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激发红色资源活力的路径选择

2024-05-10吴婕

实事求是 2024年1期
关键词:革命红色资源

吴婕

(郑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P44)新征程上,充分激发红色资源活力,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红色资源及其特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中红色血脉代代相传。”[2]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所创造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在今天可以开发利用、汲取力量的重要精神产物和物质载体。这些资源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历程,是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

(一)红色资源的本质

红色资源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历史产物。它不仅代表着中国共产党,还承载着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革命传统、精神理念和文化价值,其本质是一种精神财富,是由中国共产党所创造的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本”,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教育意义。

作为一种文化资本,红色资源具有四种存在形式。第一种是具身化的红色文化资本,即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具有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念并用实际言行生动体现红色革命精神的英雄人物及其传承人。第二种是客体化的红色文化资本,其以更客观直接的方式存在,例如革命时期的地下党人通讯手稿文件、革命遗址遗物、创作红色诗词的书籍文献等,承载着浓厚的红色历史、凝结着重要的文化资本价值,因此显得弥足珍贵。第三种是制度化的红色文化资本,其通常以体制的形式存在并被人民大众所认可,例如红色文物保护从业资格认定证书等。这种文化资本因具身化和客体化红色资源的存在而得以生成,同时也反映了具身化和客体化红色资源的质量,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和价值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第四种是文化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本,其以各种文化艺术作品的形式存在,例如小说、电影、戏剧、话剧等。这些文化艺术作品通过生动的表现形式展现了红色文化的魅力,成为人们了解和传承红色精神的重要载体。

(二)红色资源的类型

根据上述分析,红色资源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形式:首先,物质载体类红色资源。这些资源通常以具体的物质为载体,如建筑物、纪念碑、历史遗址等,其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事件或人物,是人们了解和感受红色历史的重要途径。其次,人物载体类红色资源。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涌现了众多为革命英勇牺牲的先烈,为建设、改革鞠躬尽瘁的先辈,他们是中国光辉历史的“活化石”,他们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是中国红色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第三,事件载体类红色资源。这些资源主要是一些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如重要会议、战役、纪念日等,不仅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也是弘扬红色精神、传播红色故事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加强公众对红色资源的认知。最后,精神产品类红色资源,主要包括各种红色精神及其相关的文化产品。在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历史中,形成了许多伟大革命精神,如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这些精神及以其为载体的相关文化产品,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血脉之中,鼓舞着中国人民不断前进。总之,老一辈革命家为艰辛而又难忘的革命历史留下了许多慷慨激昂的墨宝珍迹,爱戴他们的人民将这些诗词歌赋、墨宝珍迹铭刻在石碑上,陈列在红色景区、纪念馆、烈士陵园中,以示对他们的尊重、敬意和无限思念,这种“军民鱼水一家亲”的和谐景象成为红色资源里一条靓丽的风景线。因而,红色资源的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特定内涵、特殊作用和特别的意义。

(三)红色资源的价值

红色资源具有独特的政治价值、丰富的经济价值及重要的教育价值。红色资源作为中国历史的特殊产物,是中国共产党所特有的宝贵财富。高举“红色”的马克思主义旗帜,突出“红色”的政治色彩,是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进行艰辛探索的物质结晶和思想精华,是党史和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中国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独特的政治价值。对红色资源的妥善保护和有效利用,不仅可以为中国现代化强国建设添砖加瓦,更能加强中国共产党在国际和国内的话语权和政治影响力,从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红色资源作为一种文化资本,不仅反映了特定的政治和经济状况,还能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为其提供指导。因此,红色资源还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与红色资源产生经济效益密切相关的便是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和红色文化品牌产品等,依托红色资源进行再开发,打造特色红色景区或红色街区,不仅可以增加客流量,提升当地的知名度,而且可以带动当地居民围绕红色景区自主创业就业,从而将文化资本转换为经济资本,推动地方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近年来,我国红色旅游市场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极度活跃的发展态势。即使在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后,红色资源与旅游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也在国家相关旅游政策的支持下迅速复苏,并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期。如今,这种模式已经成为国内许多城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除了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外,红色资源中的红色人物、红色精神、红色故事等还蕴藏着重要的教育价值。自诞生以来,红色资源就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是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3]它见证了革命英雄们的斗争精神和大无畏理想信念,见证了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艰苦努力,也见证了中国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红色教育以鲜活的表现形式充实了现阶段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内容,成为进行党史主题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它使人们深刻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对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主义理想更加坚定,不为西方观念的冲击所动摇,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坚守初心使命,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信心。

