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工企业医院移交对居民健康福祉的影响研究

2024-05-11张继文

经济师 2024年4期

摘 要:文章基于已完成医院移交的内蒙古森工和未完成医院移交的龙江森工的769份有效样本,通过构建多元有序Logit回归模型,分析森工企业医院移交对居民健康福祉的影响及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森工企业医院移交后,居民对医疗条件的感知偏向于变差;此外,住院情况、居住地环境污染情况、社会保障满意度等也是显著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针对性建议:国家出台相应的指导与扶持政策,并提供适当的财政支持;加强森工企业与政府间的分工协作,保障林区居民的健康福祉;重视林区居民的医疗诉求,多方位提高医疗水平。

关键词:国有林区改革 森工企业 医院移交 健康福祉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4-036-03

一、引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满足国民经济对木材资源的需求,国家对国有林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按照“先开发,后建设”的思路,形成了“企业办社会”的特殊模式,即森工企业设立一些与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联系的机构和设施,以承担林区职工的生活、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职能。该模式在计划经济时期保障了林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林区由于长时间的独立封闭、自给自足,导致森林资源过度开发、森工企业负担加重、环境和民生等问题突出[1-2]。为摆脱这一困境,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指出要厘清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各方面关系,推进政企、政事、事企、管办分开。

自国有林区改革启动以来,各森工集团的社会职能移交进程不一。其中,医院移交是森工企业剥离社会职能的重点和难点,且相对滞后。虽然东北国有林区改革于2020年8月通过验收,但仍有一部分森工医院尚未完成移交。社会职能移交后的民生效果一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政企分开和全面停伐背景下林区居民与职工的主观福祉分析[3-8]。重点国有林区居民对医疗条件变化程度的感知受到哪些因素影响?这一问题值得探讨。综上,基于2022“重点国有林区民生监测”调查项目获得的数据,探究森工企业医院移交对居民健康福祉的影响,为相关决策提供建议及参考。

二、数据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及样本特征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源于2022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东北林业大学联合开展的“重点国有林区民生监测”调查项目,该项目于2022年对我国重点国有林区2021年的民生状况进行电话调查。调查内容涵盖了个体特征、收入消费、医疗卫生、等多方面情况,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选取样本:首先,选取重点国有林区全部87个国有森工企业;其次,在每个国有森工企业中分别抽取2个山上林场和1个山下局址;最后,根据职工名册在每个林场和局址随机抽取10名职工。

截至2021年,内蒙古森工已全部完成医院移交工作,龙江森工尚未有林业局完成实质性的医院移交工作。故选取内蒙古森工集团和龙江森工集团的相关数据,筛选出有效样本769个;其中内蒙古森工样本数为393个,占51%;龙江森工样本数为376个,占49%。受访者样本数据中男性占76.07%;年龄在41岁到50岁之间的人数最多,占41.74%;有48.11%的受访者认为自身健康状况一般,27.70%的受访者认为自身健康状况是好的;家庭规模大多以三人为主且大部分受访者的家庭常住住址为山下局址。

(二)模型构建

基于已有研究,本文将国有林区居民对医疗条件变化的感知程度作为被解释变量,医院是否移交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并将并将个人基本特征、自身健康状况、收入与消费情况、家庭居住条件与社会保障满意度作为控制变量[9]。运用有序Logit回归模型分析森工企业医院移交对居民医疗条件变化程度的感知是否有影响及其它影响因素分析,构建的实证分析模型如下:

Yit=α+βXi+εi(1)

式(1)中,Yit表示第i个受访者对医疗条件变化程度的感知。Xi是第i个受访者的特征变量,包括医院移交情况变量、自身健康状况变量、收入与消费情况等变量。εi表示误差项,包括所有未被包含到模型中但会影响到受访者对医疗条件变化程度的感知的因素。

(三)变量选取

被解释变量为医疗条件变化程度,由林区居民的主观感知体现;已有研究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受访者主观的评价指标能较好的反映其真实偏好,且不同受访者的回答之间具有可比性[10]。医院移交是森工企业剥离社会职能的重难点,涉及到资产、人员、卫生所等多重复杂成分,不可避免地会使医疗条件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林区居民的健康福祉(见表1)。

三、结果与分析

利用Stata18.0统计软件对2021年内蒙古森工和龙江森工相关数据进行多元logit模型回归,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森工企业医院移交情况、受访者是否有住院情况、居住地环境污染情况、社会保障满意度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是影响国有林区居民医疗条件感知程度的主要因素。

核心解释变量的系数为负,说明森工企业将医院移交给地方政府后,居民对医疗条件的感知程度变差了。结合相关资料及林区现实可知:医院移交涉及资产、人员、卫生所接收等复杂要素,都会影响到医疗水平。首先医院移交可能导致优质医生资源的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医疗水平下降;其次部分医院移交后規模变小,政府受财力和人员制约,优质资源不会向森工医院倾斜,再加上一些小型医院的撤并,加大了居民就医的不便;最后就是医保报销方面,有职工反映森工医院比当地医院的报销比例高。综上,森工企业医院移交后,居民的健康福祉下降了。

受访者是否有住院情况的系数为负,说明有过住院情况的林区居民感觉医疗条件变差了,住过院的受访者能较真实客观地反映医疗条件的变化情况。居住地环境污染情况的系数为正,说明居住地周围的环境污染程度越轻,居民越觉得医疗条件变好很多;若居住地或工作地点周边的环境越好,越有利于林区居民保持身心健康,从而对医疗条件的感知产生正面积极的间接影响。社会保障满意度的系数为正,说明林区居民对社会保障的满意度越高,医疗条件变得越好;社会保障包含了医疗保险等方面,是医疗条件的体现。

