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评鉴(一)
2024-05-08徐康
徐康
摘 要:《世纪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403—444)主持编撰的一部志人笔记小说集,记录东汉后期至魏晋间名士的逸闻趣事及嘉言懿行,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士林风貌和社会面相。魏晋士人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往往能认识自我,将生命视为最高的价值,对包括自己在内的世间万物持有一种超乎功利色彩的人文情怀。宗白华说:“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所以“魏晋时代人的精神是最哲学的,因为是最解放的,最自由的”。本文选择最能展现魏晋风度与生命本真(“一往情深”的人格美)的于今不无启迪意义或借鉴意义的部分内容,以“原文”“注释”“评鉴”三部分组成,重在“评鉴”,以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
關键词:陈蕃;郭林宗;黄叔度;李膺;陈寔
德行第一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原文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1],登车揽辔[2],有澄清天下之志[3]。为豫章太守[4],至,便问徐孺子所在[5],欲先看之。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6]。”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7],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德行第一·一
注释
[1]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陈仲举(?—168),名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今属河南省)人。东汉桓帝(建和元年至永康元年,即公元147—167)末年,任太尉(官名,时与司徒、司空合称三公)。品秩第一,日俸五斛。掌军事,郊祀掌亚献(古代祭祀时献酒三次,第二次献酒称“亚献”。《后汉书·百官志一》:“凡郊祀之事,太尉掌亚献”。)言为士则,其言谈成为士人(有相当道德操守和文化知识的人)的准则;行为世范,其行为是世间的楷范。
[2]登车揽辔:登上公车,手执缰绳(辔,驾驭牲口的缰绳)。此指赴任做官。
[3]有澄清天下之志:指怀抱扫除奸佞,使昏浊的天下重归于清平之志向。
[4]豫章太守:豫章郡,治所在今之江西南昌。太守,郡的最高长官。
[5]徐孺子:即徐稚。稚字孺子(97—168),东汉豫章南昌(今江西省南昌市)人。家境贫寒,躬自耕稼,不食他力,乡党服其恭俭义让,甚为太守陈蕃及名士郭泰(林宗)所赏。陈蕃例不待宾,唯为徐稚设一榻,去则悬之。稚识汉室将倾,隐居不仕,不满宦官专权,虽多次征聘,稚终不为官,有“南州高士”之称誉。
[6]府君先入廨:府君,时人对太守的尊称;廨,官署衙门。
[7]武王式商容之闾:武王姬发,周王朝的建立者。式,通“轼”,以手扶轼(车前扶手的横木),为古人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商容,殷纣王时主掌礼乐的大臣,著名贤者,因为不满纣王的荒淫暴虐,多次进谏而被罢黜。闾,巷口之门,此指住处。
评鉴
这一则小故事,主人公名叫陈蕃,字仲举,汝南(河南省南部)平舆县人。他官至豫章太守,迁太尉、太傅,封高阳侯,为人刚正不阿,以气节名世。史载他“有室荒芜不扫除”,有人问他何以如此?他凛然答曰:“大丈夫当为国家扫天下!”正如文中所言:陈仲举“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即胸怀扫除奸佞小人而使天下重回清平之世的志向。时值汉桓帝末年,阉党(宦官)独揽权柄,外戚干政擅权,豪横一时。陈仲举当时官拜太傅,即朝廷的辅佐大臣、帝王的老师,系正一品的官阶。他看不惯奸佞小人当道和宦官的种种恶行,便与主管全国国防事务、掌握兵权的大将军窦武暗中合谋,欲诛除宦官。谁知计谋失算,反倒被权倾一时的宦官谋害身亡。
这则故事,讲的是陈仲举生前,担任豫章郡的太守时的一件事。古代官员通常乘车赴职,“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即有刷新政治,使昏浊的天下得以“澄明”之志向。当时有一位名叫徐孺子的,是东汉时豫章郡人,家境贫苦,但因不满宦官专权,虽蒙多次征聘,始终不肯为官,而躲在乡下,是当时的隐士、名士,人们尊称他为“南州高士”。陈仲举刚上任,便打听到徐孺子的住地,想先去看看他。陈太守的下属、职务为“主簿”的主管文书印信的官员,向他禀报说:“大伙儿的意思是请府君您先进这儿的官署衙门,休息一下,再去看孺子隐士不迟。”陈仲举却说:“你没听说过西周时周武王姬发前往拜访贤臣商容时,在车中俯凭车前横木,以示对商容住所的敬重。周武王可是刚刚即位,连席子都来不及坐暖(“席不暇暖”)就忙着去拜访贤臣啊!我以武王为榜样,尊敬贤人,不先进官署衙门休息,又有何不可呢?”