二、红色资源的利用方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红色资源本身并没有创造价值的能力,其价值在于被有效地利用和激发。只有通过创新手段、形式和方法的运用,让红色资源与时代同行、与发展共进,才能使其持续焕发新的生机,永葆红的底色,并彰显出独特的红色魅力,绽放出时代的华彩。[4]

(一)红色资源的利用方式

根据红色资源的类型和物化表现形式,可将其利用方式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是红色旅游景区。这些景区是基于一定地理环境因素和当地革命历史相结合而建成,其顺应了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旅游出行需要,拉动了地方经济增长,是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通过红色教育宣传,可以更好地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更重要的是,红色旅游景区大多为偏远地带的革命老区,通过旅游业的形式可以创造收入、带动当地致富,既合理利用了红色资源、满足了来访者的旅游需求,又调动了当地人民创业就业的积极性。

第二种是红色革命纪念馆及红色教育基地。红色革命纪念馆是为了纪念近现代革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或英雄人物,并依托有关革命遗址、地标建筑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是关于文物资料保护收藏、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的专门机构。目前,我国大多数革命纪念馆都是对革命会议旧址或革命人物旧居进行的复原修整,并陈列专属文物、书籍、器具等,用文字和图片的方式加以解说,为参观群众提供知识和精神食粮。红色教育基地通常与红色革命纪念馆并向而行,设立在临近处,承担着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教化优秀青年人才干部、传播弘扬红色精神和开展青少年培训工作的重大任务,譬如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和兰考红色教育基地,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和大别山精神红色教育基地,沂蒙革命纪念馆和沂蒙山红色基地等。

第三种是改造性红色街区。这些街区主要依托有一定历史年代的古城区和老街,根据其背后历史,在保留原始红色建筑年代沧桑感的同时,加入众多现代元素进行改造,在复原街道的基础上运用灯光影像等技术,提升街区魅力,发展乡土特色和传统工艺品,带动老城区经济发展。遂川县城水北老城区经过改造后,将整个街区分为初心文化主题区、老街坊民俗区、工农兵政府文化主题区、主席旧居主题区、纪律文化主题区等区域,其中的工农兵政府旧址不仅复原了革命年代红色政权的“五部一室”,还通过声光电技术和人造蜡像等还原了当年毛泽东领导创建的县级红色政权——遂川县工农兵政府的关键历史场景,是近些年红色资源综合开发的典型范例。

第四种是红色文创产品。这些产品是将红色文化和现代创意相结合的成果,体现在一定的物品上。近些年来,各地文旅部门加大了对文创产品种类开发的重视,从最初的红色雪糕盲盒,到后来不仅研发了相关的钢笔、笔记本、书签等学习类文创产品,还有一些行李箱、保温杯、T恤、口罩等实用性生活类文创产品,以及木烙画、木雕笔等具有观赏性的装饰类文创产品。这些文创产品的热销反映了人民大众对红色文化和红色历史的敬畏心和敬重感,后辈们的创意凝结在一个个微小物品之中,表达了对前辈的缅怀感恩和无限怀念。

综上,红色资源的利用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并弘扬光荣传统和红色血脉。通过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加强了对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二)红色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红色资源具有丰富的物质表现形式和多样的利用方式,但在实际转化工作中,往往存在一些预料之外的问题,导致红色资源的活力未能得到有效激发,其政治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未能充分彰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红色传承人的培养教育不够细致,其红色文化素养有待提升。红色传承人是重要的具身化红色资源文化资本,也是继承传播红色精神的重要载体,在红色资源的挖掘过程中,传承人能动作用的发挥非常重要。然而,当前存在的问题是,红色传承人在幼年时期往往缺乏对红色资源和红色文化的全面系统学习,对所在地红色历史、英雄人物的了解仅局限于课堂教育中,这使得他们对红色资源的认识和理解是片面的、粗浅的,易受到网络泛娱乐化思潮特别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这对红色传承人的教育培养构成威胁。而在红色旅游行业中,导游和讲解员等群体更是肩负着利用红色资源传播红色人物经典故事的重要使命。然而,由于缺乏持续的文化知识培训,他们对红色资源背后的红色文化和英雄人物故事往往限于入职培训时的讲稿,机械地重复讲解,甚至自行编撰一些“野史”讲给听众。更有部分导游受利益驱使,把讲解本责抛之脑后,诱导、强迫游客购买景点纪念品或参加活动等事件也时有发生。

