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阅读鉴赏题举隅
2024-05-11王朝辉
王朝辉
一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答洛阳主人
陈子昂
平生白云志,早爱赤松①游。
事亲恨未立,从宦此中州②。
主人何发问?旅客非悠悠。
方谒明天子,清宴奉良筹。
再取连城璧,三陟平津侯③。
不然拂衣去,归从海上鸥。
宁随当代子,倾侧且沉浮。
[注释]①赤松:赤松子,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上古仙人。②中州:指京城,诗人此时居东都洛阳,任麟台正字。③《史记?平津侯列传》载,汉武帝时公孙弘初为博士,后拜御史大夫,三升为丞相,封平津侯。
[简要赏析]
本诗借回复“洛阳主人”,表达诗人之志向与生活态度。起首两句写平生志向与早期爱好,表达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三、四句写自己事业与亲情的矛盾,表达遗憾:诗人于东都洛阳为官,为不能在家奉养双亲而深感遗憾。五、六句,“洛阳主人”有所询问,顿时触动诗人敏感的心灵,诗人说:我虽是游官之人,但绝非庸碌之辈。七、八句表现诗人坚定的自信、昂扬的志气与成竹在胸的潇洒:我将拜谒圣明的大唐天子,并在宴会上献上治国安邦之良策。九、十句连用典故,点出自己此行目标与人生偶像,展现诗人的豪情与雄心。十一、十二句写倘不能如愿,便拂衣而归与白鸥为友,显示诗人淡泊名利、高洁自守、乐观豁达的态度。末两句以反问句式,重申自己决不与奸邪且鄙俗之“当代子”同流合污,再次表明诗人的高洁情怀与高远追求。
[模拟试题]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前四句写自己放弃早年之志到东都洛阳从官是因为要奉养双亲。
B.诗人在诗中回答主人质疑:自己虽然是客居之人,卻绝非庸碌之辈。
C.最后两句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决不与势利小人随波浮沉的志向。
D.陈子昂的诗歌一扫初唐颓靡之风,明朗刚健,本诗体现了他的创作风格。
15.有学者认为: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但实际上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此诗也体现出鲜明的“儒道互补”思想,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题思路]
14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与表达技巧的能力。A项“诗歌的前四句写自己放弃早年之志到东都洛阳从官是因为要奉养双亲”有误,强加因果。诗歌三、四句为倒叙,写自己在东都洛阳做官,为不能在家奉养双亲而深感遗憾,体现的是忠孝难以两全。
15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开头“白云志”“赤松游”表明对超尘脱俗的隐逸生活的向往;结尾“归从海上鸥”借用“鸣鹭忘机”典故,显示诗人淡泊名利、志趣高雅、高洁自守的人生态度,这些反映出诗人归隐山林、访仙求道的道家思想。中间“事亲”“未立”“从宦”“谒明天子”“奉良筹”写诗人因不能奉养双亲而憾恨、要为天子献良策,这是典型的儒家忠孝思想。“取连城璧”“陟平津侯”表达建功立业、进官封侯的渴望,体现儒家积极进取的入世思想。结尾处“不然”一语勾连前后,表明如果不能实现政治理想,会归隐江湖、独善其身,这是“儒道互补”思想的体现。
[参考答案]
14.A
15.①开头写早有“白云志”、追随“赤松子”漫游,结尾借用“鸣鹭忘机”的典故,鲜明地反映出归隐山林、访仙求道的道家思想。②中间写因不能奉养双亲而憾恨、要为天子献良策是典型的儒家忠孝思想。接着写的建功立业、进官封侯的渴望体现了儒家积极进取的入世思想。③结尾处“不然”一语勾连前后,明确表达了不能实现政治理想,就归隐江湖、独善其身的“儒道互补”思想。
(选自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渔父歌
高适
曲岸深潭一山叟①,驻眼看钩不移手。
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问他不开口。
笋皮笠子荷叶衣,心无所营守钓矶。
料得孤舟无定止②,日暮持竿何处归?
