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位置差异,深味中显妙笔

2024-05-11崔柱良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项王妙笔句首

崔柱良

教学《鸿门宴》时,学生有这样的疑问:文中“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中“臣”这一称呼在前,而“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中“臣”这一称呼在后。前后不一致有什么意味吗?这是我备课时没有关注到的细处。在赞扬她善于质疑后,我引導她结合日常语言习惯回归到文本语境去探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这样表达:“我和她去找老师。”若从现实句意的角度来体味,不难发现大多数情况下这句话意味着“真正要去找老师的人”是句中的“我”,而非“她”,此时该句中前面的那个人称“我”被强调凸显出来,隐含在句意中的情感态度也变得鲜明起来。

同样的道理,前一句“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为沛公致歉语,当时沛公处于劣势,需要应对拥兵40万的项羽,致歉自称为“臣”,且将“臣”这一能代表身份地位的称呼置于句首,意在突出强调他是“臣”,他是臣服于项羽的;而“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一句将“将军”一词置于句首,意在强调说明小人之言对“将军”的误导,造成了“将军与臣”之间的嫌怨,也导致了“将军”对“臣”的误会,突出说明有人故意挑唆他们的关系,责任不在“臣”。这样,同一个词处于相邻的长句中,位置不同,句子强调的意味就不大相同了。

正如学生所言“从这些意味中好像可以感受到沛公的能言善辩、谦卑有礼”。的确,司马迁在《鸿门宴》中不仅展现历史,也更为注重描写塑造人物。一个“臣”字的位置差异也能让人物形象显现出来,司马迁的语言描写可谓传神,也可称作妙笔了。

[附文]《鸿门宴》相关文本节选: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罗定邦中学)

猜你喜欢

项王妙笔句首
妙笔绘豹尾
妙笔小画家
英语倒装句用法归纳
《史记·项羽本纪》(节选)
四面楚歌
执妙笔一支,绘心事一缕
自勉
论句首“正是”的篇章功能
亚父之死
浅谈倒装句高考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