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方式探索
2024-05-11钟劲松张立华
钟劲松,张立华
(洛阳理工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大学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提升综合素质的关键阶段。加强大学生素质培养、提高大学生学习能力和辨识能力是当前高校教师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高校教师除对大学生倾注真挚的情感、传授丰富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将正确价值观的培育、学习思维的导入、专业知识的输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志向与目标的树立等构成的“五位一体”的全方位教育教学方式贯穿教学活动始终,有步骤、有逻辑地开展教学工作,引导青年大学生既掌握专业知识,也把握人生的大方向[1]。
一、正确价值观的培育
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培育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将立德树人融入教学全过程。
(一)高校教师要以德立身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师德素养是高校教师职业的灵魂,是对大学生无声的教育。高校教师要时刻注意言行举止,以正能量对大学生进行示范引导。高校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要向大学生展示积极向上、文明礼貌的生活态度,比如着装要整齐、举止要大方、语言要得体、行动要守时等,每次上课都要提前10分钟进入教室,做好课前准备,以行动为学生做表率。教师要用高尚的师德影响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如一些大学生初入高校时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不知道将来要从事什么工作,学习没有动力而得过且过,这就要求教师让大学生知道个人理想同祖国命运、人民利益息息相关,激发大学生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服务祖国、服务人民中实现个人价值。
(二)高校教师要言传身教
高校教师要结合所教课程的特点,既要传授专业知识,也要做到言传身教。首先,做好课堂教学思政教育。如《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理论、规则、惯例等内容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具有较强的涉外性和时代性,这对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该课程有一节内容专门讲解“国际贸易是一项涉外活动”,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把立德树人融入课程,强调外贸工作不仅代表企业和个人,还代表国家形象,要时刻记住自己是中国人。讲授“交易磋商”时,重点讲解谈判礼节内容,教导学生做一个有礼有节的外贸人员。在授课中教师要通过实际案例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三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目的。
其次,要做好课后的言传身教。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不是仅靠课堂教学就能达到,需要教师对大学生随时随地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要密切关注大学生行为体现的正能量,如对下课后随手关灯、上机后带走垃圾等“小事”要及时予以赞扬,在大学生心中形成“立德无小事”的观念。教师不仅要利用好课堂时间,还要抓住课后时间与大学生交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如许多大学生喜欢利用课后时间和教师交流课程内容、人生规划、考研方向及未来就业等,教师要针对学生的问题,日常与学生交流时认真给予解答和引导,告诉他们做事先做人,帮助他们“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第一步台阶”。高校教师可经常讲述往届优秀毕业生的例子,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知识讲座、专业竞赛、体育锻炼、社会公益等课外活动,充实大学生活,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生活态度。高校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大学生学会做人,树立爱国主义意识、公民意识、道德品质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主动适应社会要求[3]。
二、学习思维的导入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要将积极学习的思维传导给大学生,要结合课程特点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从需求、疑问、兴趣、困难等4个关键点着手,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
(一)用需求导入
高校教师要掌握大学生的学习心理,探究其学习动机。分析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要从“外”和“内”两方面着手。“外”主要指测试成绩、教师表扬等影响大学生学习目标的外在动机,外在动机对大学生的影响往往是暂时的,其效果较弱,不能产生持久的驱动力。“内”主要指大学生的“三观”、远大目标、未来事业发展规划等内在动机,由于其来自大学生持久形成的内在因素,能产生稳定、强大的驱动力。如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教师除要通过授课要求、课程测验、学习激励等措施进行需求的“外”部导入外,重点培养大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帮助大学生认识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其自发学习的动力。为此,教师要精心备课,优化教学内容,使所讲授的知识能满足大学生内心追求和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用疑问导入
