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乡村生态振兴的路径探析*
2024-05-10王丽君李国锋
王丽君 李国锋
(山东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18)
2023年初,以ChatGPT 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广泛关注,人工智能正在从专用智能迈向通用智能,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再次掀起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热潮。进入21世纪,第四次工业革命席卷而来。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量子通信等现代科技不断融合与交互,带来了全新的生产模式、商业模式和社会模式的变革。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1]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2]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补齐两大短板,一个是生态文明建设短板,一个是“三农”短板。[3]乡村生态振兴,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三农”工作的重要结合点,其建设成果不仅决定着乡村全面振兴能否实现,也直接关系到美丽中国建设能否顺利进行。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让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相配套,[4]对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扎实推动乡村生态振兴落到实处,寻求人工智能这一新引擎成为顺时代之势的应然之举。人工智能赋能乡村生态振兴是将中国式现代化落实到乡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要维度。因此,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研究人工智能赋能乡村生态振兴的现实路径意义重大。
一、乡村生态振兴的现实困境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不可否认,当前我国乡村生态振兴依旧面临重大挑战,主要表现在农村绿色生产方式滞后、农村生态治理机制不健全、农村生态文化发展薄弱三大方面。
(一)农村绿色生产方式滞后
农村绿色发展方式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状况,也会影响乡村生态振兴的整体进程。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生产方式存在绿色动能不足的问题,表现为绿色生产方式较为滞后,农村发展的绿色转型较为缓慢。其一,传统农业生产的弊端。过量使用化肥、农药、杀虫剂,导致土壤有机质缺乏、地力受损,不仅使农作物品质下降,还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2年农村千吨万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监测的10 345个断面(点位)中,8 572个断面(点位)全年均达标,占82.9%,其中地表水水源监测断面5 655个,5 396个断面全年均达标,占95.4%,主要超标指标为总磷、硫酸盐和高锰酸盐指数。[5]由此可见,仍有部分农村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受到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其二,农业机械数字化水平不高。存在农机产品研发制造技术薄弱、农业机械化政策支持和管理服务有待提升等问题。生产环节的智能装备研发滞后,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第五代通信技术(5G)等技术的融合集成度低,相关装备的易操作性差、价格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字技术的应用。其三,农业生产数字化技术普及不高。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效融合离不开农业生产的技术创新。数字化农业技术有传统农业生产技术无可比拟的优势,它可以改造传统农业生产的增长状况和生产模式,加速农业生产的结构性改革以实现高效率、低消耗的发展模式。[6]当前,众多产业的数字化进程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然而传统的农业经济与数字化生产技术的融合较为缓慢。
(二)农村生态治理机制不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环境保护立法工作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日渐完备、愈趋合理。然而,当前乡村生态振兴法治保障工作仍然凸显出诸多现实困境,主要体现为立法、执法、守法三个层面。
首先,在立法层面,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供给有待加强。我国现有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多以城市作为主要作用对象。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而言,其内容主要是针对城市的发展规划与环境保护,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则仅少量涉及湿地和森林等方面内容。当前我国专门针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还较为稀缺,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如乡镇企业污染、农村面源污染、农民生态权益等问题缺乏完整系统的法律法规来进行正确调整和强有力的执行。其次,在执法层面,农村生态环境执法质效较难保障。受部分地方政府唯GDP论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环境保护政策难以彻底贯彻执行,基层部门责任不明晰、环境保护主体力量薄弱等问题凸显,农村环境保护面临执行不严的困境。由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在立法层面存在不完善之处,致使乡村生态执法部门的权力行使存在结构性障碍,从而使得部分农村地区的生态执法工作开展受阻。农村生态执法部门的权责规范模糊,导致在执法过程中容易出现各自为政、互相推卸责任和多头执法等现象。同时,对于不当执法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严重影响乡村生态法治多元主体参与乡村生态振兴的主动性。最后,在守法层面,村民参与生态治理的意愿有待提升。部分农村地区面临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信息科技滞后等问题,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村民对现代法治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从而妨碍了乡村生态振兴法治建设的进展。此外,一些行政部门和村民更加关注短期经济效益,对生态长远发展的意识较弱,这种思维观念在部分乡村地区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村民对参与生态治理的意愿普遍不高,出现不愿参与甚至无从参与的现象。
(三)农村生态文化发展薄弱
当前,我国农村生态文化发展薄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村民的生态实践活动,阻碍乡村生态振兴的整体进程。农村生态文化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农民生态文化素养不高、农村生态文化培育机制不健全、生态文化认同危机凸显等方面。
