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盲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

2024-05-10冯良

现代特殊教育 2024年7期
关键词:内容分析教学建议教科书

【摘要】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依据《盲校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6年版)》的要求,编写了《盲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在编写思路方面,精选基本且重要的史实,辅以历史细节和拓展内容;在编排设计方面,设置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栏目,多角度呈现历史,并充分尊重盲校学生特点和盲校教育规律,有许多体现盲校特色的专门设计与创新欄目。建议教师在深入认识教科书编写思路、充分认识每一课重点内容和栏目设置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

【关键词】 历史;教科书;内容分析;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 G761

【作者简介】 冯良,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北京,100081)。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依据《盲校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6年版)》的要求,编写了七至九年级的《盲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历史》。教科书在唯物史观指导下,按时序呈现了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和重要史事,充分体现盲校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特征,尊重盲校教育规律,认真落实课程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目标和内容等方面的要求;着力提升教科书的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满足盲校学生学习历史的需求,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素养。本文介绍《盲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编写思路、编排设计,并提出教学建议,以供一线教师借鉴。

一、七年级上册教科书编写思路

教科书整体编写思路,是精选基本且重要的史实,辅以历史细节和拓展内容,引导学生把握主线,抓住重点。下面笔者就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一)充分体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

这集中体现在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中。本单元的主题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共计3课。其中,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展现了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出现和活动,分布广泛的中国境内早期人类遗址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展现了不同地区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以及早期国家的产生。第3课《华夏之祖》,展现了从炎黄联盟到尧舜禹时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与前两课共同呈现出中华文明起源及发展多元一体的特征。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第一单元三课内容,便向学生重点展示了这一成果。第一单元内容的时间跨度很大,从百万年前到几万年前,再到几千年前,浓缩了我国早期人类和文明起源的漫长历史。

(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从第二单元起,七年级教科书每一单元最后一课内容,都是聚焦该历史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第二单元第8课《先秦的科技与文化》,共设置5个子目,全面讲述这一时期文字演变、青铜铸造、天文历法、医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其中,青铜器和甲骨文可以说是这一时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反映出先秦时期高度发达、辉煌灿烂的文明。第三单元第16课《两汉的科技与文化》,共设置6个子目,分别介绍了造纸术的发明、《九章算术》和地动仪、医学家张仲景和华佗、司马迁和历史巨著《史记》、汉赋与乐府诗、道教创立和佛教传入。其中,汉赋与乐府诗是阅读子目,供学生了解。第四单元第21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共设置4个子目,从祖冲之的成就、贾思勰《齐民要术》、郦道元《水经注》、书法、绘画和石窟艺术等方面介绍了魏晋南北朝主要的科技文化成就。其中,书法、绘画和石窟艺术是阅读子目,供学生了解。

这几个专题课,分别挑选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极为重要的科技成就、文化成果,串联起一个简明扼要的中华文化史,是引导学生认识、体悟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课。除了这些专题课,还有其他课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所讲述,最典型的就是第二单元第7课《百家争鸣》,这是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关键一课,同时也是内容多、难度大的一课。本课共3目,第一目介绍了老子的生平及主要思想,老子的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第二目介绍了孔子的生平及其思想、教育主张,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为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第三目介绍了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以及当时的主要派别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人物及主张。

(三)叙述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历程

从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起,“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成为贯穿七年级教科书各单元标题的关键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是本册教科书极其重要的一条主线,主要包括政权更替、制度建设和民族交融这几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政权更替。无论是夏商周三代,还是秦汉,抑或魏晋南北朝,教科书在叙述其历史时,总体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无论出现多少个政权并立的情况,统一始终是历史主流。其次是制度建设。这一内容集中在第二单元第9课《秦统一中国》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分别讲述秦始皇的首创之举和汉武帝的巩固措施。最后是民族交融。这在第三单元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以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有集中讲述。

除了上述内容外,七年级上册教科书在编写理念上也一直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国家主权和海洋意识教育等。例如,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讲述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本课还专门设置自由阅读卡,讲述了南海诸岛,强调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权;秦汉时期,中国已有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南海已成为当时重要的海上航路,中国人民频繁航行于南海之上,最早发现了南海的岛屿礁滩,并予以命名。相关主题教育内容还有很多,在此不再赘述。

二、七年级上册教科书编排设计

教科书在栏目设计上,设置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栏目,多角度呈现历史,充分尊重盲校学生特点和盲校教育规律,有许多体现盲校特色的专门设计与创新栏目,使教科书适于盲校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具体而言,每单元设置“单元导语”“学习要点”“时间轴”和“单元自评”;每课除了课文外,还设置“课前导语”“课堂讨论”“名人名言”“活动与探究”和“自由阅读卡”;每册教科书设置一节活动课,书末附大事年表。这些栏目的设置,都能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教师更好地使用教材。比如,通过各单元页时间轴,学生可以对各时期重大历史时间和事件形成整体认识;通过课前导入,教师可引导学生顺利进入新课学习;通过课堂讨论,师生可以随堂思考问题、讨论问题;等等。

图片是直观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本教科书的一大特色是线描图,便于低视力学生识读,并且转换成盲文后,盲生可以触摸感受,便于增强学生直观认知。比如,通过第1课中的北京人头盖骨、北京人复原头像、山顶洞人复原头像、石器、骨针等图片,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北京人的发现和山顶洞人的生活。第2课配有多幅图片,尤其是河姆渡干栏式房屋和半坡半地穴式房屋,明显反映出不同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比、总结。

