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文艺工作重要论述论析

2024-05-10苗贵山

关键词:文艺时代

苗贵山,孟 聪

(河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唯物史观强调文艺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当二者方向一致时,文艺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称,革命的文艺工作者是一支不拿枪的队伍,对促进中国革命的胜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时隔70年,习近平在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着眼于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就文艺工作的创作使命、任务、导向、灵魂、保证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既是对其先前关于文艺工作论述的集中性概括,又为之后关于文艺工作的论述进一步展开奠定了理论基础。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是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不仅具有时代性与理论性、人民性与实践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鲜明特征,而且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工作实践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实践指导作用。

一、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艺工作理论的继承

唯物史观在强调物质的生产方式对文艺创作生产的决定作用的同时,又承认物质生产发展同艺术发展的不平衡性。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作了集中论述。

具体地讲,一方面,就强调物质生产方式对文艺创作生产决定作用的论断而言,意味着文艺创作生产不仅具有强烈的时代性,还具有现实的历史性。唯物史观认为,时代是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等独特特征的社会形态在社会现实中的呈现,因而,由生产力与人们交往方式的矛盾所决定的社会生活的时代问题就是时代的最强音,而包括文艺在内的精神上层建筑就是时代最强音在观念上的反映,这就意味着文艺具有强烈的时代性。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指出,拉斐尔的绘画与达·芬奇、提戚安诺相比较,其艺术作品与罗马繁荣有关,而达·芬奇与提戚安诺各自受到佛罗伦萨与威尼斯的环境影响很深。因此,“像拉斐尔这样的个人是否顺利地发展他的天才,这就完全取决于需要,而这种需要又取决于分工以及由分工产生的人们所受教育的条件”[1]459。与此同时,生产力与人们交往方式的矛盾运动决定了时代的历史性,因而作为时代反映的文艺也具有历史性。不仅如此,唯物史观站在劳动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立场,把劳动人民看作是文艺评价的主体。马克思指出:“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2]与此同时,他通过对私有制条件下人们屈从于旧的分工而造成的人的片面发展的批判,强调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实现包括绘画在内的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马克思又指出:“在共产主义的社会组织中,完全由分工造成的艺术家屈从于地方局限性和民族局限性的现象无论如何会消失掉。”[1]460另一方面,就承认物质生产发展同艺术发展的不平衡性而言,马克思认为:“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此,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3]这里,马克思把社会组织的物质生产比喻为“骨骼”,而艺术生产作为血肉虽然是附着在骨骼之上的。但是,艺术生产具有独特的个体特性,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产生的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原来的那个时代才能产生,而产生这种艺术的那些未成熟的社会条件永远不能复返了,作为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它能够给现代人带来艺术上的享受。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工作理论运用到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进程中,使马克思主义文艺工作理论实现了中国化。毛泽东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集中概括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工作的方针、政策、办法。其中心问题是文艺为谁服务与如何服务的问题。毛泽东在继承列宁的文学必须为千千万万人民群众服务思想的基础上,强调无产阶级的革命文艺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而革命的文艺工作者必须长期地深入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做好文艺工作中的“雪中送炭”的普及和“锦上添花”的提高。“雪中送炭”的普及比较容易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迅速接受,以此可提高他们的斗争热情和胜利信心。与此同时,必须做好文艺批评。毛泽东指出:“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4]868政治标准确立的就是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4]857。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去观察新的历史条件下文艺的发展。他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原则,强调文艺必须把为人民服务与为社会主义服务有机统一起来。在邓小平看来,文艺为人民服务与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有机统一的,文艺工作者跟各条战线的干部群众一样都要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促进派”,文艺创作要“围绕着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共同目标”[5]211。不仅如此,他以巨大的理论勇气放弃了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时代背景下“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提法,但又强调指出:“这当然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能不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5]256因此,文艺必须有政治性,这就要求文艺应努力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在坚持文艺为人民与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的同时,邓小平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文艺的自身规律。他继承毛泽东所主张的文艺工作应该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强调文艺的路子要越走越宽,“要防止和克服单调刻板、机械划一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5]211,“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力戒粗制滥造”,同时“要始终不渝地面向广大群众……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5]211。就文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来讲,人民是文艺作品的最终评定者。“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的成就应当由人民来评定。”[5]21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纵深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就特别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因此,江泽民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精神文明建设中一条重要的战线,承担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激励人民奋进的庄严职责,文艺工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原则,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艺工作者要“充分认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认识人民群众对文艺发展的基本要求。脱离人民、脱离生活的艺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作品,不可能有感召力,也不可能有生命力”[6]。在此基础上,胡锦涛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人民满意作为最高标准,把服务群众作为基点和归宿,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立志做人民喜爱的作家艺术家,不断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把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7]