一是村民生态文化素养不高。部分村民缺乏系统全面的生态科学知识,对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的重视程度不高,接受绿色发展的思想引导较少,生态保护的意识较为淡薄。加之部分村民缺乏生态责任感,即使具备生态文明意识也难以将理念外化于具体实践中,为达到农作物高产量的目标,不惜以牺牲生态平衡为代价。二是生态文化认同危机凸显。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全面推进与工业化水平的显著提高,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文化堕距”使村民产生了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等精神文化层面的偏差。对于乡村应该保持生态优势还是追求经济成果,部分村民完全割裂“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不考虑生态因素,完全追求经济发展。生态文化认同逐渐弱化,乡村生态振兴的文化根基被动摇、改变。三是农村生态文化培育机制不健全。一些农村地区缺乏对生态文化的重视,忽视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导致生态文明价值理念宣传不到位,村民难以形成科学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同时,农村生态文化的培育管理机构缺乏规范性。不仅培育机构数量有限,设备落后,基础条件差,而且培育人员专业性不强,开展的生态教育未能设定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培训效果无法保障。
二、人工智能赋能乡村生态振兴的内在机理
乡村生态振兴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而以数字算法与信息应用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对乡村社会生产赋能,逐步显示了其服务于乡村生态振兴的独特优势。鉴此,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分析人工智能赋能乡村生态振兴的内在机理,旨在挖掘人工智能赋能乡村生态振兴机制构造之动力生成,以更好地建构人工智能赋能乡村生态振兴的现实路径。
(一)人工智能推动乡村生态农业发展
《经济学人影响力》发布的全球粮食安全指数(GFSI)第十一个年度报告显示,全球粮食安全水平在2019年达到峰值后,已连续三年不断下降,近期的社会经济冲击和干扰进一步削弱本就十分脆弱的粮食体系。然而中国依然表现稳健,其粮食安全指数在2012年至2022年期间持续增长了13.7,进步幅度位列全球第二。①数据来源:全球粮食安全指数(GFSI)第十一个年度报告(2022)。正因为党中央将保障粮食安全摆在突出位置,我国粮食产量才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②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23)。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这为乡村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前沿技术突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乡村生态农业的发展进程,实现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向生态农业方向变革,是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农业产业体系的有效途径,[7](P113)是实现农业生态化与生态农业化有机统一的题中之义。首先,人工智能推动农业智能化管理。人工智能可以通过传感器、无人机、机器人等技术设备实现农田的远程监测、智能化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操作。通过精确的数据收集、分析和预测,可以优化农田管理、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其次,人工智能推动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应用于乡村生态环境的监测与保护。通过人工智能算法的分析,实时监测大气、水质、土壤、植被等环境要素,提供精准的环境信息,帮助农民科学调控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再次,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构建农业智能决策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的最佳决策建议。例如,根据天气预报和作物生长状态,提供精确的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决策指导,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人工智能提升乡村生态治理水平
基层党组织领导与村民基层自治共同影响着乡村生态治理整体效果。中央组织部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 804.1万名,党的基层组织506.5万个。[8]全国约128万个农村基层党组织3 500万名农村党员分布在农村,构成严密的组织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7](P185)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的组织基础,对于加强基层生态治理、实现基层村民自治与党组织领导相结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海量数据得以存储并通过数字算法重新嵌入组织和个体中,推动着基层组织以及整个社会向前发展。
人工智能提升乡村生态治理水平,推动乡村生态治理的现代化革新。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提升村民基层自治水平。人工智能以其数据资源共享、信息传播流畅的独特优势,有力地破解了消息闭塞、传播渠道狭窄的难题,能够让村民及时掌握最新信息,畅通信息来源渠道,扩大了信息的传播面。同时,数字工具的普及,为村民提供了自由便利的建言献策平台,打破了线下传统渠道的局限性,以此提高村民自觉参与生态治理的意识,增强基层群众的参与感和主动性,推动乡村生态治理构建多元共治发展格局。二是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水平。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强大的数据收集、处理、分析、整合等专业技能,能够对乡村生态治理过程中的繁琐步骤及复杂流程作出快速反应,进而简化相关工作,提高乡村治理的效率,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于健全村干部绩效工资量化考核,完善基层党组织奖励激励机制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为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及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提供了机遇,为健全乡村生态治理体制机制奠定了基础。
(三)人工智能助力乡村生态文化发展
