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质量影响因素与提升对策
2024-05-08杨胜
杨胜
[摘 要]在新医改持续深化与推进的过程中,公立医院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与挑战,做好成本核算工作成为公立医院现阶段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公立医院亟须提升成本核算工作质量,以保证医院正常有序运转,业务创新升级,同时落实资金安全管理,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公立医院加强成本核算的重要性,然后分析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开展现状,接着分析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质量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提升成本核算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核算质量;影响因素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4.06.012
[中图分类号]R197.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4)06-0039-03
0 引 言
公立医院作为具有非营利属性与公益属性的医疗机构,不仅是我国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与主力军,还肩负着保障我国民众基本医疗与健康权益的重要职责。公立医院同时也属于事业单位,其各项管理与业务经费基本来源于国家财政预算和地方财政。因此,公立医院应当切实提升成本核算质量,以保证资金高效管理与合理使用。
1 公立医院加强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1.1 高效使用财政预算的要求
公立医院最主要的经费来源是国家财政预算,虽然国家财政对于医疗方面的投入力度在逐渐加大,但相对于公立医院逐渐增加的各项管理工作和医疗业务开展所需要的經费来说仍然不足,准确来说,资金供给与资金需求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增大。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公立医院自身的运转,同时还影响到我国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职能履行与工作开展。因此,为了将有限的财政预算投入更需要的环节与领域,最大限度缩小资金供给与资金需求之间的差距,公立医院必须重视成本核算工作,让有限资金能够被投入关键性的管理工作以及重点医疗项目与医疗服务当中,发挥有限资金的最大使用价值。
1.2 保证资金安全的要求
公立医院属于事业单位,且本身不具有营利属性,因此,长期以来其在财务管理、财务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力度都相对较小,甚至部分医院的财务管理与监管趋于形式化和表面化,对各项管理成本、医疗成本的支出审核不严、核算不清、督导不力,无法真正起到约束与监督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保证资金安全,公立医院方面必须切实加强成本核算工作,实现医院内部科学与合规运转,达到保证资金安全使用的目的。
1.3 维持医院有序运营的要求
随着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放开、竞争日益激烈,公立医院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且面临着病患及其家属更加多元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与此同时,公立医院作为非营利性机构,只能依靠国家财政投入来维持自身的运转和业务开展。在资金需求不断增大和资金供给无法有效满足需求的矛盾下,大部分公立医院都存在着资金短缺的现实问题。公立医院只有不断加强成本管控,才能在有限的资金供给情况下更好地开展各项管理工作与业务推进工作,而成本管控的第一步就是做好成本核算,以精准的成本核算指导成本管控制度的建立与具体执行,维持医院的有序运营[1]。
1.4 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要求
作为医疗卫生服务市场中的一员,公立医院同样需要通过参与市场竞争的方式提升自己的社会影响力与社会声誉,提高医院的经营效益。但在医疗服务需求个性化愈发突出的大环境下,同质化竞争阻碍了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公立医院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获得病患及其家属的认可。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公立医院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及项目的创新、医疗技术与模式的创新。而要保证创新工作持续推进,就离不开资金的有效供给,这对于资金有限的公立医院而言,无疑更加困难。因此,公立医院必须通过有效的成本核算与管控手段来最大限度节省资金,再将资金投入业务与技术创新工作当中,最终通过推动医院业务创新发展的手段,降低医院的可替代性,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1.5 医院履行服务职能的需要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发展的主力军,是践行我国各项公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单位,相对于医院的经营发展和效益增长,公立医院应当将职责履行放在首位。但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不断发展,公立医院所承担的职责与使命也更加广泛与多元,这就需要医院投入足够多的资金加以维持。而面对资金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公立医院应当从自身入手,通过加强成本核算来提高成本管控质量,进而让医院尽可能拥有充足的资金来有效履行各项医疗卫生服务职能。
2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开展现状
加强成本核算应当成为公立医院现阶段及今后管理工作的核心要务之一。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国内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不仅直接影响到公立医院现阶段的各项工作开展与业务推进,还对医院自身以及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了突出的消极影响。具体来说,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目前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第一,成本核算的数据基础不扎实。要保证成本核算结果真实有效,就必须做好数据基础工作,如全面收集各方面的数据,保证所收集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此外,数据收集必须最大限度消除滞后性,避免核算工作被耽搁在无效数据上。但是,目前许多公立医院在数据基础工作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信息化程度较低,导致数据滞后、缺失、严重错误,科室之间、部门之间也无法做到数据有效且快速传递,从而无法为成本核算工作提供基础数据保障[2]。
第二,核算方法不统一。公立医院不仅要通过成本核算开展成本管控及相关工作,还要通过成本核算进一步提高我国医院的整体管理质量。但是,目前许多公立医院都从自身情况出发自行选择核算方法,从而导致各医院之间的数据无法有效归类与对比,外部监管部门也难以有效实施监管工作。
第三,医疗项目与病种成本核算不到位。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支付方式是我国医保支付方式的一次重大改革,旨在降低看病成本,督促医院做好资金管理,同时也是为了减轻医保支付的财政负担和压力。但许多公立医院还没有针对DRG支付方式的实施进行有效的项目与病种成本核算,导致成本核算流程复杂、操作性较差,从而造成医疗项目中病种核算成本与DRG成本差异较大,极大地影响了DRG支付的实施效果,也给医院本身带来了严重的财务问题。
