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思考*

2024-05-09刘承波董立平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产教职业院校体系

刘承波,董立平,陈 阳

(1.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所,北京 100088;2. 厦门理工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福建 厦门 361024)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2023 年5 月2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把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以提升职业学校关键能力为基础,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以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以科教融汇为新方向,……有序有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奠定坚实基础”的总体要求[2]。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在强国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职业教育从“层次”教育到“类型”教育,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已经具备了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基础,因而需要进一步把握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独特规律,坚持类型发展,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升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培养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助力强国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一、坚持类型发展,进一步推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体系与普通教育体系既是“不同类型、同等重要”,又是密切交融、交汇、贯通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根据职业教育的属性特征和发展规律,进一步明确各个层次职业教育的功能及定位,实现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贯通和衔接,畅通学生多样化成长成才的渠道,构建多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一)畅通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等“纵向贯通”体系

作为类型教育的职业教育体系需要构建并形成由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有机衔接教育体系。首先,需要进一步夯实中等职业学校基础地位,体现职业高等学校的主体作用,发挥本科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其次,需要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从原来单纯的“以就业为导向”转向“就业与升学并重”,为高职专科、职业本科提供生源;强化高职院校的就业导向,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增强履职、升职、转业、转岗、创业的能力;同时,大力发展本科职业教育,以目前国家公布的40 余所职业技术大学为龙头,示范与引领我国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再次,需要通过分段衔接与联合培养相结合的长学制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继续完善和探索中职与高职“3+2”、中职与职业教育本科和应用型本科“3+4”、高职与职业教育本科和应用型本科“3+2”“2+3”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职业教育本科院校与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本科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打造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与多通道。

(二)完善“普职融通”体系

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通过学分互认、升学转学、横向融通,构建高职与职业教育本科和应用型本科“3+2”“2+3”的融通教育体系。首先,健全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框架,建立健全普职融通、产教融通、校企融通、学历教育与培训融通、师资融通、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融通等横向融通的制度体系。其次,建立本科毕业生就职前或就职后参加职业教育培训纵向衔接的制度,实行职业技术技能培训和普通教育研修相互配合,实现学科专业知识传授和技术技能训练提升的横向融通,同重点领域专业技术骨干培训、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等制度贯通,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再次,创新实施学分制改革,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建立职普融通的人才成长立交桥。以学分制改革为突破口,细化学分互认标准、对学生已有技能成果进行学分互认,学生实行弹性学习时间;推进职业教育领域的国家“学分银行”建设,进一步开展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为技术技能人才持续成长拓宽通道[3]。

(三)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

密切联系新发展格局,瞄准产业链供应链锻长板补短板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职业人才培养体系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其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职业教育发展各个领域以及教学全过程,设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地增强专业与产业发展适应性,在支撑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创新实施人才培养过程新形式。从人才培养过程校企合作入手,探索实施“学校教育+企业培训”“学校教育+社会培训”“学校教育+企业培训+社会培训”等多元主体参与的人才培养过程新形式,彰显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类型化特征。

(2)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中国特色的学徒制。一方面,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双修、育训并举,适应新发展格局“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另一方面,在近年“现代学徒制(教育部主导)”和“企业新型学徒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主导)”试点的基础上,职业院校要认真总结经验,融合创新,实施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中国特色学徒制[4]。

(3)完善“1+X”证书制度。近年来,全国职业院校已经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内容有机融入人才培养方案,重构了“1”与“X”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重考证轻教学的简单式、放任式的目标管理,在今后的实施过程中要进一步总结经验,积极做好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的对接,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深度融合,完善相应配套制度,将“1+X”证书制度推向深入,做出实效。

(4)加强职业文化建设。职业人才高质量发展需拥有持续不断的学习能力和开拓创新的意识。同时,职业文化有助于受教育者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培养技术技能及获取优秀品格和精神,职业文化的核心是将个人命运与企业发展牢牢建立在一起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守正创新等。这些都要求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受教育者长期价值和长远利益的关注,以便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

(四)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

优先在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组织知名专家、业界精英和优秀教师,打造一批核心课程、优质教材、教师团队、实践项目,及时把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引入教学实践。做大做强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建设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重点项目,扩大优质资源共享,推动教育教学与评价方式变革。面向新业态、新职业、新岗位,广泛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和技能型社会建设。