在新时代,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文艺工作的理论。他在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直接引用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共历届领导人的相关论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邓小平同志说:‘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江泽民同志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胡锦涛同志强调:‘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同人民在一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之树才能常青。’”[8]14-15在2016年11月30日召开的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更是直接引用了马克思的“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9]的原话来强调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二、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的需要,就文艺创作的使命、任务、导向、灵魂、保证等科学内涵进行了集中论述,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理论。

第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使命,就是通过创作优秀文艺作品以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好这一社会主要矛盾,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而美好生活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的幸福,还在于精神幸福的追求得以显著体现,而精神幸福是通过文艺创作与欣赏来满足的。因此,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问题论述道:“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8]2之所以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文艺和文艺工作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作用,是因为从唯物史观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来看,社会不是单个人的集合体,而是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有机体。其中经济及其构成的生产方式是社会有机体的“骨骼”,政治与文化则是附着在“骨骼”上的血肉,它们共同催生了社会活生生的“生命体”,文化在维系民族与国家共同体持续存在与发展方面发挥着思想引领与精神凝聚的作用。“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8]5正因为如此,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明确指出:“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9]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的问世,既需要创作者深入到群众生活当中积累素材并进行艺术加工,又需要创作者以自身生动的生活品位、真挚的情感格调、严肃的社会责任融入到作品所映现的思想内涵中,从而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的愉悦。

第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任务,就是在实践中造就一支无愧于新时代的德艺双馨的文艺队伍,创作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统一的优秀文艺作品。习近平曾这样要求:“‘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8]8“时”与“事”结合在一起就是反映时代的“时事”,而“时事”最为根本的就是体现时代面貌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文艺创作的本质而言,“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8]12但是,文艺创作贵在通过创新出精品,“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8]11但是,当前文艺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浮躁”,不仅缺思想性,而且缺艺术性。数量上有“高原”缺“高峰”,急功近利;内容上粗制滥造,抄袭模仿,千篇一律;形式上追求华丽,过度包装,炫富摆阔;价值观上善恶不分,媚俗甚至追求低俗感官刺激,快餐式消费,丑化人民与英雄人物,等等。所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艺术家自身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是根本。”[8]13

第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导向,就是在创作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优秀文艺作品过程中集中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唯物史观认为,包括文艺在内的精神上层建筑如果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就能够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否则会阻碍其发展。因此,习近平指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8]15概言之,一是人民需要文艺,人民在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也有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二是文艺需要人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人民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8]17因此,艺术家要虚心向人民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精神营养,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三是文艺要热爱人民。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到火热的人民生活中去,始终把人民的冷暖、幸福放在心中。因此,习近平站在人民需要的立场上强调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不能完全不考虑经济效益。

第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灵魂,就是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追求真善美的创作中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习近平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8]27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真善美在价值观上最集中的概括,就是以追求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以及公民个体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精神层面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代中国精神的最集中体现,既汲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渗透的家国情怀与自强不息气质,以及崇仁爱、讲义气、重民本、守诚信、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也吸纳了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中所推崇的自由、平等、民主、权利等思想。因此,文艺作为铸造灵魂的工程,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从而追求真善美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8]26因此,文艺不仅要针砭时弊,而且更应该歌颂时代的美好生活,引导人民大众在追求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中自觉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保证,就是在坚持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与尊重遵循文艺规律相统一的过程中切实加强文艺评论,从而促进优秀文艺作品的涌现。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指出,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要改变资产阶级社会所造成的劳动创造了美却又使得劳动者变得更畸形,以及诱惑人们去追求庸俗的粗陋物质与精神生活需要的劳动与社会异化状态。作为精神生产的无产阶级文艺要为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正因为如此,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围绕“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问题的论述中指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文艺的根本宗旨也是为人民创作。把握了这个立足点,党和文艺的关系就能得到正确处理,就能准确把握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政治立场和创作自由的关系。”[8]31这里,习近平提出的文艺要把握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政治立场和创作自由的关系问题,从根本上指明了文艺的发展方向与创作保证,与此同时也为文艺评论把握了方向盘,这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评论的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的合理因素。

