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蜀道重镇旺苍石川村传统民居审美文化研究

2024-05-11童欢王小冬

美与时代·上 2024年3期
关键词:审美文化传统民居蜀道

童欢 王小冬

摘  要:明清时期,蜀道沿线村落受移民政策影响,因地制宜地呈现出特色不一的民居文化。如今对现存传统民居进行有目的、有目标的研究,挖掘其独特的村落文化、建造技艺以及民居特色的审美文化已刻不容缓。位于米仓道沿线的广元市旺苍县石川村,在经过历史沉淀后仍然完整保留着传统村落的原始风貌。研究石川村历史沿革和民居布局、传统民居审美文化特征,其目的是让米仓道沿线地区村民和社会了解村落地历史价值、建筑价值和审美价值,以期引起对蜀道沿线传统民居有效的关注,对蜀道文化遗产保护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蜀道;传统民居;审美文化;石川村

米仓道位于川北地区,作为古“巴人”的聚集地,至今依然保留着巴蜀传统文化遗风。郭声波教授在《四川历史地理与宋代蜀人地图研究》中指出:“无论从地理形势还是从古今交通事实来看,米仓道应该不只是一条路线,而是有多条翻越米仓山脉的线路。”[1]由此可见米仓道线路之多,其经济文化交流也影响着众多乡镇村落,呈现出多样的传统民居文化特色。明清时期“张献忠屠蜀”后,大量湖南、广州、重庆、江西等地移民入驻四川,米仓道也因此开始沿主线和支线开发场镇、修建民居、开办商会等活动。李久昌教授在《唐宋至明清时期的米仓道交通及作用》中认为:“元明清时期,有力地促进了沿线商贸经济的发展。”[2]现如今,传统古蜀道经济逐渐没落,功能日渐消退,沿线场镇的繁华已不复存在。但明清蜀道文化交流下形成的独特场镇分布形态和川北传统民居审美文化特色,对当今蜀道文化遗产研究仍有重要价值。为此,本文以明清时期米仓道的发展为背景,对沿线旺苍县石川村的传统民居审美文化进行研究。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蜀道

蜀道,是陕西关中与成都平原之间道路的总称,可分为两个部分。其一南段翻越大巴山,自西向东有洋巴道(荔枝道)、米仓道、金牛道、阴平道;其二北段翻越秦岭,自西向东有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和子午道。蜀道在2018年正式例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单后,关于蜀道及其沿线的资源、文化、民居等开始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关注。

(二)传统民居

民居指普通民众居住的房屋,是人们研究村落文化的窗口。传统民居具有与所在地域民族民俗文化、生产生活方式、自然地理环境相适应的特征,由此形成比较稳定且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民居类型。川北蜀道传统民居不仅拥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而且还包含丰富的艺术和技术价值。在文化自信与绿色发展背景下,川北蜀道传统民居成为研究关注的热点。

(三)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是指人类在进行日常生活和文化娱乐的过程中,相互渗透从而创造美和享受美的特殊过程。审美活动是经过发展和沉淀后,能够对民众产生精神教化作用的特殊意识形态的方式,如那些包含了对“真、善、美”追求的、进步的、符合社会和历史发展方向的人类活动。石川村传统民居特色的形成与其生产生活方式和审美活动有着密切关系。

二、传统民居审美文化研究的重要性

“当一个民族的文化模式最初形成的时期,就已经悄然诞生着它的审美模式。”[3]中国乡村众多,在形成过程中因历史文化、居住环境、自然环境和生产力水平的差异性,产生出特色不一的地域风俗文化和民居建筑。在民居建造上,无论是村落选址,还是建筑结构和材料,或是建筑色彩和装饰,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地域传统民居的审美特征。现如今,随着城市化的加快,乡村的人居文化环境受到冲击和破坏,民居的特色化正在消失。对于消失的那些我们无法挽留,对于现今存在的应进行有目的、有目标的研究,充分对其独特的村落文化、建造技艺以及民居特色的审美文化进行挖掘,将传统民居独特的文化魅力展现于世。