【注】①山叟:住在山中的老翁。②定止:固定的处所;止息之处。
[简要赏析]
此诗以描绘渔父的生活为主题,表达渔父淡泊名利、专注钓鱼的态度,也暗示人生的无常与归宿的不确定性。首联,“曲岸深潭”表明渔父所处环境清幽,“一山叟”表明其身份,“驻眼看钩”“不移手”描写渔父钓鱼的动作,表明其专注态度。颔联,有世人想知道其姓名,可是渔父却长时间不开口回答,表明渔父不希望被世人打扰的清净自守。颈联从穿着到内心,刻画出一个衣着简朴、淡泊名利、专注钓鱼的渔父形象。“心无所营”揭示其内心世界,写其淡泊名利。尾联,上句诗人料想渔父的孤舟将会没有固定的停靠之处,写出其生活的漂泊不定;下句说,到了傍晚,渔父收起钓竿会回归到什么地方呢?表面是疑问,实际是说渔父四海为家,表明诗人的赞赏及羡慕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明快。
[模拟试题]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曲岸”“深潭”“山叟”表明人物的活动场所、身份,“驻眼”“不移”描绘出渔父专注之态。
B.颔联写世人“欲知”渔父的姓名,渔父却闭口不答,写出了他不希望被打扰的清净自守。
C.颈联中“笋皮笠子荷叶衣”和张志和《渔歌子》中的“青箬笠,绿蓑衣”都以白描勾勒形象,简约生动。
D.尾联以问句表达了世人对渔父家在何处的好奇,寄寓了诗人对渔父无处为家的同情。
16.本诗中的渔父和《史记·屈原列传》中的渔父形象及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题思路]
15题侧重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D项“寄寓了诗人对渔父无处为家的同情”理解有误,寄寓了诗人对渔父四海为家的赞赏与羡慕之情。
16题考查比较阅读之鉴赏诗歌形象。本诗中的渔父于“曲岸”“深潭”专注垂钓,世人“欲知”渔父的姓名,渔父却闭口不答,写出他不希望被打扰的清静自守。他浪迹烟波、不问世务,心无所营、超然物外,是一个隐士形象。尾联,渔父随舟浮沉,处处为家,诗人创设这一形象旨在表明自己对超然物外的渔父的羡慕之情。《史记·屈原列传》中的渔父曾对屈原说:“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渔父劝屈原看开世事,随波逐流,可见是一个懂得与世推移、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屈原宁死不屈,司马迁创设这一形象旨在反衬屈原宁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
[参考答案]
15.D
16.①本诗中的渔父是个浪迹烟波、不问世务、超然物外的隐士形象。诗人创设这一形象旨在表明自己对超然物外的渔父的羡慕之情。②《史记·屈原列传》中的渔父是一个懂得与世推移、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司马迁创设这一形象旨在反衬屈原宁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
(选自河北宁晋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联测试卷)
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罗者久取竟未能得,王以为毛骨有异他鹰,恐腊后春生鶱①飞避暖,劲翮②思秋之甚,眇不可见,请余赋诗(其二)
杜甫
黑鹰不省人间有,度海疑从北极来。
正翮②抟风超紫塞,立冬几夜宿阳台③。
虞罗④自各虚施巧,春雁同归必见猜。
万里寒空只一日,金眸玉爪不凡才。
【注】①鶱:鸟飞的样子。②翮:鸟的羽毛的中间部分。③阳台:巫山的一座山峰。④虞罗:渔猎者设置的网罗。
[简要赏析]
此诗咏黑鹰,表现黑鹰之不凡。首联写黑鹰稀少:人间没见过如此的黑鹰,怀疑是从极北之处渡海而来。“省”,明白、知道。颔联写黑鹰飞得快。冬日白昼虽短,它也能振翅高飞翻越北方边塞,于立冬近夜宿于夔州阳台。“正翮”,使翮正,即整翮;“抟风”,鹏鸟鼓动翅膀乘风上飞;“超”,越过;“紫塞”指北方边塞;“几”,接近。颈联写黑鹰聪明且多疑。虞人徒然巧设机关张设罗网,春天时与它一起北飞的大雁必然被猜疑。“虚”,空、徒然,可见黑鹰之聪明;“必”则见其多疑。尾联对黑鹰进行总评。飞越万里寒空只需一日,它有黄金般的眼眸,还有白玉似的利爪,绝非普通平凡之才。