高校教学整个过程是围绕“问题产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新问题产生……”的步骤,周而复始开展。为提升大学生的学习成效,高校教师要围绕这条求索链开展教学。要从该链条的初始环节“问题产生”着手,鼓励大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疑问,并对疑问进行深入思考。在探究解决疑问的路径时,大学生会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识。大学生的疑问可通过外部诱因和内部诱因激发出来。外部诱因的激发主要以教师为主导,教师结合学习内容设计疑问,从而引发大学生的好奇心理。如每次上课结束前埋下伏笔,为下次课堂设疑,促使学生课下思考,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4]。内部诱因是以大学生自身为中心,要求大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和产生疑问。大学生带着疑问听课,积极思考,主动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用兴趣导入
许多大学生之所以对某门课程或某个章节学得透彻,往往是因为教师的有趣表述或某个精彩案例而产生学习兴趣。兴趣一旦产生就会引导大学生开始对所学知识的思考,在思考中不断提升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如针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琐碎难懂的贸易术语,在授课中结合外贸工作实际,将外贸工作中的问题编成小故事来解释深奥的理论术语,做到深入浅出,使学生达到乐学的效果。大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不断有所发现和创新,就会迸发浓厚的兴趣,产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因此,教师在授课中增加内容的趣味性十分重要,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公序良俗的要求。
(四)用困难导入
学习内容太容易则较难激发学生的斗志,内容太难则影响其学习积极性,使其丧失学习的信心。学习内容的难度要适中,大学生只有经过多次思考和努力,才能完成学习目标。如《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贸易术语内容较难理解,学生有恐惧感,这就需要教师先深入浅出地讲述一个术语,然后要求学生按照规律去理解其他术语,形成一种可望而又可即的状态。学生通过从“望”到“及”的努力,不断尝试,克服困难,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和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关于“难”的程度,需要教师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学习程度来确定,一般情况下,难度要高于大多数学生学习能力的10%~15%,具体设计时要打破平衡。第一步,教师设计教学内容难度要高于大学生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第二步,在授课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大学生通过努力能够理解教学内容,达到平衡。第三步,提高难度,产生新的不平衡,激发大学生的学习潜力。从不平衡到平衡再到不平衡的循环往复的学习过程,可以使大学生取得最佳学习效果[6]。
三、专业知识的输出
教师向大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满足大学生未来工作的需要,实际上是一种输出。教师要认真分析大学生的真实需求,通过创新、变革教学内容使大学生产生“需要学”的动机,再通过改进授课方法和提升授课技巧使大学生“喜欢学”,然后分析大学生有哪些应知问题、欲知问题和未知问题,有针对性地向其输出,最终使大学生得到丰富有效的知识。
(一)输出的观点要“新”
教师授课内容要与时俱进,体现国内外专业领域的前沿信息。如《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与国际形势关系密切,教师在备课时要搜集大量的最新案例和数据,在授课时巧妙地插入理论中,给大学生以新鲜感和时代感。大学生就会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产生“欲知”的心理变化。而“新”与“变”往往是紧密结合的。因此,高校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推陈出新,使大学生所学知识由生变熟,由熟变精,精后生巧,从而深深地扎根在记忆中。高校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保持广阔的视野和良好的学科专业水平,做到随时能输出新观点。
(二)输出的知识点要“精”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授课教师要抓住所讲授课程的主要矛盾,提炼其中精华,突出教学重点。首先,要吃透教材内容,充分了解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按需对课程进行划分,形成课程特色。如在讲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将教材章节按照外贸业务流程划分,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体系。其次,教师要理顺课程讲授的思路,把握课程主脉络。如在讲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时,将课程的脉络归纳为“围绕一个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一条主线(合同);获得二个能力(理论学习能力、实际业务操作能力);掌握三方面内容(合同条款、交易过程与合同履行、国际贸易方式)”,使大学生在学习时始终把握课程脉络。第三,教师不仅要深入浅出,还要浅入深出。既要将深奥的理论通俗化,方便大学生理解,也要从简单的案例总结相关理论,帮助大学生提升理论能力。第四,讲授重在练,多练出精品。教师要做到精益求精,每次上课前都要从课程内容、结构、用词、逻辑性等方面反复推敲,努力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精品课。
(三)输出的过程要“美”
教师授课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内容丰富的中部和意犹未尽的结尾,使授课达到不断启迪大学生思维的效果。授课中的“美”,一方面是外在的美,PPT设计、板书设计、教师着装和言谈举止等都会给大学生以美的享受。高校教师要做到教学语言的艺术性、面部表情的亲和性、教学姿态的和谐性、教学设计的严谨性,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是内在的美,包括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及授课内容等,这能给予大学生精神方面的享受。高校教师要做到输出过程的内在美,就要不断更新完善知识体系,多读书、读好书,倒逼自己高效输入,丰富自身内涵。内在美是底蕴、是积累,能够为大学生树立学习的标杆。
(四)输出的内容要“实”