文章之始,开宗明义便说:“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也就是说,陈仲举的言语是当时读书人(士)的准则,行为则是世人的楷范。从他甫一上任,便登车揽辔,礼贤下士,急不可耐地忙着去看望志同道合的隐士——可以看出他确有“澄清天下之志”。这在两千多年前封建社会的官员中,是极为罕见的,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访贤、交友,看重“器度”
原文
郭林宗[1]至汝南,造袁奉高[2],车不停轨,鸾不辍轭[3];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4]。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5],澄之不清,扰之不浊[6]。其器深广,难测量也[7]。”
——德行第一·三
注释
[1]郭林宗:郭泰(127—169),字林宗,太原介休(今属山西)人。东汉末太学生(汉武帝元朔五年,即公元前127年,始置太学,即古代的大学,学生称“太学生”)的领袖。家世贫贱,事母至孝,博通坟籍(古代典籍),与李膺(110—169)友善,名动京师。不就(不就职、不赴任)官府征召,后归乡里。党锢之祸起。(东汉桓帝时宦官专权,士大夫李膺、陈蕃及太学生郭泰、贾彪等,猛烈抨击宦官集团。宦官诬告他们结为朋党,诽谤朝廷,李膺等二百余人遭捕。灵帝时,李膺等复被启用,与大将军窦武谋诛宦官。事败,李膺等百余人被杀,流徙六七百人。史称“党锢之祸”。)时郭林宗闭门教授,生徒数千人。
[2]袁奉高:袁阆,字奉高,东汉慎阳(今河南正阳北)人。汉末士人。有高名,喜奖掖提拔后进。
[3]车不停轨,鸾不辍轭:轨,车行的轨迹;鸾,古代的一种车铃,套于车轭之两端。辍,停止;轭,驾车时套在牛马颈上的曲木。此句意为:车子不停留于行进的轨道,车铃声还在震响,郭林宗等就很快驾车离开了。
[4]弥日信宿:弥日,整天;信宿,连宿两夜或两三日。
[5]汪汪如万顷之陂:汪汪、万顷,均形容广阔;陂,池水、湖泊。
[6]澄之不清,扰之不浊:澄清它(池、湖)而不致变得清澈,搅扰它(池、湖)而不会显得浑浊。
[7]其器深广,难测量也:器,器度(气蕴、风度、胸怀)深沉广大,难以测量,亦难以探究到底。
评鉴
有一个叫郭林宗的人,先后拜访身在汝南(现今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的两个人,行止却因人而异——拜访袁奉高时,匆匆忙忙,以至“车不停轨,鸾不辍轭”;而拜访黄叔度时,则连日住宿两夜(“乃弥日信宿”)。同样是郭林宗的言行舉止,同样是前往拜访名人(或友人),然而差别却如此之大,难怪旁人要问他“是何原因”了。
郭林宗,名郭泰,字林宗(127—169),山西省太原市介休县人,是东汉末年太学生的领袖人物。博学有德,为人所重,而名扬宇内。太学生指的什么呢?太学,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最高学府,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便采纳西汉哲学家、博士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的建议,开始在国都长安建立太学。之后若干年,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左传》《尔雅》等的课程。“太学生”指的便是就读于太学,并学习上述课程的年轻人。郭林宗作为当时太学生的领袖人物,造访袁奉高时,如此匆忙,草草应酬;相反,见到黄叔度时,却是整天陪伴,饶有兴致地高谈阔论,且连续留宿了两个夜晚。旁人见他对袁、黄二人的态度一冷一热,泾渭分明,便问他是什么原因。郭林宗侃侃而谈:“这位黄叔度啊,学问高深,好比汪汪洋洋的万顷湖泊一样(“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宽阔而又深邃,既不会因为澄清它而显得清澈,也不会因为搅扰它而变得混浊(“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度深沉广大,宽阔无比,实在是难以测量,亦难以探究到底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故与黄叔度交谈数日也迟迟不愿离去。