职业院校应把教育数字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并引起多方关注。当前,在国家相关政策及项目的引领下,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已取得显著成效。然而,新时期职业教育数字化也面临学生的学习力与能动性需要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程度有待深化、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的内涵与水平仍需更新与提升、数据驱动的管理与服务能力亟待提高、数字化支撑保障水平有待加强、数字化体制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等诸多挑战。因此,我国职业教育亟需通过提高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认识与发展站位、树立理性发展观、明晰思路与策略来实现数字化发展水平的跃升。加强职业教育数字化建设,一是要重塑信息时代的技术学习观,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二是创新教学模式,全要素推进教学数字化转型;三是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创新能力,满足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新要求;四是推进管理与服务数字化转型,促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五是加强数字化基础支撑条件,打造职业教育数字化新生态;六是健全数字化体制机制,保障数字化转型有序开展[5]。

(五)建立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高考制度

职业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属于不同类型,因此,改革全国统一的高考制度,建立公平、科学、完善的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职教高考制度是势在必行的重要工作。首先,要打破普通高等教育优先录取的格局,职业高考与普通高考逐渐分离;其次,要扩大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实行不同于普通高考的多面向的招考制度,如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方法面向应届高中和中职院校毕业生招生,提高生源质量。建立“工作经历+职业技能”的考试方法面向在职社会人员招生,增加不同类型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可能,从而建立起面向每个人的职业教育高考制度[6]。在这方面,各省市要在国家相关文件精神指导下,积极探索,大胆改革,建立起促进本地区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职业院校招录制度。

二、构建职业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在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无疑起着最重要的领导、规划、保障与促进作用。

(一)职业教育发展要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职业教育要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完善相应的政策体系,做好预算保障,发挥好职业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首先,要适应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新形势,针对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新要求,同步规划职业教育发展。其次,将产教融合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同步规划、实施和升级,关注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趋势,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再次,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在各区域的工业园区建设职业教育园区,缩小空间距离,使其融为一体;同时,要引导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产教融合园区,引导职业教育资源向产业和人口集聚区集中并产生高效益。

(二)政府要充分发挥统筹职业教育的主导作用,打造省域、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要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布局,统筹、引导职业院校发展,对应区域化、城市群等不同特色的发展战略,健全与之紧密对接的学校和专业分布,实现职业教育差别化、错位化、特色化发展。同时,要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引导职业院校通过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合作科研等途径,提升职业院校对产业经济的服务贡献度,从而调动相关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围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等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立足于本省(市、自治区)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需求,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部省协同推进机制,在职业学校关键能力建设、产教融合、职普融通、投入机制、制度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改革突破,制定支持职业教育的金融、财政、土地、信用、就业和收入分配等激励政策,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和生态,形成富有本省(市、自治区)区域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新范式。

(2)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各地市政府要以产业园区为基础,打造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成立由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的理事会,实行实体化运作,集聚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要素,有效推动各类主体深度参与职业学校专业规划、人才培养规格确定、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共商培养方案、共组教学团队、共建教学资源,共同实施学业考核评价,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搭建人才供需信息平台,推行产业规划和人才需求发布制度,引导职业学校紧贴市场和就业形势,完善职业教育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促进专业布局与当地产业结构紧密对接;建设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打通科研开发、技术创新、成果转移链条,为园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升级。

(3)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职业院校应立足于本校实际与本地区产业行业特色与发展规划,优先选择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高端仪器、航空航天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能源电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与龙头企业一起联合牵头,组建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汇聚产教资源,制定教学评价标准,开发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能力项目,研制推广教学装备;依据产业链分工对人才类型、层次、结构的要求,实行校企联合招生,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面向行业企业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行业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建设技术创新中心,支撑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行业企业技术改造、工艺改进、产品升级[2]。

为此,政府要为产教深度融合搭建便捷的服务平台,为其提供必要的政策、技术、信息、资金、法律等服务。同时,政府要为产教融合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要制定税收减免等相关政策,促进企业积极承担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引导企业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就业岗位。政府还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协调处理有关部门、学校与企业的关系,为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做好顶层设计。

(三)根据产业发展动态调整专业设置,构建产教融合专业体系

专业是职业院校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是学校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载体和平台。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专业规划需要进一步加强,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和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形成紧扣产业链的专业生态链,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同时,要建立行业和企业参与的专业设置评议制度,形成根据社会需求、学校能力和行业指导科学设置新专业的机制。专业建设要对应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急需、紧缺的专业。专业调整、培养规模等需发挥行业组织对人才需求的预测、用人单位对职业能力的评价作用。