乡村生态文化是人文与生态的有机融合,是村庄生态环境保护“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指出,要加强中国传统村落非遗保护,将非遗保护传承与美丽乡村建设、农耕文化保护、城市建设相结合,[9]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自然生态环境整体保护工作。通过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到2020年我国保护了53.9万栋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传承发展了4 789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10]传统村落作为历史文明的鲜活载体,承载着浓郁的乡愁与古老建筑的自然生态,在新时代的保护力度持续加大。由此可见,这对我国乡村生态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革新求变的时代背景下,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人工智能成为乡村生态振兴的新动力,为乡村生态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契机。一方面,人工智能能够丰富生态文化的传播形式。依托“数据+算力+算法”定义法则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收集大众在社交媒体平台中的语言特征和话语逻辑,依据大众对文化传播叙事方式的需求,向村民宣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同时,大众在人工智能所构建的诸如微信、微博、抖音等智能化社交媒体场域中,能够以主体视角主动参与生态文化的阐述与解读,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村民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强化村民对土地、河流等乡土因素的热爱之情,以此凝聚人们对乡村生态文化的价值共识。另一方面,人工智能能够创新“大数据+生态文化”的传播方式,提高传播方向的精准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信息爆炸式增长会引发“信息洪流”。利用人工智能的大数据功能能够深入发掘并宣传当地特色文化建筑的历史内蕴及时代价值,数字化记录地方戏曲、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此推动乡村生态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三、人工智能赋能乡村生态振兴的现实路径
乡村生态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引领,以人工智能技术来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高质量发展,这是摆在乡村振兴面前的重要问题。鉴此,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必须在厘清人工智能赋能乡村生态振兴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探究人工智能赋能乡村生态振兴的现实路径,明确乡村生态振兴的发展方向。
(一)打造生态农业数字化发展格局
随着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基于计算机系统的智能化技术能为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带来强大动能,是推动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工具。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数字化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必由之路。
人工智能推动生态农业数字化发展,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各类农业场合,以此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及效益回报率的过程。如农业智能机器人可以执行植物播种、定植和移栽等任务,监测植物的生长情况,通过传感器收集数据,帮助农民调整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有效减少人力劳动成本;可以自动识别杂草并进行除草作业,减少对化学除草剂的依赖;可以用于喷洒农药和施肥,精确控制用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农业智能技术系统依托于智慧农业系统,通过田间分布的传感器获取各种数据信息,随时了解植物生长情况,例如分析生长环境以及监测土壤水分,监控植物养分含量等,反映各种植物生长状态以及生长趋势,从而反映出整体营养水平以及发育状态,帮助管理人员制定更为科学的管理方案。
为将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其一,要推动生态农业和人工智能的融合,加大人工智能技术在生态农业产业中的应用,保障生态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降低生产、管理成本,提升规模效益产出比,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方式的科学化水平。同时严格按照农业生产的绿色标准进行规模生产,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全面监督和合理约束,规范农业基地的生产秩序,打造数字化绿色生态生产基地。其二,落实人工智能技术的资金保障,一方面要合理分配政府及社会的财政支持,注重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作物栽培、种子产业化、生物防治利用等生态农业领域的技术研发,推广数字化人工智能技术以支撑现代绿色农业的发展。同时要保障绿色生态农业具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将人工智能装备合理分配到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去,加快农业技术设备升级,完善基础供给。其三,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乡村生态旅游业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旅游是凭借地域优势,将农业与旅游业、自然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高效产业,亦是乡村生态振兴战略的一大特色举措。一方面通过打造乡村美好田园风光的原生态氛围,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美好生活愿望;另一方面,生态旅游与乡村振兴相结合,花卉、果蔬种植业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以观光为核心的休闲产业,如草莓、樱桃等水果采摘园,花卉绿植观光园。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消费者进行旅游产品推荐及旅游服务质量评估,也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旅游者的数据,了解旅游者的兴趣爱好和需求,为旅游者提供景点详情、交通路线、美食介绍、天气变化等信息,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和体验感。同时,通过收集和分析旅游者的数据,了解旅游者的评价和反馈,从而及时调整旅游服务方案,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生态农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二)营造基层生态治理智能化发展空间