二是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制度不统一,体制机制运行不够完善。近年来,虽然各地已经出台了各自的红色资源保护传承规定和保护利用条例,但这些规定的法律依据主要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上,却唯独缺少了关于红色资源保护的法律。在2021年3月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就有人大代表提出了制定红色资源保护法的议案。当前,有必要在国家层面对各省市的红色资源保护条例规定进行总结,提炼出有益的经验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教训。在此基础上,从法律层面构建统一的红色资源保护体系,并强化保障措施。这不仅能为制定立法的省市地区提供参考和借鉴,还能让区域性和局部性的经验或政策成为常态化的制度供给,从而让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体制机制的运行更加协调高效。

三是革命老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缺乏完备的交通体系。由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多次革命的经验教训后,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指导思想,并选择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为了避开敌人的追击,许多革命根据地都建立在农村和偏远地区,故我国大量的红色资源也都集中在这些偏远的山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这些革命老区由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存在供水供电困难,加之村民文化水平不高使得他们对红色历史的重视程度不够。2020年底,我国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解决,在政府的帮助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下,一些革命老区的生活环境已经有了显著的改善,但交通问题仍然存在。因为大部分革命老区位于地形复杂、人烟稀少的地方,公共交通不发达。虽然游客可以通过自驾或跟团游的方式前来参观学习或旅游,但如果乘坐高铁或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到达革命老区所在的地级市后,仍需要解决通往目的地的“最后几十公里”的交通问题。

四是红色景区的发展规划急于求成,导致文化浸润感不强。红色景区的发展规划需要注重文化浸润和地方特色,避免急于求成而导致文化内涵的缺乏和同质化问题。但是,有些地方在开发红色资源时,为了快速带来效益而缩短建设工期,因而未对红色文化背后的历史进行深入挖掘、对其内涵作出细致阐释,更没有将心思放在红色文创产品的研发设计上,导致红色景区的发展规划没有突出地方特色。而且,一些地方文旅部门在进行宣传时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使得宣传内容零散且不成体系,没有针对性消费群体,出现与其他红色地区的宣传短片或展览内容雷同的情形。此外,以红色资源的开发为契机,鼓励村民开设商店创收、促进就业、拉动地方发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当前一些红色景区的企业或商户之间为了逐利而进行恶性竞争,他们虚抬价格、虚假宣传等行为不仅对当地淳朴民风造成恶劣影响,也给消费者造成财产损失和心理伤害。不仅如此,地方餐饮住宿费或演出票价过高导致游客人流量减少、文创产品形式简单但售价过高导致无人问津的现象层见迭出,使得一些红色资源错失了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良机。由此,红色景区的发展需要注重保护利用红色资源的独特性和文化性,避免文化浸润感不强和发展同质化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以实现红色资源的传承弘扬和文化价值的有效发挥。

三、激发红色资源活力的路径选择

为了更好地激活红色资源,使其符合党在新征程上进行党史主题学习教育的要求,并满足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发展文化、立德树人的需求,针对以上问题和现象,可以采取以下路径。

