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党建引领德育工作的理论逻辑与机制构建

2024-05-10冯雪艳李海金

中国德育 2024年7期
关键词:党建引领德育工作新时代

冯雪艳 李海金

2022 年 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明确指出“要把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重要内容”,基层党组织应“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党建与德育深度融合,以党建引领德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学校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也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路径。本期话题聚焦“新时代党建引领德育工作研究”,围绕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以飨读者。

摘 要 党建引领德育工作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新时代德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新时代以来,随着党建引领社会各项事业的纵深推进,德育工作在迎来发展机遇期的同时,也遇到了新挑战,即传统德育观念向现代德育观念的融入与转型,德育工作者与青少年之间的矛盾与张力,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合作与分工。为此,需要党建以价值引领推进传统德育观念向现代德育观念的有效转型、以组织引领驱动德育工作者与青少年的高效沟通、以机制引领构建“一核多元、协同发力”的德育工作体系,推进新时代德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建引领;德育工作

作者简介 冯雪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李海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1],并进一步指明,“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2]。因此,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将德育置于教育的首要位置,这既是由思想道德的首要地位所决定,也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与宗旨决定。[4]因此,新时代坚持党建引领德育工作,对培养品德高尚的人才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党建引领德育工作的理论逻辑

党的领导是保障我国社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党建引领德育工作的提出,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执政原则、奋斗目标以及德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所决定的。要想建立起党建引领德育工作的常态化体制机制,寻求优化新时代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有必要深入对党建引领德育工作的理论逻辑进行溯源与探析。

(一)党建引领德育工作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内在要求

党建引领德育工作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革命是建立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上的矛盾运动,既包括对旧的政治上层建筑的革命,也包含新的社会建设运动。[5]德育工作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社会革命的范畴。马克思主义政党中的自我革命主要指这一政党能够通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有效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而克服自身的缺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6]中国共产党在引领德育工作中,能够通过自身的不断建设,解决德育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同时在解决难题中,又加强了自身的建设,实现党建工作与德育工作的双向促进,这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历史担当与坚强决心。

党建引领德育工作体现了“党的全面领导”的执政原则。领导权问题历来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对无产阶级政党如何夺取政权、掌握政权进行了详细阐述,认为革命和建设都离不开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7]在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与复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充分证明了党的领导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毛泽东曾指出:“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8]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了:“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9]德育关涉着国家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又决定着一个国家、政党走何种路、举何种旗帜。在中国,只有将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牢牢地掌握在中国共产党手中,才能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与发展。因此,党建引领德育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内在要求。

党建引领德育工作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人的自由、平等与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其中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包括身心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質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思想道德素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10]。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便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并将之作为教育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器,充分地体现在其教育方针中。中国共产党并非仅重视智育的发展,更是将德育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重视对人的全面培养和全面发展。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更是通过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以及纯洁性建设,提升对德育工作的引领能力,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断蓄力。

(二)党建引领德育工作是推动新时代德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党建引领德育工作为德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权威保障。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强调权威的重要性。恩格斯指出:“没有权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动。”[11]中国共产党作为强有力的中央权威和正确的领导核心,带领中国各族人民进行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斗争并取得了最终胜利,使得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取得这一胜利的宝贵经验就在于其本身能够以加强自身建设的方式完善自身能力、增强自身权威。新时代,若要实现德育的高质量发展,则需要强有力的权威凝聚力量、指引方向,而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本身通过自我建设、自我完善,增强自我权威,以强大的权威感和效能感引领德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德育工作为德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德育工作的深度、广度与难度关系着教育强国建设的成败,需要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有效发挥党建引领的政治优势。党的政治建设首要任务是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并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政治建设就是要推动全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并将其贯彻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故此,中国共产党通过自身的政治建设能够确保新时代德育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推进,这对新时代德育工作的高质量推进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党建引领德育工作给予德育高质量发展以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撑。要推进德育工作的高質量发展,需要把握开展德育工作的长远性与持续性特征。党的思想建设为德育工作的长远开展与持续推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凝结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德育工作的深入探索与丰富实践,是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德育理论,对推进新时代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引功能。同时,中国共产党通过自身的组织建设,能够有效激发党组织对德育工作的强大组织和动员能力。通过健全党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制度,不仅能够有效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而且还能够通过培养选拔优秀的年轻干部为新时代德育工作提供人才储备,进而为德育工作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二、新时代党建引领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人才培养并非仅仅是育才,而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其中育人是根本。人无德不立,而育人之根本在于立德。[1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13]然而,新时代以来,德育工作在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即传统德育观念向现代德育观念的融入与转型,德育工作者与青少年之间的矛盾与张力,学校、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一)传统德育观念向现代德育观念的融入与转型

