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汉字文化探究

2024-05-10朱敏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3期
关键词:汉字文化汉字高中语文

【摘要】汉字文化博大精深,而语文的载体就是汉字。为了能够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并帮助学生学习了解汉字文化,必须要对汉字教学予以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探讨了当前高中汉字教学的现状。同时,我们也提出了一些关于如何有效推进汉字教学的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字文化。

【关键词】高中语文  汉字  汉字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03-0181-03

国家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文文字的能力。”[1]基于此,构建现代化的课程体系的关键在于形成一种新的、开放式的课程理念,这同样适用于高中阶段的汉字教学。相较于初中学段以记忆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方式,高中的汉字教学更应侧重于扩大学生的文化和历史视角,让他们深入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广度和深度,真实体验中华文明的璀璨光辉,从而主动承担传承文化的职责。

一、高中语文汉字教学的现状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提笔忘字”的现象不仅在成年人中,在青少年中也有蔓延的趋向。《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风云会》一类的文化节目,正是基于这样的现状而产生的。

学生日日与汉字相伴,也最容易忽略它的美。小学和初中,特别是小学阶段,汉字学习是主要的学习内容。但整个高中阶段,汉字教学的概念被弱化,只是在认识字的数量上有所扩大,汉字书写不规范,文言文古今词义混淆,更谈不上对汉字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了。比如《蜀道难》中“剑阁峥嵘而崔嵬”中的“崔嵬”既是同部首词语,又是联绵字。学生默写的时候,没有掌握它的特点,将“崔嵬”的“嵬”字,随手写成“出”字头。又如《劝学》中“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同学们经常把“蛇鳝”两个字的偏旁写成都是虫字旁或者都是鱼字旁。

面对这样的现状,“如何进行有效的汉字教学,如何增加汉字教学的文化内涵,是广大语文一线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2]。

二、高中语文汉字教学的策略

(一)追寻汉字源头,激发学习兴趣

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对汉字形状与意义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故事。根据《说文解字》中的描述,“文”这个字代表着一种复杂而精美的图案花纹。然后引申出其他含义,如由“文身”引申出“花纹”“纹路”之意义。同学们在做练习题时,做到了杜牧的《江上雨寄崔碣》,首联是“春半平江雨,圆文破蜀罗。”同学对“圆文”一词,就是难以理解。如果知道了上述的释义,“圆文”的含义就迎刃而解了——“文”就是“花纹”。现代汉语常说的“文字”的“文”已经是原来的引申意义了。

“‘兹去掉草头,成为两个并列的‘幺是丝的省笔字,也就是草木繁多的意思。又因为丝很细,经常要聚合很多以成就,于是有‘丝聚的意思。”“兹”去掉草头后的字根“幺幺”表示小、细、密,多等意思,如《说文解字》里说道:“兹,草木多益也。”

我在教授语文必修上古诗词诵读部分的《涉江采芙蓉》的时候,给学生展示“涉”字的甲骨文,图像是中间一条横着的河,两只脚在河的上边、下边。“涉”的字形就表示趟水过河。据此,同学们眼前就展现出女子趟水过河,采莲送给心上人的场景:一位赤足的女子,行走在浅浅的江水中,江水滑过她的肌肤,也触动了她的心。一个“涉”字,把这种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理解汉字的源头,才能规范书写。如《劝学》中的“蛇鳝”二字,如果同学们能了解到两个字的源头,就不会犯写错偏旁的错误了。“蛇”字本来和“虫”“也”“它”同源,后来各自分化,表示不同的意思了。“它”字经历了不断的发展,经常被借用,秦汉时期,在“它”的基础上又加了“虫”字旁,和借用的“它”区别开来,也就有了后来的“蛇”字。在東汉时期的《说文解字》中,“它”被描述成一种象征性的形状,“象弯曲垂尾形”。又说,“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文中的“它”就是古“蛇”字。原来在远古时代,被蛇咬伤是日常事件。人们见面就会问“无它乎”,就是说“没蛇吧?”这和现代社会见面问“吃了吗?”有异曲同工之妙。蛇在众多神话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蛇的纹样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常见于青铜器上的蟠虺纹,是以弯曲的小蛇形象组成的几何图案。“鳝”也是古人很喜欢端上餐桌的菜肴,元稹的《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提到黄鳝:“杂莼多剖鳝,和黍半蒸菰。”将黄鳝和莼菜搭配在一起,和黍米饭以及茭白同时食用。宋代陈藻写的《建剑风土》中有:“四时篁有笋,两岸鳝多鱼。”可见鳝鱼在古代人民生活中已经是很多见的了,鳝分明就是一种鱼。同学们如果了解到这些,再也不会给“蛇”字和“鳝”字随意更换偏旁了。

