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可持续发展研究

2024-05-10苏文良

新楚文化 2024年8期
关键词:可持续设计毛南族

【摘要】少数民族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内涵,如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了解了毛南族族传统民居的特点、现状、机遇和挑战以及当前国内外学者对传统民居可持续性设计现状,并针对毛南族族传统民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路径。从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民居是少数民族文化重要的表现载体,利用好少数民族民居文化可以有效地传播少数民族文化,进而达到提高少数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价值和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目的,从而促进传统民居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關键词】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可持续设计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08-0090-04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8.02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明清时期环江毛南族民居复原研究》(项目编号:2023KY1458);2022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建筑设计类人才“产教研创”一体化培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GXGZJG2022A033)研究成果。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毛南族传统民居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不仅承载了民族身份认同和历史记忆,也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然而,在现代化的推进和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民居文化正在逐渐消失或被忽视,面临着严重的保护和传承问题。

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0)中提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21)中提出保护文化传统,守住文化根脉,加大对脱贫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支持,促进当地脱贫人口就业增收。河池市政府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加大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深入挖掘原生态民族文化等独特文化资源,打响“毛南族文化”等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提高居民收入,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

经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现有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建筑在社区中的可持续性功能、原生材料的运用、传统建筑的保存与活化、社区参与的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环境因素的影响和政策机制的作用。国内外民居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设计中的有效性。但对于传统民居文化,特别是针对毛南族的传统民居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的研究仍显不足,应更加关注对特定文化背景下民居可持续发展设计的深入探究,以期为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提供更加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毛南族是山地少数民族之一,拥有独特而丰富的传统民居文化,其发祥地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南昌屯。毛南族传统民居具有独特的建筑形式、装饰元素和功能布局。然而,由于现代化的冲击和文化交流的影响,现保存较好的有南昌屯两栋清代民居和源镇三才村盘江屯的方家祠堂,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消失风险。因此,研究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可持续发展,对于保护和传承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的特点和现状

(一)毛南族传统民居的定义和特点

毛南族传统民居是毛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建筑形式和空间布局,其传统社区呈现出显著的同族同姓聚居特征,这种现象在他们的社会结构中颇为常见,与不同民族或姓氏的人群混居情况较为罕见。在山区,毛南族的村落分布较为分散,常见的是一些由六七户人家组成的较小村庄。而在平缓的地带,通常由十几户甚至几十户人家组成。

毛南族住宅建筑经历了四个阶段,传统的住宅模式是干栏型木石楼。最初,采用草木结构建造住宅,这种建筑模式通常将居住空间安排在上层,而将牲畜圈养在下层。这种布局不仅能够有效利用空间,还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隔离,确保居住环境的卫生和安全。随后,进入了土木结构建筑时期(见图1),这些建筑通常分为三开间,有时也可能是五或七开间,且开间数量总是单数。这种结构不仅坚固耐用,还能够适应不同的家庭规模和需求。第三个阶段是石木或砖木结构(见图2),这一阶段的建筑在内外装修上更为精致和讲究,空间宽敞明亮。石材的广泛使用不仅增强了建筑的稳定性,还赋予了一种独特的视觉美感。最后一个阶段是钢筋水泥结构(见图3),如今已变得越来越普遍。这种现代建筑材料的使用标志着毛南族住宅建筑的现代化进程,同时也反映了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技术的发展。

在毛南族的住宅中,石材的使用不仅局限于建筑的基础和结构,还包括门槛、晒台、牛栏、家具以及日常用品,这些石制物品上雕刻的花鸟鱼虫等图案不仅装饰了日常生活,也是毛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界的敬畏和热爱。

(二)毛南族传统民居的现状调查分析及其保护与传承

通过对环江县南昌屯的毛南族传统民居的现状调查分析,发现目前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正面临着建筑物老化、损坏严重等问题,需要进行修缮和保护。受工业化的影响,新建民居使用新技术和材料,导致传统建筑技艺的流失。传统建筑技艺的传承面临困难,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不高。旅游开发特色不明显,有待进一步挖掘。

为了保护和传承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立保护区、开展文化教育、组织传统技艺培训等。然而,这些措施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社会参与度不高等。

三、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

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了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将持续发展定义为:“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原则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平衡发展。

可持续设计,是一种以可持续性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它要求设计师在产品、空间、社区和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考虑环境、社会和经济三个维度的可持续性。

