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愁”的时空隐喻
2024-05-11路玉叶袁海锋
路玉叶 袁海锋
《声声慢·寻寻觅觅》作为教材定篇,被选编在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是李清照孀居时期的经典词作。在这首词中,词眼是“寻觅”,词魂是“愁”,全词围绕着“寻觅”,对词人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事物进行铺叙。在词的结尾,面对这一系列事物,词人直抒胸臆,发出“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感慨。“寻觅-愁”便是这一段动态的行为与情感历程,既包括词人经历这段过程的心理状态及其结果,即“愁”;又涵盖词人在寻觅的过程中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一系列事物,即连接“寻觅”和“愁”的桥梁。
那么,想要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这首词,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给予学生学习支架,逐步引导学生探究《声声慢·寻寻觅觅》这首词所蕴含的“寻觅-愁”的时空隐喻。这一主问题可分解为三个小问题:词人从发出动作的“寻觅”到发生震撼心灵的“愁”的中间这段过程,词人“寻觅”到了什么,才会让词人感到如此之“愁”?在“寻觅-愁”这一过程中,词人跨越的时间和空间如何?词人真的只是因为寻觅到的事物而“愁”吗?其中包含着怎样的“隐喻抒情”呢?
“寻觅-愁”的时间隐喻:日日如此,年年如此
(一)日日如此:“晚来风急”还是“晓来风急”?
“晚来风急”还是“晓来风急”?历来颇有争议,有三点依据可以证明是“晓来风急”而非“晚来风急”。首先是权威版本的考证,权威选本都用“晓”[1],如在《李清照集校注》中王仲闻就列出了用“晓”字的古籍[2]。近代以来,梁启超、梁启勋兄弟,俞平伯、唐圭璋、龙榆生、吴小如等人,均持“晓来风急”说[3]。其次是古人的饮酒习惯。扶头卯酒御晓寒,古人习惯晨起于卯时(5~7点钟)饮酒,又称扶头卯酒。所谓“扶头”,原指醉酒后情状,言醉酒后头感沉重,每以手扶持。杜牧《醉题》:“醉头扶不起,三丈日还高。”贺铸《南乡子》:“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由此可推断,这“三杯两盏淡酒”当是卯酒,那么这卯酒抵御的一定是晓风之寒。再次是还原法。词人身处冬末春初季节,早起饮酒以抵御风寒,看到天上大雁南飞,不禁伤心。下阕有明确的时间点“黄昏”,联系黄昏前的词人状态“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词人守着窗儿,从早坐到晚,更能增添词人的“寻觅”与“愁”苦。所以,词人的“寻觅”和“愁”是从早到晚的,是天天如此的,这是词人的常态,也更加符合李清照孀居时期中、晚年的日日悲愁。
(二)年年如此:全詞描写的是春天还是秋天?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描写的是春天还是秋天?这同样颇有争议。“乍”是初、刚的意思,“还”在这里应读“huán”,取“恢复原来的状态”之义。“乍暖还寒”的意思是:天气刚刚有点暖和又恢复到寒冷的状态。冬末春初气候忽冷忽热,冷热不定。宋代刘清夫《玉楼春》:“柳梢绿小眉如印。乍暖还寒犹未定。”这首词写的正是春天的景象,所以“乍暖还寒”写的应是春天,而下阕“满地黄花堆积”,黄花即菊花,菊花秋天盛开随即凋谢,李清照《醉花阴·重阳》有云:“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学生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黄花】菊花。李白《九日龙山歌》:“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4]所以“满地黄花堆积”写的应是秋天。由此可知,全词上阕描写的景象是春天,而下阕所描写的景象是秋天。一首词中时节不统一,出现不同的季节,从全词的整体艺术构思来看,文本出现裂缝,前文与后文构思不统一,这就造成了矛盾,难道李清照创作这首词花费了一年时间?这一猜想显然不成立。李清照自幼才华横溢,而非“一句三年得”的苦吟之辈。全词构思前后不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词人情感构思上的不统一。如何化解这个矛盾?联系上下文,我们就会发现该词想要表达的是“寻觅”从春天持续到秋天。古人常用“春秋”代表一年,这体现了这种“寻觅”贯穿了一年,“愁”是年年如此,而非“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一时无病呻吟。这一矛盾强化了时间的张力,突出了“寻觅”状态持续时间之久。结合上文可知,这种“寻觅”的无所措是日日如此,年年如此,而非一时的迷茫不知所措,这更凸显了词人孤苦无依的中、晚年生活,这如何不令人“愁”!
