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的通透和坚韧,哪条不来自生活的捶打?
2024-05-10陈洋
陈洋
写这篇“记者眼”之前,我突然意识到,这并非我首次在报道中涉及“职场35岁现象”。
2021年2月,我曾写过作为杂志年终策划之一的《打工人的2020年:不只有内卷》,故事的开头就是一位35岁的上海姑娘,在新冠疫情暴发的这年,她被迫换了三份工作;再早些,2018年年底,彼时正值“互联网裁员潮”,我写了《麻木的幸存者、崩溃的HR和忧虑的猎头,这是他们眼中的裁员》一文。故事的首位讲述者同样是35岁左右的女性。作为裁员潮中暂时的幸存者,她对自身心理状况的描述是“惶恐”和“凄凉”。
一浪又一浪,类似的剧本,被迫走上传送带的各式面孔,80后尚未退场,90后又被推上了台。
但这一次,仍是我聚焦大龄职场人士的首次尝试。与前几年相比,我自己也正走向35岁,关注的视角也更加贴近。这次采访,跟几位受访者的交谈大都超过两小时,时间在不知觉中就过去了。仿佛乘坐了一趟情绪的过山车,人们会谈起年轻时打鸡血般的拼搏时光,辛苦是必然的,但更多是与梦想相伴的荣光,也会聊起壮年被裁、求职无门后的各种心境,那是一锅混杂着焦虑、自责、愤怒、无助、自我否定、迷失等负面情绪的大乱炖。
即便有家庭,要蹚过这片情绪的泥沼,很多时候仍是只属于自己的孤独跋涉。你不希望变成一个面目可憎的怪兽,让那些刺继续扎伤更多你爱的人。那朋友们呢?就像文中房平说的,哪个中年人没有自己的“鸡飞狗跳”,“大家再也不会像二十五六岁那样,一起逛街,一起彻夜长聊,好像人生只有自己。”即便是能互相借钱的交情,又有多少人能有足够的闲心和闲兴来消化他人喷涌而反复的负面情绪呢?离开饭桌,挂掉电话,人人都有自己的战场。某种程度上,在这样一个“脆皮社会”,情绪价值确实比金钱更可贵。
篇幅所限,有些细节我并未记入文中。比如有受访者成为“失业赛道”的博主后,外出培训被前同行认出,却挂不住脸面,只能慌忙遮掩,否认自己正是那个困顿在家的前高管;比如和丈夫一起去他的朋友家吃饭,本来想聊聊最近的生活,却发现丈夫并不打算告诉对方自己失业的消息;比如求职接连受挫,在家人面前“祛魅”,妹妹不再看重一个失业者的建议;又比如失业后,节俭的考量之外,你的时间也不再被他人認为是宝贵的东西,为了给新装修的房子透透气,从北京西南六环到东南六环,公交加上地铁,一个往返就要花费七个小时……那些微妙的情绪,真实得让人沉默。
所以,所谓中年人身上流露出的通透和坚韧,哪条不是来自生活的捶打呢?
当然,岁月所给予的并非只有挑战,也有阶梯。许多中年人经过多年的职场奋斗,特别是那些把握住了行业上升期红利的职场人士,经过风雨,看过风景,有一定的财富积累、人脉资源,也有一定的抗压能力。这是同样面临失业压力的年轻群体所不具备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盔甲和软肋。
寄望于能柳暗花明,就只能硬着头皮、尽量乐观地继续向前走。一生何其短,或许我们应该学着做个体验派,无非是关关难过关关过。又或许,习惯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