学历史讲究“左图右史”,合理运用历史地图,尤其是历朝形势图、疆域图,能强化学生时空观念。为了使低视力学生更好地识地图、读地图,教科书照顾他们的实际情况,特意将地图中的要素进行简化并放大,图中只留下必要的内容,避免其他信息干扰。

此外,教科书还专门针对盲生增加相关内容,如:第7课最后设置自由阅读卡,让学生了解左丘明的事迹,培养学生自尊自强;第8课专列一子目,引导学生感悟音乐,对中华礼乐文明有所了解。

最后,本教科书还设置了一则活动课,即《讲好历史小故事》。这用于鼓励学生多思考、多交流,引导学生从感兴趣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中选择一则故事,用恰当的方式叙述故事过程。这旨在引导学生挖掘历史故事背后的价值,可联系现实生活,谈谈这个故事对自己的启发。

三、七年级上册教科书教学建议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除了需要对教科书编写思路有深入认识外,还需要充分认识每一课的重点内容和栏目设置,以便有的放矢,把握要点。例如,在讲述中华文明起源这一主题时,教师可着重把握第1课,本课讲述了距今约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北京人、山顶洞人是我国早期人类的典型代表,教师可结合本课《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以此印证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此外,第2课重点讲述了我国农耕的起源,即距今一万年左右,长江栽培稻,北方栽培粟和黍;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生活,分别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生活的典型代表。本课另一个重点就是良渚人的社会生活,从子目标题设置上看,前两目分别是“河姆渡人的生活”“半坡人的生活”,而第三目是“良渚人的社会生活”,多了一个词,意义大不一样。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良渚古城的发现表明距今5000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出现早期国家,进入文明社会,这实证了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教师在讲述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遗址,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第3课内容以历史传说为主,并结合相关考古发现,向我们展现了远古时期历史的发展脉络,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含义。本课涉及众多传说故事,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传说故事中感知华夏文明起源的相关线索,了解传说中的历史信息,并尝试寻求考古实证。

在讲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时,教师可充分运用几个专题课程,贯穿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在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成就,使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一以贯之的认识。其中,尤为重要的是第7课,这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一课。在讲述本课时,教师可以着重向学生介绍百家争鸣相关内容。这是各个学派之间各抒己见、激烈辩论、相互借鉴的时期,形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坚实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今天我们仍在汲取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为了便于行文讲述,本课引用了一些必要的古文,对学生而言有难度,需要教师加以引导解释。

在讲述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时,教师可以结合第三单元各课主要内容,为学生串联秦汉时期简史: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并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套中央集权制度;但是秦朝刑法严苛、徭役繁重,秦始皇死后,秦二世更是变本加厉,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尖锐;秦的暴政导致秦末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首义后便是刘邦、项羽的反秦斗争;秦朝灭亡,随后楚汉相争,刘邦、项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尤其是在用人方面,刘邦知人善任,最终取得胜利,建立西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并为继任者沿用;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使得“文景之治”局面出现,为西汉积累了大量钱粮;但是,西汉内部仍面临危机,“七国之乱”爆发,虽然最终被平息,可遗留下来的问题急需解决,于是便有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多项举措;随着历史发展,西汉逐渐衰落,王莽代汉后,天下再次陷入乱局;刘秀崛起,建立东汉,出现“光武中兴”局面;随着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东汉后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对于历史线索的掌握是历史教师必备的修养,尤其是在讲述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发展和巩固历程时,为学生梳理简要明了的线索是教师必修课。秦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时期,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繁多的政权和纷杂的时间,对学生而言是一个难点,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有更为清晰的认识,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如第四单元第18课、第19课和第20课,虽然涉及政权较多、内容较杂,但仍有迹可循。第18课承接第17课,讲述西晋兴亡历史:西晋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统一全国,但严重的社会矛盾引发八王之乱,导致西晋衰落。本课另一个重点内容,就是最后一目“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西晋前后时期,鲜卑、匈奴、羯、氐、羌等游牧民族内迁,学习中原文化,建立政权,十六国时期由此开始。第19课承接第18课,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介绍江南地区的情况。首先,政治上,西晋灭亡后,其皇族在南方建立东晋;东晋灭亡后,宋、齐、梁、陈这四个南朝政权频繁更迭。其次,经济上,北方人民的南下,加上东晋南朝时期的统治,使得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第20课再次回到北方,承接第18课讲述十六国之后的北朝历史:北魏兴起并统一北方,但后来分为东魏和西魏,又分别被北齐和北周取代。本课主要讲述北魏政治,即北魏孝文帝改革。而北魏孝文帝改革,正順应了历史潮流——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第18课讲西晋历史时,已经讲了北方游牧民族内迁,本课再次深入讲述北方地区民族大交融,尤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更促进了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总之,本册教科书力求充分发挥历史教科书育人功能,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并充分尊重盲校学生特点和盲校教育规律,强化设计,希望能引领学生通过历史学习,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对历史与现实初步形成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宗教观,不断增强历史使命感。

(责任编辑:赵华丽)

猜你喜欢

内容分析教学建议教科书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基于高中数学问题解题中圆锥曲线定义的应用分析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我国的MOOC平台学习支持服务现状研究
2016年《中国日报》“两会”数据新闻报道研究
从《远程教育》35年载文看远程教育研究趋势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内容分析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