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2024-05-10王琼妹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3期
关键词:想象力培养情境化教学小学作文教学

王琼妹

【摘要】学生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当下,小学语文学科日常教学中也应该重视对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本文以小学作文教学为探讨主题,客观分析了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并从教材内容开发、教学情境设计、生活化教学方法应用、课外读写教学活动组织、作文题目的布置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  想象力培养   情境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03-0013-03

小学阶段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想象力的培养则是创新思维发展的基础性阶段。如何在阅读写作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表达、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当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因此,本文以小学部编版教材为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论述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常态化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作文教学的趣味性

当前,部分学校教育仍普遍倾向于提升考试成绩、提高教学质量,将提高教学效率作为主要方向。这也使得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倾向于知识点的单向输出,师生互动也多以简单的问答互动为主。这种教学改革理念影响下,小学作文教学普遍较为枯燥,缺乏趣味性。而在作文教学中引入想象力培养的元素,就能够提升作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在作文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感,唤醒学生在作文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活动,发挥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

(二)提高学生作文的质量

学生写作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认知世界、认知自我、创造性表达自己认知感受”的过程。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本创造性表达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对周围事物有更加个性化的感知能力。想象力的提升,能够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让学生对命题作文有更加独到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在文学表达方面有更高的创新意识与原创能力。

(三)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感知新事物、发展新兴趣、养成新习惯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想象力,就是学生感知新事物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学生发展新兴趣的重要前提。从微观上来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能够让学生领略新事物的独到魅力,发展新兴趣,日常生活学习更加自由、有主见。从宏观视角来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能给学生带来更多发散思维的机会,让学生不会因为一些事物的刻板印象而否定自己的好奇心,让学生有更多探究新事物的动力,使得学生未来的发展更加全面、多元。

二、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一)深耕课文教材内容,提供想象基础素材

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本教材内容形式相当丰富、内容富有内涵。结合优质的语文教材,深度发掘教材内容中培养想象力的教学价值,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改革效果。具体来说,可以从童话、诗歌体裁课文的教学中,发掘想象力培养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形式更加丰富、内容更有内涵的想象基础素材。

第一,在童话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泛灵化心理。童话内容中体现出的丰富多彩的想象力正符合小学阶段学生想象文学接受的特点,借助于童话背景的丰富多彩,童话形象的鲜活生动,学生们在欣赏学习童话课文时,更容易进入泛灵化的心理状态,将花草树木、小动物拟人化,展开自己的想象力,构建出自己心中想象的童话世界。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故事背景,用学生们能够理解的语言来更加细致地描绘童话情境,填补安徒生童话世界中的一些背景、形象空白。例如可以通过细致描绘大年夜中远处高楼里人们温馨的团聚情境,来反衬卖火柴的小女孩孤单凄惨的身世背景。通过一些更容易引起共情的语言补全细节,引导学生体会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人物形象。在提升学生作文情境表达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结合本次课文教材教学内容,可以开展“我来编童话”主题习作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结合小女孩的人物形象进行适当的故事改编,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个相对美好的结局。

第二,诗歌中的遣词造句都是作者经过反复斟酌的结果,往往较为精炼、含蓄,这也给了学生更多的拓展想象空间。从诗歌中就能联想到多种多样的人、事、物。教师可以运用这些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春夜喜雨》的教学时,学生就可以围绕“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一句,来抓住“晓看”“锦官城”这些细节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构建出时间、地点、人物这些情境的基本框架。然后在点明“花重”的精妙之处,引导学生在用想象力构建的想象情境中,重现花朵因为吸足了雨水而变得更重的细节情境。结合对《春夜喜雨》古诗的教学内容,可以开展“故事中的想象力”的主题习作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围绕古诗中描绘出的意境,想象编写细节情境短文。

像这样运用课文教材内容中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适当的引导方式,让学生通过想象力拓展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课文人物情感,在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涵、提升遣词造句能力的同时,也能锻炼自己的想象力。

(二)设计趣味探讨情境,发散学生想象思维

想象力的运用不是凭空发生的,需要教师为学生搭建出一个更有趣味性的想象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基础的想象思维框架,同时提供必要的想象环境与素材支持。这需要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设计出更有参与感与趣味性的情境教学活动。通过情境氛围的影响,帮助学生完成虚拟人物形象的情感建构。

第一,利用叙事化教学法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深度。例如,在学习《牛郎织女(一)》这一章节的时候,老师需要以文章当中的牛郎作为线索,積极引导同学们利用寻找到牛郎成长的重要时间节点,绘制出来整个故事发展的脉络图,能够将图绘制成为一个主干清晰的流程图,把课文一共分为“与织女相识结婚”“与老牛亲密无间”以及“童年身世凄惨”三个小标题。通过这一方式,同学们在对文章进行复述的过程当中借此予以展示,不但可以更加清晰,同时更加生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文章的各个段落看作是一个独立的叙事主体,引导学生阅读各个段落,并制作各个段落的故事主题卡片。引导学生以各个小事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联系为情境,展开符合整个故事情节发展规律的拓展想象。像这样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理顺故事脉络与人物关系,尝试将《牛郎织女》这一经典民间故事缩写成一篇叙事结构严谨的小作文。

