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视角下竹编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2024-05-11邱燕芳
摘 要:竹编作为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是中国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竹编工艺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从非遗传承的角度出发,探讨竹编产品的创新设计。通过调研分析竹编产品在现代市场中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竹编产品创新设计的策略和方法,包括挖掘竹编的文化内涵、结合现代产品设计、融入CMF设计、竹编产品模块化、竹编教育产品开发等,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提高竹编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为竹编产品的创新设计和非遗传承的推进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竹编;非遗传承;产品创新设计;CMF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非遗传承融入现代产品再设计的策略与研究——以竹编为例”(2021WTSCX159)研究成果。
竹编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品,源远流长,已经成为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代表之一。在当今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中,竹编工艺的传承和创新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如何在保持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掘其内在的文化价值和美学特色,创造出更具现代气息和市场竞争力的竹编产品,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1]。本文将聚焦竹编非遗传承,深入研究竹编产品的创新设计,探讨如何通过创新设计策略,如竹编文创产品、竹编与现代产品融合、CMF设计、模块化产品和竹编教育产品等,来推动竹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而保护和弘扬这一珍贵的非遗文化遗产。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找到有效途径,以确保竹编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同时也可以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机会,使竹编技艺得以传承,继续为社会创新和文化多元性做出贡献。
一、竹编非遗传承的重要性和现状
(一)竹编非遗传承的重要性
竹编是我国第二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工艺,不仅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背景。在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竹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传承问题。竹编非遗传承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更在于它代表了中国的文化传承和创新。竹编非遗传承的推进,可以进一步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文化软实力。竹编非遗传承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和文化旅游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竹编非遗传承目前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境,需要我们加强相关保护和传承工作,共同推进中国非遗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二)竹编非遗传承的现状
