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平衡的人性向度*
2024-05-10傅有德
傅有德
(山东大学 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2)
当代科技发展迅猛,尤以人工智能和基因工程为甚。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科学技术的膨胀性发展?或者问,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人应该怎样生活?在这里,其核心要义是要解决好文化平衡与人性健全的问题。本文试图回答:人是什么?人应该成为什么?面对高科技,我们能够做什么?
“盲人摸象”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对于事物的认识都是片面的。同时,这个故事也暗示一个道理:如果把各个片面的认识整合起来,就可以得到对于事物整体相对真实的认识。
所幸的是,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不乏对于人是什么的界说。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理性的动物”。在古希腊以及后来的西方哲学中,主流的人性论是理性主义的,这种人性论可以借用“我思想,所以我存在”来表达。希伯来《圣经》和基督教以“上帝”信仰为前提,由信仰解释人的生命来源和生活准则,这实际上是将信仰或灵性当作人的本质。这一思想可以借用“我信仰,所以我存在”来表达。还有突出人之欲望的一派,如中国古代的告子所说:“食色,性也”,这一派的简化表达是“我有欲,所以我存在”。欧洲传统中有唯意志论者,如叔本华和尼采,二人分别以生存意志(will to live)和权力意志(will to power)为根本原则,该原则可以用“我意愿,所以我存在”概括之。中外有不少哲人突出人的情感,如孔子的“仁”、孟子的“恻隐之心”,犹太-基督教中的“爱”,佛陀的“慈悲”,等等,这一派的人性论可以简化为:“我有情,所以我存在”。马克思、杜克海姆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人的社会性,其学说可以简化为“我能群,所以我存在。”从某一个侧面考察人性并界定人的思想家还有许多,这些思想都揭示了人性的一个要素,但又都是片面的。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它们整合为一,也就是把理性、欲望、情感、意志、信仰、社会性等要素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综合性的人性论。于是,我们得出一个命题:人是人性要素的复合。每个人都是欲望、情感、意志、理性、社会性、信仰等人性要素的集合体。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其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不是人的本质,它们的整体才是人之为人的本性。
如果说“人是什么”是关于人的存在论,那么,“人应该成为什么”则是从伦理学而言的价值取向。人性是静态的、无指向的人的内在结构与共通机理,而“应该成为什么”则为人的生活指示了方向和目标。那么,“人应该是什么?”回答是:人“应该成为”其“所是”。换言之,“人是什么”就应该“成为什么”。人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超乎人性以外的存在。在这里,人性作为本真的存在与人生价值是同一的。要言之,既然人是人性要素的复合,那么,人就应该“活出人性”,即把人性诸要素都实现出来。
人性的实现就是人生的完善(well-being,圆满、幸福)。人性要素实现得越多、越充分,人生就越圆满,在这个意义上,人性的实现与完善的生活是同一个意思。实现人性进而过完善的生活,乃是人生的目的所在。
那么,人性与文化是什么关系呢?人是通过行为实现人性的,而行为的产生是由动机引起的。行为动机即人的内在心理倾向,冲动、驱动力,马斯洛称之为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有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严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因为从本质上说,自我实现是所有需要都要求的,所以可以将之改换为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超越性需要。上述7种需要形成一个由低到高、层次分明的结构或系统。(1)傅有德,王海东.人性、需要与好生活:文化学要义访谈录[J].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22,(3).一般而言,低级需要满足之后就会产生高级需要,需要越高级,生活的质量也越高;当然在某些极端情形之下,也会出现需要错位的情况,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人的行为尽管复杂多变,但归根到底是由这些需要引发的。
人的需要结构与人性结构之间有对应关系。大致说来,生理需要对应于欲望;安全、爱(归属)、尊严的需要对应于社会性;爱与尊严的需要还对应于情感;认知的需要对应于理性;审美的需要对应于感性和情感;超越性需要对应于信仰或灵性。(2)傅有德,王海东.人性、需要与好生活:文化学要义访谈录[J].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22,(3).当然,其中有些是交叉重叠的。由于需要与人性之间有对应关系,所以,需要的满足就是人性的实现。人性、人的需要、人的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交互性的,即人性是需要的存在论基础,需要是人性的心理倾向(动机、驱动力),需要引发人的行为;反过来,人的行为实现人的需要,最终实现人性。
动机引发行为。人的行为作用(work)于自然界与社会,产生出效果或产品,这些效果和产品就是文化。文化指所有人造物品,包含物质性的,制度性的,也包含精神性的。由于文化是行为的产物,而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人的需要,所以,文化既反映人的需要,也是满足需要的条件和手段。一言以蔽之,文化是人创造的,也反过来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本性。文化反映人的需要,意味着文化也像需要那样分层次、有等级,而且文化的层次与需要的层次是一致的。也就是说,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认知的需要、超越的需要,通过相应的行为产生出相应的文化。与此相联系,文化便有了层次,如物质文化(饮食男女)、安全文化(道德规范、法律、秩序)、情感文化(爱情、友谊)、尊严文化(自尊、名誉、地位)、认知文化(科学技术),信仰文化(宗教与理想主义)等等。(3)傅有德,王海东.人性、需要与好生活:文化学要义访谈录[J].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22,(3).