(四)加强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的载体,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系下,专业课程建设要与产业发展需求深度融合。在校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重构职业类型特征鲜明的课程体系,对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至关重要。首先,要切实从行业企业需求出发,校企合作构建体现行业企业工作流程和任务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其次,要充分落实“1+X”证书制度,将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内容相融合,与职业岗位标准相对接。第三,校企合作开发既符合学校实际、体现专业特色,又能融入行业企业新技术、新标准的校本课程和教材,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职业院校在开展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建设方面,应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以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为切入点,面向地方行业重点领域,建成一批具有本校特色的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并与校企共同开发一批典型生产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在真实职业环境中学习应用知识和职业技能。

(五)依托产业培养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素质的“双师型”队伍建设是高水平职业院校发展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键。首先,职业院校要充分落实教师企业实践要求,安排专业教师到生产一线进行实践训练,及时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方法,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鼓励教师面向行业企业,直接参与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培训。其次,要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制订相关制度,促进校企人员双向交流与流动。职业院校应设置灵活的用人机制,采取固定岗与流动岗相结合的方式,支持职业学校公开招聘行业企业业务骨干、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任教;设立产业导师特聘岗,按规定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管理人员、能工巧匠等,采取兼职任教、合作研究、参与项目等方式到校工作。

三、探索与拓宽人才培养校企深度合作途径

(一)探索拓宽企业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途径

(1)深化校企融合,建设一批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产业学院。产业学院是目前高职院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的组织形态。产业学院的构建,需以市场需求、行业标准、职业标准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教育教学改革方案、人才培养模式,立足地方经济,服务行业,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提高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的契合度。

(2)校企共建一批工程师学院。工程师学院以校企共建为主要途径,帮助学生提升有效技能,提升教师自身智慧及业务能力,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工程师学院在企业、学生、教师之间构建多维的供求关系,形成一种相互需要的良性循环系统。

(3)推进产教研的深度融合,搭建研究平台。一方面,建设一批混合所有制性质的协同创新中心,发挥院校专业技术人才优势,有针对性地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项目研发,为企业进行产品研发、技术创新、项目推进、课题研究、科研攻关等方面提供人力支持和技术咨询、开发和转让等服务,促进校企协同攻关,实现科学技术转化的速度和效益的最大化;企业技术骨干到职业院校担任专业教学任务,组建专兼结构合理的“双师型”优秀教学团队,为学校的教学服务推进产教研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建设产教深度融合的校企命运共同体,鼓励支持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院校;鼓励支持企业与学校合作办专业、办二级学院,推动开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一批职教集团、企业积极参与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试点,建设一批开放型、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实践中心。

(二)探索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

校企深度合作的形式是实施办学模式多样化。(1)职业院校要积极牵头组建一批职业教育集团,形成集人才培养、技术积累与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集团化合作办学模式;(2)充分发挥职业院校资源集聚作用,整合多方资源,吸引行业、企业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稳步推进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建设;(3)校企合作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订单班、冠名班的人才培养,定向为企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7];(4)校企充分发挥双方优势,整合资源力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实施,高质量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探索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

(1)完善产教融合政策。支持和鼓励参与混合所有制办学的企业等社会力量建设“厂中校”“校中厂”[8],依托办学机构、办学项目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孵化平台、中试及工程化基地、职工培训中心,围绕生产服务一线需求开展校企协同创新,在产教融合型企业等项目遴选中,对参与混合所有制办学的企业予以政策倾斜。

(2)深化“政产学研金介”的有效协同。“政产学研金介”是以政府主导、产业为主体、学研输出、金融助力、中介服务为一体的有效协同创新体系,深化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9]。政府部门要不断健全技术市场,鼓励采取各种形式开展成果对接,形成一批多渠道多类型的科研生产联合体系和技术贸易机构。科技管理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技术中介和社会金融之间需加强联系和合作,大力开展各类科技洽谈会、交易会、发布会、合作集市等,提升有效协同率,实现集科技成果转化信息、专利技术信息、交易合同签订以及法律法规咨询等一站式服务。

(3)加强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体系建设。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体系,可以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成果转化服务平台。通过平台,教师可以围绕市场需求,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研究,聚焦知识、信息、情报的深度挖掘,精准确定创新方向与突破口,完善创新成果的管理和运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生产力。同时,该体系还可通过成果转化反哺教学,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师能力的提升。

四、打造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群平台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10]。目前,第一期“双高计划”即将进入验收阶段,“双高计划”院校及其它职业院校应积极总结实施经验与不足,在二期阶段纵深推进“双高计划”,全面提升“双高计划”院校整体办学水平与办学质量。

