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自信的演进逻辑与现实路径
2024-05-09刘志丹
刘志丹 刘 怡
文化自信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仅是一个时代性的命题,更是一个民族性的命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1]42-43。清晰阐述文化自信的演进逻辑和现实路径,对提高民族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从“道德信仰”到“政治信仰”的演进逻辑
在中国哲学中,传统的思维方式是以一种模糊的、不确定的方式反映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隐含着主体的主观价值取向和丰富的感情旨趣,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但其仍然富有逻辑和辩证的色彩。对于当代来说,古代富有诗意和逻辑思辨的哲学文化能够为人们认识世界、改变世界提供一些思路,也为现代文化自信的提升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庄子的“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2]以及老子的“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3]就是明证,中国哲学文化的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所以从古至今涌现出了数不清的文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不只局限于文字表达,同时也注重个体主观的体悟和感受,所以老子讲的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4]在汉朝综合实力强盛的历史阶段,思想道德要求也随着政权的巩固而大大提高,亟需一种百姓普遍接受的信仰体系来进行精神资料的分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口号的提出,标志着儒家思想开始了对中国两千多年道德信仰统治的正统地位。直到近代,人们发现传统的道德信仰体系并不能阻止西方列强的入侵,儒家思想的一系列道德体系随之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能够救国救民的马克思主义。这种政治信仰是通过不断推动社会进步建立起来的文化自信,当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目标提供方向指引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政治信仰的科学就已经在时间的检验下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自信,这种以科学的体系为政治信仰的文化自信的传承和发展,必然会体现出鲜明的实践性,也一定会吸纳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自觉地投入到树立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历史洪流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5]314在马克思主义视阈下构建文化自信,必然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层次交互,这一过程也应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辨析与化合反应中得到不断发展。
二、文化自信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支撑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我国文化自信提供了历史维度的思考方向,近代的文化自信首先表现为对革命的引领作用,通过文化革命来推动政治革命的历史进程,“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6],在政治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下,思想层面的文化自信进一步升华,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近代先进知识分子,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角度奠定了文化自信的理论底气。
(一)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历程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唯物辩证法还是实践的观点,抑或是创造性思维都为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树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当代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构建既是具有真理性和道义性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是跨越时代高度践行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外在表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大师、大家,不是说有大派头,而是说要有大作品。我们提到老子、孔子、孟子,想到的是《道德经》《论语》《孟子》,”[5]324具有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的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继承了孔孟儒家之道、修身之本、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慢慢演变为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它也继承了老子道家思想的“道法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正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秀传统文化根源;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法家思想创造性地发展为当代法律和伦理教义。这些具有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当代理论体系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由此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也必然上升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高度。中华民族打破封建的牢笼将古老文明和科学实践结合起来的文化自信,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必将站在真理性和道义性的时代制高点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二)为革命文化自信提供了制度保障
革命文化自信是新时代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柱,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无疑是当代文化自信的信念根基。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掠夺财富发动侵略战争,我国仁人志士纷纷寻求救亡图存之路,于是近代思想界在思想层面围绕发展道路问题展开讨论。但是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没有更多的时间研究道路的选择问题,1919年,先进知识分子在多条道路的辨析与衡量下,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道路,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所以中国革命的成功是在思想层面先行的前提下,使这种政治机遇外化为现实,中国革命道路的发展规律给步入社会主义的中国指明了方向,让所有受压迫、被奴役的人民大众有了思想支撑,让站起来的中华民族有了强烈的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人民大众的精神指引,主导着人民大众的行为表现”[7],所以只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才能在民众的心中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以此为基础的革命文化自信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
(三)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提供了精神内核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是在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从唯物史观角度出发,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遵循,它是社会物质财富的理论支撑,同样也是精神财富发展的思想源泉,所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社会主义文化领域居于领导地位的思想理论体系,通过科学的思想观念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落后的非无产阶级思想进行批判,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冷战后世界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8]为了避免政治立场引发冲突,确保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得以延续,世界各国越来越把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意识形态上,所以,在文化领域保持独立清醒异常重要,从这个角度来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文化领域的正确运用,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理论动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文化自信提供了爱国主义和民族认同的精神内核。
三、增强文化自信的现实路径
文化自信是对其文化体系生命力、内核凝聚力及创新创造力的认同和外化,因此,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生动力的文化自信是抵制文化虚无主义的有力武器。怎样才能增强文化自信?我们认为,现实路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生动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双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优秀文化成果的精粹,是在特定历史进程中积淀和传承下来的文化成果,更是在当代仍然具有积极影响的所有精神内核的总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了我们强大的文化底气,使我们无论历经多少磨难都能够屹立于世界东方,这是我们的根基和本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鼓舞人心、启迪心智,正如《左传》所言的“人生三不朽”乃立德、立功和立言。树立德行,建功立业,创立学说都是能够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奋发图强的人生准则。因此,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生动力的文化自信是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锐利思想武器,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动力。
文化的发展是赓续传承与发展创新的统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并不是把马克思主义简单地本土化和民族化,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引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的时代性和民族性的有机融合,是中国传统思想框架体系向社会主义现代逻辑思维的转变过程。在传播好中国故事的同时,只有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成果植根于中国沃土进行独创性改造,努力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文化的创造性融合,我们才会有更加强烈的文化底气建设文化强国。
(二)以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阵地,铸就崇高理想信念
在信息快速传播的今天,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在向我们不断输出所谓自由民主公平的“普世价值”,思想文化碰撞异常激烈;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现在面临着“四种风险”和“四大挑战”,国内外形势非常严峻。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才能在与各国文化交流的同时提高抵御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才能通过强烈的革命文化自信抵制文化虚无主义,来加深中国人民的革命文化认同感,增强党和人民的凝聚力,同时反过来又能巩固革命文化自信。
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摆在核心地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一方面在文艺作品方面,多产出优秀的、带有强烈中国特色的影视、综艺、文章,让中国人民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唤起大众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另一方面打造文化圈的“中国风”,掌握文化话语权,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范围,讲好中国故事,在世界文化领域内树立中国的高大形象。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占领高地,才能坚定社会主义文化信仰,铸就崇高理想信念。
(三)以严格筛选外来文化为政策手段,实行市场准入制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网络舆论乱象丛生,严重影响人民思想和社会舆论环境”[1]9,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态势向好,但是意识形态并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而是与国家各方面的工作息息相关,将意识形态工作内化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领域中有利于铸就坚实的精神屏障,从而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指数,在社会主义社会形成牢固的向心凝聚力,对于抵制外来异质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起着重要作用。具体说来:一要严格筛选外来文化,利用政策手段,在文化上实行“市场准入”,辩证地、批判地对待外来文化;二要发展国内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人民大众能够接受的同时,要以人民为导向积极地发展文化事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三要以输出为导向发展文化产业,如当前我国影视的发展、国风偶像的发展,这也是我们可以努力的方向。这一系列政策都实施后,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的人都有了强烈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不仅能抵制文化虚无主义和普世价值的冲击,更能筑牢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思想堤坝。
四、结语:反对文化虚无主义
文化自信是人民群众对历史的认同感,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感,更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继承与弘扬的使命感,它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清醒认识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无限向往。但是,当我们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盛行的背后,文化虚无主义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对文化和信仰的弱化。因此,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依然是我们所崇尚的,中国风格依然是我们亟需的,只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生动力,以政治信仰为价值取向,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进一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才能在世界文化领域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在21世纪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