三、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指导意义

首先,要站在党在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的高度充分重视与发挥文艺工作在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指出,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真正精华,要在世界化的过程中解释世界同时改造世界。艺术作为哲学最直接的体现,作为思想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就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而言,应该在讴歌时代主旋律的同时,针砭时弊,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展现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就是立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大背景,结合当前文艺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对文艺工作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从而对新时代文艺工作具有强烈的实践指导意义。今天中国所处的时代就是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基础上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亟待解决的问题,它既是社会整体层面的愿望,也是个体层面的希冀。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面临的历史使命就是带领全国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之一,既是全体人民实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实基础,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时代需要看,以文艺为主要载体的精神生活构成了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需要不可或缺的部分。与此同时,文艺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过程中所展现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在折射出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的同时,在塑造社会风貌方面产生着示范效应,在引领社会风气方面发挥着榜样作用,在凝聚社会向心力方面发挥着“核聚变”效应。因此,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发挥文艺工作在展现新时代风貌、引领新时代风气、弘扬新时代中国精神、凝聚新时代中国力量中的作用,从而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其二,要站在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的高度充分重视与发挥文艺工作在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中的作用。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力量与变革力量,是社会实践的剧作者与剧中人,人民群众创造了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事业,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事业则是为了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一方面,文艺工作必须要活生生地展现人民群众创造社会主义的生动场面,反映人民群众创造社会主义的精神气概;另一方面,艺术活动必须根植于人民的社会实践,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反映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需要,展现人民群众喜怒哀乐的生活情感。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就是从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出发,强调文艺工作必须要深入到人民的现实生活中去,不断地打磨具有思想性与生活性的文艺精品,为社会主义服务,否则就会成为无根的浮萍。习近平曾指出:“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8]15

其三,要站在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充分重视与发挥文艺工作在抵御西方世界“普世价值观”斗争中的作用。唯物史观强调不同时代根植于不同的生产方式,因而具有相应的强烈反映该时代生产方式的意识形态。对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讲,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特别强调一刻也不能忽视对工人的教育,形成消灭私有制以实现劳动者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整体的阶级意识。因此,马克思特别强调无产阶级必须要搞清楚资产阶级社会的现实形态与思想形态的区别,资产阶级社会的思想形态宣扬的是自由与平等的人权观念,但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现实形态则是资产阶级市民社会掩盖下的资产阶级雇佣劳动制度,其造成的结果是在资本与劳动之间存在着自由与平等的严重对立,个体资本在对劳动拥有经济上的支配权力的同时,整体资本在政治与文化上也进行着权力统治,自由民主与自由竞争都是资本进行社会统治的手段。值得指出的是,如果说资产阶级在革命初期还极力宣扬自由与平等的人权观念的话,今天西方世界所宣扬的自由、民主、人权则早已偷偷丢掉了资产阶级自由与民主所不能够实现的人人平等,成为西方世界追求全球霸权以达到颠覆对其全球统治造成威胁的他国政权所发动的颜色革命的精神工具。在我国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的现阶段,社会矛盾日益多样化与复杂化,思想意识领域也呈现出反映不同利益诉求的多样化与对立化态势。而作为思想意识领域主要承载者的文艺工作领域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吹捧低俗而忽略崇高等这些具体问题,而是在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思想意识形态方面,面临着大是大非的大问题,个别有社会名望的人士超出了自身的职业范围试图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宣扬一种极端的有着强烈个体主义感受的主张,他们的言论在各种自媒体上被大肆宣扬。由此可以看出,文艺工作在塑造人的价值观方面至关重要。特别对青少年而言,其价值观正处于不稳定的成型时期,可塑性强,而破坏性也足。文艺在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起着“方向盘”的作用。媒体上沸沸扬扬的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材插图,不仅没有展现出中国青少年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尽显呆板与少年不宜的一面,而且在涉及国旗与国家地图方面出现了常识性错误。这实际上反映出文艺创作存在着只张扬文艺工作者思想个性而忽视人民大众生活需要、只片面追求感官视觉冲击而忽视人民大众审美意识等亟须改进的问题。因此习近平强调文艺工作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当前处于急剧变革的文艺工作的现实发展指明了方向。

其四,要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充分重视与发挥文艺工作在融通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中的作用。唯物史观指出,随着人们普遍的物质生产交往的世界历史性发展,一些具有独特内容与形式的民族的精神文化的东西愈来愈具有世界性,不仅被世界范围的人们普遍承认,而且其生产也愈来愈融入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元素。从唯物史观关于精神生产的世界性视野出发,习近平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工作应该着眼于文艺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融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服务:一是重视对世界其他民族优秀文艺成果的学习与借鉴,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二是重视文艺作品的对外宣传与传播作用,文艺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相互了解和沟通的最好渠道,文艺工作者要把自己在文化创新创造中取得的成果奉献给世界,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三是重视通过文艺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凝聚形成全人类共同价值。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文艺工作者“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9]的主张,讲的就是文艺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要宣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猜你喜欢

文艺时代
1942,文艺之春
壮丽七十载奋斗新时代
壮丽七十载 奋斗新时代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信封上的小文艺
□文艺范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浪漫雅痞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