位于米仓道沿线的广元市旺苍县石川村,在经过历史沉淀后仍然完整地保留着传统村落的原始风貌(如图1)。村落民居选址、平面布局以及建筑文化都蕴含着蜀道传统民居独特的审美文化。研究论述石川村历史沿革和选址布局、传统民居的布局特色及審美文化特征,其目的皆在让米仓道沿线地区村民和社会了解村落历史价值、建筑价值和审美价值,以期引起对蜀道沿线传统民居有效的关注,这对于蜀道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一定意义。

三、旺苍石川村历史沿革和民居布局

(一)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蜀道沿线村落居民形式多元且规模宏大,根据地形的村落式组团建筑分布也日趋成熟[4]。村落选址以中国风水学的传统设计理念为主,凸显因地制宜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多位于中部丘陵地带、两座或多座山地中间的平原地区及半山腰。明清时期杜氏先人为躲避战乱逃难到石川,开始在桂花社修建穿斗式房屋聚族而居。选址背靠石川茶山,面朝桥沟河,村落外部米仓道依山呈带状分布。民国时期,因人口扩大开始大规模修建房屋,呈现出以“青瓦、灰墙、白屋脊”为基本格调。1949年至今,村落呈现出以桂花社为中心,民居坐西北朝东南,沿街道集中组团式分布。整体为山田——古巷——建筑的空间格局,独显川北蜀道传统民居审美特色①。根据建筑基地测算,清代及以前建筑占比24.34%,民国时期建筑占比27.34%,1949年以后建筑占比48.32%。由此可见,石川村内许多颇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古迹至今仍保存完整,成为人们追溯蜀道过往的遗迹与佐证,具有研究价值。

(二)民居布局

传统民居在布局上更注重房屋的使用需求与功能结构。石川村传统民居主要以堂屋、厢房、厨房、牲畜房和卫生间四部分组成。平面布置形式主要有一字型、L型与凹字型、四合院[5]。一字型呈线条状,凭形式简洁、空间齐全、占地面积小以及布局灵活的优势,成为现今石川村内最常见的布局形式(如图2)。以堂屋为核心,呈现出三开间或五隔间。川北谚语“北风扫堂,家破人亡”,所以堂屋朝向绝不能朝正北方。堂屋有尊祖敬神、祭天拜地、婚丧寿庆和设置火塘做饭、取暖两种功能。厢房设置隔断墙后,外屋可作卧室和仓库,内屋可作厨房设门连接卫生间和牲口房。在院落联系的构造组合上,屋前为一字型院坝晾晒粮食、停放农具等。院坝两侧会搭建草棚、木棚作仓库储存或烘焙烟草使用。

L型也叫L式,即在一字型建筑的基础上,在建筑的任意一侧修建一至三间小厢房作起居室或是仓库(如圖3)。在基地面积足够的前提下,后期使用时房屋数量可根据需求增减,多为一户或两户住宅。凹字型则是在建筑的两侧都增加一至三间小厢房,构成一个半围合的庭院院坝,整体呈“门”字形,多为本族两户或三户住宅(如图4)。

川北四合院与北京四合院不同,其一在朝向上,川北四合院没有固定的模式,或坐南朝北、或坐北朝南;其二川北四合院在建造时加深天井纵深,加长加大挑檐;其三川北四合院材料简单,颜色素雅。石川村杜家祠堂是明清以来村内保存较为完整的穿斗式结构四合院。由山门、戏楼、天井、厢房、正殿等30个房间组成。山门后是一个由精密设计的六根木柱所支撑的八卦纂顶的戏楼(如图5)。通过五步阶进入天井,厢房沿天井左右分布。厢房后的“聚贤堂”为正殿,用于村内族人春秋祭祀或聚会议事。

四、石川村传统民居审美文化特征

(一)建筑结构

石川村传统民居建筑结构大致可分为土木结构、砖木结构、土木砖混合结构。即门、窗、梁、檐等为木质,主体为土墙、青砖、土加砖混合建造。民间谚语形容川北民居为:“青瓦出檐长,穿斗格子墙”“穿斗结构,是巴蜀地区最常见的一种木构架的结构形式,又可称为立贴式,还可称为穿逗式,在本地俗称‘架子房,其受力点在于‘穿”