这里需要补充介绍一下黄叔度其人。黄宪(109—156)字叔度,号征君。东汉著名贤士,河南省正阳县人。“以学(问)、行(为)见重于时”。黄叔度起初被选拔为孝廉,后又被征召到公府任职。但去之不久,马上就回到家乡,因当时官场昏浊,他宁肯回家,闭门谢客,去过一种不与浊世同流合污的生活。其去世时年仅48岁。由于黄叔度耿介正直,人品高尚,不与“世浊”同流,后人曾为其立碑建祠。《后汉书·黄宪传》云:“士君子见之(叔度)者,靡不服深远,去玭吝。”意思是说:“士大夫君子凡见过黄叔度的,没有一个不佩服他的学问高深、眼光远大,从而改掉自己的毛病。北宋鼎鼎有名的大文豪苏东坡,曾题写“汉中丞大夫叔度公造像赞”,赞曰:“不见黄君,鄙吝复萌,国之师范,颜子留名;汪汪千顷,大度生成,淆之不浊,澄之不清”,下署“东坡居士苏轼拜题”。苏轼称誉黄叔度为“国之师范”,并将他比譬为孔子的高足弟子颜子(即颜回,字子渊,生于公元前521年,逝于公元前490年,在孔门中以德行著称,好学不倦,安贫乐道,不迁怒,不诿过,年31岁卒,后世尊为“复圣”)。唐朝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亦曾慕名,亲赴正阳县为其书“汉黄叔度墓”碑五字,今字碑尚存。历代文人墨客到黄叔度墓祠拜谒者甚多。1963年,正阳县人民政府将黄叔度墓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聆教犹如登“龙门”
原文
李元礼[1]风格秀整,高自标持[2],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3],皆以为登龙门[4]。
——德行第一·四
注释
[1]李元礼(110—169):李膺,字元礼。东汉颍川襄城(今河南襄城)人。桓帝时初举孝廉,永寿二年(公元156年)征为度辽将军,声振远城。复拜司隶校尉。是时朝纲不振,膺独持风裁(独立保持风度、神采),以声名自高;执法威严,令宦官生畏。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太学生中广为传言:“天下楷模李元礼”。李膺因与太学生首领郭泰等结交,反对宦官专权而被诬入狱。后免归乡里,居阳城(今河南商水西南)山中。灵帝即位,起用为长乐少府。及与陈蕃、窦武谋诛诸宦官事败,复被废。张俭事起(张俭,115—198,山东邹城市人。东汉时大臣、名士。党锢之祸时,受到诬陷,被诬为“钩党”,即与党锢相牵连之同党,张俭只好四处流亡),其时收捕钩党,李膺被拘捕入诏狱(皇帝直接诏令拘禁犯人的监狱),终被拷打而死。妻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
[2]高自标持:自视很高,矜持庄重,标榜自负。
[3]升其堂者:能够进入他(李膺家)厅堂的人。
[4]登龙门:民间传说中有个故事,叫“鲤鱼跳龙门”,相传禹辟伊阙(龙门山、秀山对峙,伊水东流,史称“伊阙”),水流湍急,游息于孟津黄河中的鲤鱼,顺着洛伊之水逆流而上;当游到伊阙龙门时,波浪滔天,纷纷跳跃,意欲翻过龙门。跳过者为龙,名曰“鲤鱼跃龙门”。
评鉴
龙,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兴云作雨,体积巨大、长须类蛇的神异动物。进入封建社会后,天下人普遍将“龙”作为皇室帝王的象征,以“真龙天子”“龙体”称之。而“龙门”一词,其本意指地名,在山西省河津市西北、陕西省韩城东北。黄河至此,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名之曰“龙门”。那里水位落差很大,传说普通龟、鱼不能逆水而上;其中极少能奋力游上去的,就会化为“龙”。后借用这一民间传说,寓指学问高深、造诣不凡的学者之家为“龙门”;若能登上他的厅堂,进入他的门第(登堂入室)而能聆听其教诲者,则为“登龙门”。
李膺,字元礼(110—169),东汉颖川襄城(今属河南)人。东汉桓帝时曾任司隶校尉(官名,汉武帝始置,职在查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当时朝廷纲纪废弛,法度混乱,宦官当权;而李膺却秉公持正,执法威严,常常令宦官生畏。
