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设计原则初探
2024-05-08柴晓利
柴晓利
“双减”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将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分层作业设计,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水平的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设计适合的作业,促进学生的最佳发展和进步。
为了保证分层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笔者认为,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以素养培养为本
素养培养是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分层作业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设计分层作业时,应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本,体现数学的本质特征,突出数学的思维方式,强调数学的应用价值,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例如,看下面的题目——
(A层)以下特征中:①对角相等;②对边相等;③对角线相等;④对边平行。其中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是 。
(B层)观察图1中的三个平行四边形,你觉得它们的形状相同吗?它们的面积相等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C层)如图2,某校有一块不规则四边形的土地ABCD,学校想在这块土地上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花坛,四个顶点分别在四边形土地ABCD的四条边上。数学兴趣小组找到四条边的中点E、F、G、H,顺次连接,帮助学校设计了图形,你能说明四边形EFGH为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吗?
设计意图:以上三个题目,围绕与平行四边形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进行设计。在考查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相关知识掌握的基础上,A层题目设计侧重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B层题目设计侧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推理能力;C层题目在培养学生几何直观、抽象能力、推理能力的基础上,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上述分层作业的示例,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需求,设计适合他们的作业,引导他们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拓展、从理解到应用,从而促进各层次学生的核心素养都得到相应发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和兴趣,从而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以因材施教为要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基本原则,也是分层作业设计的核心要求。教师在设计分层作业时,应以因材施教为要,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让普通学生吃得饱、优秀学生吃得好,使教学更加精准化,促进学生的发展。
例如,看下面的题目——
(A层)如图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CD=10,BC=6,∠ADC的平分线DE交AB边于点E,求BE的长。
(B层)如图4,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C的平分线交AB于点E,∠BCD的平分线交AB于点F。若CD=5,BC=3,求EF的长。
(C层)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的平分线把CD边分成长度是2和3的两部分,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
设计意图:以上围绕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设置了三个难度层次的相应题目。基础层的题目要求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运用简单的代数运算求解未知量,巩固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层的题目难度稍有提升,要求学生多次运用平行四边形的相关性质求解未知量,培养综合运用能力。优秀层的题目要求学生能够在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合理构造图形,分类进行讨论,进而运用性质解答,对学生的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上各层级的题目设计,在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体会模型观念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提高。
三、以生活情境為源
生活情境是数学的应用场景,也是分层作业设计的重要来源。在设计分层作业时,应该以生活情境为出发点,突出数学的应用价值,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作业的内容应来源于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社会热点等方面选取有意义的、有趣的、有挑战的作业情境,引导学生在作业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和价值。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拓展其视野和思维。
2.作业的目标应服务于生活。从学生的生活需求、困惑等方面确定有用的、有益的、有启发的作业目标,引导学生通过作业解决生活中的疑惑。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其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和实践能力。
3.作业的过程应参与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践、探究、创新等方面设计有操作、有探索、有创造的作业过程,引导学生在作业中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这样可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使其养成合作意识,提高交流能力。
4.作业的结果应反馈于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品位、反思、改进等方面评价作业结果,使学生在作业中提高生活的质量和水平。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总之,分层作业设计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思考,推动分层作业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为初中数学教育的创新作出贡献。
(本文系2023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作业评价改革下初中分层作业的实施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hnzypj2301040)
(责 编 清 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