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的演进、内容及遵循*

2024-05-10杨小青

关键词:公众形象思政课育人

王 方,杨小青

(1.北京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6;2.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

形象构建是一个主客观相统一的过程。目前学界对思政课公众形象的内涵没有统一界定,但较为认同的概括是:“社会公众在感知高校思政课的学科建构、理论内涵、实践教学以及功能发挥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总体印象,即社会公众对高校思政课的存在样态、运行状况及其功能价值的总体判断与评价。”[1]这一概括指出了思政课形象的两个方面:作为客观存在的本质状态和人们对它的主观认知评价。其中客观形象主要指思政课的呈现状态,其构建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政课的地位、性质、功能等内部构造,强调的是思政课的自我塑造过程;而社会公众对思政课主观印象的生成,强调的是外部认知对思政课的影响。因此,挖掘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的历史演进、核心内容及基本遵循,既需要向内探寻,了解高校思政课自身的地位、性质、功能等的演变过程,也需要向外求索,了解不同时期的高校思政课如何回答中国之问、反映现实问题、回应大众需要。这一探赜过程,能够帮助我们掌握高校思政课客观形象和社会公众对其主观印象之间的差距及弥合之策,描摹出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的完整图谱,由此更好地发挥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的正面价值,加大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传播力度、热度与广度。

一 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的历史演进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高校思政课便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对思政课建设都作出过重要部署”[2],并充分肯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各类学校开设政治课程的重要意义。梳理高校思政课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它与党领导我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节奏相契合,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阶段,并在党的正确引导下,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粗到精的发展历程。同时,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的塑造也在改进中加强,积累了宝贵经验。因此,系统归纳高校思政课的演进历程,把握不同历史时期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点,能为今天的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确保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形象塑造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

高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源地和党的宣传教育阵地,[3]30我们党在各类学校开设政治理论课的同时,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建党初期,高校思政课建设主要围绕巩固和发展党的组织、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对工人和农民进行宣传教育等内容展开。比如,李大钊、陈独秀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北京大学开设了唯物史观研究、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社会主义史等课程。瞿秋白、邓中夏等人在上海大学等高校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讲授社会运动史等课程。毛泽东、李达等人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上海平民女校,宣传革命思想,培养革命人才。大革命期间,为进一步宣传统一战线思想,国共两党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并由周恩来等共产党人讲授中国国民革命运动、社会主义原理等课程。在土地革命时期,高校思政课建设主要涉及创建革命军队、进行土地革命和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等内容。这期间,党创办了中国工农红军大学等高校,开设了党的建设、政治经济学等课程。全面抗战时期,高校思政课建设主要围绕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和最终取得抗战胜利等内容展开。这一时期,党创建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大学等多所干部学校,开设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革命运动史等课程。在解放战争时期,高校思政课建设主要涉及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全胜利、改造知识青年等内容。该阶段,党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政治大学等高校,开设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社会主义等政治课程。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高校思政课建设,既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政工干部和全体共产党员智慧的结晶,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尽管这时高校思政课的课程安排、教师队伍、教材编排等都尚未形成体系,但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主线,以革命理论教学为主要内容,并根据革命形式的发展变化情况,在无意识中使思政课凸显出了“又红又专”的形象特点,充分适应了革命斗争对思想、人才的需求。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

