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码漫记

2024-05-08林鸿东

福建文学 2024年5期
关键词:五香骑楼小镇

林鸿东

石码小镇进入我的视线,与一幅神秘奇幻的漫画有关。2016年年初,我无意间看到一幅以石码为背景的宫崎骏风格漫画作品。画师叫蔡智超,是很有才华的石码年轻人,当时还在中国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就读研究生。关于此幅漫画,背后隐藏着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6年前,蔡智超爷爷因脑出血昏迷住院,与爷爷感情深厚的蔡智超为了唤醒爷爷特意创作了此幅漫画。漫画中的不少场景,是童年时爷爷带他去过的地方。这位石码青年才俊,在画此幅漫画之前,曾获得过2013年度Break Through国际插画大赛冠军。

漫画打动了我,让我萌生前去小镇一行的念头。之前,就漳州而言,龙海周遭的区县,我已较为了解,唯独对石码依然陌生。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从厦门渡海而来,第一次踏进这座精致的江口古镇。

如果把厦门比作大家闺秀的话,石码可说是小家碧玉。来石码会有一种感觉,这儿太像厦门了,或者反过来说,厦门太像石码了。石码活生生就是袖珍版的厦门,100年前的厦门。一样的洋气,一样的烟火味十足,但更娇小、雅致、温馨。因此,石码人称自己的家乡为“小石码”。漫步于石码小镇,恍如穿越至民国时代:古雅的招牌,中西合璧的骑楼,鲜活的海货摊,诱人的街头小吃,优哉游哉的小镇市民……

石码民居是特别的。石码主街基本上都是骑楼,其街区规模在东南沿海堪称数一数二。骑楼这种商住两用的建筑形态起源于南洋,引进于广东。1918年,陈炯明奉孙中山之命率粤军入闽,主政漳州,并成立了“闽南护法区”。第二年开始,“闽南护法区”推行市政改造运动。广东惠阳人周醒南出任漳州工务总局局长,美国康奈尔大学建筑系毕业的杨锡宗任总工程师(兼任石码工务局局长)。数年之后,泉州、厦门受漳州影响,也大肆修造骑楼。这便是石码骑楼街区产生的历史背景。石码骑楼与漳州骑楼差不多同时开建,是福建最早的骑楼街区之一。

百年光阴,匆匆而过。让人惊喜的是,石码骑楼街区,在狂飙突进的新城区建设中,竟能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真可谓幸甚至哉。从整体上看,石码骑楼主要体现为红瓦、红柱,结合三联窗的外部特征,由于部分建筑融入罗马柱式与拱券造型,呈现出一种融闽南文化、南洋文化、欧洲文化于一体的混搭风格,但总体上却又不失协调。看得出来,骑楼的建造主要建立在原来明清时期竹篙厝的基础之上,只是在店铺部分进行改頭换脸,即将竹篙厝沿街的低矮店面统一改造成为较为高耸的骑楼店面,形成了“前店后坊、下商上宅”的格局。每一座竹篙厝的内部,都隐藏着无数悲欢离合的人间故事。只要你愿意走进去,小镇的生活之门就会一扇扇地逐次开启。

小镇市民大多是很好客的。当我在老街里徜徉,试图走进骑楼内部时,竹篙厝深处往往会传来热情的问候:“汝食未?”我曾到晏海路一间四落竹篙厝参观。它两头都是店面。内部装饰极为讲究,拱形廊柱,古典家具,隔断上的彩绘也美轮美奂。可惜太过仓促,没来得及细看。60多岁的女主人幽幽一叹:年轻人都搬出去了,只有老人家还在留守。碗街里一户人家,屋主曾是石码有名的文人,打理得相对清雅,每一个家具都布置得匠心独具,每一个角度都像是一幅充满美感的油画。最让我念念不忘的是老唱片收藏者郭明木位于海关后巷的家。海关后巷已破败不堪,坊间落下了个烟花巷的说法。郭明木便是栖息于这种复杂环境中的乡土奇人。郭家共收藏了上千张黑胶老唱片,其中不少藏品是从海外回流的。我最喜欢他家二楼摆放着的众多不同款式的老式电唱机,硕大的喇叭宛如童话中的道具。那天,我与这位低调有趣的资深收藏家一起坐在其满墙都是老唱片的书房里,静静地倾听着一台1940年美国韦伯斯特芝加哥公司生产的钢丝录音机里发出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据悉,当年天安门上的那场讲话,就是用这种钢丝录音机录下的。这种神奇的体验,也许只有在石码这种高深莫测的江口小镇才会有幸遇到。