[6]。穿斗式结构用立柱和横梁结成梁架后支撑檩条和穿枋组成的构架,从而承载起整个屋顶的重量。穿斗式建筑使用尺寸小的穿枋穿起柱子,从而加强柱子之间的结构联系。柱子承受竖向力量,穿枋则起到横向拉扯作用(如图6),这就要求制作穿枋的材料需要有较强的抗拉能力,石川杜家祠堂内八卦纂顶的戏楼便是以精密设计的六根立柱支撑起来的。穿斗式的构架手法一方面能够降低墙体的承重压力,能自由设置门窗;另一方面是其构架能形成大挑檐空间,可在其下面进行农作物晾晒活动。结构上穿斗式较为稳定,在地震时可“墙倒屋不倒”,对川北地区来说有一定的抗震效果。

(二)建筑材料

石川村传统民居的建筑材料就地取材,主要有木料、土料、石料和草料4种。1.木料。用于主体架构穿斗式。川北盛产柏木,因其材质坚硬、密度大、防腐保温等特点,成为蜀道沿线传统民居的主要建筑材料。建造前期对高度、尺寸较为合理的柏木砍伐后剃光表皮晒干,再加工制作成不同尺寸、长度的建筑构件,如柱子、穿枋等。制作完成后在其表面刷一层天然桐油,防开裂的同时延长使用年限;2.土料。用于墙面修筑和青瓦制作,是农村地区取之不尽的材料。民居内外墙都由竹蔑土、夯土或生土混合稻杆、桔梗等农作物材料浇筑(如图7)。用木板框土并和以草筋筑打形成土墙,在墙中用坚硬树条和竹子做墙筋,使土墙更结实。由粘土加水混合后用模具制作成型,再用火烧制定型成为青瓦。青瓦坚固防水并且透气性好,解决了川北地区气候潮湿和多雨而导致的排水问题。3.石料。用于阶沿、院坝修筑。在修筑地基、阶沿、柱础和院坝时,为防止泥墙被雨水侵蚀,选用石料。所有基石都经过精工细凿,石头与石头之间的连接处衔接紧密。4.草料。在青瓦不充足的时候也常用谷草、树皮盖于牲畜房的屋顶。石川村建造民居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具有环保自然的特性,这也是川北民居的一大特色。

(三)建筑外观

川北蜀道传统民居以简洁明快的建筑立面和朴素淡雅的格调而独树一帜,形成了川北地区的建筑特色和风格。石川村内民居外观多以“青瓦、灰墙、白屋脊”为基本格调,呈现出以坡屋顶、穿斗大挑檐、白屋脊、青瓦、灰墙、木制门窗为主的民居建筑(如图8)。四川盆地的阴雨天气,使得屋顶形式均为坡屋顶,前坡短于后坡,上盖青瓦以方便排水,更好地保护竹蔑土墙。为减少夏季的阳光直射,石川村传统民居挑檐设计较大。屋脊整体为白色,正中用青瓦堆砌成不同样式的图案来装饰屋顶,主要有铜钱形和官帽形。住宅内外墙多采用白色为基础色调,用石灰腻子粉抹光内外墙,内墙利于提高房间亮度,外墙利于反光,弥补蜀地采光不足的缺陷。门窗作为不可或缺的建筑构件,也显示出了其不同的文化魅力。主要为木构架,选用不同纹理、弹性、质地的木材,通过对其进行精细加工,做出不同造型的门窗,如最常见的精心雕琢成型的如意格。