新中国成立之初,立足当时的整体形势,中国共产党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国民经济建设各领域,高校思政课建设围绕强化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展开,以巩固新生政权、肃清陈旧落后思想,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和有文化的劳动者。据《华北专科以上学校一九四九年度公共必修课过渡时期实施暂行办法》和《关于华北区各高等学校1951年度上学期进行“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课教学工作的指示》文件精神,思政课程被设置为“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三门主干课程,并在全国高校试行。[4]91952年,教育部根据《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的指示》相关要求,增设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课程。[5]13至此,我国高校思政课程由三门增加到四门。1953年起,伴随着三大改造的进行,教育部围绕过渡时期总路线多次调整了思政课的课程设置。1956年,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试行方案)》(“56方案”),将高校思政课程设置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四门。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6]85,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全新的育人方向。1961年,根据中央的指示,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将“社会主义课程”重设为“中共党史”“马克思列宁主义概论”“政治经济学”和“哲学”,并把思政课程分为“马列主义基础理论”“形势和任务”两大部分。在“左”倾思想长期干扰下,1966年起全国高等院校暂停招生,思政课被迫停设。1977年底,我国正式恢复了高考招生制度,高校思政课建设回归正常状态。纵观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高校思政课建设,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随着高校思政课课程地位、性质、功能的愈发明晰,高校思政课形象塑造也逐渐从自发走向自觉。但由于缺乏建设经验,这一时期的高校思政课建设同样经历了一个波动的发展过程。总的来看,这一阶段高校思政课被作为改造社会的强有力政治工具,具备“政治导向”突出的形象特点。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高校思政课建设实现了思想领域上的拨乱反正,陆续诞生了“85方案”“98方案”“05方案”。1978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按照该文件精神,高校思政课程被重新设置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1980年,教育部印发了《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各高校开始按照文件精神探索设立马列主义教研室。在党的十二大精神指导下,各高校陆续开设了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1985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85方案”),开启了高校思政课新一轮的改革。同年,国家教委正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称为“两课”,明确了新时期思政课的育人目标。1998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98”方案),规定高校本科课程要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课程,并对思政课主干课程等进行了规定。进入21世纪,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呼唤着高校思政课的调整优化。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同颁发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对思政课程进行了再调整,确立了高校思政课改革新方案,提高了高校思政课的专业性。简言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高校思政课围绕教师、教材、学科、组织等方面内容作出积极探索,最终形成了结构基本科学、功能相对互补的高校思政课体系。这一时期,高校思政课形象塑造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改进、提升,在调整、完善中走向成熟,呈现出鲜明的“与时俱进”特点。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适应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需要,从时代新人的战略高度出发,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系统谋划,开创了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新局面。这一时期的高校思政课建设,主要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展开。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新一轮的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5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确立了高校思政课构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等。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7]。2019年,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和“八个相统一”,为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提供了逻辑遵循。同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部署调整创新思政课课程体系、统筹推进思政课课程内容建设等。2020年,中宣部、教育部下发了《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20方案”),强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进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课的一体化,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调整为“思想道德与法治”,在全国重点马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等。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适应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需要,党中央把高校思政课建设提到一个更高的战略位置,高校思政课在改革创新中实现了高质量发展,高校思政课形象逐渐从整体形象打造转为各个具体环节形象的形塑,形象塑造从成熟走向精深,呈现出了明显的“系统科学”特点。

回溯可知,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的建构,是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起初,党和国家主要侧重于对思政课地位功能、教师教材等内部要件的研究与建设,并没有开展对高校思政课外部形象的专门研究。随着高校思政课重要性的愈发凸显,我们发现不仅需要向内建设好高校思政课,也需要向外打造好精良的高校思政课形象。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消除大众对思政课的刻板印象,使之真正理解思政课设置的价值与意义,营造起有利于思政课创新、协同、发展的外部环境,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社会认同度和影响力。

二 高校思政课形象塑造的核心内容

通过梳理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发展历程,我们进一步归纳出,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主要包括政治引导形象、理论阐释形象、铸魂育人形象、系统科学形象、开放包容形象五个方面的核心内容。

(一)政治引导形象的塑造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与某一具体学科阐述某一领域的道理不同,思政课讲的道理是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高校思政课政治引导形象的塑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在要求:其一,政治信仰引领与政治生活参与相统一。高校思政课注重培育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帮助学生在政治参与中树立政治信仰,同时以坚定的政治信仰引领学生,不断增强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与动力。其二,政治意识培育与政治能力培养相统一。政治能力是一种实践能力,只有在正确政治意识的指引下,人的政治能力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发挥。高校思政课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实质就是在用“主流声音”占领“主阵地”,引导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拓展参与政治实践的范围、程度和力度,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与行动自觉。其三,政治立场坚定与政治担当强化相统一。正确的政治立场是分析、处理问题的根本基点。评判一个人是否具备政治担当,首先要看他的政治立场是否坚定。高校思政课要求思政课教师自觉站稳政治立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讲问题。此外,还要求教育者在解决学生思想困惑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够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更好地承担历史赋予的使命、政党赋予的义务、时代赋予的重任及形势赋予的责任。

