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继承与创新:后亚运时代校园文化建设

2024-05-09沈建华李泽泉

文化学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杭州校园文化文明

沈建华 李泽泉

2023年,杭州亚运会取得圆满成功。透过亚运会这扇窗,浙江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发展活力得到充分展现,让世界更好地领略到“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风采,也提升了中国文化感染力和中华文明影响力。积极提炼亚运文化内涵,并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对于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和文明的养成,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杭州亚运的文化内涵

(一)古今文化的交相辉映

在杭州亚运会的筹备过程中,浙江就致力于举办一届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体育盛会,进一步擦亮文明底色、提升浙江的文化软实力。[1]

从《钱氏家训》中的“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到“江南第一家”郑义门的清廉立世、孝义传家;从余姚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到天台和合文化中“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天人合一”,这些绵延千百年的传统文明思想,在之江大地上不断地成风化人、滋养人心。杭州亚运会承载着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亘古不变的传统美德的使命,为现代文明建设服务。

(二)传统项目的互动展示

杭州亚运会设置了武术、龙舟等9个非奥大项,越来越多根植于民间的传统运动项目丰富着竞赛内容,彰显着亚洲文化的独特魅力。杭州亚运村的文化小屋内,精心布置的剪纸、制扇技艺、茶文化、古琴艺术等非遗项目和互动展示,增添了文化风情。各类文艺作品的热播,如《同爱同在》《热烈》等不仅展现出体育运动的力量之美,还挖掘出体育运动背后的人文之美。杭州亚运会不仅为亚洲和世界提供了一个文化体验和交流互鉴的平台,更展示了中国的文化脉动,同时也接纳了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运动精神的薪火相传

作为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运动会,亚运会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是体育健儿拼搏奋斗、突破自我的平台,映照着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以“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责任担当,顽强拼搏、超越自我[2]。赛场上的体育竞技精神是向身体极限的挑战,不仅考验着运动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也是每个人意志品质的比拼。在杭州亚运会上,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的1.2万多名运动员积极参赛,顽强拼搏,充分彰显了亚洲体育文化的多元性、包容性,以及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

(四)志愿服务的完美呈现

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各行各业人士相聚一堂,沉浸式体验亚运会筹备、开幕、竞技等全过程,在参与、见证、亲历盛会的同时,向世界展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赛场内,赛会志愿者为杭州亚运会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尤其是经过层层选拔和专业培训的3.76万名“小青荷”,他们以高质量的保障和热情的服务成为了赛场内最亮丽的风景线。志愿服务代表社会文明水平和民众整体素养,成为赋能赛事成功、宣扬杭州文明形象、提升杭州城市文明水准的重要抓手。

(五)数字赋能的多维联动

“智能”理念贯串杭州亚运的整个筹备和办赛过程,高科技、数字化技术的运用,让亚运会闪烁出“智慧”的光彩。尤其是在数字技术加持下,1亿余名“数字火炬手”化身小火苗,汇聚成一个具象的“数字人”,实现全球首个数字点火仪式,打破了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维度壁垒,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在杭州这片古老又现代的城市之上交相呼应。借助云计算技术服务,百万人次体验了亚运会的知识科普与问答、虚拟竞技等项目。技术人员通过不断创造和培育优质内容,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二、杭州亚运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

校园文化作为隐性教育元素,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突出作用,借助校园文化能够将先进的价值理念、思想品质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学生头脑中,并转化为学生自觉的话语模式、行为方式,进而促进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3]。

文化要适切生态环境。亚运会期间,浙江图景徐徐展现,各地在走向国际中打开一扇扇新“窗”,用匠心描绘别样的城市全景。璀璨文化、魅力浙江相融一体。而校园基础设施作为学校教育发展的基础,是校园文化环境营造的重点,对此,学校可以将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环境营造相结合,在各种校园基础设施方面体现传统文化。例如,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与教育有关的名人名言、故事、古诗词等,以标语、壁画等形式呈现[4],这在校园建筑空间内外是最为常见的文明呈现和文化传承的方式之一。

文化要融入地域特点。杭州亚运守好了古老浙江的文化根脉,彰显了中华文化特点和地域文化特征,校园文化的建构理应仿效。地域文化是当地的文化符号与象征标识,可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素材,为地域文化的传承提供助力。相比于单纯的理论说教或宣传语,地域文化资源更能营造出积极向上、人文气息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其进一步了解、学习的兴趣,进而促进综合素养的提升[5]。

文化要体现精神风貌。杭州亚运会打开了文化体验和交流互鉴的“窗口”,让亚洲、让世界感受到中国的文化脉动。校园文化也应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沟通,强调亲情、友情和师生友谊等情感关系[6]。学生能够浸润在校园文化中,将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学会关注他人、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包容他人,从而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与他人的情感联系,提高心理适应性和自我价值感[7]。

文化要追求多元融合。将良渚文化融入亚运火炬设计,是奥林匹克之火与中华文明之火的中外交汇,并首创数字火炬手和数字火炬,展示着各种文化元素的融合,展示着中华智慧和实力。同样,在新时代文明大融合背景之下,在校园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数字媒介迅速建立了多元、立体的传播渠道,极大地拓宽了校园文化育人的实施路径。数字传播模式使校园文化传播与时代需求的鸿沟得到弥合,为校园文化注入生命力,并发挥了强大的文化育人和文明传播功能。

