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褐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2024-05-10王书芳杨淑敏王发民王方方郭明明
□文/王书芳 杨淑敏 王发民 王方方 郭明明
魏县玉米常年种植面积在60 万亩左右,是粮食种植大县,发生的玉米病虫害有10 多种,近年来,玉米褐斑病是最常见的一种。2018 年,玉米褐斑病在魏县大发生,发病地块高达80%以上,严重地块病斑侵染到茎秆,病斑多在茎节附近,后期遇大风降雨等强对流天气,引起倒伏,损失惨重。近几年也是连年发生,给魏县玉米生产带来严重威胁。
玉米褐斑病是由玉米节壶菌侵染引起,发生在玉米上的一种常见病害。一般在玉米8~11 叶期开始发病,初侵染病斑为水浸状褪绿小斑点,成熟病斑中间隆起,内为褐色粉末状休眠孢子堆;叶片上病斑连片并垂直于中脉的病斑区,和健康组织相间分布,呈现黄绿条带,这点是区别于其他叶斑病的主要特征;叶鞘、叶脉上的病斑较大,红褐色到紫色,常连片致维管束坏死,随后叶片上由于养分无法传输而枯死,对产量造成一定影响,一般发病地块病株率约10%,严重地块病株率已达30%以上,遇大流行年份,病株率高达100%。
一、病原特征
病原菌为玉米节壶菌,该菌菌体单细胞,有细胞壁,多核。玉米节壶菌可在寄主体外或体内寄生。外寄生阶段时间短,菌体在寄主体外,产生细短的假根伸入寄主细胞。菌体膨大后转变成长椭圆形或卵圆形的薄壁孢子囊或配子囊,释放出体形较小的游动孢子或游动配子。同型游动配子成双结合形成合子,合子萌发后侵入寄主,在寄主体内发育成不定型的菌体,进入内寄生阶段。菌体间有丝状假根相连,菌体膨大后转变为球形休眠孢子囊,从囊盖开口释放出体形较大的游动孢子。
二、危害症状
危害症状比较复杂,叶片、叶鞘、茎秆和苞叶上均可感病。但在不同部位表现症状不一。
叶片感病:叶片上病斑圆形、近圆形或椭圆形,小而隆起,直径仅1 毫米左右,常密集成行,成片分布。病斑初为黄色,水浸状,后变黄褐色、红褐色至紫褐色。后期病斑破裂,散出黄色粉状物(病原菌的休眠孢子囊)。病叶片可能干枯或纵裂成丝状。一般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最初为水浸状褪绿圆形或椭圆形小密集成行,与健康组织相间分布呈黄绿条带,渐渐变成褐色或红褐期叶片的病斑处呈干枯状,病斑表面破裂,散出褐色粉末,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这点是区别于其他叶斑病的主要特征。
叶鞘感病:茎上病斑多发生在节的附近,在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最初为黄褐多功能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为圆形或椭圆形到线形,近的叶组织常呈红色,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遇风易倒折。由于不同玉米品种间对该病的抗性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无论在苗期、还是在后期,不同玉米品种间发病程度会有所差异。
茎秆感病:茎秆多在节间发病,叶鞘上出现较大的紫褐色病斑,边缘较模糊,多个病斑可汇合形成不规则形斑块。
三、流行规律
褐斑病病菌常会以休眠孢子囊的形式越冬,越冬场土壤或病残体居多。来年休眠孢子囊仅随风雨传播,萌发后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萌发产生侵入丝,侵入玉米幼嫩组织。玉米多在喇叭口期始见发病,抽穗至乳熟期为显症高峰期,夏玉米栽培区若6 月中旬~7 月上旬降雨多,湿度高,则发病增多。实行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后,田间地面散布较多病原体,侵染菌源增多,发病趋重。植株密度高的田块,地力贫瘠、施肥不足、植株生长不良的田块,发病都较重。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
四、发病原因
一是玉米褐斑病病原体菌主要来源于土壤及遗留在田间带菌的玉米植株病原体(如上年发生地块的秸秆再次还田或者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带菌的农家肥),病菌随之被带入田间。病菌休眠孢子囊能够抵御不良环境,即使是病残体发生腐烂,休眠孢子囊也可存活3 年以上。高感品种连作时,土壤中菌量每年增加5~10倍。
二是植株生长健壮,抗性较好发病相对较轻甚至不发生,而植株生长不良,免疫力较低,也是发生褐斑病的主要诱因。
三是高温、高湿利于褐斑病的发生及发展。每年7、8 月份温度高,湿度大,阴雨日较多,有利于发病。
五、防治方法
(一) 选种抗病品种。在玉米褐斑病的常发区和重发区,选择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褐斑病危害最有效的措施。同时,精选籽粒饱满、大小均匀、无病虫感染的优良种子,来保障全苗、齐苗、壮苗,增强植株的免疫力和抗病性。
(二) 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玉米褐斑病发病严重的田块,应避免秸秆还田,或者采取轮作倒茬,以减少土壤中病菌的积累;施用农家肥有机肥应腐熟再施用,在玉米4~5叶时结合土壤肥力、苗情及时追施尿素等速效氮肥,促进玉米生长,提高玉米苗期抗逆能力,减轻病害的发生。
(三) 化学药剂防治。建议用量为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1500~2000 倍液,或25%丙环唑乳油1500 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或12.5%烯唑醇1200 倍液等。为提高施药效果,可同时添加磷酸二氢钾、尿素等作叶面追肥。
为保证防治效果,用药应做到以下几点:要关注天气情况,避免降雨前后3 小时喷施;要避开高温时段,选择在上午10 点前和下午4 点后喷药;植保无人机喷药,每亩用药量不低于2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