当今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道德观念复杂化,德育工作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传统德育观念在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不少优秀的德育观念得以传承与弘扬,但仍然有大量且重要的传统德育观念尚未融入现代德育观念。例如,“尊道贵德”“推己及物”“仁爱”等观念需要进一步弘扬,使其融入现代德育观念之中。因为这些传统德育观念十分强调“道”与“德”的重要性,这有助于“赋予道德以信念的力量,使遵循道德成为一种强大的约束力量”[14]。同时,大量的传统德育观念需要更新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比如传统德育观念中的“家长制”“官本位”“忠君”等则需要进行深刻的革新,因为这些观念都在强调家族抑或宗族与国家之间的相通性,在家族、宗族或国家的组织体系中,其组织构成系统与权力关系配置所遵循的是父权家长制,并没有超脱于血缘——宗法关系。这与现代社会德育中的民主、平等、公平等观念相悖离,对这一部分传统德育观念需要根据新时代的现实情况进行批判性发展。因此,新时代如何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处理好传统德育观念向现代德育观念的融入与转型,如何在传授道德知识的同时培养青少年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自主选择能力,是促进德育工作有效开展需要认真思考和着重解决的问题。

(二)德育工作者与青少年之间的矛盾与张力

德育的良好发展需要德育工作者以恰当的方式将正确的价值观念传递给青少年,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新时代以来,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实现了新的质变与飞跃,特别是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青少年与外部世界的联结越来越密切。青少年群体虽身居校园,但能够眼观社会,并且能够根据社会发展的风向标不断地调整着自身。[15]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16]由于广大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念形塑期,尚不具备正确与成熟的价值评判标准,极容易被错误的价值观念干扰,形成“欲望至上”“感性主导”“娱乐至死”“盲目从众”“追求速变”等错误的价值观念。同时,青少年在接受正确价值观念时,不再是无条件地接受,而是基于自身所获得的社会经验判断地接受。对于此,德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不仅仅是将正确的价值观念传递给青少年,还需要考虑所传递的价值观念是否得到其情感认同并对其产生持续行动。

(三)学校、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青少年成长的三个重要阵地,德育工作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的协同配合,形成合力。然而,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德育工作中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一方面,由于价值认同不一致导致学校、家庭和社会德育目标的差异化。学校德育更加注重整体与局部、社会与个体、长远与现在的统一,而现实中家庭德育偏重于让青少年的成长服务于家庭的未来发展。同时,由于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社会德育越来越强调青少年个人能力的突出与生存技能的完善,缺少对品德发展的关注。另一方面,由于德育分工不明晰,导致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德育工作失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推进,学校逐渐成为德育工作的重要主体,而家庭和社会处于辅助地位。这便导致家庭和社会过于强调学校德育的主体责任,而忽视自身在青少年德育中的重要作用。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由于学校、家庭与社会之间所承担德育工作的身份与职能差异化造成的。基于此,如何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有效分工与合作,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三、构建党建引领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为有效应对新时代党建引领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亟须探寻并构建党建引领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基于此,需要以价值引领推进传统德育观念向现代德育观念的有效转型,以组织引领驱动德育工作者与青少年的高效沟通,以机制引领构建“一核多元、协同发力”的德育工作体系,真正实现党建引领德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一)以价值引领推进传统德育观念与现代德育观念的有效融合

德育观念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德育工作能否高质量推进。新时代传统德育观念在转型中出现了与现代德育观念的疏离。所谓传统德育观念与现代德育观念相疏离,更多强调的是传统德育心理与现代德育心理之间的互斥。这就需要我们在对传统德育观念进行创造性转化时,必须率先厘清传统德育观念的根基、服务对象、德育内容以及德育方法。其中,传统德育观念的根基在于,以某种心理积淀和生理遗传的方式贮存在人的心理—生理机制之中,构成较为稳定的心理—生理模态。[17]就服务的对象而言,传统德育观念一部分为封建统治服务,维护统治的合法性;另一部分为秩序服務,维护地区的稳定性。就传统德育内容而言,重点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等内容。就传统德育方法而言,重点是教化与规训。

传统德育观念并非全部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值得传承与发扬。对于落后的传统德育观念则需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领导了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并且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加强自身建设,尤其是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的重要武器。因此,新时代应继续发挥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的优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价值引领推进传统德育观念的现代化转型,实现传统德育观念向现代德育观念的有效转化与发展,确保德育工作正确的政治立场和科学的发展方向,有效促进育人目标的实现和育人效能的提升。

