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公共图书馆特色阅读空间建设的思考与启示研究

2024-05-09田景英

文化学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铜仁市馆藏特色

田景英

引言

截至目前,贵州铜仁市拥有1个市级公共图书馆、10个县级公共图书馆,全市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131万余册。加上各级公共图书馆的总分馆建设、数字图书馆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但目前群众阅读需求多样化,阅读群体复杂化,公共图书馆只有加强特色阅读空间建设,才能确保贵州铜仁市公共图书馆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文化发展,乃至嵌入地方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为本地区综合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公共图书馆特色阅读空间的起源与发展

最早的特色阅读空间出现于北京西城区,该城区推出“书香西城”主题活动,阅读空间打造成为该主题活动主要内容,最后总体建设了30余家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阅读空间。之后,随着群众阅读要求越来越高,中国图书馆学会将“阅读空间建设”“阅读空间与服务”纳入优秀案例选评之列[1]。从形式来看,特色阅读空间主要是将公共图书馆馆藏与阅读受众精准对接作为目标,将传统服务向特色服务转变为方向,以公共图书馆智能化管理为依托,以特色线上阅读空间、线下阅读空间为基础的特色阅读服务体系,能够承接培训、演讲、科研、讨论、艺术交流、文化展示、文博行业交流和探讨等具体活动。

二、特色阅读空间如何促进公共图书馆的发展

(一)书以载道,文化兴邦

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构成部分[2],在数字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要积极发挥社会文化服务功能,将专业书籍、专业资料、各类文献、各种图书、各行资讯等作为基本资源,面向地区内外提供包括咨询、阅读指导、文献推荐等在内的各类服务。例如,2022年,铜仁市公共图书馆系统在铜仁市文体广电旅游局主导下,凭借现有馆藏将“全民阅读·书香铜仁”作为主题,面对市内外人民群众提供线上、线下阅读活动,让更多人通过阅读丰富知识,通过阅读学习法律、通过阅读学习艺术、通过阅读拓展社交圈以及通过阅读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真正地做到“书以载道、文化兴邦”。

(二)因地制宜,顺势而为

公共图书馆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将“因地制宜,顺势而为”作为阅读服务工作总体要求,积极地整合地方各类文化资源,提升自身公共文化服务以及文化资源供给能力。铜仁市公共图书馆体系现阶段拥有11家公共图书馆,具有131万余册馆藏资源可对市内、县内的文化群众提供各类服务。不仅如此,这些公共图书馆都在积极地迎合时代要求,引入互联网大数据等在内的各类技术,不断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提高虚拟阅读服务水平。2021年、2022年,这些图书馆根据本地区人民群众需要,每年举办包括讲座、培训、展览在内的各类活动总计近300次。

(三)点面结合,凸显特色

点面结合是以现有馆藏为“点”,针对不同单位、机构、组织提供相应的服务,从而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上的点面对接;以现有的实体图书馆为矩阵,以网络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掌上图书馆等为代表的虚拟平台为依托,打造出线上线下点面结合的阅读推广方式,提高所有读者的阅读体验,提高现有馆藏利用率。

铜仁市公共图书馆体系将该市地理分布作为具体依据,考虑现有实体图书馆的具体位置,形成总分馆建设规划,不断地打通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增加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人群和服务面。在特色方面,主要整合地方民俗文化、民族书籍,创办了包括“书香润童年·书签寄童心”主题活动在内的各类阅读活动,让本地区内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特色民俗能够被更多小朋友学习和了解,最终达成了传承经典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三、公共图书馆特色阅读空间建设的路径

(一)打造多种文化的主题特色阅读空间

第一,少数民族文化。铜仁地处武陵山腹地,黔、湘、渝三省、市交界处,湘楚文化和巴蜀文化在这里共生共荣,是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荟萃之地,聚居着汉族和苗、侗、土家、仡佬等28个少数民族。可以将这些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民俗等编制成册,这样不仅积极宣传本地民族特色,更有力地收藏和传承民族文化,不断提升本地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从而吸引更多的旅游者,为本地的文旅融合做出贡献。例如将苗族的语言、民俗活动(傩戏、苗族祭祀——巴狄雄萨滚等)整理成相应的文献,可便于民族文化研究者、外来旅游者阅读等。