除了骑楼,石码小镇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两座亭阁:益思亭与宛南亭。这两座亭阁是石码的地标式建筑,是外出游子魂牵梦萦的故乡风物。益思亭位于中山公园之内,是军阀张毅1924年驻军石码时所造。过两年,北伐军入闽时,何应钦将其改称“中山亭”。现其所在的中山公园是石码最具人气的休闲胜地,每逢周末,人山人海,蔚为壮观。宛南亭始建于明弘治五年(1492)石码开埠后的第四年,现雄踞于打石街街心,两侧车水马龙,中间一亭巍然。小镇修建骑楼街时,为保护古迹,绕开宛南亭于其两侧各筑一道,遂成街心亭。该亭色彩鲜艳,风格独特,从建筑风格看,似为拜占庭风格。

就纯居住性的民居而言,石码要么是大厝,要么是番仔楼。石码的大厝,最有名的当数霞庵路92号的杨家大夫第。杨氏大夫第始建于清光绪甲辰年(1904)。宅院占地1600多平方米,面阔三间,两侧为护厝,前有带院门的晒埕,后有花园与梳妆楼。晒埕开阔,植有鸡蛋花树,据说是厝主杨世泰从印尼归来时所种。大厝门楣镌刻“大夫第”,厅中匾书“述志堂”;梳妆楼两层,据说曾设有书房、库房、客舍、暖阁等,楼前则布置花园、假山、鱼池、猴洞、石桌、石椅。

杨世泰,又名杨应辰,字星槎,清末石码名流,书画家,据说曾受光绪钦赐“员外郎、副贡生”官衔。世泰父杨秉正,印尼华人富商,清廷曾授奉直大夫,故其宅称“大夫第”。杨世泰秉承父志,建此大厝。此宅精心修筑,尤以石雕著称。宅前墙上,有一件青石石雕,极为奇特。石雕中有西洋人雕像,亦有牵娃负子、獠牙竖耳的番妇雕像,最让人称奇的是,其右上方竟还有雄鹰叼蛇雕像,这让人想起墨西哥国徽。墨西哥国徽造型是:一只叼蛇的雄鹰,伫立在从湖水岩石长出来的仙人掌上。铸有此造型的银币,便是鹰洋。清末时,鹰洋曾在中国流通过。宅前墙上,可看到宅主本人的幽兰画与东山著名书画家马兆麟的修竹图。进入大厅,厅中的“述志堂”三字据称是朱熹(紫阳夫子)墨迹。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则是左右护厝的那两副对联:“春来听鸟音,月到观石雕”“半市半村物色,有松有竹风声”。

石码另一间值得一提的大厝是清雷州知府陈万山的故居。陈万山故居已破落不堪,但莲池尚在,凉亭依旧。大厝副楼“拾绿楼”,久无人居,任风雨侵蚀,随时可能坍塌。现任屋主是位草药师,是陈万山的远亲,我在院子里看到很多他种的草药。石码的番仔楼也颇有特色,如金沙楼。金沙楼楼主是印尼华侨,门楣上写着“忠记”。房子中西合璧,既可看到罗马柱、西洋山花,也可看到榫卯结构、“姜尚在此”。门口同样悬挂着石码人家惯见的格子,只不过是木头的。金沙楼对面是数间传统的埕斗厝,埕斗厝与番仔楼隔埕相对,异质却又和谐,非常奇特的感觉。