[模拟试题]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标题实似小序,详细交代了写诗缘由,能帮助读者更清楚地理解诗意。
B.首联上下两句均使用了特殊语序,“省”“疑”二字写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
C.颔联写黑鹰扇动翅膀刮起的风能吹到边塞,寒冬时栖宿巫山阳台,气魄宏大。
D.颈联写虞罗施巧抓捕却徒然,春雁同行被猜忌,反映出黑鹰所面临的境遇非常恶劣。
16.全诗是如何体现黑鹰的“不凡”的?请简要分析。
[答题思路]
15题侧重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D项“反映出黑鹰所面临的境遇非常恶劣”错。整首诗表现黑鹰的“不凡”。颈联两句写虞罗施巧抓捕无果,春雁同行被猜忌,也是表现黑鹰的聪明与不凡。“虚”字表明无论猎者如何巧施机关,也无法抓住黑鹰,表现其聪明;春雁被“猜”(猜忌)也是表明黑鹰与春雁这样的凡鸟之不同。
16题侧重考查鉴赏诗歌的写作技巧。题目是“全诗是如何体现黑鹰的‘不凡的”,要逐联或逐句进行分析。据诗题及首联,诗人听了王监兵马使的介绍后,感觉黑鹰不似人间所有,猜测它可能来自北极,诗人通过“不省”“疑”等心理描写表现其不同凡响。颔联通过想象黑鹰高飞之迅捷,表現其“不凡”。颈联以猎者的“虚施巧”和春雁的“必见猜”,通过衬托手法表现其“不凡”。尾联则直接描写黑鹰能够日行万里,描写其外貌,直接用“不凡才”表达对黑鹰的赞颂。
[参考答案]
15.D
16.①诗人听了王监兵马使的介绍后感觉黑鹰不似人间所有,猜测它可能来自北极,通过诗人的心理描写表现其不同凡响。②通过想象黑鹰高飞之迅捷,表现其“不凡”。③以猎者的“虚施巧”和春雁的“必见猜”,通过衬托的手法表现其“不凡”。④直接描写黑鹰能够日行万里,描写其外貌,直接用“不凡才”表达对黑鹰的赞颂。
(选自2024届云南省高考适应性测试卷)
四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金陵怀古
王贞白
恃险不种德,兴亡叹数穷。
石城①几换主,天堑谩连空。
御路叠民冢,台基②聚牧童。
折碑犹有字,多记晋英雄。
【注】①石城:石头城,六朝时为建康(金陵)军事重镇。②台基:台城(六朝时禁城)的基址。
[简要赏析]
本诗通过写金陵之历史变迁与景观,表达对国家兴衰之无奈及对过去英雄事迹之追念。起首两句叙写统治者自恃地势险峻而不种植德行,以为国家灭亡只是因气数已尽。诗人于此提出“德兴”观,并讽刺统治者之目光短浅。三、四句议论:金陵多次更换统治者,可见长江天险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诗人以此表达靠自然条件的优势并不能使江山稳固的观点,也是批驳前面统治者的想法。五、六句描写曾经喧闹的御路如今与荒凉的民冢重叠交错,曾经繁忙的台城(六朝行宫及君王行使权力之所)如今却聚集了放牧的牧童,于古今对比中表达昔盛今衰之感慨。末两句写被打破的碑碣,上面记录的多为晋朝英雄事迹。于此,诗人既有敬仰与缅怀,更有对“英雄”之渴望。
[模拟试题]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城”指金陵,“几换主”指政权更迭频繁,“几”字饱含诗人的慨叹。
B.“天堑”指长江天险,“谩”是徒然之意。此句照应了首句中的“险”字。
C.“御路”二句工笔刻画眼前所见之景,曾经的宫城,如今已是满目荒凉。
D.“晋英雄”应指谢安等人,他们在淝水之战中击败了前秦,保卫了国家。
16.本诗与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题材相同,但两位作者对六朝相继灭亡原因的看法有同有异。请简要分析。
[答题思路]
15题综合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形象、表达技巧及思想感情的能力。C项“‘御路二句工笔刻画眼前所见之景”有误。“御路叠民冢,台基聚牧童”是白描,只是简笔勾勒,而不是工笔刻画。
