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防控

2024-05-10李影

河北农业 2024年4期
关键词:飞虱若虫侵染

□文/李影

玉米粗缩病也称玉米条纹矮缩病,是一种植物病毒引发的典型病害,由灰飞虱吸食叶片汁液后感染植株,表现为植株节间缩短矮化、叶色浓绿、顶叶丛生,一般不能抽生雄穗和花丝,发病株减产50%以上,严重时甚至绝收。为了做好虫情监测和统防统治工作,可以建立专业机防队,进行统一防治。

一、玉米粗缩病发生症状

(一) 苗期症状。玉米粗缩病在玉米出苗后就会感病,5~6叶期就开始出现症状,心叶不容易抽出而且会变小,这是玉米粗缩病早期感染的诊断依据。发病时在心叶中脉两侧的叶片上有透明的断断续续的褪绿小斑点出现,然后呈细线条状逐渐扩展到全叶,叶背面的主脉上会出现长短不等的白色蜡状突起,根和茎的维管束肿大,根系不发达,比较容易拔出。

(二) 成株症状。染病后植株叶片较浓绿、僵直且宽厚,植株生长迟缓,严重矮化,心叶不能正常展开,植株基部节间缩短,重病植株矮化严重,是正常植株高度的一半,抽穗不理想。症状较轻的植株,雌穗上部的叶片浓绿,顶部节间缩短,雄穗不能抽出,抽出后也没有花粉,雌穗基本上不能结实。如遇大风、大雨天气,植株容易因营养不良而导致茎秆脆弱,会出现大面积倒伏现象,导致地块减产,甚至绝收。

二、玉米粗缩病发生防治现状

病毒侵染玉米植株后,病原物随着寄主细胞的分裂而同步增殖,目前生产上一直沿用盐酸吗啉胍、氨基寡糖素抑制病原增殖和增施锌肥钝化病毒的方式进行防治,但效果有限。

三、玉米粗缩病发生的致病机理

与植物真菌和细菌作为病原物引起的病害不同,玉米粗缩病是由植物病毒侵染所致,主要是靠介体昆虫灰飞虱,进行带毒侵染并传播。

(一) 病害传播侵染与环境的相关性。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环境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靠近冬小麦种植区和有越年生杂草生长的沟、渠、埝、埂等公共用地及夹荒地发生较重;病害发生程度由远及近逐渐加重,而孤立种植且面积较小的春播玉米,病害发生更为明显。

(二) 传播侵染与介体昆虫的相关性。灰飞虱主要以二代3 龄后若虫进行带毒取食并侵染玉米植株。自2022年4月25日开始,对灰飞虱二代若虫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如图1)。

图1 灰飞虱二代若虫发生情况(2022年)

具体方法是:选择有代表性的春玉米播种区进行五点取样调查,每点取20株玉米记录灰飞虱若虫发生量直到5 月20 日,3 龄若虫进入始末期,具体数据如下图进行重点标注。

(三) 病害传播侵染与播种时间相关。春播玉米的播种持续时间较长,大部分在4 月下旬到5 月中旬进行,延续时间较长。由于播期不同玉米粗缩病发病率表现不一致。病害发生调查选择灰飞虱调查相同地块于2022年7 月1 日玉米抽雄前期进行,采取五点取样法,每样点调查100株,记录平均病株率。详细调查结果(如图2)。

图2 春玉米不同播期粗缩病发病率调查

综上所述,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程度与周边环境和灰飞虱二代若虫消长及播期关系密切,其中,5 月1~10 日播种的发病率明显偏高,正好与回飞时二代若虫发生期高峰相吻合。

四、传毒介体昆虫防治药剂筛选工作

做好灰飞虱的药剂防治工作,是预防玉米粗缩病的有效措施,且需要对防治药剂进行筛选。实验结果表明,20%联苯·噻虫嗪SC20 毫升/亩药后1 天、3 天、7天平均防效分别为95.80%、98.61%、98.52%,药效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是灰飞虱防治首选。

附表:灰飞虱防治药效对照表

五、病害防治的具体措施

(一) 加强灰飞虱的监测预警。早春自灰飞虱结束越冬开始搞好系统调查和大面积普查,确定疫情易发区,准确掌握灰飞虱各虫态发生情况,预测二代若虫发生高峰期指导适期防治。小麦收获后是灰飞虱迁飞的高峰期,也是防治夏玉米粗缩病的关键时期,要加强灰飞虱种群数量的监测,及时掌握虫情和病情发展动态,及时地发布预报,做好防病治虫的技术指导,有效地切断病毒的传播链,减轻病害的发生几率。

(二) 清除田间杂草。冬季清除田间地头杂草减少灰飞虱越冬场所,春季清除田间地头杂草可以减少灰飞虱成虫繁殖和越夏场所。秋收之后也要及时地清理玉米根茬,减少越冬寄主。

(三) 适期播种。一般年份播种时间尽量避开在5月1~10日进行,适当延播效果更好,这样使玉米五叶前期幼苗避开二代灰飞虱3 龄后若虫的取食,又可避免5 月上旬寒流的影响。

(四) 统防统治。在防治时,以村为单位在统一的时间里进行统一防治,相较于一家一户的分散防治更能有效地整体压低虫口密度。提倡建立专业机防队这种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统一防治会取得显著效果。

(五) 药剂防治。玉米出苗后,五叶期以前第一次用药,每亩使用20%联苯.噻虫嗪SC20毫升对水30千克喷雾,因灰飞虱二代若虫期持续时间较长,可掌握用药2~3 次,并注意与其他药剂,如噻虫嗪吡蚜酮等交替用药,以免过早产生抗药性。

六、结束语

目前针对玉米粗缩病没有特别有效的药剂能够对病毒进行灭杀,现有的手段主要是通过灭杀灰飞虱、遏制病毒源、隔断传毒渠道从而减轻病毒危害。玉米粗缩病的防治工作要秉持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防治工作中早发现、早防治,做好虫情监测预警工作,加大玉米粗缩病的防治宣传工作,让农户从根本上认识到玉米粗缩病的危害和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要提高玉米生产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够更好地为玉米安全生产工作服务。

猜你喜欢

飞虱若虫侵染
元江灯下飞虱种群调查
直接多重TaqMan qPCR方法快速鉴定褐飞虱属3种飞虱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褐飞虱体内共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三种稻田常见螯蜂对半翅目害虫的寄主偏好性及控害作用
芸薹根肿菌侵染过程及影响因子研究
甘蓝根肿病菌休眠孢子的生物学特性及侵染寄主的显微观察
不同日龄悬铃木叶片对悬铃木方翅网蝽若虫发育及存活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