全国竹编行业面临市场不景气、技艺失传的困境,以岭南竹编为例,据《南海县志》记载,明清时期是广东佛山手工业鼎盛时期,佛山罗行竹编与佛山石湾陶瓷齐名。罗行原名“箩行”,以竹箩编织盛名,罗行附近的村民都是世代相传的竹编手工艺者,但现在只有老一辈的村民在坚持竹编手艺。作者采访了罗行竹编传承人甘惠玲和竹编公益志愿者。佛山市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遗产传承人甘惠玲,生于罗行,12岁拜师学艺,她拥有一双巧手,对竹编工艺的热爱,孕育了一颗坚守传统工艺的匠心,一手竹编绝活享誉当地。甘惠玲从匠人到传承人,积极投身竹编公益活动,并走进学校开设竹编公益课堂。但甘惠玲也常感慨:“看的人多,学的人却没有,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干这些。” 临近古稀之年的甘惠玲担心自己随着年纪的增长会对竹编力不从心,自己的技艺不能得到很好的传承。竹编公益志愿者也是土生土长的罗行人,从懂事开始竹编就是她生活的一部分。据志愿者描述,在她小时候放学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做几个竹编,茶余饭后全家也基本上是在做竹编。沉浸在这样的大环境,全村人基本无人不会竹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一代罗行人不愿再延续这样的手工艺生活,他们通过网络了解到更多外面的世界,认识到工作的多样性与可能性,不愿再跟随父辈从事又苦又累收入又低的竹编手工艺工作了。上一辈人对竹编是有浓厚情感的,但下一代人对竹编却不感兴趣,出现了断层的局面。
这是罗行竹编行业的现状,也是竹编传承事业比较典型的缩影。传承人主要负责核心技艺产品的生产和传承,而涉及产品的经营拓展则由另外的开发者来负责,使传承人能专注于传承[2]。目前,竹编市场逐渐式微,从业人员日益减少,传统手工艺面临失传,因此,竹编行业以何种方式回归市场,如何吸引更多的竹编从业者,如何让竹编工艺更好地传承,已成为竹编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竹编产品的市场现状和问题
(一)竹编产品的市场概况和特点
目前,竹编产品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一些旅游景区、手工艺品市场以及网上销售平台。竹编产品广泛用于家居装饰,如家具、篮子、窗帘、地毯和灯具等。由于竹编产品具有独特的自然气息和艺术魅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欢迎和青睐。然而,与现代工业化生产的机器制品相比,竹编产品在生产效率、品质稳定性等方面尚存在一定的不足。此外,由于竹编产品大多是手工制作,其生产成本较高,造成了价格上的一定压力。同时,竹编产品的设计和样式较为传统,缺乏现代感和创新性,难以吸引更广泛的消费者。
(二)竹编市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竹编产品通常具有地域特色,不同地区的竹编产品具有各自的风格和特点。竹编制品的设计和创新是一个挑战,如何将传统的竹编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是一个重要问题。竹编制品的市场推广和宣传也是一个挑战,竹编产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提高消费者对竹编制品的认知,并传达其文化价值和环保优势。
三、竹编产品的现状
(一)传统的竹编产品
早在战国时期竹编已普遍流传,有竹席、竹帘、竹扇、竹箩、竹筐、竹箱等,到了明朝出现了竹编的收纳盒、竹篮。还有一些时间不可考究的竹编器物广传于民间,如斗笠、竹簸箕、竹凳、竹椅、鸟笼、虫篓等。这些传统的竹编产品沿用至今,在造型结构上变化并不大,市场对传统竹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小,取而代之的是其它材料或替代功能的产品。
(二)定制竹编产品
1.普通定制竹编产品
很多竹编制品厂家或竹编作坊都采用批发或零售定制竹编产品的方式销售。定制的竹编产品由经验丰富的民间工艺师傅编织而成,师傅根据客户样品或图纸编制定做。产品销售的对象通常是餐厅、酒店、农场等,涵盖产品有竹筐、竹编手提篮、竹编摆件、竹编收纳篮等。也有一部分的定制是为企业提高产品档次提供竹编包装盒,还有一部分是面向家庭提供的竹编家居用品,营造质朴有禅意的家居氛围。
2.高端竹编产品
日本的百年老字号企业,公长斋小菅(Kohchosai Kosuga),最早为日本皇室制作竹制品。如今,该企业经营着超过1000个生产线,涵盖从调味瓶到意大利皮革等各种竹制产品。公长斋小菅不仅成功研发了高档竹编手提包,还与丹麦OEO设计工作室(OeO Studio)合作设计了独具奢华风格的日本竹编钱夹,受到市场热烈欢迎。
竹编产品具有艺术性与手工温度,受到高端品牌的青睐。我国竹编工艺与高端奢侈品牌合作的例子是张德明的瓷胎竹编工艺。1916年,瓷胎竹编手工艺品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参展获银奖。建国后,瓷胎竹编手工艺品作为中国文化特色代表参加国际展,荣获多个奖项,并成为国礼[3]。奢侈品牌爱马仕找到了瓷胎竹编大师张德明合作设计制作瓷胎竹编茶具,竹编瓷器以此跻身世界舞台,打造出一系列充满中国味道的艺术品,竹编产品也从此走向了高端市场。
国家级竹编非遗传承人陈云华,十年如一日投身于竹编领域的发展、创新以及传承工作,他与他的团队积极将传统的竹制品与竹编文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陈云华团队专注于研究竹编坤包以及“乡间风情”竹编画,其中竹编坤包以竹编代替传统的皮质材料,既舒适又时尚,受到国外市场的热烈欢迎,成为高端竹编产品的代表。同时,“乡间风情”竹编画将普通的竹编提升到艺术和收藏品的高度,使竹编艺术在市场上跻身中高档的地位,其价值提升数倍[4]。
(三)市场上的竹编新产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明竹编”可以说是竹编市场新产品的先行者。国内的竹业产品主要来自浙江省安吉县、四川省青神县、长宁县。有这样一种说法:“安吉的竹主要用作大型建筑材料,青神的竹编擅长平面作业,长宁竹偏重于食材和文玩,明道竹编善于立体工艺。”[5]
明道竹编开发除符合当下审美的竹编生活用品外,更着力于将竹编运用到局部裝饰、装修,如竹编背景墙、竹编隔断、竹编立体装饰、竹编半立体装饰等。竹编室内装饰蕴含了艺术气息与禅意,受到酒店、餐厅及一些家庭的青睐。