一个汉字中所蕴含的信息量,能够让人窥见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是一个官僚制度由来已久的国家,官员的任命、免职等都有专业的术语描述。同样是表示官职的变迁,“迁”表示调动并升迁官职,《后汉书·张衡传》写道“拜”和“迁”:“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擢”表示从低级到高级的升迁,李密《陈情表》写道:“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征”表示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来充任官职,《史记·吕太后本纪》写道:“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拜”表示授予官职,《廉颇蔺相如列传》写道:“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古代人的服饰中,帽子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有很多对各种帽子的描述,以达到细微的辨析。“冕”这种帽子是给皇帝、诸侯还有卿大夫戴的,后来逐渐演变为皇家专用的物品,因此有“加冕”这一说法。 “帻”就是包头巾,用来包裹着头,中间露出头发,帻前高后低,然后再加冠。“冠”是一般官员和文人雅士佩戴的帽子,《满江红》中写道“怒发冲冠凭栏处”。“弁”指的是古时候的一种高贵的帽子,通常用于男士穿着正式服装的时候佩戴。普通民众头上戴的就叫“帽子”。“帽”字的初文就是“冒”。《说文解字》未收“帽”字,仅见“冃”字与“冒”字。《说文解字》卷七冃部:“冃,小兒蛮夷頭衣也。从冂;二,其饰也。凡冃之属皆从冃。”“冒”字的金文字形是在“目”(代表头部)的上边直接画一顶帽子,表示戴在头上的帽子, “冒”是一个由“目”上添加“冃”两个构件后成的加体会意字。我们在书写的时候也要注意,现代汉字楷书的“冒”字上边的构件既不是“日”,也不是“曰”,而是“冃”的压缩变形,这就是帽子的象形。

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简化字的推行,循字形而探究字意已经不常见了。学生只是简单识记简化字,不利于对汉字的掌握,也无法对汉字背后的文化蕴涵有深刻的认识。教学中穿插汉字变迁的讲解,有助于形成对汉字感性认识和审美体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3]。

(二)穿插传统文化,增强研究意识

2022年的冬奥会以迎客松开幕,以折别柳闭幕。闭幕式上的“折柳寄情”节目,让深谙中国文化的人心领神会。“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出自《诗经》,表达离别时对故乡的不舍;而“杨柳岸,晓风残月”则由宋代词人柳永所作,描绘了清晨江边的景色和月亮渐落中的情感变化——这些细腻描述告别心情与思念心绪的作品都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并成为他们共同的诗歌意象。柳者,留也;丝者,思也。更深层的,柳代表分别的意思来自“卯”,“卯”原本的意思是剖开祭祀的牲畜。枝条分明的柳枝和柳叶,同样也有分开的意思。汉字所传达的是中国人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

体会汉字的魅力,离不开汉字所产生的语言环境,很多汉字在特定时代背景中有特定的寓意。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古诗文的同时,联系当时的现实,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比如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中:“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在阅读本诗的时候,学生一开始认为“分茶”就是大家分一杯茶喝。其实分茶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茶道”,只是使用茶叶和水,而不需要其他的材料,就能在茶汤中展现出文字和图像,类似于现代人的咖啡拉花。读到这里,同学们加深了对古人生活的了解和想象,能了解祖宗的生活习惯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汉字的魅力还体现在文字的使用过程中。汉字的精华大多存在于文学经典中,对这些经典的解读,也是汉字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北宋时期的大文豪欧阳修非常注重炼字,他极力主张语言的精炼。