第二,红色文化。为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和革命文化,以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将铜仁在辛亥革命时期涌现的陈天星、徐龙骧、席正铭等军政要人和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周逸群、旷继勋等革命先烈人物整编成册,同时结合黔东革命根据地、木黄会师、石阡甘溪战斗遗址等红色文化资源,以现有的周逸群烈士故居、周逸群烈士陈列馆、印江木黄会师纪念馆、万山区红军桥等红色场地,打造出特色的红色文化的公共阅读空间。

第三,旅游文化。将当地的旅游景点、旅游资源和特色民俗节庆活动(苗族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苗年等)融入特色阅读空间当中,通过视频、文本、音频、图片等展示铜仁本土的人文环境、人土风情。更可以结合先进的智能技术形成旅游地图,为旅游者提供旅游攻略。

第四,非遗文化。铜仁市目前拥有花灯、傩戏、书法、箫笛、山歌、滚龙、龙舟赛、木偶、说春等非遗文化,将这些非遗文化编制成册,同时转化为数字读物,可以宣传铜仁文化,打造出良好的文化品牌。为了增加非遗文化阅读体验,可以融入混合现实(MR)、数字孪生、AI 等技术,对现实场景进行高度仿真[3],打造出特色阅读空间,让读者能够立体感受铜仁市非遗文化有关的各类资源。

第五,历史文化。将铜仁市的历史编制成册,同时转化为数字读物,在特色阅读空间展示,方便读者选择阅读。这对于宣传铜仁市、提升铜仁市向心力有着积极作用。

第六,朱砂文化。朱砂文化在中国已有数千年历史,万山区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将老矿区变成了景区,建成了中国第一个以山地工业文明为主题的矿山休闲怀旧小镇——朱砂古镇,实现了从卖资源到卖文化的绿色“蝶变”。万山汞矿有3000多年的开采历史,是“中国汞都”,汞矿遗址完整地记录了各个时期汞资源勘、采、选、冶最为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流程,世界多个国家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参与了万山汞矿的开采,客观全面地反映了东西方采矿技术的交流与融合发展,是世界汞科技文明发展的“活标本”。我们可以将有关万山汞矿的历史资源、文献、藏品等收集起来,建立一座集观光旅游、文化推广、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朱砂文化特色阅读空间。

(二)统筹规划特色阅读空间选址与宣传

公共图书馆在搜集国外文献和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合作方面有着独特作用和重要地位。同时,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也促进了公共图书馆自身的发展与创新[4]。不过,公共图书馆在进行国际文化交流之前,最主要的工作是努力促进全民阅读政策落地,要彰显文化服务的公平性、公正性。这是激发人民群众“四个自信”的重要抓手,提升我国国际文化影响力的关键。从微观层面来看,通过特色阅读空间的建设,保证公共图书馆在地理空间获得合理分布,有效吸引社区群众前来阅读,不断提升群众综合素养,使得书香社会建设得到了明显推动。

铜仁市公共图书馆体系优化布局,保证读者可以快速抵达图书馆站,阅读目标读物。在宣传上主要是以主题宣传为主,例如,“全民阅读·书香铜仁”“书香润童年·书签寄童心”都属于从顶层设计形成的全民阅读政策实施方案,将市级图书馆(1家)、县级图书馆(10家)、乡镇文化站图书室(175家)、乡镇公共图书阅览室(164个)、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站点(133个)、村级农家书屋(2685个)、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57个)、数字图书进农家(54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1943个),电子图书阅览屏100个等都纳入进来,形成了庞大的全民阅读服务体系,让该市总计449.30万人都因此受益。

(三)基于社会协作下改善特色阅读空间

在参考铜仁市智慧城市建设基础上,铜仁市公共图书馆体系将“城市书房”作为概念,形成了许韵兰公共阅读空间,该工程总体投入260余万元,成为代表贵州省参加贵州文采会重庆站最美阅读空间,此外,在2022年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设计展示活动评审中,入选最美乡村文化空间(创新案例类),也是该市文化领域地标,吸引了市内外读者。另外,县级图书馆之间实现资源整合,纷纷推出各自特色的阅读空间建设活动。例如,江口县图书馆开展“新书推荐”“扫码看书”等虚拟阅读空间活动,让读者可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选择自己喜爱的图书进行阅读。在这些特色阅读空间建设的过程中,公共图书馆体系和其他文化单位力争合作,确保资金、人力资源、技术、设备等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梳理,达成了资源整合目的。