当时李膺与太学生领袖郭泰相友好,共同反对宦官当权。时宦官张朔,贪残无道,竟至虐杀孕妇。后逃至其兄(京官)张让家,躲藏在一高矗之廊柱中。李膺偵得此状,亲率吏卒破柱而擒张朔,投放洛阳监狱,亲自审讯而诛杀之。张让跑到汉桓帝那儿告刁状。桓帝召李膺入殿查问:“何以不先报请批准便加诛杀?”李膺回答说:“从前孔子(仲尼)做鲁国的司寇,七天就处死了少正卯。现在我已上任十天了,才诛灭了首恶张朔,不知有何罪过?”桓帝也认为有理,便回头对张让说:“这是你弟弟有罪,司隶李膺何罪之有?”从此,李膺威望日高,宦官们都惧怕他。李膺后又密谋诛杀别的宦官,未料事情泄漏,不仅诛杀未成,反被擅权的宦官报复,拘捕下狱,经残酷拷打、逼供后加以杀害。
话说当初担任司隶校尉时的李膺(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即风度翩翩,格调高雅,矜持庄重,标榜自负;且在宦官等辈面前,气度轩昂,倨傲不恭。李膺还有着崇高的志向,总想把天下的礼仪规范都看作自己应当遵奉的准绳,把世间的名教是非都视为自己应该担当的责任(“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毫不苟且,谨守原则,坚持儒家所主张的以“正名定分”为准则的礼教。他曾被太学生誉为“天下楷模李元礼”。后辈读书人中,包括一些学识、资历较浅的人,若能有机会登上他的厅堂(“升其堂者”)而接受他的教诲,便好像是登上“龙门”一般,顿时感觉“自我价值”得到了提升。
“龙门”之喻,是登门聆教的年轻的读书人,借用“龙”的传说而对李膺“门第”的推崇与称颂。正所谓:一朝登“龙门”,身价便飞升;当面聆教诲,获益在终生。
李膺受到后辈读书人如此赞誉,足见其声望之高而深受尊崇也。
陈诣荀,“真人东行”
原文
陈太丘[1]诣荀朗陵[2],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3],季方持杖后从[4],长文尚小[5],载著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6],慈明行酒[7],余六龙下食[8],文若亦小[9],坐著膝前。于时太史奏[10]:“真人东行[11]。”
——德行第一·六
注释
[1]陈太丘:即陈寔(shí,104—187),字仲弓,东汉时颍川许昌(今河南省许昌市)人。初为县吏,因笃志好学,坐立诵读,县令听任其入太学就读。陈寔后任太丘(县)长,故称“陈太丘”。陈寔治以清静,百姓安适。灵帝初,大将军窦武辟为掾属。寔以平正闻名乡里,里人有云:“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党锢之祸起,被牵连,他不肯逃亡,自请囚禁,谓:“吾不就狱,众无所恃。”党禁解,大将军何进、司徒袁隗招辟,皆不就。死后,赴吊者有三万余人之多。
[2]荀朗陵:即荀淑,字季和(84—149),东汉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市)人,因曾任朗陵侯相,故后世称之为荀朗陵,荀子十一世孙。博学而不好章句,俗儒非之,然以高行知人称名州里。凡所识拔,皆为英彦。安帝时徵拜郎中,迁当涂长。去职归家,时贤李固、李贤皆师之。后举贤良方正,以对策讥刺贵倖(得宠的贵族、佞臣),为大将军梁冀所忌,出补朗陵侯相。治事明理,人称神君。后弃官归,闲居养志。八子俱有名,世号“八龙”。
[3]元方:陈纪,字元方,陈寔长子。与弟陈谌俱以至德称,兄弟孝养(孝敬父母,养育双亲),闺门雍和(内室、家庭和谐、和睦)。与父亲陈寔和弟弟陈谌在当时并称为“三君”。陈纪遭党锢后,发愤著书,号曰《陈子》,凡数万言。
[4]季方:陈谌,字季方,陈寔第六子。
[5]长文:陈群(?—236),字长文,陈寔之孙,陈纪之子。后汉颍川许昌人。少与祖父寔、父纪、叔谌并有盛名。为人清尚有仪(清白高尚、仪容俊秀、举止大方),雅好结友,有知人之明。三国时初为刘备别驾,后归曹操,辟为司空掾、御史中丞、侍中。曹丕即王位,封陈群为昌武亭侯,徙为尚书。陈群在任内订制九品官人之法,成为历史名制。曹丕践阼(天子即位)后,陈群徙尚书令,进爵颍乡侯。陈群在魏,先后受曹操、曹丕托孤,成为国之重臣,官至司空。谥靖侯。
[6]叔慈:荀靖,字叔慈,荀淑第三子。有至行(卓绝的品行),不仕,号曰玄行先生。荀淑有八子:俭、鲲、靖、焘、汪、爽、肃、敷。荀淑之八子均有才学,时人谓之“八龙”。荀靖年五十而卒。