16题为比较阅读,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注意审题,题目关键词为“六朝相继灭亡原因”“看法有同有异”,要求考生既要答出相同点,又要答出不同点。考生要能充分地回忆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的内容。本诗开头“恃险不种德”道出六朝灭亡原因——自恃天险,不施德政;王安石词“繁华竞逐”揭露金陵繁华表面掩盖着的纸醉金迷的生活,道明六朝灭亡原因——奢靡生活的背后是对百姓的剥削与压榨,不施德政。
[参考答案]
15.C
16.①同:两位作者都认为,六朝相继灭亡与统治者不恤民生关系重大。王贞白批评六朝统治者不施恩德于百姓,王安石谴责六朝统治者竞逐繁华、沉湎美色。②异:王贞白还认为,六朝统治者之所以不施恩德于百姓,是依仗长江天险,自以为有此险要地势就可江山永固,而不懂得民心之可贵;王安石的词中没有谈到这一点。
(选自衡水中学2024届高三年级2月份大联考试卷)
五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登鄱阳寺阁
唐·贯休
寺楼闲纵望,不觉到斜晖。
故国在何处,多年未得归。
寒江平楚外,细雨一鸿飞。
终敩①於陵子②,吴山有绿薇。
【注释】①敩:同“学”。②於陵子:即陈仲子,战国时期齐国的廉士、隐士。
[简要赏析]
本诗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追忆之情,也反映其流离失所的遭遇与寂寥之感。首联叙事兼写景,景中寓情。诗人登上鄱阳寺的高楼,放眼望去,不知不觉已经到了黄昏时分,斜斜的夕阳投在水面上。颔联写诗人感慨:不知故国在何处,自己多年来一直未能回归。颈联写景,借景抒情,渲染出孤寂清冷的意境。诗人站在寺楼上眺望,细雨中一只大雁飞过,正如此时远离家乡的诗人,孤单而寂寥。尾联以典故表达心中所愿,希望自己最终能像陈仲子那样做一个廉士与隐士,并在死后安葬在吴山,与绿薇为伴。诗歌所写景色凄迷,情感浓郁,传达出对故国的深切眷恋,对归家的迫切渴望,以及对家乡风景的美好回忆。
【模拟试题】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诗人登楼及所见,既照应了标题,也引出下文的所见所思所感。
B.颔联诗人直抒胸臆,抒發了常思故国在何处、自己多年未能回归的感慨。
C.颈联诗人以远眺的视角再次描写了登鄱阳寺阁所看到的景象,寓情于景。
D.这首诗融叙事、描写、议论和抒情于一炉,看似浅近自然实则意味深长。
16.清代学者谭宗在《近体秋阳》中评价这首诗说:“诗志贞严,而语情纵逸,佳作也。”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答题思路]
15题综合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及思想感情的能力。D项“这首诗融叙事、描写、议论和抒情于一炉”有误,诗中没有议论。
16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诗志贞严”指诗歌的思想感情贞纯严肃,“语情纵逸”指诗人的情感态度恣意洒脱、豪迈奔放。庄重严肃的思想与情感,为“贞正”,如诗人多年漂泊在外的苦楚与孤寂,显低沉庄重;又如诗人表达效仿陈仲子做廉士与隐士的志向,直接陈述自己的志向与追求,显纯正严肃。恣意奔放的思想与情感,为“纵逸”,如死后选择与一片绿薇为伴,想象之语,显潇洒超脱。
[参考答案]
15.D
16.(1)选取寺楼斜晖、寒江平楚、细雨飞鸿等典型意象,渲染了孤寂清冷的意境,表达多年离乡的苦楚和长期漂泊的孤寂,表意严肃沉郁;
(2)尾联表明诗人将在吴山与绿薇为伴,效仿陈仲子做廉士和隐士的志向,体现了言志的贞纯严肃,可谓“诗志贞严”;
(3)接受人在异乡的现实,选择与绿薇为伴,作为归宿,哀而不伤,自在洒脱,可谓“语情纵逸”。
(选自江苏省泰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2月调研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