(一)“双高计划”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018 年初,教育部提出“双高计划”,2019年先后印发《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11](以下简称《实施意见》)、项目遴选管理办法(试行)[12]和项目申报通知,各省2019 年5 月完成推荐。“双高计划”强调学校主动作为,引领带动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入选“双高计划”院校需着手综合改革和集中攻坚,找准高质量办学的突破口和增长点,聚焦学校整体办学能力提升和专业群配套供给能力建设,围绕《实施意见》提出的“1 加强”“4 打造”和“5 提升”,科学制定建设方案,明确建设目标,规划建设路径,健全责任机制,持续深化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改革,健全德技双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率先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探索中国特色的学徒制,引领高职院校面向社会需求办学,形成中国特色类型教育模式,打造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品牌。“双高计划”实行动态调整,有进有退,优胜劣汰。高质量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共同的目标和方向,“双高计划”不仅限于入选的197 所学校和253 个专业群,每所学校都应在高质量目标引领下,找准自身发展定位,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办出特色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构建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适应性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适应性评价体系,是基于全面分析职业院校建设绩效指标,根据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建设标准,充分挖掘“双高计划”建设院校和专业群的大数据价值而构建起的测评指标体系。在测评过程中,这一体系还可根据预期绩效和建设单位实际情况,合理优化调整项目绩效指标,还可突出如下特色:

(1)突出对立德树人的成效评价。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为“双高计划”的评价指明了方向,要求我们在“双高”评价中更加注重学生的认知和感受,重在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使“双高计划”的建设成效真正落到人才培养上。

(2)突出对服务国家战略的成效评价。评价“双高计划”建设不能单纯考量学校发展水平,更要将评价重点扎根中国大地,注重项目建设对推动国家重点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发展的服务度,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支撑度,对带动贫困地区发展的贡献度。

(3)注重对成果和收益的评价。现行的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对发展基础相对薄弱、资源相对少的学校或专业群并不公平。“双高计划”建设的十项改革任务聚焦高职教育发展的若干核心领域,要在评价指标设计上注重对学校发展潜力和趋势等成长性的评价,注重对学校、专业群建设投入产出比的评价。

(4)注重分类和多元评价。一方面在方式上做到分类评价。评价方式上应实行多维多层的分类评价,通过个性化评价指标来衡量不同类型学校的建设模式与建设成果。另一方面要注重多元评价。在评价建设成效时,尤其要吸纳多元评价主体。政府智库、同行专家及行业、企业界人士、资深媒体人士等,都可对院校建设成效进行综合独立评价。同时,学生、家长、教师、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方,也要发挥其在建设成效评价中应有的作用。

五、创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同治理体系

(一)构建政府主导、校企双主体一体化办学的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

从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运行体系以及评价体系入手构建校内外治理体系框架,完善大学章程,科学分配内部治理结构和利益相关主体的责权利,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优势,推动校内外治理的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校内健全内部治理体系,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体系,形成学校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体制机制,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校外健全完全公立的高职院校、股份制或混合所有制、完全私立的高职院校董事会,建立政府、院校、行业企业协同联动的多中心治理模式,使多元利益主体能够基于平等协商共同治理。

(二)依法改革校内管理体制,扩大办学自主权,激发办学活力

在管理体制、专业设置、教师待遇、职称评聘、校企合作、教师招聘等方面,依法赋予学校更多自主权,由学校在限额内自主设立内部机构、设置岗位、确定用人计划、确定招考标准、内容和程序,任免中层基层一线干部。改革绩效工资制度,科学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公办职业院校绩效工资水平由学校结合实际情况自主确定,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学校对外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结余可提取50%以上用于教师劳动报酬,不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管理。

(三)确立从“单维”管理理念转向“多元”治理理念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13],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要求,以破“五唯”为导向,从社会关注的问题入手,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教育质量需确立“类型理念”。按照总量与增量相结合、数量与质量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普适与特色相结合、全面与典型相结合的原则,教育质量需确立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面管理的“过程理念”。同时,完善由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社会机构等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反馈与改进的多元治理的“主体理念”。

(四)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

持续办好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和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推动成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立足区域优势、发展战略、支柱产业和人才需求,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平台。“教随产出、产教同行”,建设一批高水平国际化的职业学校,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开发一批教学资源、教学设备。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品牌,推进专业化、模块化发展,健全标准规范、创新运维机制;推广“中文+职业技能”项目,服务国际产能合作和中国企业走出去,培养国际化人才和中资企业急需的本土技术技能人才,提升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总之,职业教育是支撑起个体走向幸福生活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万能钥匙。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个体重塑认知,掌握和传承技术技能,培育职业素养,拓宽社会资本等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及幸福生活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从战略高度看,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大有可为。

猜你喜欢

产教职业院校体系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