(二)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机遇

首先,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得到了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其次,人们越来越关注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这为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三,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第四,在全球化背景下,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取长补短,促进自身的发展。第五,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融合,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可以实现创新发展,适应新时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网络化等,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第六,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讲座、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毛南族青少年对传统民居文化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为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三)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一是传统民居建筑逐渐消失。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毛南族传统民居建筑面临着被拆除或改为现代建筑的难题。传统民居建筑的消失将导致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难以得到传承和发展。二是文化内涵减弱。在现代社会,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部分传统习俗和工艺逐渐淡化,导致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的内涵减弱。三是传承人才短缺。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然而,当前毛南族地区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且年轻人对传统民居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减弱,导致传承人才短缺。四是经济压力。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投入大量的经济资源。然而,部分毛南族地区经济条件相对较差,难以承担相应的经济压力。五是保护与开发平衡难度大。在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如何平衡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过度开发可能会导致文化资源的枯竭,而过度保护则可能限制文化的发展。六是文化认同感减弱。随着社会的发展,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逐渐边缘化,导致毛南族民众对传统民居文化的认同感减弱。

四、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

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策略

(一)保护与传承的策略

针对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可以通过:一是加强立法保护,建立健全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保护范围、保护标准和保护责任,加强对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力度。二是加大政策扶持,政府应出台更多有利于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政策,如税收优惠、资金支持、土地使用权政策等,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传统民居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三是培养传承人才,在毛南族地区设立相关专业,培养一批熟悉传统民居建筑技艺和文化内涵的传承人才。同时开展传统民居文化技艺培训,提高当地居民的传承能力。四是加强文化教育,将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融入当地学校教育体系,编写教材,让学生从小接触和了解传统民居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认同感。五是促进文化创新,鼓励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风格相结合,使传统民居文化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六是加强文化交流,组织举办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节、展览等活动,提高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运用数字化、网络化等现代科技手段,对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进行记录、保存和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七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旅游开发、文创产品等方式,将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转化为经济资源,为保护和传承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提供经济支持。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使其在新时代背景下得以可持续发展。

(二)民居文化的利用和创新

一是利用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增加旅游收入。二是将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融入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相关产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三是利用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的建筑技术和材料,设计环保建筑,推动可持续发展。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可持续发展模型(见图4)。

(三)社会参与与共享

社会参与与共享是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加强社区参与。鼓励毛南族社区民众积极参与传统民居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文化保护中的主体作用。其次是建立合作机制。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毛南族民众应共同参与传统民居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建立合作机制,形成合力。第三促进公众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如举办讲座、文化活动等,向公众普及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的知識,提高公众对传统民居文化的认识和尊重。第四社会资源共享。鼓励各种社会资源,包括文化机构、教育机构、科研机构等,共同参与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第五是鼓励志愿者参与。鼓励志愿者参与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例如,可以组织志愿者团队进行传统民居文化的调查、记录和传播工作。第六是建立共享平台。建立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的共享平台,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等技术手段,将传统民居文化的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到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来。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促进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的社会参与与共享,从而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

在本研究中,重点探讨了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发现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这是其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它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通过深入研究和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可以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使其在新时代背景下得以可持续发展,为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繁荣做出贡献。未来可以通过跨学科研究、与当地社区民众进行合作、动态研究、影响评估研究等一系列拓展和深化,进一步提高对毛南族传统民居文化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认识,为相关政策和实践提供更加科学、全面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24):14-17.

[2]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杨权.中华文化通志 侗、水、毛南、仫佬、黎族文化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3]林祖锐,魏文静,王青青.德国村庄更新实践对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启示[J].人类居住,2023(01):22-25.

[4]韩少华,李杰,李叶.韩少华:分布式共创是推动设计趋向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解[J].设计,2023,36(24):42-46.

[5]郭佳怡.鄂伦春族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传承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7(28):92-96.

[6]李林林,王景新.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欧洲经验及启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4):34-42.

作者简介:

苏文良(1983-),男,壮族,广西大新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基于文化的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可持续设计毛南族
毛南族傩面:精雕细刻的民族非遗
民俗主义视域下的毛南族分龙节考察
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口述史研究——以贵州卡蒲毛南族乡田野调查及其启示为例*
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
活态文化
可持续视角下的旅游纪念品设计
可持续发展视阈下包装设计的原则与策略
可持续设计发展文献综述
可持续景观设计探讨
生态美学理念下的校园景观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