第二,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活动,把学生更快地带入故事形象。学生对人物细节的拓展想象需要有感情基础作为支持,因此可以通过组织角色扮演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的活动,体会故事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态。这种参与感更强的作文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深度与想象思维广度。

(三)结合生活经验元素,合理进行想象拓展

通过上文两个方面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也要锻炼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对想象力的合理运用能力,即锻炼学生在作文习作过程中,能够善用想象力丰富自己的写作视角,提升自己作文内容细节的饱满程度,同时也提高作文内容的情感表现力。要做到上述这几点,就需要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观察发现习作素材,并能够合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这些素材作为切入点。例如在开展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这一主题的习作教学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去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种种细节,从自己的父母亲朋入手,观察这些身边人生活中体现出的人物特点,尝试用写日记的方法记录下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点滴感悟。这里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生活体验类作业的方式,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并通过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展开想象联想,换位思考,想象一下父母对自己的付出、自己对父母的回报是否对等,并从生活细节体会父母大爱。如可以安排学生们放学后为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分担一下家务,或者是在睡前拥抱自己的父母、道一声晚安,留心观察父母的反映,并记录自己对这些生活经历的感悟体会。然后通过整理自己平时的生活日记以及生活体会,选择自己的父母亲作为描写对象,写一篇《我的××》小作文,来更加细致动情地描写自己身边亲人的特点。

像这样,通过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习作情感表现力。另外,引导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来为学生自主积累想象习作素材打下基础。

(四)组织课外阅读活动,开拓学生想象视野

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是分不开的,良好的阅读教学成效能够为作文教学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让学生从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吸取更多的习作技能,积累更多的习作素材。从想象力的培养视角来看,通过组织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同样能够开拓学生的想象视野,激发学生的想象作文创作热情。例如,在开展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我的植物朋友”这一主题习作教学时,教师可提前组织开展“奇妙植物”主题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从网络或者学校图书馆等渠道收集奇妙植物,挑选其中印象最深的3个进行描述记录。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展“童话中的植物”这一专题习作实践活动,让学生总结自己接触到的童话、寓言、神话等想象类文学作品中神奇的植物。将自己从中学到的描写植物神奇之处的“拟人”修辞手法运用到自己记录的3种真实存在的植物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个性化的科普小作文。再如,开展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写读后感》的习作教学时,就可以引导同学们阅读一些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经典小说名著,引导同学们在阅读这些古典小说中的精彩片段以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书中主要角色的未来境遇。以此为主题展开“续写名著片段”的读后感习作训练,引导学生根据“草船借箭”“景阳冈”中的故事脉络以及主要角色性格特点,进行合理的拓展想象,续写故事的后续发展。

(五)布置开放作文题目,全面落实想象成果

灵活布置作文题目是提升作文实践训练效果的重要前提,一个好的作文题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同时也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文学创造表达能力。总体来说,在进行拟题时,教师不仅要为学生留足想象的空间,同时也要为学生规定想象框架,帮助学生拣选有用的想象素材。例如,可以开展半命题形式的作文练习,如《我和×××过一天》《×年后的×××》等类似的作文题目,即给学生设置了一定的想象框架,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积累的各类想象素材中快速地拣选出可能有用的想象素材,不至于毫无头绪。同时题目中的留白,又给学生们自由发挥想象力,进行自己的个性化表达留足了空间。在进行这类半命题作文的创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阅读经历中挑选出一些自己有表达欲望,且有表达能力的主题方向来补全题目,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出他们自己想写、会写的特色作文。

另外,教师可以开展不限题材的开放式作文题目,以简短明了的词汇作为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表達意愿以及创作需求来自由选择文体形式。在这之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半命题作文题目、开放式不限题材作文题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想象式作文创作机会,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切实地提升自己的书面语言创造性表达能力。如,以《太阳》为作文题目,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既可以写成描写太阳特点的说明文,也可以将太阳拟人化,描写出一个小型童话故事。教学中,通过适时展示例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拟题思路,让学生在同一个作文主题下,从多个角度、多种形式创作出主旨思想各不相同的作文。

三、结语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同时也能切实地提升学生的短文创作能力。在作文教学时,教师要积极地发掘课文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选取童话、诗歌、神话故事、寓言等具有想象意味的课文中的经典段落,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场景、故事情节的文学表现力。在此基础上,设计具有参与感与趣味性的想象情境,将学生带入到具体的情境中去,推动学生创作出情节发展顺畅、人物形象饱满的想象类作文。与此同时,通过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生活观察力,引导学生总结生活经验中的习作素材,为学生积累更多的想象底蕴。

参考文献:

[1]高敏芳.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策略[J].家长,2022(34):159-161.

[2]郑玲玲.浅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学苑教育,2022(28):87-88+91.

[3]解飞.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2(6):9-11.

猜你喜欢

想象力培养情境化教学小学作文教学
浅议幼儿涂鸦与语言能力培养的价值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率
侧重习作讲评,观照“后作文”教学
幼儿教育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十分钟“演播厅”在中职文秘情境化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
少儿美术教育中的想象力培养研究
情境化教学在机械基础中的应用
浅谈作文教学中读者意识的回归策略
作文教学中有关“审美”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