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泛娱乐化现象有效治理之道以浙江为例

2024-05-10徐强

信息化建设 2024年2期
关键词:娱乐价值观

徐强

泛娱乐化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等理念相悖,是新时期值得警惕的一种风潮。浙江率先探索泛娱乐化的有效治理,既是浙江所需,也体现了浙江担当

加快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网络强省。政府层面应加强统筹管理,形成全省泛娱乐化管制“定心丸”;平台层面应健全监管体系,打造泛娱乐化管制“强心针”;网民层面应提高网络素养,形成泛娱乐化防控“主心骨”;人才方面应加强主体管控,为泛娱乐化健康发展输入“营养液”;媒体层面应加强正能量宣传,为进一步服务泛娱乐化治理充当“服务站”。

近年来,互联网上低俗炒作、流量至上、“饭圈”乱象等不良文化冲击主流价值观,泛娱乐化现象流行。中央网信办、国家广电总局多次提出坚决抵制“唯流量”、泛娱乐化等不良倾向。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再次提出“不得利用泛娱乐化功能和内容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为此,本文通过系统介绍泛娱乐化的概念、现状和问题,并以浙江为例提出区域治理的路径建议,为落实国家部署和各省市开展有效治理提供参考。

“普遍化带来社会问题”,泛娱乐化兴起值得警惕

泛娱乐化指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娱乐元素在社会生活中过度泛滥,导致人们以娱乐化的心态对待一切,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作为价值衡量标准所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且往往伴随着低俗、欲望、易沉迷等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等。显然,泛娱乐化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等理念相悖,是新时期值得警惕的一种风潮。

当前,以短视频、网红直播和电子游戏为代表的泛娱乐行业已经全面深入发展。截至2022年底,全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人,日均用网时间6—8小时。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10.12亿人,占网民规模比例达94.8%;短视频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超过2.5个小时,占网络使用时间的28.5%,居各类应用首位。与此同时,2022年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的用户规模分别达6.84亿人和4.92亿人,较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缩。

加快规范和整治泛娱乐化,已成为新时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美好精神家园、推动实现人的现代化等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

“工具性带来利弊问题”,泛娱乐化影响值得深究

泛娱乐化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娱乐领域的赋能,通过习惯分析、个性化推送等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是新阶段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文娱工具”。从受众来看,泛娱乐化通过系统分析客户兴趣,精准地推送购物链接、短视频直播等,让大家能够在工作学习之余得到精神放松、减少搜寻成本,极便利地得到自己想要的内容。从主体来看,平台或者网红通过展示自身品牌,形成一种新就业、新经济模式,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但是,随着泛娱乐化的深入发展,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由于其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给造谣者提供了空间。造谣内容在网络平台不易验证且快速传播,引发群体通过人肉搜索等工具对当事人造成网暴,对当事人精神和肉体均造成较大影响。二是传播内容为博人眼球,存在不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不少网络视频以博人眼球为目的,崇尚“金钱至上”“颜值即正义”等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严重不符的观念,给青少年树立负面的价值观。三是传播知识存在谬误,不利于网络科普。根据《2022年抖音知识报告》,2022年1月到10月,抖音用户搜索了超160亿个知识相关问题。网络传播知识的门槛降低,大量的网络科普内容不仅碎片化,而且真假难辨,导致人们系统思维能力的下降、容易接受错误知识等。四是传播内容易沉迷,进而导致身心深陷。不少群体沉迷于网络游戏、各类短视频平台等精准推送带来的快感和满足感,一方面没有时间去学习和工作,逐渐丧失理想信念,社交能力下降,促成了“躺平文化”“享乐文化”,另一方面由于持续熬夜、没时间锻炼身体、视力下降等,身体素质堪忧,促成“老年病”年轻化。

