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数字赋能背景下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2024-05-09刘瑞

大众投资指南 2024年4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资产行政

刘瑞

(北京民俗博物馆,北京 100020)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因“国有”的特殊属性,其管理状态的“规范化”,运行使用的“清晰化”以及效益效能的“可量化”历来是所有者、管理者、受益者不断关注并一直研究探索的方向。当今时代是数字化的时代,我们正在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的建设。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多个领域被广泛实践。随着国家主要矛盾的重心转移,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作用也愈加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而国有资产作为履职的重要工具,其管理水平的提升,数字技术赋能的应用将会发挥重要的变革性推动作用。

一、数字赋能国有资产管理概述及国有资产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重要性

(一)数字赋能国有资产管理概述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指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法律上确认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借助于互联网,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具体数字赋能手段实现对国有资产管理的变革性实践应用将更好地保障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激活并释放国有资产效益效能。

(二)国有资产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更好发挥公共服务职能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发展的步伐,以及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创新的不断尝试,其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日益凸显。国有资产是职能发挥的重要保障,各行政事业单位应使用好、管理好各自资产。国有资产的优化节能使用及数字化管理方式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具体实践,也是在保障各单位资产日常良好运行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发挥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职能。

2.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及保障国家财产安全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单位整体资产中占有很大比重,是实现单位发展目标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各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思路和模式不断探索实践,在严格遵守《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的基础上,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从严把住资产配置“入口”和资产处置“出口”。

坚持资产配置与财政预算紧密结合,重视资产的合理使用和维护保养,凭借数字技术支撑,为闲置资产再利用及线上数字公物仓建设完善奠定基层基础,进一步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能,及时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赋能国家财产的安全完整。

3.国有资产管理是内控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产管理是目前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六大业务模块之一,对标内控关键管控点,不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各单位结合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坚持数字赋能,明确资产清查范围及程序,动态准确反映资产存量、配置处置及运行成本等情况。严格国有资产全流程把控,坚持资产账、物岗位分离监督机制,牢固树立国有资产管理绩效理念,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系统的良好运行。

二、数字赋能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

(一)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设与实际运行不匹配

根据国家在2021年4月最新颁布施行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的规定,以及各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一般都建立了单位资产管理制度。

但是制度建设与实际运行仍存在错位脱节现象,一方面是制度本身不健全。例如对国有资产购置与预算相结合的操作规定不清;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流程不明;对国有资产开展绩效评价不重视;制度中对于如何加强信息技术在资产管理中的应用更新不及时等。

另一方面是实际执行有偏差。有的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存在只是为了完成内控的要求,实际工作中管理混乱,责任分工不清,购置及报废等流程从简,审批手续不全;有的资产清查盘点没有方案,不按时限要求流于形式,破坏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二)国有资产信息化建设未形成联动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数量庞大,品类繁多。目前各单位已经大力加强了信息化建设,但是在目前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信息化水平依然无法满足国有资产的管理要求。资产的购置预算及资产绩效目标管理设置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各单位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内体现国有资产从分类、折旧到报废等管理环节;对国有资产制度制定,管理风险点把控及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依托于单位内控系统;对于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及文物文化资产等行业资产只在年报系统中合计反映。

目前运行的各个系统实际都是信息孤岛,从国有资产购置、入账、使用、维护、调剂到报废处置以及管理监督间都存在信息壁垒。由于各环节没有实现应用共享、数据互通,在资产信息衔接及核对监管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三)国有资产配置及日常管理不完善

国有资产的配置标准确实是一项政策性较强,需要多种因素综合考虑的细致工作。目前财政部门出台执行的资产购置标准建设还不够全面,存在对于办公场所分散的单位用人员编制来执行采购标准以及对专用设备、办公家具等缺少标准约束的问题。

在国有资产日常管理中,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因编制受限没有设置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专员一般是兼职状态,还有部分单位为了便于资产数据核对,资产管理系统由财务人员操作,违背了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内控要求。同时还存在单独购置未达到固定资产标准,而批量采购并入系统进行管理的情况。对于已入系统资产如果疏于部门及使用人的记载,不便于后期资产调配和责任划分。

(四)国有资产数字化管理领域还需进一步延展

数字赋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在数字科技促发展的大背景下虽然在逐步建立,但是发展进程仍缓慢,处于数字赋能的初级阶段。目前各层级、各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开发启用的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不全,操作僵化。对于单位产权登记、资产日常维护检修保养、报废、资产绩效评价以及信息查询等方面皆有所欠缺。

在信息系统内对于单位闲置资产缺少标识,公物仓建设也未实现全面数字化管理,一些地方积极探索资产云平台、创建线上线下公物仓联动,但基本还处于小范围初创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不同部门或单位之间进行闲置资产的调剂共享,容易造成国有资产重复配置和购建。

三、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对国有资产管理理念及认知落后

虽然我国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关注度一直很高,近些年跟随国家形势先后更新了相关管理条例及实施意见等,但仍有一些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知,还没有树立科学节约配置的管理理念。国有资产执行预算引领,绩效管理起步尚晚,因数字管理是新技术应用,对于数量品种繁多的单位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上级单位或财政部门缺乏国有资产的日常监管,专项资产清查工作也只在特殊时期才安排开展,这也容易造成单位对管理工作的不重视。

