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挑战与机遇并存

2024-05-09房园

大众投资指南 2024年4期
关键词:决策程序资产

房园

(泰州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泰州 22530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拥有大量的资产。高效管理和利用这些资产,已经成为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资产采购不规范、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低、分析不及时以及处置程序不规范等。为了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和价值,本文将从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概述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手段对企业拥有的资产进行全面的规划、管理和控制,以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的过程。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增加资产收益和控制资产风险等。

首先,需要确立明确的产权关系,明确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通过确权登记、资产估值等手段,明确权责关系,保障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其次,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运营管理机制。这包括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预算制度、审计制度等,确保国有企业的运营活动合法、透明、高效。同时,在决策层面,国有企业应该进行绩效评估,促使企业管理者进行良好的决策,提高资产的效益和回报。

再次,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需要加强监督和约束机制。国家应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包括监察机构、审计机构等,对国有企业资产进行监督和审计,防止资产流失和滥用。同时,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最后,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对国有资产全面、准确、及时地监测和管理。通过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提高国有企业资产配置的科学性和精确度。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规范管理和有效监督,国有企业资产能够实现保值增值,增加国家财富,为国家经济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加以改进。

二、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分析

(一)资产采购存在的问题

首先,存在采购程序不规范的问题。一些国有企业在资产采购过程中缺乏明确的程序和规定,导致采购过程不透明、不公正。这可能是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或执法力度不够所致。

其次,存在采购决策缺乏科学性和专业性的问题。一些国有企业在资产采购决策时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和专业分析,导致采购决策不准确、不符合实际需要。这可能是企业管理层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或决策过程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所致。

最后,存在采购合同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一些国有企业在资产采购后,对采购合同的履行和管理缺乏有效监督和控制,导致供应商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存在合同漏洞。这可能是企业监督控制机制薄弱或相关人员对合同管理理解不足所致。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多重因素所导致的结果,其中包括制度和政策的问题、管理者能力的问题以及监督机制的问题。

(二)资产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低

国有企业在资产配置方面存在问题,表现为过度投资、重复建设和资源闲置等现象。首先,政府干预导致资产配置不合理。由于政府在国有企业资产配置中具有重要角色,政府决策往往受到政策考虑和地方利益的影响,导致资产配置过多偏向于某些行业或地区,而不是根据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来进行合理配置。

其次,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完善导致资产配置不合理。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以及缺乏市场竞争机制的国有企业往往在资产配置上缺乏科学决策和市场导向,容易受到行政干预和内部权力关系的影响,导致资产配置不合理。

再次,国有企业内部利益输送和利用率低的问题也是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一些国有企业在资产使用上存在权力寻租和内部利益输送的现象,导致资产的有效利用率低下。这可能是由于管理者个人目标与企业整体利益不一致,或者是由于不完善的内部激励机制而导致。

最后,技术创新和管理能力不足也是导致利用率低的主要成因。尽管一些国有企业拥有大量的资产资源,但在技术创新和管理能力方面存在欠缺,无法充分发挥资产的潜力和价值,导致利用率较低。

(三)资产分析不及时

首先,信息收集和整理机制不完善。由于国有企业规模庞大、业务繁杂,信息来源广泛,但信息采集和整理工作往往滞后或不准确,导致资产分析得不到及时更新和反馈。这可能是信息系统不完善、相关人员业务水平不高或沟通协调机制不畅所致。

其次,决策流程和层级烦琐。国有企业决策通常需要经过多层审批,导致决策过程拖延,资产分析的结果不能及时传达给决策者。这可能是组织结构复杂、决策程序烦琐或决策者对信息的需求和重视程度不够所致。

再次,管理层思维转变不足。一些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习惯以过去的经验和传统模式进行决策,对于资产分析的重要性意识不强,缺乏对新兴行业和技术的敏感性。这可能是管理者的知识和观念更新速度不够快,或者是压力来自短期绩效和政绩考核而忽视了长期资产分析的重要性所致。

最后,缺乏专业化的资产管理团队和工具支持。一些国有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缺乏专业人才和专业工具的支持,无法及时进行准确的资产分析和风险评估。这可能是人才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对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投入不足,或者是管理层对资产管理专业化的认识不够所致。

(四)资产处置程序欠规范

首先,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约束。国有企业资产处置在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上存在模糊不清、缺乏明确性的问题,导致资产处置程序的规范性不高。这可能是国有资产法律法规不完善或相关制度尚未配套完善所致。

其次,监督机制薄弱或不健全。一些国有企业在资产处置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审查机制,导致资产处置程序容易受到不当干预和违规操作。这可能是监管机构职责不清、监督资源有限或监督执法力度弱所致。

再次,缺乏透明与公正的竞标程序。一些国有企业在资产处置过程中存在非公开的招标和竞标的问题,缺乏公平竞争和透明度,导致处置结果可能因为不正当关系或私下交易而受到影响。这可能是相关程序和标准不完善,或者是管理者受利益诱惑和道德底线的缺失所致。

最后,缺乏专业化和规范化的资产处置团队。一些国有企业在资产处置中缺乏专业人才和规范的操作流程,导致处置程序的效率和准确性不高。这可能是资产管理团队人员素质和专业能力的不足,或者是相关培训和制度建设不到位所致。