(二)理论阐释形象的塑造

高校思政课所要讲述的理论,既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也触及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的内容,还关联到一系列社会热点话题。理论阐释是高校思政课的基本任务,理论阐释形象的塑造是高校思政课形象塑造的基本内容。这一形象背后,主要有三方面的支点:其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读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阐释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理论成果,这二者都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授课内容。高校思政课既注重解读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清楚展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脉络,同时也注重阐释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以深刻确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其二,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宣讲与党和人民生动实践展现相结合。高校思政课既重视讲好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也注重讲好身边故事、说好国家细节,让学生既能够从党的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又能从党和人民丰富多样的生活实践中感受到人生的意义与美好。将宏大叙事照进个体生命现实,还有助于增加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深度,提升情感温度。其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弘扬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高校思政课既注重深入挖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引导青年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又重视在课程中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与显著优势,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争做知行合一的行动者、奋斗者。

(三)铸魂育人形象的塑造

思政课是用党的创新理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思政课的铸魂育人形象,是高校思政课形象塑造的核心内容。这一形象塑造的原则遵循是:其一,价值引导与知识传授相统一。知识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有益成果,价值则是衡量主客体之间关系的范畴。知识中必然带有价值的成分,价值的生成与传播也离不开知识的教育,二者相互联结、相互渗透,具有同一性。高校思政课重视在把握价值性与知识性辩证关系的基础之上,增强课程内容张力,以丰富的知识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培塑学生的理想信念与精神追求。其二,德育为先与全面培养相统一。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由于“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树人”是“立德”的目的和归宿[8],思政课始终注重“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此外,思政课始终以人为核心价值旨归,坚持德育为先与全面培养的有序结合、同频共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效果。其三,中国梦培育与个人梦激发相统一。中国梦为个人梦的存在与实现提供了平台与资源,无数个人梦的实现又构成了中国梦实现的前提与基础。高校思政课既注重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也注重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这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长续发展及大学生群体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四)系统科学形象的塑造

系统科学性是思政课的内嵌特质。思政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发挥着政治引领与价值引领的重要作用,思政课程体系的建立健全,是各类课程形成育人合力的重要前提。因此,系统科学形象的塑造,是思想政治教育形象塑造的主要内容。这一形象塑造的价值遵循为:其一,贯穿统一与多样结合的辩证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指明了思政课的创新发展方向。其中的“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要求思政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注重落实教学目标、课程安排、教材使用、师资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在统一中达成共识。同时也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结合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和特有资源,对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方法、过程等进行多样化的探索与创新,在多样中把握规律,实现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有机衔接。其二,彰显大学生教育培养的科学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7]这一讲话既为思政课的建设提供了原则遵循,又彰显了大学生教育培养的科学规律。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遵循,体现在思政课注重根据事件、时间、时势调整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对教书育人规律的遵循,体现在思政课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坚持推进教书与育人的统一、言传与身教的统一,努力打造理论过硬、思想过硬、能力过硬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对学生成长规律的遵循,体现在思政课注重采取符合大学生实际需求、以其所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开展教学,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其三,呈现各方面力量协同的系统理念。高校思政课程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教育教学系统,不仅涉及教师、辅导员、各部门思政骨干等育人主体的协同,也涉及高校、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单位的协同,还涉及教育理念、内容、方式等多方面育人要素的协同,需要各方面育人力量的系统集成、协调配合,才能实现有序衔接和高质量发展。