(一)厚植红色文化底蕴,培养教育红色传承人

从具身化红色资源文化资本入手,培养一批红色文化传承人是激活红色资源的重要途径。第一,在教育对象上,主要是在校青少年学生、从事红色旅游工作的劳动者和红色资源所在地居民群众。红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对于青少年学生,其传承红色基因的主渠道是课堂,近年来党史学习教育热潮的兴起,无疑是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助推器;此外,通过校园长廊展示、文化故事比赛、课堂专题知识学习等多种方式激起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帮助其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对于从事红色旅游工作的劳动者,通过举办技能培训提升班、职业技能大赛及现场练习、实地走访、优秀讲解员现场教学等方式,提升他们的思想文化素养和红色知识储备量,使其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传播红色精神力量。对于红色资源所在地的居民群众,可通过乡村大讲堂、广播站“大喇叭”、村庄文艺大汇演等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学习当地历史的兴趣。同时,文艺工作者也要向群众学习,深入挖掘根据地历史上的“红色民风民俗”,做红色文化的忠实传承人。第二,在教育内容上,为克服地区之间的同质化问题,各红色老区可以从大众所熟知的红色根据地的人物事迹、常见的地方资源入手,这样能够更贴合传承人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便于其理解内化。例如,安阳地区可以将林州红旗渠精神作为红色教育的重点内容,带领传承人实地考察红旗渠,采访了解当地的劳动工人并作好记录;兰考地区可以选取焦裕禄精神为主要课程,组织学习者参观焦裕禄的事迹陈列馆,深入了解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美好品德;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则着重进行大别山精神教育,举办实景演出,激发传承人向前辈学习坚守理想、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往直前的精神,在当地真实的生活地理环境氛围中感悟红色魅力,切身体会并践行传承。第三,在教育方法上,应针对传承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强化对红色革命文化展览馆、党史专题展览厅以及VR视觉体验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紧跟现代人对新事物和新技术的热爱,可以运用现代科技重现革命先烈的纪念地。在公共文艺场所或人民广场等客流量大的地方设立网络三维虚拟展馆,借助VR全景技术和5D虚拟建造技术,打造全景在线虚拟展览厅。通过相关展览活动,邀请传承人参与体验,以沉浸式的观影模式超越传统观影的局限,从而增强感染力和交互性,同时吸引更广泛的观众,使教育覆盖面得以扩大,让红色资源和红色文化真正焕发活力、广受关注。当然,也要照顾到一些红色文化的传承者,如革命老兵和老革命家,他们可能更务实、简朴和怀旧。为此,可以将当地的红色文化内容整理成小册子或书籍,作为本土教材供各年龄层的人们学习、购买或收藏。

(二)创新红色资源体制机制,探索传承新路径

第一,创新保护利用机制,网格化管理优化红色资源开发制度。为此,应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法”的立法进程,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在进行红色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防止过度开发或破坏自然环境,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将利用为先转变为保护为主。应完善多元保护机制,呼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群体广泛参加,共同参与到保护红色资源、传承红色文化的行动中来,形成各司其职、协作配合、共治共享的红色资源保护体制。提倡网格化管理,将单一管理转变为全局管理,将保护人群分级划分,由上至下,由几十人一大组到几人一小组,日常工作包括巡护、管理、宣传保护知识等,让保护不再仅仅是政府或企业的责任,更是红色资源开发地每一个工作人员、革命老区每一个村民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让游客们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提升保护意识,在生活中自觉做到保护红色资源、维护自然环境。第二,创新阐释传播机制,常态化长效推进红色资源教育工作。“要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5](P313)在进行红色文化传播活动时,应首先针对当地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尤其是做好青少年思想工作。通过举办文化讲座、乡村大舞台或广场展览长廊等形式,使群众对当地的红色资源和红色文化产生共同体记忆,凝聚共识,认同并内化于心,将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下去。应继续拓展红色教育受众群体,在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基础上,利用网络新媒体、数字技术,在视频号、公众号、抖音平台、小红书等APP上进行传播。注重发表视频和文字内容的质量,鼓励当地群众参与报名宣传,发表热门视频。在限定时间内比拼点赞量,点赞较高者可获得相关文创产品一份,此举可以带动群众宣传红色资源的积极性,拓展当地红色文化传播的受众面。当地政府要注重红色文化艺术作品的开发,与专业人员一同制作红色文化的宣传片或电视剧电影。年度热播的《觉醒年代》《建党伟业》《长津湖》等红色影视作品在社会面上引发重大反响,掀起了学习党史和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红色浪潮就是最好的印证。第三,创新转化传承机制,集约化发展形成“红色资源+”产业群。2021年2月,《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指出,“优先支持将革命老区县列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巩固‘两不愁三保障’等脱贫攻坚成果”。[6]革命老区在新时代条件下依托红色资源焕发出新的生机,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要注重红色资源的转化机制,推动“红色+文化”模式的发展,打造符合当地历史人文的文化演出或实景剧,在老区的墙面上绘制红色文化墙,将红色历史融入乡村振兴全过程。讲好红色故事,把红色文化“软实力”转变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红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杠杆。同时要找准红色资源和乡村振兴之间的契合点,联合龙头企业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开展“红色+研学”“红色+旅游”“红色+农业+电商”等新业态,拉长产业链并集约化发展产业集群,以最小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加快“红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如山西革命老区武乡县为了加强革命文物保护,不仅建设了红色旅游专线公路,串联起了当地的纪念馆和旧址等红色资源,还提升了当地的乡村配套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和运营接待能力,开发了一系列具有体验革命传统、传承红色精神、实用美观绿色等特点的红色文创产品,成为了集观览、研学、旅游、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红色老区,促进了红色资源转化与乡村全面振兴的融合发展,推动了美丽富饶的村庄建设。

