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 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05-10陈妃斌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4年2期
关键词:涟源市联体名师

陈妃斌

为了更好地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号召,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应用,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以创建“湖南省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实验区”(以下简称“融合应用实验区”)为契机,全面推进“网络校联体”建设和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以下简称“国家平台”)的推广应用工作。在此背景下,涟源市进行了新机制、新途径、新模式的尝试和探索,将实验区工作成果化,成果特色化,努力提升涟源市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水平,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高位推进,有力保障

高位推进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它能够通过领导者的决策和执行,为教育领域带来机遇和发展空间。首先,涟源市和各乡镇成立了融合应用实验区工作领导小组,以确保“网络校联体”和国家平台的平稳实施。同时,市属学校和乡镇中小学校也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的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完善的项目管理、运作机制。其次,涟源市加大了对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的经费投入。自2021年起,涟源市投入了305万元用于建设融合应用实验区的工作网络联校群,同时还投入了1300多万元来升级多媒体教学设备。同时,从2022年开始,涟源市设立融合应用实验区工作专项经费,并将其纳入预算,每年预算经费为28万元,该经费用于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等支出。最后,涟源市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努力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涟源市总共举办了82期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共有6100多名教师参与培训。在系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下,全市中小学教师基本具备常态化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应用的能力,初步形成了“校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的信息化环境。

二、加强管理,常态应用

1.需求牵引,完善“网络校联体”长效机制

加强管理是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保障。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期,需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首先是加强考核管理。涟源市出台了《涟源市中小学“网络校联体”建设及应用工作考核评价标准》,将“网络校联体”建设及应用工作纳入全市教育督导及目标管理检查范畴,并对优秀单位给予奖补。其次是加强制度建设。涟源市出台了《涟源市中小学“网络校联体”建设与应用工作实施方案》,同时主、分校共同制定了《“网络校联体”授课制度》,并组建了由校长、技术人员、主讲教师等人员组成的工作团队。最后是抓落实,促应用。涟源市通过教师应用、课堂应用和活动应用,推动了教师之间的融合,提高了教师的信息素养,确保了“网络校联体”的持续有效运行。

2.应用为王,彰显“网络校联体”的建设成效

(1)以“联”为纽带,促进教育数字化

涟源市通过“网络校联体”同步互动的形式,开展了英语、音乐、思政等课程的网络教学,同时还开展了德育、心理健康教育、防溺水教育、禁毒教育等特色专题教育活动及互动教研、互动班会等多种形式的网络学习交流活动。例如涟源市桥头河镇中心小学使用“网络校联体主讲课堂”进行了疫情防控知识讲座和线上教学;涟源市斗笠山镇中心小学通过“网络校联体主讲课堂”进行了“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等活动;涟源市伏口镇中心小学在“网络校联体”主讲教室开展以“远离侵害·共护未来”为主题的预防性侵害安全教育直播课;涟源市七星街镇中心小学等三所学校利用同步直播课堂举办了开学典礼;等等。

(2)以“研”为手段,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因此,涟源市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网络校联体”活动,以国家平台场景应用、课题研究、论文、名师工作室活动等手段,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信息素养。例如桥头河镇中心小学省级课题“农村中小学网络联校建设与应用研究”已结题并被评为省优秀课题,市级课题“网络联校远程课程的互动研究”已结题并被评为娄底市优秀课题;涟源市第一中学教师郭定芳的高中地理省级名师网络工作室开发的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成套教学资源获得湖南省二等奖;等等。

(3)以“云”为依托,推进数字资源共享

涟源市建立了六个市级名师网络工作室和四个省级名师网络工作室,同时搭建了“涟源市智慧教育云平台”。涟源市通过创建名师网络工作室和国家“双师课堂”等应用场景,将数字技术和数字资源引入课堂教学,发挥了示范课例的辐射和引领作用,解决了师资不足和数字资源紧缺等问题,有效推进了数字资源共享。

三、特色亮点,精彩纷呈

1.构建“网络校联体”的应用常态化新模式

“网络校联体”实施主校校长负责制,将网络联校的教育、教学、教研等各项活动纳入常规管理和督导评估范畴。“网络校联体”下,主、分校统一作息时间和课程表,实现构建“网络校联体”的四同步,即“同步备课、同步授课、同步作业、同步测试”。同时,主、分校共同制定工作计划和教学计划,建立常态化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加强主、分校双向备课、教学反思、定期走教、教学评价等关键环节,构建“网络校联体”的应用常态化新模式。

2.不断创新“双师课堂”教学新模式

“双师课堂”是一种以同課异构为载体,名师引领的课堂研修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旨在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教师可以利用国家平台的资源进行备课和授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获取、加工、整理资源。对年轻教师来说,国家平台的优质资源可以引领他们成长,让他们经历从“借助”到“模仿”最后到“创新”的发展。“双师课堂”教学模式的使用,有助于实现名师资源共享,有利于解决农村学校师资薄弱、音乐美术等专业教师缺乏、学校优质教学资源稀缺等问题。

总之,涟源市在“网络校联体”建设应用、国家平台推广应用等方面对新机制、新途径、新模式进行了尝试和探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下一阶段,涟源市将致力于建成高速、绿色、安全的教育网络体系,推进教学资源共享,在应用平台建设、网络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扎实的研究与实践,持续不断地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涟源市联体名师
涟源市召开“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培训会议
梁祝年
资源型城市——湖南涟源市,未来可期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医联体:足不出户的健康保障
百花齐放的湖北医联体
大连 创三级联动医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