根据《宋稗类钞》的描述,欧阳修为时任魏国公的韩琦撰写了文章《相州昼锦堂记》,其中引用了《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名句:“富贵不归乡,如衣锦夜行。”欧阳修借“昼锦”二字发挥,不写昼锦堂本身,着重写昼锦堂主人的志向远大和轻视富贵。最初的内容是“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然而,他在提交稿件之后反复思考并认为此内容不够恰当,于是立即派出信使以最快的速度把文稿再送回来,进行了修正并且再次送回去。收到修订后的版本时,接收者只是匆忙浏览了一遍,感到非常困惑,因为它与原始版本并没有任何区别。但经过仔细阅读,他们发现整个文章只对“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做了微调,变成了“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改句就是多了两个字“而”。但改句中的两个“而”字,读起来让语气变得更加舒缓,音律和谐,增加了抑扬顿挫的感觉。对此感兴趣的同学还收集到了蔡襄所书《昼锦堂记》碑文的资料,蔡襄所書的《昼锦堂记》汲取颜书笔意成之,严谨遒劲,方圆兼备,堪称精品。又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赵孟頫行草书《相州昼锦堂记》呈现出了一种别样的力量和美感,使整篇文章更具气势。一个炼字的例子,引出大家对文章和书法的鉴赏,感受到汉字独特的魅力。

语言文字在生活中发挥着它的实用性,熟练使用汉字,才能够保持它们持久的活力[4]。为了有效地利用汉字,我们需要从各种书籍中汲取词语和文化知识,这些知识不仅可以扩充我们的知识面,同时也是优秀的写作素材。学生通过不断积累词汇,不断地运用,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能够深刻领会汉字蕴含的意义。

(三)拓展学习外延,探究文化底蕴

生活中的一些古地名也是我们搜集的第一手材料,在中国地名当中,有许多是以“阴阳”二字来命名的,比如以“阳”字为名的有洛阳、沈阳等;以“阴”字为名的有淮阴、江阴等。这些地名的叫法体现了中国道学思想的阴阳五行之说,可谓中国传统文化在地名中的广泛应用。《易经》中把太阳叫“日”,把月亮叫“太阴”。我们的祖先将朝向太阳的地方叫阳面,背向太阳的地方就叫阴面。所以,在命名地名时,阳面的地方,常叫作阳,阴面的地方也就自然叫阴了。文言文中经常接触到的“山阴”就是山的北面,“水阴”就是水的南面,如刘基的《若石之死》:“若石居冥山之阴,有虎恒窥其藩。”其中的“山阴”就是山的北面的意思。

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中国汉语表达方式,楹联在古建筑中也很常见。苏州网师园的濯缨水阁挂着一幅著名的的对联:“曾三颜四,禹寸陶分”。它是郑板桥的作品。此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仅仅用了八个字就讲述了四个人物的典型事例。其中“曾”和“颜”分别是指两位儒家的学者曾参和颜渊。曾参曾经提到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颜四”则提到了颜渊在论语中的话:“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下联是由大禹和大将军陶侃贡献的。“禹寸”是写大禹严格遵守时间观念,“陶分”强调了陶侃珍惜每一刻时间的理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必须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提醒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这些语文资源,注重欣赏和积累,并拓展了对联的一些相关知识: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

总之,“汉字的个体构型具有自己的理据,这种理据与语言的要素有关,也与构造者对世界的认知有关”,让高中生感受汉字的魅力,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认知、记忆,还能感知到汉字的文化底蕴。如何来具体操作和实现,语文老师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2020年修订.

[2]黄琼女.高中语文汉字文化教学的展开[J].华夏教师,2022(26):70-72.

[3]石爱国.高中语文仍需坚守住汉字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21(34):21-23.

[4]潘厅玲,何清.高中语文汉字教学与文化渗透探析[J].文学教育(上),2021(11):79-81.

作者简介:

朱敏(1978年10月—),江苏苏州人,汉族,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汉字文化汉字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遵循识字教学规律,实现“互动识字”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合与渗透
指向核心素养,词串识字教学的应然追求
中学语文课堂的汉字基本教学策略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