(二)国有资产数字化管理制度环境相对薄弱

国有资产数字化管理工作的稳步推进及有序开展离不开单位资产管理制度的约束。目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系统运行还存在陈旧、更新不及时等缺陷,内控制度中财务预决算、政府采购与资产管理衔接不充分,内容无照应,落地性及个性化设计差。尤其是制度中流程图设计粗糙,缺少执行环节。而且现行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中对于数字化管理的规范性条款还不完善,一部分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兼职状态普遍或更换频繁,造成了管理制度环境相对薄弱的局面。

(三)国有资产管理机制不健全

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存在缺陷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普遍现象,而不完善的管理机制无法正确保障相关工作顺利开展。尤其是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历史沿革较长,资产管理部门无设置,或者资产管理人和实际使用人责任不清晰,管理意识不强,就会造成很多历史遗留问题。资产盘点工作落实不力,往往在系统中一键完成,而无实际执行,账实不符情况比较常见,另外国有资产缺乏常规监管也不与内部人员考核挂钩。

(四)国有资产数字化管理相应技术手段欠缺

不论是国有资产管理模块的数字化拓展创新,还是打通现行各系统间的信息壁垒,都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的手段支撑。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因其国有的特殊属性,再加上各单位复杂的行业属性,如何在保证资产信息安全的基础上,深入借助大数据、网络科技,实现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资产流转无纸化,搭建一个节约节俭的国有资产管理整体框架方面,政府相关部门的技术应用及技术指导还欠缺不到位。

四、完善数字赋能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数字化国有资产管理理念

思想认识高度决定行为的广度和深度,将数字赋能国有资产管理是一场管理变革。首先,要正确认识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摒弃落后的管理思想,克服数字管理新技术应用的畏难情绪,提升管理认识高度。

其次,各单位应紧跟时代发展,充分认识资产管理系统、云平台、大数据整合优势,树立国有资产管理新理念。

最后,积极推进国有资产数字化人才培养,稳步开展专业培训跟进后续教育,有条件的单位要设置专人专岗,确保熟练操作管理系统,熟悉管理流程及政策要求,并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及专业技术水平。领导的高度重视,也为数字赋能国有资产管理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二)增强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与实际运行适配度

管理有力,制度领航。首先,各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单位行业特点,以国家最新管理条例为依据,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强化制度的可执行性及落地性,使国有资产管理各环节有制度遵循和约束。重点要从资产购置预算资金安排、验收入库与会计核算衔接、调拨领用手续、维修保管处置程序及清查盘点流程等关键管理环节入手。其次,明晰资产管理相关系统操作,用好用尽现有国有资产系统管理功能,发挥信息化最大效用。最后,加强资产管理制度与财务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工程建设制度等内容的联结,确保资产管理口径一致,形成管理合力,减少人为因素影响。

(三)优化国有资产配置并完善日常管理

科学构建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创新国有资产管理机制。首先,明确细化资产配置标准并将标准嵌入在预算一体化系统内,可根据各单位存量资产自动识别是否达到购置条件,形成购置自动监管。摸清各单位资产存量,主管部门牵头加快文物文化资产、公共基础设施等行业资产入库,拓展完整资产数据库内容,进一步夯实资产信息数据基础。

其次,明确资产管理岗位职责,严格遵守内控不相容岗位相分离要求,加强资产日常管理。完善系统内资产详细信息,确保资产使用部门及人员登记完整,便于管理追责及员工绩效考核。强化内外部监管体系,落实年度资产盘点清查,加强无形资产确权入账。

最后,利用公物仓模式,节约资产配置,加快资产周转盘活,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发挥资产使用价值,降低国家财政压力。

(四)延展国有资产数字化管理领域

行政事业单位通过积极搭建国有资产管理数字化平台,来落实和固化对资产精益化管理的需求。

首先,严格执行资产购置与预算相结合原则,各单位应加强资产购置前可行性论证,充分考虑资产存量,结合投入产出分析。

其次,破除国有资产各系统间信息壁垒,实现数据互联共享。加快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预算一体化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机制。将本单位、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管理岗位职责权限固化在系统内,完成审批流程、处理进度及检查监督转移至线上办理,同时积极加强线下沟通,避免权责不清,提高国有资产信息数据时效性。

最后,继续挖掘完善数字赋能领域,例如搭建资产维修云或在系统内增加维修模块,与政采相结合,建立供应商库,延长资产使用寿命,提高效益效能。建立跨部门、跨地区间线上公物仓,提高闲置资产再利用效率。尝试资产“公益仓”建设,推动国有资产开放共享。

五、结束语

数字赋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顺应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符合国家建立数字政府,勤俭持家政策的要求,也是满足单位自身发展,更好发挥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但目前资产制度建设与实际运行仍存在脱节现象,资产配置不合理,日常管理不尽完善,各系统间信息衔接不畅,数字赋能领域还需进一步完善。本文从理念认知、制度环境、管理机制及技术水平等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认为行政事业单位应不断提升国有资产管理认知高度,增强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与实际运行适配度。同时优化国有资产配置并完善日常管理,进一步延展国有资产数字化管理领域,扩大数字赋能对国有资产管理的影响,有效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整体数字化水平。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资产行政
行政学人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