吸引大学生的教学内容大多要理论联系实际,使大学生能学以致用。高校教师可为大学生设立“四层学习”要求。第一层从教材中学,即以教材内容为主,根据教师课堂讲授的顺序、节奏及重点,将教材内容学懂学透。第二层从实践中学,即根据课堂上所学内容,积极参加课程实习实践,通过实习实践检验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第三层从案例中学,即结合理论学习,在课上和课下深入学习分析与课程相关的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第四层从文献资料中学,即通过课下阅读相关文献资料,扩展课程知识面。通过“四层学习”,让知识形成一个立体交叉的方阵,扩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可结合讲授内容带领大学生参加一些专业实践工作和科研工作,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增强其实践能力和未来岗位的适应能力[7]。
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单靠课堂知识灌输已经满足不了大学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高校教师应帮助大学生实现由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引导大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一)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在高校不仅要获得知识,更要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高校教师在答疑解惑时不能仅将答案告诉大学生,而要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思路传授给大学生,要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的疑问既是经过思考、发现问题的结果,也是下一步发现新问题、进行新思考的起点。教师在大学生提出问题时,要做到略答与详答相结合、全面解答与线索提示相结合。教师先跟大学生交流探讨,挖掘疑难问题的实质,然后向大学生提出诱导性的反问,促使其通过自主思考寻找答案。这种多层次的答疑方法是激发大学生深入钻研和培养其自主思考能力的路径之一。如每次给大学生答疑时,教师不直接给答案,而是让其他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用一个问题带动大家共同思考,通过辩论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其学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最后由教师对每个答案予以评价,帮助大学生判断正误。高校教师要培养大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独立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在社会中更具有竞争力,使其拥有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二)自我纠错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认真对待大学生提出的问题,培养其自我纠错能力。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一些小疑问往往自己能查到答案,而向教师提出的疑惑,大多是其较难解决的。教师针对大学生的问题,不要轻易给出答案,要坚持点拨要旨的原则,引导大学生思考。如在批改作业时,可采用在错误答案下面划线,再加上提示性批注的方式,启发大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改错。高校教师对大学生自我纠错能力的培养,实质就是培养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大学生培养自我纠错能力:一是要学会独立思考,在学习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二是要不断提高知识水平,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三是要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寻找最适合的解决方案。四是要坚持不懈,在纠错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挑战,但要不断尝试和探索,直到找到最佳解决方案。五是要学会反思总结,在解决问题后,要回顾自己的解决过程,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志向与目标的确立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方式,都要教育大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大学生只有胸怀大志,才能以远大志向作为前进的动力,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从而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因此,志向的确立是关系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一环,充满正能量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为国为民的信念与使命感、积极向上的进取心与求知欲等都是志向的具体体现。志向的确立对大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具有激励和定向作用。
大学生要实现远大志向,就需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确立目标是成功的起点,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然而,一些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存在目标不清、规划不明、动力不足的问题,他们时常感到迷茫。因此,高校教师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学习目标,引导其朝着正确的目标发展。教师帮助大学生确定的目标要适当,既要有所激励,又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匹配度,不能超过其承受能力,否则,“期望”就会变成“失望”。同时,目标要有阶段性,要把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结合。高校教师要经常与大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个性,为其提出不同层次的目标,并要求他们为每个目标做好规划,制订一系列的行动计划,有步骤、有计划地去完成这些目标,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