古城小巷中的长石条,也值得提一提,因为几乎家家户户门口都有。每条两三米长,磨得光滑锃亮,这可是小巷的“夏日会客厅”。石码的石板桥便是用这种长石条铺的,五条的叫五板桥,三条的叫三板桥。我记得平和小溪有一个地方叫三板桥,估计也是这种。从民居色彩上看,石码的城市色调极为迷人,红砖、红瓦、红木门。非常温暖的小城,正如天性热情的石码人。据石码作家海迪调查,石码旧街的红砖柱子大多用一种叫“优标”的红砖。砖是用老砖窑烧制的,烧茅草,用慢火,不会变形。碗街,桶街,漆街……从这些“以巷为街”的巷名里,可以了解到石码以小为大的城市格局。石码其实就是由无数绵密细长的小巷隔开的城镇聚落。石码人巧妙地在小巷中腾出或大或小的叫“埕”的公共空间,如郭厝埕、李厝埕等。这些“埕”便是古城的儿童乐园与隐秘桃花源。由于小巷内部设有为数众多的隘门,关键时刻只要把隘门一关,整座石码马上分割成一座座内有天地的小城堡,可谓“城中有城”。

石码民间信仰发达,祭祀风俗兴盛。距宛南亭不远就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关帝庙。关帝庙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比之更早的还有一座五福禅寺。五福禅寺始建于明成化七年(1471)。正如前述,石码1488年才开埠。这座古寺的始建时间,竟比开埠还早17年。据称,“五福禅钟”,曾是“石码八景”中的第一景。在走街过程中,我发现石码最具特色的庙宇,不是大庙,而是那些为数众多、在小巷里星罗棋布的小小庙宇。这些庙宇大多架设在巷口的小阁楼里,悬于路人头顶,可谓“举头三尺有神明”。如碗街一座极为微小的神庙,近乎一个神龛大小。为何一定要说它是座神庙呢?因为在它下面的红砖柱上,明明白白写着一个《庙讯》。《庙讯》内容为:本街将于农历二月初二举行祈福活动,望本街善男信女踊跃参加。落款为本街庙委会。神庙对面还立着一副木梯,街道里的住户称这是用来“拜拜”时用的。神庙下方右侧的墙上还有香火捐献名单。具体内容看不清,也不知庙名,不妨称其为“碗街庙”。我想,这世界上很难有比这座袖珍神庙更小的庙了。在厌胜物方面,这里是我最早知道剑狮(狮咬剑)为何物的地方,这里也是我研究剑狮的起点。

石码的竹格子也值得一看。龙海一带有一种独特的民俗,那就是在门口搁竹格子。这竹格子,或可写为竹隔子,类似简化的照壁。不少格子上写着“桃红又见一年春”“格外春风”等吉祥字眼。此外,给我印象较深的还有门楣上“姜尚在此”的辟邪字眼。这是一种古老的北方风俗,意为诸神回避或者诸神归位。民间认为,姜尚曾是神界的“组织部部长”,即使退休了,世间神鬼也都敬其三分,故有此举。

人们对石码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小吃。石码小吃中,唯一以石码冠名的是五香卷,即“石码五香”。这是我到石码品尝到的第一种小吃,也是最为念念不忘的小吃。“石码五香”的成分有猪瘦肉、豆皮、五香粉、淀粉、洋葱、精盐、味精、砂糖等,味道确实很香,其名之为五香,显然其灵魂就在于五香的配方中。“石码五香”深入民心到什么程度?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其地位类似于同安的炸枣,每逢嫁娶、普度、庙会,必有其踪影。整座石码小镇,单五香店就有几十家,其中最为知名的,应该是新行头五香店。新行头除了五香,卤面也好吃,这家老店的卤面堪称是五香的“黄金伴侣”,其加料不多,好吃全靠汤头鲜美,而且还极为便宜。记得第一次吃时,卤面一碗3块钱,五香一条3塊钱。在石码小吃中,知名度仅次于五香、卤面的,应该是米烧粿。米烧粿是小石码沿街叫卖的米制品,馅料中有红萝卜、笋、芹菜、豆腐干、高丽菜、油炸蒜丁等,趁热吃起来,皮薄馅香,软糯适中,有微微的辣味。石码知名小吃中,大多为主食类,如沙茶面、米筛目、锅边糊、面线糊、鸭肉粥等。还有一种神奇的草本饮料,地骨露。这是小石码本土版的“王老吉”,其配方主要是地骨皮(枸杞根皮),懂行的人会加点蜂蜜,使口感更为清甜。