四、竹编产品创新策略
(一)竹编文创产品
北宋诗人苏轼的诗中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竹文化能体现东方气质和意境,竹编文化是我国传统的造物文化。竹编文创产品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文化传递载体,既能传递特定的(文创主题)文化,又能传递手工艺文化。竹编文创产品可以采用竹编画的形式将文创主题图案编织在竹编器具上,如以博物馆文创为主题,可以将博物馆的造型或图标等编织成简洁的图案,再编织成收纳盒、笔筒等产品。竹编文创产品也可以编织缩小版的传统用具、特色建筑等造型。竹编文创产品还可以采用瓷胎竹编的形式,配合陶瓷的文创造型编织有质感的文创产品。非遗文创创意设计需要设计师进行富有创造性的投入,从而创造出可以传达人类精神活动的创意载体(文创产品)。这些创意载体越富有创意和市场价值,就越有助于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播,同时也能够增强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和保护[6]。
(二)竹编与现代产品有机结合
现代的很多产品设计,加入了科技的元素,日渐忽视自然、脱离自然。现代产品中加入竹编的元素能增加产品的自然属性,减弱科技产品带来的冷漠感。富有情趣的产品设计是科学与艺术、技术与人性的结合,蕴含自然因素的情感化设计的产品更是充满活力和美感,成为人与产品、人与自然亲近、和谐的纽带[7]。现代家居用品如桌椅、灯具、壁挂装饰和储物盒,这些产品可以融合竹编的自然美感和现代设计的实用性。时尚配饰,如包包、帽子、手镯和项链,这些配饰可以带有竹编的纹理和颜色,增加时尚品味。现代家庭装饰品,如墙饰、装饰性花盆、装饰墙板或屏风,这些装饰可以为室内和室外空间带来独特的艺术元素。结合竹编的传统美感和现代设计的创新,家电和科技产品在外壳设计或局部的面板设计采用竹编材料,可让产品增添自然质感和温暖的触感。图1为竹编+空气净化器,采用了可拆卸竹编栅格,将空气净化与清新自然的竹编元素结合,这样的产品拉近了与人的距离,让人与产品、环境的关系更加和谐。
(三)竹编融入产品CMF设计
CMF是Color-Material-Finishing的缩写,产品CMF设计就是产品色彩、材料、表面处理的设计。竹编特有的编织肌理及丰富的编织样式融入产品CMF设计中,能给产品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与触动感受。首先在颜色方面,不同类型的竹子在自然状态下可能具有不同的颜色,我们可以利用天然的颜色,也可以通过染色或烟熏等技巧改变竹子的颜色。竹子颜色影响制品的整体外观。例如,浅色竹编可以传递出清新和宁静的感觉,而深色竹编则可能带来沉稳和内敛的氛围。其次是材质方面,竹编的美感还受到所用竹子的种类和质地的影响,有些竹子比较光滑,而其它竹子可能是粗糙的质地,这种不同的材质可以影响触感和外观。光滑的竹编可能更适合现代感的设计,而粗糙的竹编则可能更适合传统或自然主题的作品。竹编可以与其它材质结合使用,如皮革、布料、金属等。这种组合可以增加材质的层次感,使作品更加多样化。竹子与皮革结合可以带来温暖和舒适感,而与金属结合则可能增添现代感和冷峻感。最后是纹理方面,竹编的美感与编法密切相关,目前常见的竹编编法有20余种,有平编法、十字孔编法、斜纹编法、六角孔编法等。不同编法构成的纹理和图案可以增加竹编作品的视觉吸引力,赋予它们独特的艺术感。
我们用不同编法的竹编与不同材质结合,并搭配不同的色彩,对竹编产品进行设想,看竹编以CMF的角度融合到现代产品结合的可能性(如表1)。
1.平编法。通常采用基本的横纬和经纬编织,纹理相对简单。平编法竹编产品的设想是尝试用粗细适中的竹编与色彩柔和的塑料结合,再搭配可爱的耳朵造型设计一款桌面收纳产品,这样的CMF设计让竹编产品既温馨又灵动。
2.十字孔编法。竹编编织过程中形成十字形状排列的孔洞,这些孔洞不仅增加了竹制品的装饰性,还可以透光,创造出有趣的光影效果。利用这个特点配合抛光的金属材质设计一组桌面产品,可以放置植物、文具或废纸。两种材质的对比让竹制品充满了现代气息。
3.斜纹编法。纹理通常以对角线排列,创造出一种动态和斜向的视觉效果。这种编法常用制作各种装饰物品,如篮子、墙饰、帽子和包等。对斜纹编法的竹编产品设想是采用较宽的竹篾编织,与深色亚光金属材料结合设计一款吊灯。吊灯材质轻重的对比、色彩冷暖的对比、纹理上光滑与编织的对比,使产品时尚而有韵味。
4.六角孔编法。编织过程中产生六边形形状的孔洞,创造出独特的几何形状和纹理。采用淡雅的木材与深浅两色的竹编结合设计一张椅子,靠背的部分用六角孔编法,既有几何形态美感又透气。坐垫用两色平编法编制,椅子简洁、柔和、精致。
5.乱编法。其编织结构看起来似乎是无序的、随机的,但这种编法却与传统的线性、几何或对称的竹编编织方式截然不同。乱编法用于编织座椅坐垫也有独特的美感。
根据上述假设,竹编以颜色、材质和纹理(CMF)的方式融合到产品设计中,使竹编产品在造型和应用上拥有更丰富的潜力。竹编在色彩和纹理的變化具有多样性,可以与不同材质相互搭配,创造出对比或调和的效果。这种设计既具现代感又注重传统韵味,是竹编产品设计的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发展方向。
(四)模块化竹编产品
模块化是通过可以独立设计的并且能够发挥整体作用的更小的子系统来构筑复杂的产品或业务的过程[8]。竹编产品模块化目前应用尚少,将模块化设计引用到竹编产品设计领域将大大促进竹编行业的发展,解决竹编业界的困境。常见的模块化设计有两种形式:一是在生产端,产品构架稳定的前提下,通过剥离、替代、添加、除去、转换、增加兼容端口等方式改变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快速生产出多样化的产品[9];二是在用户端,用户通过自由组合模块部件,构建出个性产品。