“长期性带来发展问题”,借鉴浙江探索区域治理之道

泛娱乐化现象本身不具有区域性,而是全国性甚至全人类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浙江探索泛娱乐化治理实践的必要性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展现浙江担当。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浙江省一方面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在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高水平推进人的现代化,打造促进全体人民全面发展高地”“高水平建设网络强省,打造重大传播平台”“深化网络文明建设”等。探索泛娱乐化问题,有助于建设网络强省和实现人的现代化,助力推进“两个先行”。二是落实浙江所需。浙江在以网络直播为代表的数字文娱领域,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22年底,浙江省网民规模达5642.9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85.80%,互联网普及率达85.8%,超过75.6%的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杭州已有综合类和垂直类头部直播平台32家、近5万主播,直播相关企业注册量超5000家,数量列全国第一。加快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网络强省。

目前浙江在泛娱乐化治理方面仍然存在多部门网络协同治理、协同攻关等机制不够完善;数据治理有待进一步加强,数据安全立法及配套实施条例和办法仍不健全;泛娱乐化有效监管和整治力度仍待提升等问题,建议从区域治理角度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政府层面:加强统筹管理,形成全省泛娱乐化管制“定心丸”

依托浙江省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和例会制度,联合省宣传、网信、广电、文旅、教育、司法等有关部门,開展泛娱乐化管理的规划出台、政策制定和重大事项改革等事宜,将泛娱乐化整治工作纳入新时期数字化改革年度重点工作内容。研究制定泛娱乐化治理相关行动计划,贯彻国家要求提出正能量文化宣传、娱乐平台监管、娱乐人员培训等具体任务。探索每年评选优秀泛娱乐化平台试点,鼓励优质的短视频平台整顿提升,传播正能量。

平台层面:健全监管体系,打造泛娱乐化管制“强心针”

全面启动新一轮网络短视频行业集中整治工作,重点围绕未获得准入资质或未履行ICP备案及违规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平台进行查处。支持网络直播小镇、网络直播平台等主体加强自我监管,积极宣传与中华传统文化、奋斗者文化等相结合的视频或游戏。加快完善网络直播等泛娱乐化领域法律法规,缩小监管盲区,形成一套对网络直播乱象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和惩戒制度。完善网络娱乐行业标准,健全直播平台运营及内容生产等管理准则。推动网络综合治理,加强网上舆情监测管控,严厉打击涉网犯罪。

网民层面:提高网络素养,形成泛娱乐化防控“主心骨”

充分利用手机运营商、各类媒体、培训机构、社区等力量,以及短信、社区公示栏、显示屏、电子标语等方式,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加强网络素养培训,督促全民遵守网络道德和准则。积极开展网络普法活动,增强网民与主播、老少妇残等重点群体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通过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举办网络安全专题讲座和培训班、制作印发宣传册、线上视频宣讲、新媒体普法等方式,加强数据安全宣传教育,提升全民对网络谣言、电信诈骗、信息窃取等不法行为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人才方面:加强主体管控,为泛娱乐化健康发展输入“营养液”

鼓励高等院校、培训机构围绕新一代网络从业人员开展课程培训、职业培训等,打造一批健康合理的网络从业人才,支持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关专业人员加强网络道德培养,抵制不良的泛娱乐化内容生产。支持浙江优质的科研平台、人才团队入驻短视频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做好科普知识传播、人才招引和技术成果展示。加快构建短视频主播、游戏内容开发人员等互联网从业人员培训体系,探索设立从业资格证书,培养一批专业过硬、素质过硬的从业人员。

媒体层面:加强正能量宣传,为进一步服务泛娱乐化治理充当“服务站”

充分发挥相关党报官媒在网络社会中的引领作用,有意识地宣传主流意识形态,提高优质娱乐文化供给能力,符合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精神需要的有营养有内涵的娱乐需求。支持电视、报纸、广播等各类媒体力量坚持正确导向、勇担社会责任,大力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安全、科学文化知识等内容,助力构建互联网背景下的正能量价值观和品质素养。支持媒体创新和丰富象征主流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的娱乐内容的传播形式,結合网络新兴媒体资源、其他媒体平台等优势,提高网民接受度。

(作者单位: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猜你喜欢

娱乐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我的生活自身就是一种娱乐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娱乐眼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娱乐眼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