发生的变化。”《山雨》取材自王统照的故乡山东诸城,文中曾大量采用家乡方言俚语。小说出版不久,国民党中央党部即以“有煽动阶级斗争之嫌”禁止发行,作者因此被列入“黑名单”。次年,王统照向好友借款、变卖田产,自上海赴欧洲游学考察。

隔年回国后在青岛与老舍、洪深等创办《避暑录话》周刊。1936年秋天他应邀赴上海担任大型文学刊物《文学》月刊主编,同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等共同签署了《文艺界同仁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然而隔年抗日战争爆发,他带着家人离开青岛避乱,观海二路49号也被日寇强占,藏书和文稿毁于一旦。

王统照有一部短篇小说——《春雨之夜》,写的是“我”在回乡途中与一对少年姐妹的偶遇。據王统照三子王立诚考证:“先父王统照写作《春雨之夜》的动机却是回忆他生平第一次恋爱。这不是揣测之词,而是根据他在1921年的遗稿 《民国十年日记》的亲笔记载。”1921年2月12日至6月18日时在中国大学上学的王统照,写下3大本日记,计7万多字。后来,这3本日记和一方留有泪迹的绣花手帕,一直尘封在他随身携带、秘不示人的小皮箱里。

秘密终于在王统照1957年病逝后被发现。其子王立诚说:“我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这本秘藏终生、从不示人的日记,纸色发黄,抚之已脆。”

1997年,在王统照诞辰100周年之际,这些日记被公诸于世。这就是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民国十年日记》。日记笔迹行草兼有,纵横淋漓,没有标点。这段恋爱以悲剧告终。日记女主角“玉妹”名唤隋焕东,于1927年赴武汉参加国民革命,1929年病逝于北平。

“卅载定居地,秋晖共倚栏。双榆仍健在,大海自安澜。风雨昔年梦,童孙此日欢。夕阳绚金彩,天宇动奇观。”1953年,王统照到青岛出差,复临观海二路旧居,自题其照。

日本人投降后,王统照带着家人重返观海二路旧居,并受聘为当时的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他还担任文学周刊《潮音》主编,重续青岛现代文学脉络。这期间他创作了《老舍与闻一多》《悼赵明宇君》《忆老舍》《尊先生故后追忆》《追怀济之》《记杜宇君》《悼朱佩弦先生》等散文,后人也从中得见众多珍贵的记忆史料。

新中国成立后,王统照于1950年调往济南,先后担任山东省人民政府委员、文教厅副厅长、山东省文联主席等职务,1957年在济南病逝。家人在收拾遗物时发现了部分文稿,发现他一直在构思创作长篇小说《胶州湾》,足见王统照对青岛山海岁月的感情。如今,青岛将观海二路49号“王统照故居”进行了修缮并对外开放,他的铜像也被置于青岛百花苑的文化名人雕塑园中,供后人品评、致敬。

青岛文史学者、作家刘宜庆先生在为笔者讲述了众多王统照的轶事之后,讲到:“王统照故居的开放,不仅丰富了青岛名人故居的类型,而且有助于我们重新发现、认识他,梳理他留给青岛的文化遗产。”“王统照是青岛新文学的播种者,他对青岛新文化的‘生成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提携发现的青年作家在青岛文学史中环环相扣……”

猜你喜欢

山雨观海老舍
山雨
北平的秋
观海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山雨印象
王哲勤作品
老舍的求婚
鹿野骋作品
哭泣的桑树观海之鱼
老舍给季羡林“付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