三、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资产采购制度

国有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资产采购制度,明确规定采购流程和标准,确保公开、公正、公平地进行采购活动。

首先,建立健全资产采购制度。制定明确的资产采购制度,明确采购程序、标准和限制,规范资产采购行为。建立完善的采购制度,涵盖采购流程、合同管理、供应商评估等方面,确保采购活动的透明、公正和效能。

其次,加强采购程序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明确资产采购流程,包括需求确认、成本评估、招投标、合同签订等环节,确保程序合规、透明公正。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开展充分的市场调研,选择具有信誉和能力的供应商。建立风险评估和审核机制,确保采购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再次,推动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建立完善的资产采购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的集中管理与共享。通过信息化平台收集、分析和监督资产采购数据,提升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加强信息安全和保护措施,确保采购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最后,加强监督和审计机制。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和外部审计机制,督促国有企业依法履行资产采购程序和责任。加强对资产采购过程的监督和评估,发现问题和风险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加强供应商评价和考核体系,倡导诚信经营,推动形成良性的采购生态环境。

(二)健全资产配置制度,提高资产利用率

国有企业应建立科学、灵活的资产配置制度,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合理规划资产配置方案,避免资源的过度集中或重复配置。

首先,建立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制度。制定明确的资产配置政策和规定,根据市场需求、行业趋势和企业战略目标,科学地进行资产配置。引入市场导向和竞争机制,鼓励国有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资源配置,避免由于政府干预产生的不合理配置问题。

其次,加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完善的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进行全面、准确的登记、分类、评估和监管。通过信息系统收集和分析资产数据,实时跟踪资产状态,为合理的资产配置提供决策依据。

再次,提升资产利用率。加强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根据市场需求对资产进行定向配置,降低资产闲置率。鼓励和支持创新活动,提高资产的附加值和效益,充分发挥资产的潜能。加强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合作,通过资产共享和合作提高资产利用率和使用效率。

最后,加强评估和监督机制。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对资产配置和利用情况进行评估和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审计,强化对资产管理的监督与审查,确保资产配置和利用的规范性和合规性。

(三)建立资产分析报告制度

为了及时了解企业资产的状况,并为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国有企业应建立资产分析报告制度。

首先,明确资产分析报告的内容和要求。制定相关标准和指南,明确资产分析报告的内容范围、数据要求、分析方法和评估指标等,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同时,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资产(如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建立相应的分析报告制度。

其次,建立资产分析报告的周期性,提高及时性。确定资产分析报告的频率,如年度、季度或月度等,确保定期进行资产分析和评估。同时,建立及时获取和整合数据的机制,确保报告中的数据准确可靠,并及时汇报和传达给相关管理者和决策者。

再次,加强资产分析报告的专业化和标准化。培养专业的资产分析人才,提高分析报告的质量和准确性。建立模型和工具,标准化资产分析的方法和流程,确保分析结果客观、可靠,并具备可比性和可追溯性。

最后,加强对资产分析报告的应用和监督。确保资产分析报告得到充分的应用和关注,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建立内部审核和监督机制,对资产分析报告进行评估和审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同时,加强监督部门的监管,确保国有企业合规运行,提高资产管理的有效性。

(四)规范资产处置程序

为了确保资产处置的及时和高效,国有企业应建立规范的资产处置程序。首先,建立明确的资产处置政策和法规。制定统一的资产处置政策,明确资产处置的目标、原则和程序。制定相关的法规和规章,明确资产处置的法律依据和操作规范,确保程序的合规性和稳定性。

其次,完善资产处置流程和程序。明确资产处置的程序步骤和环节,涵盖资产评估、招标与竞价、合同签订、过户手续等。建立严格的审批和审核机制,确保每一步都符合规定,避免程序的滥用和违规行为的发生。

再次,加强监督和内部控制。建立专门的资产处置监督部门或机构,负责监督和审查资产处置程序的执行情况。加强内部控制,确保程序的透明度和合规性。同时,增强相关人员的意识和素质,加强培训,增强他们对规范程序的重视和遵守。

最后,加强信息公开和监管。推动资产处置信息的公开,包括处置项目的公告、资产报告、招标信息等,提高程序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加强监管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督与纠正机制,对处置程序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程序的规范性和合规性。

四、结束语

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通过完善资产采购制度、健全资产配置管理制度、建立资产分析报告制度和规范资产处置程序,国有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和运用自身的资产,实现资产的价值最大化。然而,仅仅依靠制度和措施的改进是不够的,还需要广大企业内部人员的全面配合与执行。只有通过多方合作,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推动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国有企业应继续加强资产管理的创新和改进。加强技术应用,引入先进技术手段,提高资产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化、高素质的资产管理人员,提升资产管理能力和水平。加强监督和评估,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对资产管理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员工对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通过加强资产管理,国有企业可以更好地实现资产的规范化、高效化和价值最大化。这将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资本支持和优势竞争力。同时,加强资产管理还将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有经济的改革做出积极的贡献。

猜你喜欢

决策程序资产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试论我国未决羁押程序的立法完善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程序猿”的生活什么样
英国与欧盟正式启动“离婚”程序程序
创卫暗访程序有待改进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