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忆左江民俗文化影像,赋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2024-05-09胡中全潘金春邓海周
胡中全 潘金春 邓海周
民族的根脉和灵魂源自优秀的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大量的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深层密码就蕴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迸发新活力,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不仅是历史生活的地域性片段,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在历史长河的沉淀和演变中,桂西南左江流域孕育出了源远流长、灿烂独特的民俗文化,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殊性,其民俗文化具有多样性、包容性及跨境传承性等特点[1]。民俗因传承而深入人心,文化因赓续而繁荣兴盛,那些记录时代、表达生活、充满意蕴的民俗影像,逐渐成为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益尝试。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身处在主流文化强烈冲击下的左江流域民俗文化正面临着边缘化、式微化的困境。那么对于拥有独特地域特色的左江民俗文化的挖掘记录、搜整仓储和展映传播,不仅是赋能少数民族文化动态传承和创新发展的必要基础,更是厚植少数民族文化自信,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路径。
一、深挖左江民俗内涵,助力文化影像记录
从婉转悠长的天琴弹唱,到高亢和谐高腔诗雷;从古朴典雅的打榔舞,到深耕乡土的采茶剧,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无不彰显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描摹着绵延不断的文明传承,是左江流域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如何让深谙于乡野阡陌、街头巷尾的民俗文化走进广大群众的视野?如何让深含着匠人匠心的古老技艺、民俗仪式焕发更为蓬勃的生命力?民俗文化与影像技术的相遇,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可能。无论是现象级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还是系列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把镜头对准“匠人们”的手艺生活,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在展现精妙技艺同时,深入挖掘了其潜藏于背后的情怀与故事、审美与旨趣。民俗文化古老而传统,介入门槛不尽相同,大众想要深入了解并非易事。为此,我们需要深入“田野”和街巷,不断挖掘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当代价值,探寻民俗文化融入现代生产生活的交会点,并对其进行影像记录,在保证其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同时,力求镜头美、语言美和叙事美,以期为民众带来文化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从而为受众实现人文精神和审美志趣的双重体验。
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式发展需要深刻领悟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中的重要论述,“我们现在就是要理直气壮、很自豪地去做这件事,去挖掘、去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左江流域的民俗文化包罗万象,其主要围绕稻作农耕文化延展开来,从传说故事到民间风俗,从民间技术到文学艺术,每个时代都有着属于特定时空范围的民俗文化。随着传统社会关系的不断演变,传统民俗正不断经历着转变和创新,因此,契合当下社会需求的新民俗应运而生,无论是民间约定俗成亦或是设计引导产生,其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群众。如今,从频频出圈的纪录片到风靡网络的短视频,越来越多的民俗文化逐渐打破“小众”和“边缘”的标签,走进大众视野[2]。无论是世代传承的传统民俗,亦或是与时俱进的新民俗,我们都需要精准切入人民群众的喜好和需求,让民俗影像的记录工作做到有的放矢,能够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镜头语言“描绘”民俗文化、表达文化内涵、建构文化空间,而不是漫无目的、浅尝辄止的简单记录和随意组接。
二、多元主体创作搜整,构建影像数据仓库
左江流域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民俗事象种类繁多,包含节庆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嫁娶文化等。相较于文字、绘画及语言的表达形式,作为记录历史发展演进过程最直观的资料——影像,其具有直观性、真实性、纪实性和艺术性的特征,是艺术表现和视觉传达最为生动且鲜活的载体。因此,搭建专业系统的民俗文化影像数字资源仓库十分具有必要,通过采集、整理、分类,把零乱的影像信息整合起来,实现数字化、可视化建模[3]。影像数据的文献性和文化性可以不断延展左江民俗文化的广度,挖掘民风民俗的深度,对左江流域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左江流域民俗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其内容、种类和形态丰富多样,涉及民族学、民俗学和音乐学等多个领域,影像数据仓库的构建实施难度巨大、涉及部门广泛,因此,需要有意识地挖掘地区资源,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参与的意识,提高多元主体的参与程度。
左江流域民俗影像数据仓库的创建需要采取就近就地、分类施策和统筹推进的实施思路,影像创作和影像搜整两条路径并肩前行。积极通过项目合作、文化活动和影像赛事等方式全面激活民俗影像创作和搜整的多元主体,促进多主体统筹协同形成合力[4]。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充分发挥民俗影像记录爱好者的专业优势,如纪录片导演、民俗摄影摄像师和短视频创作者等。作为政企合作的投资模式,近年来PPP模式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持续发力。2021年广西印发了《广西推广运用PPP模式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在高校教育、文化旅游和体育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中全面推广运用PPP模式。因此,民俗影像数据仓库作为惠民生的“小项目”也可以通过PPP模式“拉动力”“提质量”。此外,为了进一步激发民俗影像创作和搜整的内生动力,更需要发挥民俗文化持有者的主体性作用。其一,以民俗文化持有者的自觉保护和传承为根本,积极引导其记录和搜整民俗文化影像,不断提升其主体意识、传承能力和实践能力。其二,充分调动地方民俗文化精英资源,积极发挥地方民俗文化精英在收集、整理、组织、策划和宣传民俗影像活动的媒介作用。