[7]慈明:荀爽(128—190),字慈明,荀淑第六子。慈明外朗(外貌开朗,乐观畅快),叔慈内润(内心滋润,颇有涵养)。据《后汉书·荀爽列传》,他“一名谞,幼而好学,年十二,能《春秋》《论语》。太尉杜乔见而称之,曰:‘可为人师。爽遂耽思经书,庆吊不行(凡庆功或吊丧都不前往参加),征命不应(朝廷征用或命令均不予回应)。颍川为之语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太常赵典举爽至孝,拜郎中。爽闻,即弃官去。后遭党锢,隐于海上,又南遁汉滨,积十余年,以著述为事,遂称为硕儒。献帝时任司空,参与王允等谋诛董卓,后病卒。
[8]余六龙:指荀淑其他六个儿子。
[9]文若:荀彧(yù,163—212),字文若,荀淑之孙,荀鲲之子,被世人称作辅佐帝王之贤才(“王佐之才”)。官至汉侍中、尚书令,是曹操最信任的谋臣和功臣,为当时北方统一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他为曹操举荐了钟繇、陈群、司马懿、郭嘉等大量人才,于建计、密谋、匡弼(匡助或辅助他人)、举人(举荐人才)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子房,即张良,公元前?—189。汉代韩人,字子房。家五世相韩;秦灭韩,良广纳刺客,椎击秦始皇于博浪沙,未遂,逃匿下邳。秦末,刘邦乘陈胜、吴广起义之机起兵,以张良为谋士,佐汉灭秦、楚,张良因功封留侯。)文若后因为反对曹操称魏公而调离中枢,在寿春忧郁成病而亡。死后被追谥为敬侯,后又被追赠太尉。
[10]太史:官名,掌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
[11]真人东行:真人,道家称修真得道的人;亦指有才有德,有相当道德操守和文化知识的人。东行,向东出行。
评鉴
这一则,讲陈寔(104—187)故事。寔字仲弓,后汉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桓帝(147—167)时为太丘县(故址在今河南永城县西北)县令,时以“陈太丘”称之。陈寔以“清静无为”治县,百姓得以安适。
陈寔有个好友荀朗陵,即荀淑,字季和(84—149),东汉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市)人。博学而不拘泥,知人善任,好章句,俗儒非之(腐俗之儒生常常否定他),然以高行知人(行为高尚,知人善任),名闻州里。凡他所赏识、提拔之人都是英杰贤能之士。安帝(106—125执政)时,征拜郎中,迁升当涂长(安徽省当涂县县长)。后去职归家。继举荐贤良方正之士(贤淑、优良、正直不阿,有一定道德操守和文化的知识分子),以对策讥刺贵倖佞臣(位尊而得宠的奸伪之臣),为大将军梁冀所忌,出补朗陵侯相(朗陵,县名,因朗陵山而得名,故址在今河南省;侯相,汉代在侯国设相,主治民,官秩如县令)。
以上是荀淑的简况。
陈寔虽是一县之长,家境却贫穷俭朴,这次去拜访荀淑时,手下没有仆人可供役使。陈寔便叫长子元方(陈纪)负责驱赶马车;叫幼子季方(陈谌)拿着手杖在车后跟从;孙子长文(陈群)还年幼,安置在车中乘载随行。
车子到了荀淑家门口,荀淑率八个儿子热情迎客——其中第三子荀靖(字叔慈)在门口迎候客人,第六子荀爽(字慈明)给客人斟酒,其余的六个孩儿(即荀俭、荀鯤、荀涛、荀汪、荀肃、荀敷)负责上菜。孙子荀彧当时还年幼,便坐在爷爷(荀淑)的膝盖上。
对于陈寔拜访荀淑这件事,当时朝中太史上奏皇上曰:“这是‘真人东行(即有才德之士向东出行)啊!这是上应天象之吉兆啊!”“真人东行”,代表了当时统治者的最高层对这次“陈寔东行”的首肯。
时有太史奏曰:“五百里贤人聚。”(檀道鸾:《续晋阳秋》)这是指陈寔率诸子孙造访荀淑(荀朗陵)一家人。荀淑博学而名闻州里,“识拔”了许多“英彦之士”;而且,他的八个儿子中,就有两个最为有名,一是第三子荀靖,才高识广,行为合乎礼仪,以德、孝称名于世;二是第六子荀爽,年方十二便通读《春秋》《论语》,举至孝,拜郎中。后遇“党锢”之祸,遭到诬告。桓帝乃指称其为“党人”,株连二百余人,下狱治罪。后赦归田里,禁锢终身。荀爽隐遁汉水之滨逾十余年,著《礼》《易传》《诗传》《尚书正经》《春秋条例》《新书》等,号为“硕儒”,成为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作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协名誉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