“寻觅-愁”的空间隐喻:从为己悲愁到为国忧愁
在“寻觅-愁”这一过程中,词人寻觅到了哪些客观事物?从全词表面字词看,李清照寻觅到的是“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忽冷忽热的天气,“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淡酒和急风,“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旧雁,“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黄花,“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窗户、黑暗,“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细雨、黄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李清照在这个冷清的环境中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客观事物,实际上都被她赋予了强烈的个人幻想和主观情感色彩。季广茂在《隐喻理论与文学传统》一书中说:“在以‘无言与‘言说为两极构成的光谱中,‘微言‘曲说自然成为应对此类尴尬处境的两侧,而这也正是隐喻的用武之地。隐喻是人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下领悟此类事物,不直说此类事物而借助于彼类事物,这种方式使得‘微言‘曲说成为可能。”[5]李清照的诗词很难说不是在用隐喻的方式来呈现“微言”“曲说”的效果。
(一)乍暖还寒:从自然天气到国家形势的隐喻
李清照在词中并非只是陈述个人生活、情感,抒发个人愁苦之情,还寄寓着对祖国的忧愁。李清照晚年在金华期间作《题八咏楼》诗,悲宋室之不振,慨江山之难守,其“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如此雄健,“江山留与后人愁”之句,也堪称千古绝唱。梁衡在《乱世中的美神》中评价道:“这些诗,哪里像一个流浪中的女子所写啊。倒像一个亟待收复失地的将军或一个忧国伤时的臣子。”回归到《声声慢·寻寻觅觅》,“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表面在说天气忽冷忽热,实则是说国家形势严峻,好不容易政局好转,然而又恢复到了严峻的形势状态。整首词都笼罩在国家形势严峻的氛围中:“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酒”意象在中国诗词中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这“淡酒”不同于杜甫笔下的“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中的“浊酒”,也不同于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美酒”,更像是李白笔下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愁酒”,但李白书写“愁”之长,李清照书写的是“愁”之深,这愁绪深重之至而显得酒味愈发寡淡。李清照早上起来喝扶头酒以暖身,然而仍旧无法抵挡风寒,这隐喻着国家形势恶化,即使国家做出措施仍旧于事无补。
(二)旧雁黄花:从自然现象到自身处境的隐喻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大雁南飞,靖康之变后,李清照被迫南渡。以往文章常认为:李清照是在回忆赵明诚生前、李清照作为少妇时期的生活,联系李清照当时的诗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勾连着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大雁在这里似乎也可以称为归雁,词人自喻,山河破碎,颠沛流离,李清照念念不忘光复河山、回归故里。从这个角度看,大雁就是李清照本人。李清照以归雁自比,希望光复河山的思想在其诗中也能得到印证:绍兴三年(1133年)五月,朝廷派同签书枢密院事韩肖胄和工部尚书胡松年出使金朝。李清照满怀激情地作古诗、律诗各一首为二公送行。诗中有“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之句,表达了反击侵略、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充满了怀念故国的情怀。
“滿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黄花常指代人,一般意义上说,这里的黄花是词人自喻,词人感叹自己年老色衰、无人怜惜。如果站在隐喻国家的视角,黄花可以喻指流离失所的百姓如热锅上的蚂蚁,无人拯救,无人保卫。能够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诗句的李清照一定不只是哀叹个人命运的悲痛,她情系国家,热爱人民,看到的自然是满目疮痍,是流离失所的百姓,万千感慨不觉涌上心头。“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窗户介之于封闭空间和开放空间,窗户内是封闭的空间,窗户外是开放的广阔天地,窗户是沟通内外的媒介。词人守着这块小小的窗户,仿佛被困在这小小的空间里,她看着窗外的广阔世界,满目疮痍,如何不感叹是否挨得过这混乱的社会环境。词人一想到独守空窗,而广阔的窗外世界里的人民正在遭受苦难,她就愈加感到悲怆。
(三)梧桐黄昏:从自然衰败到国家衰亡的隐喻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这一意象内涵丰富,有人用梧桐点明时令气候,如“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有人用梧桐代表乡思,如“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有人用梧桐代表爱情,如“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有人用梧桐表现人生失意,如“怕一夕西风,井梧吹碧。底事闲愁,醉歌浮大白”。有人用梧桐代表失去的伴侣,如“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梧桐叶子大,细雨密而急促,雨落在梧桐叶上滴滴答答。这密而急促的雨打在飘落的梧桐叶上的声音,正是词人满腔热血抛洒故土的声音。点点滴滴,不仅点点滴滴在梧桐叶上,还点点滴滴在故国土地上,更是点点滴滴在李清照的心里,这如何不使人“愁”?黎明和黄昏都是一天之内阴阳交会的时间点,然而黎明从黑暗到光明,黄昏则是从光明到黑暗,黎明给人带来希望,黄昏则给人带来忧愁。“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们常常用“日薄西山”来形容一个人到了晚年,美好年华不再。李清照便正处于“黄昏”这一接近死亡的人生阶段,李清照所处的国家更是处于濒临崩溃的时刻。叶嘉莹先生认为:“词就是有这样一种微妙的作用。就是说他本来没有要写自己理想志意的用心,只是给美丽的歌女写一些漂亮的爱情的歌词。可是他不知不觉地就把他最深隐的本质,这不是拿腔作态说出来的什么伦理道德,而是他自己真正的感情人格的最基本的本质,无意之中,不注意之间流露表现出来了。”[6]李清照正是在这种不经意间书写出了关乎国家的“愁”之重与“愁”之深!
【参考文献】
[1]关志敏,蒋丹丹.李清照《声声慢》:“晚”来风急?[J].语文月刊,2017(03):79-80.
[2]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73.
[3]范新阳.李清照《声声慢》“晚来风急”辨析[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34):41-44.
[4]孙凯.《声声慢·寻寻觅觅》描写的是春季还是秋季[J].语文教学之友,2017,36(10):33.
[5]季广茂,隐喻理论与文化传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2.
[6]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12.
(作者单位:路玉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袁海锋,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