(五)开放包容形象的塑造

高校思政课注重立足时代之变、回答时代之问,积极推进课程的改革创新。这一形象的塑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价值遵循:其一,守正固本与改革创新相统一。一方面,为了真实、详尽、生动地开展教学,高校思政课注重选用最能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辉煌成就的素材,寻找最能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著优势的范例,讨论学生最为关注的社会事件与热点话题,这正体现了高校思政课在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的创新;另一方面,为了达到“育人细无声”的效果,高校思政课注重探索契合智媒时代背景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高技术教学工具,积极研发考虑学生兴趣特点的高校思政课程,使高校思政课真正做到有高度、有温度、有深度,这正体现了高校思政课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目标导向下,对教学方式的创新。其二,不忘本来与吸收外来相统一。“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是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与包容性行之有效的方法论。“不忘本来”,要求高校思政课在教学过程中坚定不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领学生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吸收外来”,要求高校思政课善于借鉴吸收全人类创造的优秀教学成果,为充实和打造精品思政课程、优秀师资团队、先进教学模式而不断汲取有益的思想养料与文化资源。“面向未来”,要求高校思政课立足于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师生学习生活的“第一环境”这一现实情况,把握网络和信息化工作规律,推动各类媒体融合发展、为我所用,积极主动占领网络宣传思想阵地。其三,深耕自身与交叉借鉴相统一。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立以来,高校思政课逐渐发展起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话语体系、教学模式以及授课风格。为了更好地提升质量效果,高校思政课始终注重深耕自身,不断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解释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化水平。同时,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建立之初就带有综合学科、交叉学科的色彩,高校思政课本身也具备交叉借鉴相关课程的特点。随着智媒时代的到来,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交锋愈发频繁,思想问题愈发复杂。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政课不仅注重深耕自身,也重视借鉴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理论与方法,以求不断廓清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范畴,找到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的生长点。

三 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的基本遵循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高校思政课建设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粗到精的发展历程。从形象建构的视角出发,挖掘形塑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的宝贵经验,能够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提供科学指引与基本遵循。

第一,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塑造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9]33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好思政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回顾我国高校思政课的发展过程可知,党的坚强领导是高校思政课顺利开展的关键。纵观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早期共产党人就致力于在高校开设政治课,推动了高校思政课体系的初步萌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将高校思政课作为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强有力的政治工具,推动了高校思政课体系的逐渐形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党的正确领导下,“85方案”“98方案”“05方案”陆续推出,标志着高校思政课体系的基本成熟。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党中央的正确指导下,高校思政课的历次改革得以高质量地完成,丰富发展了高校思政课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0]328-329因此,我们要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去看待我国高校思政课的发展历程,去认识塑造好思政课公众形象的重要意义。具言之,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塑造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是高校思政课与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同向同行的必然要求,是对思政课作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重要载体和主要阵地的积极回应,既有利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也有利于巩固高校思政课的政治属性,引导青年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潜移默化中培育起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热爱,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二,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塑造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纵观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高校思政课旨在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的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高校思政课旨在培养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和国家确立了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和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历史和实践证明,尽管高校思政课的育人目标会随着国家的发展需要做出相应调整,但贯穿其中的“立德”重要内核和 “树人”价值旨归始终如一。此外,办好思政课,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离不开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因此,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塑造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是对思政课作为铸魂育人主渠道的积极回应,既有利于构建起以阐释、运用、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内容的高校思政课体系,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也有利于营造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良好氛围,使青年受到感染、鼓舞,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第三,围绕“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塑造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1]回溯可知,在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高校思政课始终深深植根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与建设,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中传递思想、启迪心灵。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改造学生思想的需求,思政课将“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作为重点授课内容。改革开放后,在党的十五大精神的指引下,思政课增设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并以“邓小平理论”为重要教学内容。进入21世纪,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高校思政课在保持原有课程总体不变的基础上,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调整为“思想道德与法治”,并在全国重点马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提升了高校思政课的整体性和创新性。可见,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而只有充分考虑了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了学生思想状况和成长需求的道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教育和引导学生,真正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目的。因此,围绕“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塑造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是推进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一环,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塑造力和精神感召力,真正做到以透彻的学理回应学生、以彻底的理论说服学生、以强大的真理引导学生,使学生建立起兼具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知识体系,成长为具有积极心理品质和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公众形象思政课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网络语境中警察身份认同初探
网络媒体中综合档案馆公众形象研究
政治传播语境下政治人物公众形象的建构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媒体视角下的高校公众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