(二)以组织引领驱动德育工作者与青少年的高效沟通

德育工作不能仅仅触及青少年的认知层面,还需要深入青少年的行动层面。换言之,不仅要让青少年在认知层面了解德育的内容,还要让青少年认同德育的理念并使其行动符合社会规范。然而现实中,德育工作者往往将德育的重心工作放在青少年的认知层面,对于青少年是否认同、是否采取相应的行动处于相对忽略的状态。“只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做到了真正的认同,才有可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8]故此,德育工作的有效落地需要加强德育工作者与青少年的高效沟通。

在加强德育工作者与青少年的高效沟通方面,需要有效发挥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能力,以组织建设强化党对德育工作的组织引领,为新时代德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能量”。一方面,通过不断加大党组织的“红色覆盖”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坚持把组织网络建立在青少年德育工作的第一线。通过“党员先锋岗”“党员志愿队”“临时党支部”等多种形式开展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引导青少年将所习得的道德情感观念及时地转化为自身的行动。另一方面,依托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支撑,提升党建引领德育工作的效能。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加速器,也是提高德育工作效能的推动力。党建引领德育工作需要把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建立联系服务青少年的“党建智慧服务平台”,有效整合党建服务、校园服务等资源,形成“党务+服务”机制,对学校党组织工作、党员群体行为习惯、青少年德育需求等数据进行分析,推动党建信息化在提升德育工作效能上发挥更大作用。

(三)以机制引领构建“一核多元、协同发力”的德育工作体系

新时代以来,德育工作出现了新形式,学校管理调整、家庭结构转型、社会竞争加剧,学校、家庭和社会不同层面的德育工作在提升青少年综合素养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仅将德育工作抛给学校的做法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如何有效地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的力量协同,关系到德育工作的质量。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能够起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因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建的核心凝聚力量,是新时代德育工作的首要特征。通过党的自身建设,使其能够在德育工作中凝聚起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的力量,形成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从而有效激发德育工作的活力。

德育工作属于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是学校、家庭或社会其中某一方的责任或义务。推进德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将德育工作置于社会整体中。坚持党对德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及各个方面,构建起“一核多元、协同发力”的德育工作体系。具体而言,一是平衡主体间差异,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一致的德育认同目标。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利用党组织将学校、家庭和社会有效联结,以联合党会等形式,深化对“立德树人”这一德育目标的认识与体悟,以形成育人合力。二是在存异中寻求互补,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德育优势。学校、家庭、社会不同主体间存在的差异是德育工作协同开展的前提,特别是在分工精细化的现代社会,不同的主体发挥着不同的社会功能,并存在着各自的目标和任务,因此三者不会自然协同发展。基于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凝聚能力,在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中引导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的优势互补,明确学校要充分打造组织化、专业化和生动化的德育阵地;家庭要形成个体化、生活化、亲情化的德育场景;社会要构建多元化、时代化、情景化的德育机制。以此构建起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的“一核多元,协同发力”的德育工作体系。

党建引领德育工作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新时代德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对新时代德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挑战,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有效推进对德育工作的有效整合,利用党组织的建设优势才能化解德育工作中出现的难题。党建引领是德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新时代德育工作的高质量开展,需要依赖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功能,强化党建对德育工作的引领作用。而想要让党建真正引领德育工作,使党组织真正成为党的战斗堡垒和德育工作的引领者,就需要党组织赋予德育工作相应的组织和资源支持,形成党组织统一、规范、有序的工作制度。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共产党对德育的引领,不是用政党的组织和建设取代德育的重要作用,而是通过党组织,为德育工作的内外沟通、上下互动提供一个现实的操作空间和发展平台。未来,需要党建以价值引领推进传统德育观念向现代德育观念的有效转型,以组织引领驱动德育工作者与青少年的高效沟通,以机制引领构建“一核多元、协同发力”的工作体系,以更好推进新时代德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2][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4.

[4]陈华栋.“为谁培养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传承与新时代创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8):45-60.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

[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70.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35.

[8]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32.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1.

[10][13]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9-11(1).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72.

[12]储朝晖.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青少年全面发展[N].人民日报,2021-12-08(5).

[14]江畅,陶涛.中国传统价值观现代转换面临的任务[J].湖北社会科学,2019(3):174-182.

[15]吴晓云.新时代中小学党建德育工作的新挑战与关键举措[J].人民教育,2023(24):24-28.

[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9.

[17]王杰.传统文化中的主体价值及其现代转换[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3):91-96.

[18]张宁娟.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三个基本问题[J].中国德育,2021(10):44-49.

责任编辑︱李亚静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1年度重大项目“新時代新阶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研究”(21ZDA125)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党建引领德育工作新时代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共治的探索与实践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豫园街道党建引领下非公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探索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建设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引领强村惠民工作的研究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
党建引领 社会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