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智能化,既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又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智能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强调要全面贯彻网络强国战略,把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人工智能推动基层生态治理的智能化,是指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基层生态治理相结合,形成以人工智能技术为驱动力,集合多元主体生态诉求、整合多方生态治理资源、提升生态治理能力,使基层生态治理效能实现可视化与数据化的新型治理手段。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全新变革,智能化为社会治理创新了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基层生态治理的主流趋势。乡村基层党组织将人工智能技术嵌入基层生态治理的逻辑日渐成为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参数。不可否认,当前中国城乡发展仍然存在不协调、不均衡等问题,而人工智能的介入为城乡逐步跨越数字鸿沟奠定了坚实基础。
营造基层生态治理智能化发展空间,一方面,要将人工智能与农村生态振兴法律体系建设相融合。从理论基础来看,人工智能在法律知识图谱构建、逻辑推理框架设计和信息量化抽取处理等方面可以发挥辅助立法的作用。从现实需求来看,科学立法、精细立法和协调立法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人工智能的辅助。[11]因而,人工智能应用于立法领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展开的立法前评估和立法后反馈可以最大限度地搜集、处理和分析各类信息,有效预防法律颁布实施后产生的一系列问题,[12]可以有效弥补传统立法的决策缺陷。不仅有效帮助国家和地方政府建立专门针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根据地域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完善并落实地方性政策方针,而且有助于加强农村生态执行性法规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执法机构,规范执法工作流程及行为准则,保障乡村生态振兴执法体系的公正性及严明性。另一方面,要变革智能理念,树立智慧治理思维。转变治理思维,实现治理理念与治理手段的创新是推动基层生态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在推进基层生态治理智能化的过程中,首先要坚持“党建+智能化”理念。基层党组织应始终发挥总揽全局的作用,推动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智能化发展方向,拉进与群众的距离,让农民共建共享乡村生态文明成果。同时,要深化“智能化+政务”理念。基层党组织及相关管理部门要建立乡村生态治理智能化发展的规划与数据体系。各级领导干部要革新“智能化”理念,主动学习智能信息新技术,培养智能化共享思维、数据思维、资源整合思维。
(三)构建生态文化智慧化传播体系
广义的生态文化是指在人们的生活、生产过程中,在合理认识人与自然关系、妥善处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活动以及其形成的全部结果。[13]乡村生态文化建设是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以乡村为作用对象进行的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文化产业、生态文化事业的建设。数字乡村建设进程中,乡村生态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来看,乡村生态文化的发展仍然存在问题,乡村数字基础设施、文化传播内容等因素的不完善导致无法完全满足村民的生态文化需求。因而,从乡村实际出发,结合现代经济理念,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传播乡村生态文化,构建生态文化传播体系对于打造乡村特色文化品牌,继承并弘扬生态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与现代化成为当今社会的普遍追求。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生态文化领域,有力推动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首先,人工智能为文化产业提供新的表现形式,人工智能精准地识别各种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数据,并对其进行智能处理和分析,从而将多种文化元素进行深度融合,形成具有独特创新魅力的文化产品。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创作音乐、电影等艺术品,为文化产业注入活力。其次,人工智能为文化传承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保障。利用人工智能,通过图像识别、文本分析等技术,快速识别文物的状态,帮助保护古建筑、文物、书画等,并提供修复建议,从而更加有效地保存和传承文化遗产。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被应用于文物保护和考古挖掘领域,能够全面、高效地对文物进行精细化的保护,从而确保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出文化遗产历史数据的规律和特点,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价值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构建生态文化传播体系,一要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互联网和宽带覆盖率。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借助互联网载体,通过抖音、微博、公众号等平台推送相关生态文明的文章、视频、图片,为生态文化传播提供充分的前提和坚实的基础。二要推动农村生态文化产业智能化发展。一方面,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生态文化产品。将人工智能与互联网相结合,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生产力和效率,推动手工艺制品等特色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人文文化体验产业。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人文体验领域,让体验者佩戴人工智能设备,从视觉、味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获得感知,拥有超越现实的虚拟体验,深入挖掘人文文化中的生态基因,感受贴近真实的传统文化,促进传统生态文化的数字化发展。三要出台人才引进扶持政策。强化政府部门工作职能,依据当地现实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做好人才激励工作,优化人工智能助推乡村生态文化传播的人才环境。通过制定相应激励性的薪资政策、福利制度、晋升机制,吸引优秀人才。在本土人才资源培养方面,注重对本土居民的教育培训,大力培养具有生态意识的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民绿色生产技能培训,组织乡村干部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和能力培训。同时,开展多形式的生态文化活动,举办相应的“智慧+生态”活动,提升乡村文明程度,打造多元主体参与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