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
2024-05-10吴鸿哲
王 成 吴鸿哲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高校肩负着培养一代又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与责任。大学生是即将踏入社会的潜在劳动者,是新时代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只有他们保持对劳动的正确思想观念,才能在整个社会形成劳动至上的蔚然之风。但是如今高校劳动教育中存在着一定的认识误区,存在理解劳动教育“混同化”“浅层化”“非教育化”等问题,还有部分高校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和缺乏劳动机会等问题,制约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育人实效发挥,影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因此,有必要全面把握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基本特征和价值意蕴、现实问题及成因,进而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优化路径。
一、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特征分析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致力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中小学劳动教育多年来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无法发挥其真实的效力。经过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的缺乏劳动观念,不喜欢实践性劳动,也不清楚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这种短板的后遗症会一直影响到大学,从而导致了个别高校大学生没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大部分高校大学生劳动意识浅薄的问题。
(一)高校劳动教育的社会职业性
高校劳动教育与中小学劳动教育最显著的区别便是社会职业性,与社会就业创业的契合度,成为社会发展人才的储备力量。高校劳动教育不应该停留在中小学劳动意识的觉醒层面、劳动习惯的养成层面,应该与社会发展接轨,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多参与、多进行社会性劳动,如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强诚实劳动意识,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树立正确择业观。中小学劳动教育比较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以校园劳动为主,与社会的联系程度较低;而高校劳动教育比较侧重于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强调社会性和职业性,应该多与社会发展前景相耦合。
(二)高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学术性
高等教育与中小学教育还有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理论学术性。高校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要特别强调“懂劳动”,因为高等教育阶段是学生“三观”的形成期,是走向职场的最后一站,大学生格外需要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真理性意义、有关劳动的知识政策法律,准确把握劳动发展的未来趋势与劳动者素质要求,全面做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认识上的准备。因此,新时代高校教育应该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劳动观的基础上,让高校劳动教育更有理论深度,让学生头脑中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支撑,从而对这些问题产生具有自我人格特色的答案,“为什么我需要进行劳动教育,参与劳动教育活动对于我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提升等”,即要让每一位大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为什么而劳动,强调价值引领。与此同时,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学术性也是激发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需求内生性的前提和基础。
(三)高校劳动教育的需求内生性
高校劳动教育应该激发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需求内生性,让大学生意识到自身发展需要进行劳动教育,培养大学生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劳动态度,并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中小学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走的是外力推动型劳动教育路线,学生并不能深刻理解其中重要性,只知道需要完成学校和老师的劳动任务要求。但是高校劳动教育不应该局限于此,高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已经逐渐成熟,我们可通过一些外在奖励机制引导他们参与劳动教育活动,但更重要的是培育他们的劳动自我意识,让他们真正地思考参与劳动教育活动对自身未来发展确实是有益的,才会选择参与,即形成这样一个高校劳动教育需求内生发展闭环,“认识到我需要,选择参与,得到发展并且加深对劳动教育的认识,选择再次参与”。这个高校劳动教育逻辑闭环迁移了哲学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理,引用实践认识的基本发展规律,剖析高校劳动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新时代高校强化劳动教育的意义阐释
(一)顺应新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新时代既是中国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时代,也是所有社会主义劳动者一起奋斗的时代,需要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保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的精神风貌。2014 年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5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就明确指出:“各地各高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实际效果。”由此可知,党和政府一直关心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进行,而劳动教育作为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形式,理应顺应新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教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竞争格局、重塑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对高等教育发展、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在如今人工智能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容易产生“网络依赖症”,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习惯了智能搜索,获得既定的结果,缺乏自我思考与实践操作;还有一部分大学生过于沉浸在网络社会中,脱离了现实社会,存在“不劳而获、好逸恶劳”的错误观点,这些情况对新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高校劳动教育应该让大学生多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锻炼,让大学生们直面社会,获得真实的就业创业体验,纠正错误的劳动观点,激发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让大学生在进行劳动理论教育时明白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真理性意义,领悟劳动是人存在和进步的根本条件。只有自己不断进行创造性的自我革新,才不会被时代发展洪流所淹没。社会生活表面上“人工智能化”,实际上这是以创新型劳动为基础形成的假象,如果自身的劳动能力不进步的话,迟早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高校强化劳动教育可以发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劳动真理性认识,还可以推动新时代社会的进步。
(二)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路径,旨在通过劳动理论和劳动实践活动,使他们具有符合国家发展趋势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素养。在一定程度上,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教育内容有些交叉,但是侧重点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更侧重于理论教育,而劳动教育更侧重于实践活动。
我们之所以说强化高校劳动教育有利于助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一是从理论教育内容上来看,因为劳动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产生的基础,劳动创造了价值,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是绕不开对劳动的探讨的。高校劳动教育中会重点强调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劳动观和劳动价值观,这是高校劳动教育理论学术性的应有之义。当学生对这些内容有过深入理解后,可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其他相关理论,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学习效果。二是从教育形式上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涉及范围广泛,多采用理论灌输的形式,容易造成形式单一、枯燥乏味的体验,但是劳动教育最大的特点便是实践性,让学生自主参与社会劳动,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课,以劳模精神为榜样,锻造自己的劳动价值观和正确择业观。