文化要渗透规则意识。不仅是亚运会,只要是比赛就有严格的规则要求,而遵守规则和尊重纪律是学生成长中的关键一课,可以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守规则、增强纪律性、形成公民意识、提升公民品质。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有助于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转化为更具生活化、体验化的教育方式,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民主、平等、诚信等公民品质,使其成为健全和文明的公民。在制度文化的隐性而稳固的积极影响下,学生的成长将得到全方位的促进。

三、“后亚运”时代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打造文明校园,拥有文化归属感

“绿色亚运”是杭州亚运会的重要主题之一。“绿色文明”可以被视为一种全新的社会文明形式,是人类可持续发展中必然会选择的一种文明形态。学校可以组织绿色环保主题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让学生亲身参与绿色行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了解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杭州丁蕙小学以“文化浸润”为导向,整合校内外丰富的教育资源,营造犹如空气般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的文化育人场,[8]彰显了自然的、文化的、艺术的校园之美。积极打造智慧生态馆,将“森林”“溶洞”“湿地”“沙漠”“海洋”等生态样貌搬进校园,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环境文化发挥出育人的功效,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也成功地融入学生学习生活之中。绿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进每位学生心中。学校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的成果也得到了广泛认可,被评为“2022年杭州市绿色学校”和“上城区第一批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二)强化地域意识,获得文化认同感

杭州亚运会烙印着诗画江南的“人文基因”。杭州的学校植根于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受到杭州地域文化的充分滋养与灌溉,在杭州地域文化的环境氛围中逐步成长起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文化体系。杭州的学校应承担起地域文化传播传承的重任,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将地方特色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融入校园环境中,并引导学生主动理解吸收,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9]。

杭州丁蕙小学坐落于上塘河畔、皋亭山下,地处孝子丁兰故乡,紧邻龙居寺、千桃园等风景名胜,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资源。自建校以来,丁蕙小学深度挖掘地域清廉文化,将“皋亭抗论”“辞归恩民”等清廉典故融入到校园十景之中,营造“蕙风清韵”的育人环境。精心打造孝廉长廊,积极创设初心学院,通过“一根灯芯”“朱德的扁担”“雷打石”等故事场景,助力学生走进红色和清廉历史故事,悟得红色和清廉的优秀品质。学校还通过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等方式融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让红色文化和清廉之风吹进千家万户,让红色故事和清廉事迹传遍各个角落。

(三)发扬体育精神,擦亮文化金名片

体育精神是杭州亚运会的核心价值之一。体育活动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学校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并组织各类体育比赛和运动会。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竞技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还可以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通过体育活动,学生可以学会坚持不懈、勇于挑战自我,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纪律性、自律性和团队合作精神。丁蕙小学大力开展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非遗传承项目——龙狮运动,建有专门的龙狮运动场馆和学校龙狮展览馆,积极开展舞龙精品课程、舞龙进课堂、舞龙大课间等活动,充分挖掘传统体育项目、体育文化的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开展的各种舞龙活动,学生们认识了舞龙艺术,习练舞龙运动,传播舞龙文化,培养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更好地激发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浓烈热爱之情和主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学校对龙狮队培养不仅注重体育技能,还培养学生自力更生维修装备的能力和相互协作、相互包容的意识,传承了自强、忠义、崇礼的龙狮精神。

(四)根植艺术沃土,促生文化吐芬芳

水墨画卷、古风舞艺等是杭州亚运会让人记忆深刻的艺术风采。艺术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承载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文化艺术的培养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方面。艺术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是涵养人格的文化,应当受到重视和坚持。

元代书画大家王蒙(自号“黄鹤山樵”)晚年隐居在黄鹤山,他与黄公望、吴镇、倪瓒齐名,被称为“元四家”,以其精湛的书画技艺闻名于世。丁蕙小学因此始终将传统书画艺术作为学校的特色教育,始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传统艺术素养。校园里有许多颇具艺术气息的场所,如体现传统书画艺术魅力的三生美术馆、艺术与劳技相结合的木工坊、素雅秀致的素描教室、古色古香的书法教室、色彩明丽的儿童画教室、古音荡漾的琵琶坊、茶香扑鼻的茶艺亭、古朴典雅的书法厅等,无不展现着属于“黄鹤山樵”地域文化的浓重气息。

(五)优化制度文化,提升文化辨识度

亚运赛事的顺利推进,得益于相关规章制度的保障。而对于学校教育而言,民主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文化与青少年公民品格的形成与发展息息相关。制度作为一种隐性文化,在日常生活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规范、价值观和情感态度,成为学生生活的基础和制度保障。学生通过参与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无形中锻炼了自身的主体精神和实践能力,培育了坚定的公民意志,并增强了文明守则的遵守意识。

丁蕙小学创设“一庭一院多中心”法治教育基地,即“蕙之家”共享法庭、初心学院等多个学习中心。此外,学校充分利用丰富的学习场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如法治楼梯和走廊等,借助实物展示、数字技术和图文上墙等形式,为师生和家长提供一个法治学习培训阵地,把制度与法律的约束力量,底线意识与道德教育的感化力量、提升精神紧密结合,推动了依法治校新风尚,在法治教育和制度文化的熏陶下,学生更明理更守规,道德素养和文明意识也显著提升。

猜你喜欢

杭州校园文化文明
杭州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对不文明说“不”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杭州
杭州旧影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