将竹编产品模块化可以极大提高竹编企业的生产流水线效率。要实现竹编的模块化,需要借助中介辅助材料。以图2中的六边形模块单体为例,其核心部分是由竹编材质构成,而其周边则由模块边框所围绕。模块边框可以采用木质、金属或塑料等材质。模块之间的连接可以采用标准化的连接方式,如榫卯、螺纹、粘接等,这有助于实现模块之间的牢固连接。模块的组合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完成,也可以在用户购买模块后自由组合。通过这种方式,竹编的生产方式得以半手工半机械化,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这样的模块化竹编产品更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同时也保留了竹编产品的手工工艺特点。
(五)竹编教育产品
竹编的传承需要通过教育开展,竹编教育产品的开发有利于竹编的传承,也有利于竹编市场的开拓。以四川刘氏竹编为例,刘氏竹编传承人广收学徒,吸引了本地和国外的竹编爱好者,也吸引了艺术院校设计专业的学生前来学习竹编技艺。刘氏传承人还开发了一些简易的竹编课程,适合中小学生和社区居民参与[10]。这是我们常见的竹编教育形式。如果要让竹编教育更普及化,“点状”的竹编教育机构是很难有效地实现的,应该开拓更大的受众群体,降低教与授的门槛。若把竹编的教学转移到竹编小手工教育产品上,以“面状”的形式售卖小手工教育产品能迅速扩大竹编教学市场,使更多人更容易学习到竹编的简易技巧。竹编小手工教育产品包含竹篾、说明书、扫码视频,还可以附加一个迷你的竹编样板。竹编教育产品可以手工的形式进入到小学课堂或中学课堂,甚至社区活动或老年人兴趣课堂。竹编小手工教育产品能促进竹编传承和加速竹编市场的开拓。
五、结语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竹编产品的现状和创新设计策略,旨在探索非遗传承视角下的竹编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对传统竹编产品、定制竹编产品、高端竹编产品以及市场上的新型竹编产品的综合分析,我们发现了竹编文化的多样性和潜力,以及其在不同市场领域的广泛应用。竹编产品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用途,而是融入了文创领域、现代产品设计、家居装饰和高端奢侈品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和创新化的特点。
在创新策略方面,竹编文创产品的设计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为竹编产品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将竹编与现代产品有机结合,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还赋予了产品更多自然的特质。CMF设计则通过颜色、材料和表面处理,强化了竹编产品的视觉和触感吸引力。模块化设计为竹编产业带来了高效的生产方式,既保留了手工工艺的特点,也满足了市场需求。竹编教育产品的推广将竹编技艺带入了更多教育场景,使更多人能够学习和传承这一珍贵的非遗文化。
竹编产业在创新的道路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需不断努力,以应对市场变化和文化传承的挑战。通过不断推陈出新、保留传统工艺,并与不同领域的合作,竹编产业有望继续焕发新的生机,为中华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相信,竹编产品的创新设计将继续为社会创新和文化多元性带来新的机遇,同时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的非遗精髓。
参考文献:
[1]刘小丽,李平. 竹编工艺创新设计的研究与探索[J]. 中国工艺美术,2019(6):53-54.
[2]刘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及其合理利用模式[J].学习与实践,2017(1):118-125.
[3]朱松岩.简论瓷胎竹编的工艺价值和市场潜力[J].美与时代(中),2017(2):135-136.
[4]冷卉.竹之魂:传承——竹编艺人陈云华[J].现代艺术,2019(4):124-125.
[5]潘兴扬,周淼葭.道明竹艺村的“文艺复兴”[J].当代县域经济,2020(10):60-65.
[6]周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实践研究[J].流行色,2019(5):138,140.
[7]刘晓宏,张园园.产品设计中自然元素的运用[J].南华大学学报,2010(3):107-110.
[8]李春田.现代模块化的理论基础(一)[J].中国标准化,2007(7):66-73.
[9]王一丹.模块化理论在产品创新中的应用[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08.
[10]王星伟,黄德荃.继承与开新——四川渠县“刘氏竹编”的创新与转型[J].装饰,2016(5):50-56.
作者简介:邱燕芳,博士,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