与设想不符的是,受访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收入与消费情况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之前有学者研究发现林区居民的健康状况越好,对医疗条件的满意度越高[11],而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受访者对医疗条件变化的感知程度,与医疗满意度存在差异;而林区居民的健康状况与森工医院医疗条件的变化不存在必然联系,因此两者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同理,家庭人均收入与医疗支出可能间接影响到受访者的医疗满意度,但其与医疗条件的变化感知相关度不高,反倒是医疗保险即上文提到的受访者的社会保障满意度对医疗条件变化的感知影响较大。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在政企分开的背景下,基于已完成医院移交的内蒙古森工和未完成医院移交的龙江森工的769份有效样本,通过构建多元有序Logit回归模型,分析森工企业医院移交对居民健康福祉的影响。研究发现,森工企业医院移交后,居民对医疗条件的感知偏向于变差;此外,有过住院情况、居住地环境污染情况较重、社会保障满意度较低都会使居民的健康福祉下降。

(二)建议

改革难免迎来阵痛,民众的福祉短期内可能会受到冲击。医院移交是整个社会职能移交中最为困难的一部分,还未完成移交的林业局面临着政府财政无力负担、只接收资产和职能、不接收人员等问题,而已完成移交的林业局也面临着医院规模變小、优质资源流失、林区居民隐性福利下降等问题。因此,针对以上现实问题以及上文实证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国家出台相应的指导与扶持政策,并提供适当的财政支持。改革离不开政策支持,目前缺乏指导林区医院移交的具体政策,各林业局与当地政府就资产、人员等相关要素尚未达成共识;长时间的磋商会拖慢改革的步伐,进而损害民众利益。因而亟需国家出台政策对医院移交涉及的具体环节进行明确指导,划清职责范围;当地政府与各林业局应以政策指导为大方向,依据当地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早日落实移交工作。另外,国家还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许多当地政府因资金不足无力承担医院移交带来的资产管理与人员安置的支出,因此选择不予接收或只要职能,因此以上费用仍由林业局承担,加大了企业负担。因此,加大财政支持是推进医院移交、减轻政府负担、释放企业活力的重中之重。

第二,加强森工企业与政府间的分工协作,保障林区居民的健康福祉。林区社会职能的移交,森工企业是剥离的一方,当地政府是接收的一方;医院移交涉及到资产的接收与维护、人员的转岗与安置、卫生所与小型医院的撤并等,最重要的是林区居民健康福祉的变化。因此,企业与政府要明确各自职责。对于医院设备,在妥善交接后,政府要定期维护与更新;妥善安置富余人员,留住并吸引优质人才,保障医疗水平。同时,对于医疗资金的使用,双方要共同加强监管,让每一笔钱都花在刀刃上。对于偏远地区及交通不便的林区居民,可按实际情况设置卫生所,满足其就医诉求;对于分散冗杂的医疗资源,应整合撤并,合理布局,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后,对于确实不能进行医院移交的地方,政府与企业双方应合力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模式,殊途同归,最终达成改革目标,保障林区居民的健康福祉。

第三,重视林区居民的医疗诉求,多方位提高医疗水平。除优质设施和人才外,居民就医的便利性以及满意度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加强社会保障尤其是医疗保险的实施力度,不要因为医院移交而降低医疗报销比例,导致居民健康福祉受损,同时要加强林区居民居住地周围的环境治理。另外,要加强医院系统化、专业化、现代化管理并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开展相关人员的职业培训,及时听取群众意见并反馈,提高就医民众的医疗满意度。最后,要想取得改革成效不能只靠一方努力,国家、地方政府、森工企业乃至社会机构及林区群众都要互帮互助、共同发力,最终实现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 王永海.以着力民生改善推进国有林区改革——以东北重点国有林区为例[J].林业经济,2018,40(08):9-14+41.

[2] 马田宇.重点国有林区社会职能移交对职工主观福祉影响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21.

[3] 耿玉德,万志芳,李微,等.国有林区改革进展与政策研究——以龙江森工集团和大兴安岭林业集团为例[J].林业经济,2017,39(02):3-11.

[4] 曹玉昆,郭红岩,邱越等.政企政事分开改革对国有林区的影响[J].林业经济问题,2021,41(05):449-454.

[5] 朱洪革,马田宇,孟辰雨,等.重点国有林区社会职能移交对职工主观福祉的影响[J].林业经济问题,2021,41(03):232-238.

[6] 乔丹,袁婉潼,李红勋,等.重点国有林区多重依附关系的形成与破解——以中国吉林森工集团为例[J].世界林业研究,2022,35(03):99-105.

[7] 胡琴心,任月,朱洪革.全面停伐政策降低国有林区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了吗?——基于多元有序Logit模型回归[J].林业经济,2018,40(05):33-38.

[8] 胡琴心,朱洪革.全面“停伐”后国有林区居民主观福祉影响因素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19,39(03):286-291.

[9] 陈凡,周民良.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否加剧了地区环境污染[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41(10):42-54.

[10] Bar tram,D.International migration,open borders debates and happiness[J].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2010,12(30):339~361

[11] 孟辰雨.职能移交政策对国有林区职工医疗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经济师,2020,(05):267-268+270.

[作者简介:张继文,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等方面的研究。](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