三、插上数字技术之翼,创新保护传承载体
近年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以穿越千古的神韵不断打动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青年群体也不断以数字化的方式参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推动文化数字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让文化数字化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云游桂林”“广西数字藏品”等数字化影像层出不穷,这些数字化影像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与传统文化更为亲近,基于数字影像技术的“文化供给”既新鲜又立体,从“在线”到“在场”的转变承载着无限的文化体验和视觉感官。多种数字影像叙事革新了优秀传统文化演绎呈现的新形式,作为数字时代特有的叙事方式,数字影像叙事依托多样的数字影像技术,将图片、动画、影视以及交互式设计等多种媒体元素融入传统故事中,使讲述内容可视化、形象化、互动化,以便于听众理解、感知和探究的一种叙事方式。数字影像叙事与左江民俗文化的融合,以民俗文化内容价值为核心,配以多种数字影像技术营造真实的情感氛围,有温度的视听空间,有触摸的感官刺激和有参与的感知体验,能更好地传递民俗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
左江流域的民俗文化经历数千年历史沉淀,部分民俗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可能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历史场域,随着数字影像技术的不断更迭和发展,VR、AR、MR和全息投影等影像技术可以真实再现彼时彼地、彼事彼人,打造出沉浸式的感官情景,让人们得以穿越千古感知传统民俗文化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图景。通过对左江流域民俗文化的深入剖析和挖掘,数字影像叙事还可以对既有的民俗影像内容进行转化和再造,链接古往今来,展现优秀民俗文化的精髓和魅力。此外,将民俗文化通过大数据技术手段入“网”上“云”,实现了在数字世界的永久性留存、全天候利用,左江流域民俗文化的立体化图景需要全域、全景式呈现左江流域民俗文化基因和历史文脉,这也是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和中华文化全景呈现的其中一隅,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四、借助智能媒介之力,构建多维传播空间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到2022年上半年,我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6%。智能媒介时代,一场信息传播变革已然拉开帷幕,信息传播打破时空、内容形式层出不穷、交往互动灵活深入,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的融合构建了一个多维化、立体化、智能化的传播空间。
寻古溯源、深挖内涵、记录影像对传承左江流域民俗文化意义重大,而让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浸入群众心里头,则需要借助智能媒介的传播之力。左江流域民俗影像的传播则需要在精确获取用户画像的基础上,进行分众化、精准化、动态化传播,以满足用户的多元化信息需求。在新媒体的传播语境下,移动优先是内容传播的最重要策略,我们需要运用数字化技术高效优化、整合“两微一端”、抖音号等移动传播平台,借助传统媒体内容方面的优势,不断为左江流域民俗影像的传播搭建新的交流互动平台、形成新的广泛传播渠道。此外,呈现形式是由信息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渠道合筑而成的,唯有打破传统媒体固化的内容生产模式,制作出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平易近人的,具有接近性、实用性和娱乐性的民俗影像,并通过与之匹配的渠道精准传播,才能真正实现“内容+渠道”的合力,才能真正构建多维传播空间。
五、厚植民族文化自信,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一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这个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石。
稻作农耕这天然的土壤和生态基础孕育了左江流域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稻作文化则是左江流域少数民族文化的精神根脉,其民俗文化彰显了最深层的渊源和经脉[5]。左江流域代代相传的琴音曲舞、敬天拜祖的朴素情感、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始终维系着左江流域少数民族最深层的集体记忆,是其文化自信最深厚的土壤。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乡村文化振兴就是要给予群众更为厚实、更为丰富、更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赋能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左江流域富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在强势文化、主流文化以及消费主义的巨大冲击下,逐渐出现过度“民俗主义”的现象,即现有民俗大大脱离了原来语境,或者说是伪造的民俗,由此所带来的与传统异化以及失去家乡(即乡土生活)之后的失落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在建设乡村时只注重外表,不注重内核,缺少对其民俗文化的有效保护和挖掘,因此,具有原真性、文献性的传统民俗影像对左江流域民俗文化的理性回归、创新发展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毋庸置疑,民俗主义的路径在维系、变革、创新地方民俗文化方面确有成效。但如何最大限度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如何在留住乡情乡愁、传承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的基础上又焕发新时代的光彩?则需要我们不断厚植文化自信,立足广阔大地、植根传统文化、潜心挖掘耕耘、不断开拓创新。
六、结语
在这个科技赋能社会的时代,文化与技术相结合的影像艺术正在不断更迭革新,当下影像中的民俗文化,拥有了释放无限想象力、产生无限可能性的诸多内容。如今,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抱有浓厚的兴趣,既叫好又叫座的传统文化影像不断涌现,其对保护、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传统文化。左江流域的民俗文化与现代影像技术所碰撞出的火花,不仅让沉睡已久的民俗文化有了精彩绽放的舞台,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体参与其中,为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