(三)畅通红色旅游主题线路,解决出行难问题

由于红色资源众多、红色文化历史悠久,如果缺乏系统规划,可能导致一些遗址遗物被遗漏,从而使得这些遗址背后的红色文化被遗忘。因此,建议在进行资源开发和规划工作时,以重要的红色旧址革命地、纪念地为载体,推出红色旅游主题线路,“结合节假日等因素优化配置重点旅游城市班车班列,推动将旅游城市纳入‘干支通、全网联’航空运输服务网络,加快干线公路与景区公路连接线以及相邻区域景区间公路建设”。[7]这些举措将为游客提供方便,使他们能够全面参观游览红色景点,并系统地学习红色文化知识。如吉林省为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推出了“新时代吉林十年成就”“三地、三摇篮”“红色引领、融合发展”三大主题红色旅游线路,其中,“新时代吉林十年成就”主题包括红色边疆线、生态湿地线、振兴发展线3条线路,“三地、三摇篮”主题包括抗联精神传承南中东三线、解放胜利光辉线、抗美援朝记忆线、匠心逐梦摇篮线6条线路,“红色引领、融合发展”主题包括长春市红色旅游线路、吉林市红色旅游线路、通化市红色旅游线路、长白山管委会红色旅游线路等11条线路。每一条旅游线路都将该地区的红色资源贯通起来,从烈士陵园到战俘旧址,再到墓碑陈列馆、纪念馆、博物馆,最后到达当地古老的传统村落,使游客可以深入了解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开通红色旅游主题线路后,“最后几十公里”的问题是不能忽视的,也就是说,为了解决游客下车后到景点的交通问题,需要联合交通部门开设一条从火车站或高铁站到景点的红色公交专线。如浙江台州开设的红色公交专线就以“定制公交+常规公交”的模式运营,这种定制公交除了具有红色氛围外,还配备了义务红色讲解员,为大家分享红色文化故事,而常规公交则从台州客运西站出发,经抗战时期中共黄岩县委机关旧址,最后到达桐树坑村,专线的开通为游客旅行和百姓出行提供了交通便利,也为桐树坑村的旅游资源创造了发展条件。此外,对于面积较大的自然景区也可以开设旅游小车服务。这种服务可以将景区内的小景点串联起来,方便游客直观了解红色革命老区全貌,自主选择观光点。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还可以进一步开发自然景区内的旅游资源。

(四)拉长红色资源产业链条,沉淀文化厚重感

将红色资源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探索“红色+”产业,为村民、村集体增加收入,需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突出红色发展主题,结合当地文化历史和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做好“红色+党建”“红色+教育培训”,串联一批红色培训教育基地、红色纪念馆、红色博物馆和红色研学基地等,使其连点成线、连线成面,[8]形成与当地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相关的红色文化知识体系,凸显红色文化的科学内涵和教育价值,给人民大众提供时代性强、针对性高、特色显著的教育体验,不断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第二,做好红色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生态、乡村田园、民俗风气等资源,深入探索“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9](P311)第三,独立自主构建当地红色产业链,打造本土的特色品牌,催生产业集群,发展“红色+农业”“红色+服务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拉长农产品产业链条,采用直播带货的模式拓展销售渠道、增加销量,带动村民就业和增加村集体收入,助推乡村振兴。如河南某地将本地的红色文化与葡萄园相结合,推出了体验手工摘葡萄的商业模式,同时又对葡萄进行深加工,并将其酿成本地的特色葡萄酒,该产业在政府的支持下蓬勃发展,成为能够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带动村民返乡就业的重要产业。综上,将红色资源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措施,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和推动。只有通过深入挖掘当地红色资源,加强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双赢。

结语

我国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其种类和表现形式多样且复杂,利用方式灵活。在开发规划中,应注重挖掘深厚的红色历史文化底蕴,充分发挥其时代价值。同时,要解决交通不便、同质化严重和商业化突出等问题,并做好红色资源的转化工作。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应立足我国国情,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加强红色文化自信和红色历史自信。此外,还应培育好红色基因传承人,创新红色资源体制机制,畅通红色旅游主题线路,拉长红色资源产业链条,为推动文化、产业和乡村振兴注入力量。

猜你喜欢

革命红色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红色是什么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红色在哪里?
资源回收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追忆红色浪漫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