(四)加强细节把控与做好相关推广活动

如今,不同人群阅读需求不同。公共图书馆特色阅读空间包括实体图书馆馆内特色阅读空间、馆外特色阅读空间(自助阅读书屋)、虚拟特色阅读空间,明显满足了这些群体的阅读需求。尤其是公共图书馆会利用大数据充分采集读者群体数据和信息,分析馆藏和读者群的关系,做到馆藏的精准供给。

铜仁市公共图书馆体系特别建立了“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以当地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学习需求为“面”,积极地整合馆藏资源、法律人才,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开展各类特色的阅读推广活动,进行了包括法律讲座、有关法律书籍推介等视频活动。例如,松桃苗族自治县便是如此操作,很好地体现了公共图书馆“书以载道,文化兴邦”“以点带面,凸显特色”的职能和功能。

现如今铜仁市公共图书馆面临着地区内其他图书馆、书店等文化单位带来的竞争,在互联网冲击下,更需要和众多网络阅读平台竞争,唯有针对目前自身存在的问题来形成针对性策略,才能保证特色阅读空间建设获得进一步发展。具体提质增效的建议如下:

第一,进一步增加技术投入,推进虚拟阅读空间质量,实现县志类文献数字化建设进程。如此可以服务于铜仁市文旅融合、农业发展,打造地方文化服务名片。例如,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图书馆建设需要更进一步,将虚拟阅读技术融入线下图书馆、线上图书馆当中,提高读者索引效率,改善读者阅读体验;各县公共图书馆需要进一步加大大数据技术使用水平,要更精准分析读者,形成读者“脸谱”,围绕读者形成馆藏供给,或者根据读者新的阅读需求增加新的馆藏;在互联网技术之下,实现铜仁市11家公共图书馆馆藏共享,如此可以减少资源重构带来的经济压力;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要积极引进农业科学、农业科技书籍,要通过网络传播这些科学内容,让图书馆特色阅读空间延伸到农村田间地头。

第二,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公共图书馆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主体之一,必须将推动、引导、服务全民阅读作为基本任务[5],尤其是特色阅读空间建设,能够满足大部分人阅读需求,更是全民阅读服务工作当中的重要一环。但这项工作需要培养一批思想先进、技术扎实、能力突出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服务人员。一方面,必须将特色阅读空间建设的内涵通过培训落实下去,要让所有人员配合决策层,能够整合各类资源,保证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资源整合的培训必须要系统化,具有针对性,最终能够培养所有人员强大的学习能力,这是现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特色阅读空间建设获得人力资源保障的关键。另一方面,要通过内部激励提升所有人员的服务意识,既要有服务于内部又要有服务于外部的思维。

第三,要建立与特色阅读空间建设匹配的制度体系。赵廷霞认为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要以空间与技术创新、读者信息服务创新、少儿读者阅读服务创新等作为具体维度[6]。而这些创新工作必须要以制度为保障,同样,特色阅读空间建设也需要匹配的制度。空间与技术创新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纸质阅读,让人的耳、眼、脑得到调动,沉浸在视听阅读环境之下;读者信息服务则是利用大数据明确各类读者群体,然后有针对性地提供馆藏;少儿阅读服务,则是迎合这部分人群图文阅读需求增加绘本类馆藏,并提供相对专业的阅读指导。每一种特色阅读空间的建立都要将人力资源、技术管理等纳入到制度体系之内,以各类培训、考核、激励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热情。

四、结语

总而言之,公共图书馆特色阅读空间建设是行业发展的必然,也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手段。提高公共图书馆特色空间建设质量,必须要明确特色阅读空间的内涵,将实体空间、虚拟空间以及相应的资源(馆藏、技术、人力资源、制度)的分配作为重要抓手。在特色阅读空间建设当中,必须将服务于全民阅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作为第一目标,结合本地区特点不断更新地方特色馆藏,让公共图书馆服务于当地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的发展。

猜你喜欢

铜仁市馆藏特色
馆藏
特色种植促增收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贵州铜仁市石阡县第二小学
贵州铜仁市石阡县第二小学
中医的特色
贵州铜仁市逸群小学
贵州铜仁市思南县第三小学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完美的特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