(三)实现大学生自我提升的需要
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最终占有自己的本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劳动和教育的结合。在高校加强劳动教育,这种劳动体验不仅具有空间上的扩展效应,而且还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效应,有助于实现学生知识的内在化、劳动情感的升华和劳动能力的增强,在劳动过程中进行自我改造、自我提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当前高校劳动教育存在新时代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下,高校强化劳动教育有利于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从而实现大学生个人素养的整体性提升。高校劳动教育因其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独特性,在新时代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一)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发展成效
1.劳动教育受到高校教育者的重视。目前劳动教育逐渐受到高校教育者的重视,各高校校内大都设立了劳动教育理论课程,比如开展高校劳动教育通识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相关知识,还有将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专业课程学习进行理论灌输,在高校官方平台中宣传劳模事迹与精神等。当前大部分高校设置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参与劳动实践活动作为评奖评优的参考指标,旨在通过劳动理论教育提升大学生劳动思想境界。运用潜在的评奖评优倾向引导学生多去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提升自身劳动素养,培育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
2.高校大学生参与的劳动实践活动形式丰富。大学生劳动形式包括宿舍、教室卫生清洁日常生活类别,也有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互联网+,青年中国行,调研中国,三下乡等)以提升综合素质导向的劳动形式,也有专业实习实训、勤工助学活动、假期兼职和自主创业等以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为导向的劳动形式。高校大学生在完成日常生活的基本劳动以及专业的实习实训要求外,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和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并发挥创新精神,在大学期间自主创业,契合国家对新时代人才的期待。
(二)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及成因分析
1.大学生对高校劳动教育内容认知不清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但大部分大学生分不清自己现阶段所接受劳动教育的重点内容是什么,混淆了高校劳动教育和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内容,很多大学生对高校劳动教育内容的理解还停留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认为大学劳动教育还是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注重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等。
2.大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认同感不够,弘扬劳动精神的意愿匮乏。高校大学生需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重要论述的时代意蕴,从而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其中包括正确的劳动观点、积极的劳动态度和优良的劳动品德等。但高校大学生难以真正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对“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缺乏足够的认同感和崇高的敬意,对劳动、劳动者的尊崇不够。
在当今社会,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不仅不会过时,还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契合。但是高校大学生未意识到弘扬劳动精神的重要性,缺失追求劳动精神的意愿,可见新时代强化高校劳动教育,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劳动精神刻不容缓。首先,家庭教育中对劳动教育的态度模糊。这一代大学生的家庭大多不愿意让孩子吃苦,更遑论让这些家长对其子女进行劳动教育。即使自己的孩子已经成为具有独立人格意识的大学生,也还是有一些家长认为在大学只管好好学习,不是非常支持自己的孩子在大学期间参与劳动教育活动。其次,是社会中良莠不齐的信息冲击着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大众媒体急功近利,追求短平快,对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宣传有限。同时一些拜金主义、不劳而获的思想暗流涌动,浸染着当代大学生本就岌岌可危的劳动价值观。最后,高校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出现了劳动教育“非教育化”倾向,“劳动”与“教育”分离。劳动的本质在于发展人、解放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塑造人,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开展劳动教育,正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与必要途径。有的高校片面强调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加,但是忽视了劳动育人的“育人”二字,导致很多大学生参加了很多劳动实践教育活动,最终只是进行了实践,没有有效培育正面的劳动人格。
四、新时代强化高校劳动教育的优化路径
(一)高校开展劳动教育需加强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统一
高校教师应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劳动思想理论阐释有效剔除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念中存在的错误因素,在直面并批判各种错误劳动观点和社会思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增强对劳动人民的家国情怀。基于此,高校开展劳动实践教育,可以从学科实践、跨学科主题实践、综合实践三个维度开展。首先,要从学科实践出发,解决学科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的问题。以自身专业为基点,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学科知识与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既解决了学科学习中理论联系实践的问题,又让实践成为形成学生直接经验和检验学生间接经验的主要方式。其次,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以学科实践活动为基础,通过对不同学科实践活动的整合,形成相邻学科间知识综合化与结构化重组,进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劳动能力的提升。最后,要从综合实践出发,解决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脱节的问题。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世界与社会生活,理解自然、社会、科学、技术、环境、生命的关系,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并承担起社会的责任。
(二)高校需构建科学的劳动教育激励和评价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理论认为,教育的主体要遵循教育客体的思想特点、行为规律,并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才能激发教育客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校劳动教育激励机制可以采用学分的转换方式,各高校都有通识教育课程的必修学分,引导大学生参与校级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将劳动时长转化为通识课程的学分,从而提升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应注意过程性和综合性评价,不能将劳动时长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可以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记录真实可靠。
(三)高校需打造“三位一体”沉浸式劳动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认为,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环境对人的作用表现为“环绕力”,这种力的作用,能使人习染成一种随和环境的特性,并被环境同化,形成独立健全的个体人格。劳动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部分,新时代强化高校劳动教育,要遵循“三位一体”的原则以打造沉浸式劳动教育环境,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合力,构建全面立体的劳动教育环境。在家庭中,要构建好高校劳动教育的基础,营造热爱劳动的家风。在高校中,要发挥学校劳动育人的主导作用,加强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构建科学的劳动教育激励和评价机制,增强大学生劳动意识。最后,社会要发挥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保障作用,要充分调动能够提升高校劳动教育效果的一切社会资源。同时,通过“三位一体”为高校大学生打造沉浸式劳动教育环境,形成积极向上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