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质生产力引领河南农业高质量发展
2024-05-10冯春久
冯春久
今年全国两会上,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议话题。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背景下,如何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的时代命题。3月27日,本刊记者专访了河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介晓磊教授,他深入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和核心要素,对河南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提出了大力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农业创新人才模式和路径。
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形式,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创新和实践,是科技创新交叉融合突破所产生的根本性成果。”介晓磊说,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现实动力,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它从根本上体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又具有反作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要素中劳动者、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每一次跃升,都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技能,不断开辟新赛道、增强新动能、塑造新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概念,有别于传统意义上所说的生产力,它更加强调了创新,更加强调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所占的份额。介晓磊说,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实际上既顺应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要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也顺应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个主题。
创新型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是创新,要依靠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是依靠粗犷的资源、要素挖掘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了要通过科技创新,尤其是强调了技术的革命性、颠覆性突破。因此,要注重实现技术革命的突破,不满足这些条件就只是一般性创新,就不是新质生产力所强调的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还进一步强调了我们国家要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动力发展质量发生重大变革,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介曉磊说,新质生产力实际上瞄准的是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它是以创新驱动、技术突破甚至原创性理论与颠覆性技术的综合运用,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际上,这也是我们强国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种最关键的驱动力。因此,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创新和具体生动实践,凝聚了党领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深邃理论洞见和丰富实践经验。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如何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及塑造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让生产力的各种要素发挥最大的效能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新时代的主旋律。
以新质生产力引领河南农业高质量发展
“河南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工业大省、经济大省,要转变为强省,必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创新驱动来培育新的发展动能。重点是要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好‘十大战略中的第一大战略,就是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介晓磊说,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在谋划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上,真正落实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河南牢记“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殷殷嘱托,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进程中,不断迈出坚实步伐。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持续行动,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举措,成立了省委科创委,着力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河南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条件正在形成,呈现了非常好的发展态势。2023年,河南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大力提升,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创新格局全面起势,以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为支柱的“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全面起势,全省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172家,建设省实验室16家、产业研究院40家、中试基地36家、创新联合体28家,新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市场活力持续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大优势,也是河南的一张王牌,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同时还要看到,现在我们面对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国内形势都更加凸显了粮食安全在保障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介晓磊说,抓好种子与耕地两个要害问题,是河南近年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举措,着力打造神农种业实验室、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等高能级研发平台,强力建设中原农谷和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这些都是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具体行动。同时,河南近年来一直都在推动“三产融合、五链同构”,农业科技、教育、人才在推进农业强省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介晓磊还特别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这对河南来说尤其重要。河南传统产业占比大,通过数智赋能、绿色转型,加速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同样能孕育新的发展动能。智慧农业技术手段可让农民用手机操作即可实现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事实证明,传统产业改造大有可为、潜力巨大。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上,河南有许多优势,既有完善健全的农业产业链优势,也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巨大的市场优势,最大的优势还是在农业科技和农业教育方面。河南36所高校有涉农相关学科专业,还有省农科院、省科学院以及18个市级农科院,这些都是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优势和基础。
努力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的农业创新人才
新质生产力需要技术,技术的创新、使用、掌握都需要新“人才”。但目前在涉农人才的培养中,普遍存在着知识体系陈旧、知识结构过窄、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大力培养具有原创精神、具备交叉学科素养、掌握前沿技术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农业创新人才的培养,要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和评价体系,大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调融合发展,实现‘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协同育人。”介晓磊说,高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是科技和人才的主要供给侧,理应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侧、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走在前、扛大旗,积极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新路子。在人才供给上,要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包括拔尖创新型人才、复合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在科技供给上,要注重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科学研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同时要加强专业智库建设,为农业强省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作为拥有122年办学历史的百年农业老校,河南农业大学近年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部署,以“双一流”创建为牵引,坚持“聚焦农、小综合、大特色、创一流”的发展思路,强力实施“特色引领、人才强校、创新驱动、集群发展、开放融合”五大战略,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突出办学特色,正在努力建设一所以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基础学科为先导、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特色明显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努力成为河南高级农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农业科技创新的依托基地、农业高新技术的孵化基地、农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基地,向着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宏伟目标奋力前进,积极为河南农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河南农业大学在开放融合、创新发展上日新月异。”介晓磊说,河南农业大学一是坚持“职普融通、分型育才”,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和未来农业发展新要求,推进“大类招生、分型培养、前后贯通、个性发展”。设立绍骙创新实验班,实施“四化两制”,着力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设立“牧原班”“心连心班”等,实施卓越计划,着力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二是坚持“科教融汇、协同创新”,与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河南省农科院、河南省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密切合作,科教融汇、协同攻关,“顶天立地”产出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三是坚持“产教融合、强化服务”,聚焦产学研用协同,以决策咨询、技术指导、信息服务、人才培养等多种形式,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如与牧原集团深度合作,共建河南农大智慧养殖产业学院,共建农大牧原联合产业研究院,创新人才选聘、成果转化、绩效奖励机制,激发人才内生动力,探索“揭榜挂帅”创新攻关模式。
“为筑牢人才根基,河南农业大学锚定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在推动事業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介晓磊说,学校师生员工同心协力、奋楫笃行,正以拼搏实干谱写学校发展新篇章,看在眼里,喜到心头。高位谋划启新程,“双一流”创建提质加速,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融合发展深度推进;学科人才攀高峰,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15个学科入选新一轮河南省重点学科,康相涛教授获评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层次人才不断涌现;科技创新添新绩,科研项目和科技进步奖连年实现新突破;社会服务有作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速。
“河南农业大学有1 700多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其中还有不少海归人才,他们已成为农业人才培养和农业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为学校打造一流创新团队、构建一流创新平台、承担一流科研课题、产出一流科技成果、推动一流成果转化、营造一流创新平台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介晓磊说,发展新质生产力,说到底还是要强化人才支撑。大学是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合作交流等多重功能的开放融合体,不仅要做基础研究,更要关注技术、融入产业,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同产业创新发展融合贯通起来,共同推动产业人才培养和产业技术进步。“河南农业大学要面向未来需求,凸显学科优势,紧密结合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农业强国等对绿色发展、科技引领的需求,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在服务重大战略、实现河南农业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培育新动能新优势,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作出新的农大贡献。”
[责任编辑:李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