第四,成本核算结果应用效果较差。科学且准确的成本核算结果不仅能够作为成本管控工作的重要依据,同时更是医院进行资源分配、资金调拨、项目及业务规划等诸多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但目前许多公立医院受制于自身缺乏核算结果应用主动性、核算结果失真、核算基础数据不牢靠等多方面因素,成本核算结果应用效果较差,没有发挥出成本核算结果的积极作用。
3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质量的影响因素
成本核算对公立医院提升管理质量具有突出作用,公立医院作为非营利且具有公益属性的医疗机构,其成本核算结果是否具有准确性与有效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组织结构因素。一项工作的开展是否能够取得预期成效,会受到组织结构的影响。公立医院只有组织结构科学合理、权责及分工明确,才能达到各司其职、共同推进制度执行的目的,最终取得预期的成本核算成效。但是,目前国内公立医院在组织结构及权责分工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成本核算工作的主体认识不清,局限性较大,许多医院认为成本核算只是财务部门的职责,与其他部门、科室及医务人员无关,甚至部分科室及医务人员将成本核算视为对业务开展的“约束”与“限制”,只是想要达到压缩成本的目的,从而产生了抵触情绪。其次,系统因素。在智慧医院、数字化医疗被广泛推崇的今天,大多数公立医院都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管理与业务中的应用,资源管理系统、人员管理系统、资金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等的应用大大提升了医院的整体运作效率与质量。但系统与系统之间因为数据编码、数据规格、数据归类的不统一,而无法实现系统间数据的有效传输与共享,进而直接影响了成本核算中基础数据的有效获取,导致成本核算结果失真等问题。再次,人员与技术因素。公立医院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往往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业务层面,忽视了管理层面,尤其是财务管理的技术应用与深度研究,这导致成本核算结果与实际成本相差较大等问题。最后,财会人员自身能力与素养没有达到成本核算要求,也在相当程度上导致成本核算质量不达标[3]。
4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工作质量的提升对策
4.1 完善组织结构,明晰权责分工
公立医院要在明确各科室、部门在成本核算工作中同样具有突出重要性的基础之上,围绕成本核算工作需求,构建各部门有效衔接的成本核算工作体系,并明确各科室、管理部门在成本核算工作中的各自分工与应负责任。同时,针对成本核算要求,公立医院要进行成本核算专门组织构建或专门岗位设置,在保证成本核算工作独立性与权威性的同时,提高成本核算工作效率。此外,公立医院应围绕成本核算工作要求,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各部门及科室的沟通机制与数据传输流程,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与质量,为实现成本核算结果公正、有效、精确打好数据基础。
4.2 做好基础数据的质量把关与统一工作
成本核算基础数据错漏百出,也是当前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质量不高的一大原因。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不仅有各科室态度不积极,同时还有缺乏有效审核,导致成本基础数据失真。公立医院应当切实加强各部门、各科室成本数据的审核工作,并充分结合DRG支付要求进行成本核算数据的有效分类与管理,切实保证成本核算基础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在成本核算基础数据缺乏统一性的问题上,许多医院都存在着同一个数据在不同科室、不同系统当中名称不同、编码不同的问题,从而极大影响到数据在不同系统与流程中的有效传输与收集。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不仅有医院方面缺乏数据统一管理的意识,还有很多时候医院的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前瞻性与计划性,进而导致在面对流程优化、信息系统升级等问题时,管理人员只会着眼于眼前,而忽略了系统与系统之间应当具有的协作性与衔接性。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做好成本核算基础数据统一工作,医院应当从成本核算工作要求出发,实现各科室、部门、系统相关数据在名称及编码上的统一,同时对不同系统、科室的属性相同或相近的数据进行整合,减少相似数据对成本核算的干扰。同时,针对需要进行数据名称变动、编码变动、科室及业务名称变动的问题,公立医院应当由成本核算部门或核算小组进行集中讨论和统一变更,严禁科室或管理部门自行变更任何核算项目名称、数据编码,以保证成本核算工作不会受到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4]。
4.3 重视技术升级与人员团队建设
随着管理内容和医疗服务内容不断增多,公立医院需要进行核算的项目也越来越多。要想提升成本核算工作质量,公立医院不仅需要全面覆盖所有核算项目,还需要保证获得第一手的基础数据。因此,医院应当进一步将管理层面的信息技术升级工作重视起来,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云存储等技术提高基础数据的汇总效率和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效率。在人员团队建设工作方面,公立医院应当从成本核算工作要求出发,切实加强现有财务人员的财务基本素养与工作能力的提升,优化人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以强调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同时,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不断为成本核算团队注入新鲜血液。此外,医院之间也应当就成本核算工作质量提升等问题,为成本核算人员提供更多互相交流与学习的机会,让工作人员能够不断学习新方法,树立新理念,不断推动成本核算工作质量的提升[5]。
5 结束语
公立医院属于事业单位,各项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近年来,随着新医改的持续深入和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公立医院面临着资金供给不足与资金需求增大的突出矛盾。为此,加强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工作,推动成本管理质量提升,成为公立医院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基于此,公立医院要注重分析影响成本核算质量的因素,探索提升成本核算质量的对策,以促进资金有效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1]朱晓丹.论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体系建设[J].财会学习,2023(10):97-99.
[2]李共笑.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探讨[J].投资与创业,2023(7):99-101.
[3]肖颖.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探索[J].中国卫生经济,2023(3):91-93,96.
[4]曹龙思.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和绩效薪酬考核的实践应用
[J].财会学习,2023(20):98-100.
[5]朱鳳仙.浅议DIP付费下公立医院成本管控[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3(10):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