石码的乡土人物中,最让本地人津津乐道的,当属绰号为“蓝番薯”的蓝汝汉。蓝汝汉于清末之际经营土烟起家,到民国已拓展至船务、海鲜、赌场、鸦片馆等行业,甚至一度染指包税,成为旧社会石码小镇赫赫有名的“土皇帝”,这是邪的一面。从另一个角度看,蓝汝汉非常重视家乡的市政建设,小镇骑楼街区今日的美轮美奂要归功于他当年的积极作为。据悉,时至今日,小镇还在使用他当年修筑的下水道。同样在清末,石码还出了一位江湖人士,五祖鹤阳拳宗师卢万定。卢万定出身于石码酿酒世家,打小爱好武术的他,拜蔡玉明弟子尤俊岸为师,苦练五祖鹤阳拳,终成石码拳头名师。1927年,卢万定南下印尼并开设武馆,成为影响南洋武术界的武术宗师。或许是受到浓厚的尚武尚义氛围的影响,进入民国时期后,小镇涌现出一位谍战英雄庄少萍。庄少萍是共产党地下工作者,曾在榜山至江东、紫泥一带组织乡民成立“江东抗日游击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他以记者身份为掩护,与张人希、郑静安等知名进步人士,掩护100多名国民党黑名单中的进步人士和地下党员及时撤离,后因叛徒出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壮烈牺牲,被授予“新中国奠基石”的光荣称号,并安葬于厦门虎园烈士陵园。

石码最具知名度的文人,当属明代的张燮。张燮的代表作《东西洋考》,是我们了解明代中国与东南亚诸国之间航海贸易历史的重要著作,佐证了漳州月港的兴盛,被誉为“开采访之局,垂不刊之典”。由于有张燮的存在,石码的文化深厚了许多。

石码还有一份特别的荣耀,出产诗人。朦胧诗代表诗人舒婷出生于石码小镇。虽然满月后即已离开,但舒婷依然对石码充满感情。她曾专门写了一篇《到石码去》的文章。我去舒婷出生的小楼看过,大致就是她描写的那样“又潮湿又空旷,除了粗粝的石条窗透过几线光亮,再有就是那敞开着的小门,门前几级苔痕斑斑的石阶接上路面”。在舒婷笔下,石码“码头边泊着小小的渔船,透过船篷是红红的灯,看得见古铜色的脊梁护卫着一窝甜甜的梦,梦中的渔家孩子像黑鳗一样扭动着”。

还有一位诗人也出生在石码,安琪。安琪写过一首名为《石码小镇》的诗,诗中写道:“神出鬼没的石码是我闷热的童年座椅,/时有自行车近乎断裂的尖叫还在天上乱飞”。她同样以《到石码去》为名写了首怀念故乡的诗。

石码人是值得尊敬的,他们保留下了一片规模浩大的骑楼街区,留下了一座充满人间烟火味的江口小镇。

责任编辑陈美者

猜你喜欢

五香骑楼小镇
安安静静小镇
五香凤尾鱼
“CK小镇”的美好
丝绸之路之喀什·五香人生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林黛玉该不该吃五香大头菜
我爱南华路的骑楼
骑楼人家
五香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