人是在一定的环境(自然、社会以及既定文化)中创造文化的。由于环境或条件的不同,人性和人的需要诸要素展现的程度也就不同。有的人性要素和需要得到了充分的实现,有的则不充分,有的则受到压抑而很少展现出来。一种文明,如果它反映的人的需要和人性越全面、越充分,就越健全,其服务于人的功能就越强大,其文明程度就越高、越优秀。
在此,笔者以科技为例进行剖析。无疑,科学技术属于文化。由于文化的功能是满足人的需要,那么,作为文化之组成部分的科学技术当然也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的。在这个意义上,科技具有工具的价值和意义。科技文化作为人的理智(理性)发展的结果,同时也开发人的智性,满足人的认知需要,实现人的理性本性。同时,科学技术的应用创造出了丰裕的物质财富,不仅维持了人的生存,还极大地丰富了人的物质或生理需要。此外,科学技术还被广泛运用于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各个领域,为人类的安全需要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总之,科技的发展不仅对于个人物质和精神价值的实现,而且对他人、社会福祉的提高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那么,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否已经过度了呢?回答是否定的。这是因为,科学技术的本质是认识世界、满足认知需要、实现理性本性,进而服务个人与社会福祉。但是,就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而言,不论在宏观领域还是在微观领域,科学所获得的认识据说尚不到总量的5%,对于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例如人的意识、无意识的本质、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就更是微不足道了。这说明,人的智性还远远没有充分实现,人的认知需要还远远没有得到满足。再者,科学技术作为认知文化,可以应用于经济、政治、社会、精神文化的许多领域,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例如,科学技术运用于经济,创造了空前充裕的物质财富,大大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要,提升了人的安全和健康。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目前世界上富人还是少数,多数人还不够富裕,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比较贫困,对于后者,其财富远没有超出其正当的需要,健康和安全尚未得到应有的保障。一句话,从人的本性要素——理性和人的认知需要的实现程度而言,科技本身的发展尚未充分;从科学技术与其他文化层面的关系看,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无疑,这里有一个在文化各个层次以及不同需要之间平衡发展的问题。一个失去平衡的文化将是一个畸形儿。因此,文化层次以及需要之间的平衡发展理应成为一个原则,用以衡量一种文明的健全程度与好坏。从理论上讲,确定一系列文化指标并借以衡量单项文化或一种文化整体是否失衡,是可以做到的。
我们知道,科技成果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造福人类,另一方面又会造成危害,甚至可以成为生死攸关的威胁。原子弹、化学武器、人工智能、生命基因的改变,等等,莫不如此。然而,科技本身是中性的。能否趋利避害,不取决于科技本身,而取决于掌控科技的人,即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只有健全人格的人才能确保科技成果的正当使用。所以,我们能够做的,不是去遏制科技的发展,而是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力促进人性及其需要全面、充分地实现,培育健全、高尚的人格,进而确保科学技术沿着增进人类福祉(well-being)的方向发展。由此可知,各文化要素的均衡与充分发展,不仅是人性的需要,也是促进人更好地生活和社会和谐有序的必要前提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