(四)装饰特色

川北民居的雕梁画栋、飞檐斗角表达了巴蜀之地的婉约美和内敛气质。石川村的木雕、砖雕、石雕是其村内传统民居装饰的一大特色,尤以门窗雕饰为代表,其窗棂包含方形窗、分格类、如意格以及鸟兽花卉、什锦嵌花等,多以浅褐、枣红为基调,与白墙搭配显得清新淡雅[7]。石雕主要用于柱墩,其雕刻内容和纹样丰富,常见的有4种。1.以莲花、牡丹等为主的植物类;2.以麒麟、喜鹊等为主的动物类;3.以文人雅士为主的人物类;4.以当地民俗、民风文化为主的写意类。石川杜家祠堂门厅中就有一具四扇镂空双面雕屏风,其厢房装饰为木制雕刻,包括精细的窗花、厚重的房门等。祠堂主建筑大门东西两侧建有4组巨型砖雕, 东面为“百鸟图”和“五伦全图”,西面为“桐柳杏凰群图”和“松雀图”。同时彩绘艺术也十分盛行,在主体建筑的大门上有一幅高约3米的彩绘神画,在厢房房门上亦有彩绘的图案作为装饰。中嘴杜家祠堂的房屋则巧妙地运用了多种工艺装饰,其建筑内部雕刻工艺高超、纹饰内涵丰富、人物形象生动,体现出了明清时期川北蜀道地区民居装饰技巧和工艺精髓。石川杜家祠堂和中嘴杜家祠堂展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是充分反映四川明清蜀道传统民居建筑雕刻技术的艺术杰作,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

(五)院落景观

川北传统民居院落主要由阶沿、院坝、屋顶、墙体、柱子、柱础、门窗等构成。石川村民居建筑前的阶沿,由水磨工艺打磨而成的石板拼砌而成,包含大阶沿和小阶沿。大阶沿位于堂屋正前方,设有北水柱,如果是面阔三间则设立两柱;小阶沿主要有居民议事、临时存放农具、雨天避雨、晾晒和存放粮食等功能。阶沿外就是用于晾晒的院坝,院坝中间有一条以堂屋朝向为中轴线,用长方形石板拼铺而成的甬道。一般在院坝的前方会种植小型树木和竹子,遮挡强烈阳光直射,同时也会种植花卉作为院落装饰。民居后方或者两侧则会开垦一块小菜园,用以种植季节蔬菜和时令水果树等,以方便平时采摘食用。

五、结语

石川村的形成是川北历史文明具体化的体现,反映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独特的乡村形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石川村居民拆掉了泥巴糊竹蔑的老房子,建起了幢幢新房,千篇一律地复制起了“火柴盒”模式。建筑结构上由穿斗式结构开始转变为钢筋混泥土结构,建筑材料上,木材变钢筋,土墙变砖墙,石材变混泥土,建筑外观形式单一、特色缺失、环境不协调,建筑装饰玻璃窗、喷绘图案、小瓷砖等缺少了传统的雕花工艺的历史韵味。因此,对石川村现存民居进行有目的、有目标的研究,对其独特的村落文化、建造技艺以及民居特色的审美文化挖掘已刻不容缓。唤醒米仓道沿线地区村民和社会的意识,对保护蜀道村落历史价值和建筑价值具有一定地现实意义。

注释:

①参阅【方志四川·传统村落】杨奎昌 ‖ 旺苍县石川村留住山里的珍宝(2020-10-24)

参考文献:

[1]郭声波.四川历史地理与宋代蜀人地图研究 附 历代地理指掌图 点校[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 2014:63.

[2]李久昌.唐宋至明清时期的米仓道交通及作用[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4-11.

[3]张文勋,等.滇文化与民族审美[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

[4]李先逵.四川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5]宋锟,高松花.川北传统乡土民居特点及现状研究[J].中外建筑,2017(8):53-56.

[6]余海超.巴蜀传统建筑木构架地域特色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5.

[7]张春迎.川北民居建筑特色刍议[J].中华建设, 2011(7):146-147.

作者简介:

童欢,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室内外环境景观设计。

王小冬,博士,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蜀道人居遗产景观、乡村人居美学、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审美文化传统民居蜀道
蜀道行
蜀道向天开
蜀道除艰险天府尽欢颜
浅析巴蜀审美文化的特征及发展
和田传统民居格扇装饰初探
基于豫西传统民居文化传承下的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研究
浅析现代美术教育的根本目标
浅谈产品设计的审美文化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梅山传统民居装饰纹样的审美及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