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冬瓜立架种植模式探讨
2024-05-08曾燕红苏荣军
曾燕红,陆 耀,苏荣军
(广西玉林农业学校,广西壮族自治区 玉林 537000)
广西玉林市地处北纬22°19′~23°01′,东经109°39′~110°18′,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显著季节性变化,气温较高,热量充足,雨量充沛,适宜冬瓜种植。冬瓜作为常见蔬菜,种子、果皮、茎叶、果瓤均可入药,具有利尿减肥、清热消暑的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1]。结合玉林市冬瓜种植现状,总结了立架种植模式的优势及要点,为进一步提高冬瓜种植产量提供借鉴。
1 冬瓜种植要求
广西玉林市冬瓜种植以黑皮冬瓜为主,原产于我国南部,具有产量高、个大、抗病性强、株高适中、耐贮藏的特点。具体的种植要求如下。
1.1 温度
黑皮冬瓜作为适宜温暖、耐热植物,30 ℃气温下仍可生长,但对低温十分敏感。
1.2 水分
黑皮冬瓜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面积达,茎叶繁茂,消耗水分多,为需水蔬菜,缺乏耐旱性。特别是开花结果期,果实迅速发育,需肥水较多,必须保证肥水充足,方能提高产量。而果实发育后期则供水不宜过多,否则冬瓜不耐贮藏,降低品质。
1.3 光照
黑皮冬瓜为短日照植物,光照要求严格,充足光照可促进植株生长,提高产量。
1.4 土壤
黑皮冬瓜适应性强,黏质土、砂质土均可生长。为增加冬瓜产量,以黏壤土和砂壤土为最佳,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利于根系发育。
2 冬瓜立架种植模式
2.1 选择种子
冬瓜宜选择高产、抗逆性强、耐贮藏、瓜型整齐、抗病虫害的品种,如韩国蜜宝、丰成三号、黑优2 号、广东黑优大、桂蔬3 号、桂蔬8 号、桂蔬6 号、巨人2 号黑皮冬瓜、铁柱999等,并根据市场供应季节,对冬瓜早、中、晚熟品种结构合理安排,确保满足不同阶段市场需求[2]。
冬瓜种子吸水慢、皮厚、出芽不齐、出芽率低,播种前进行催芽可提高出苗率,保证出苗整齐。育苗播种前,用50%多菌灵500 倍液浸泡种子2 h,清水洗净后,先用55 ℃温水浸种20 min,再用25 ℃温水浸种8 h。捞出种子,包裹湿润纱布,放置在室内30 ℃温度环境下催芽[3]。催芽过程,种子保持纱布湿润,以手拧纱布不滴水为宜。4 d后种子漏出4 mm芽即可播种。
2.2 冬瓜育苗
2.2.1 土壤选择
冬瓜喜欢光照充足、湿润温暖的环境,忌空气干燥、干旱及长期阴雨,选择土层肥沃深厚、有机质丰富的地块。冬天对地块进行深耕,提高土壤通透性,增加抗旱、保水、保肥能力。
2.2.2 适时播种
玉林市冬瓜播种以春季为主,选择3 月—4 月进行育苗,采取72 穴育苗盘法,根据种植面积确定盘数,一般按12 盘/667 hm2的量确定盘数。催芽种子放入育苗盘内,做到每穴播种1粒,深度为1 cm,覆土1 cm。种子播种后将育苗盘摆放于温室内,喷水覆盖塑料膜,达到保墒提温效果。
2.2.3 苗期管理
种子出土前白天棚内温度约30 ℃,夜间>15 ℃,如果棚内温度>30 ℃,则采取揭膜通风方式,避免高温烧苗。发芽率>70%可揭开塑料膜,去弱苗留强苗。种子发芽及出苗后,均保持育苗盘湿润,表土发白及时浇水。冬瓜幼苗长出2片真叶,可少量追施三元复合肥或腐熟粪肥;长出4 片真叶,或苗龄为35 d,可移栽幼苗[4]。移栽幼苗前2 d,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抗压威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喷洒叶片。
2.3 施肥整地
选择便于排灌、地势高、土层深厚的地块。定植前需施肥整地,先20 d 施入4 000 kg/667 m2腐熟有机肥、50 kg/667 hm2硫酸钾复合肥,再深耕细耙种植地,深度约为30 cm。种植地整好后,做畦,畦宽约2.1 m。
2.4 植株定植
冬瓜幼苗移栽前8 d 进行炼苗,棚内温度约29 ℃,选择每天12:00—17:00 棚内通风,有助于幼苗出棚后适应外界温湿度。4 月下旬,选择晴朗天气进行定植,一畦栽2 行,株距为1.2 m,密度750 株/667 hm2,注意小苗浅栽、大苗深栽,子叶露出地面2.5 cm 即可[5]。幼苗移栽后立即封住地膜,浇灌定植水,保证苗齐苗全。
2.5 田间管理
2.5.1 搭设立架
冬瓜采取立架种植模式具有负载能力强、稳定性好的特点,能够支撑冬瓜果实与瓜蔓。6月上旬开始搭设冬瓜架子,选择长2.5 m、直径2.0 cm 竹竿,以“品”字型搭设三脚架,中间连接3 cm 直径的竹竿为横架,有效提高立架强度及稳定性。立架上冬瓜长到2 kg 时,藤蔓仍可支撑幼瓜,利用绳子将瓜柄套住,悬空捆绑于横杆上,以免生长时冬瓜拉断瓜秧。
2.5.2 水肥管理
冬瓜对钾肥需求最多,其次为氮肥,磷肥需求最少。1 000 kg冬瓜需要吸收纯氮1.30 kg、氧化钾2.12 kg、五氧化二磷0.52 kg,养分吸收比例为2.36∶3.23∶1。冬瓜供水要均衡,保持土壤湿润,整体生长期应做到适当追肥,前期生长不宜施过多氮肥,否则枝叶徒长,难以坐果。定植缓苗后,瓜苗如果叶子淡黄,长势弱,则配合浇水追施0.25%尿素液或30%腐熟粪肥,长势良好则可仅浇水,不施肥。一是露地爬地阶段,爬蔓畦无需特意追肥浇水,根据作物情况,可在幼苗南侧挖出1 条深20 cm 的沟,沟内撒入10 kg/667 hm2量的农家肥,引水灌溉,水分下渗后再施入1 kg/667 hm2量的化肥。通常晴天上午灌溉,晒沟半天能够回升地温,下午封沟。二是露地搭架阶段,即冬瓜1~2 kg 时,在植株旁开挖深4 cm 浅沟,施入50 kg/667 hm2腐熟饼肥或10 kg/667 hm2复合肥,每周施肥1 次,连续施肥2 次即可。注意下雨天不能追肥,以免降低肥效。三是地膜覆盖阶段,浇灌缓苗水后,松土除草促进根系发育,直至冬瓜膨大结束蹲苗,追肥2 300 kg/667 hm2稀释粪水,注意不能大水漫灌,沟浇2次即可。
2.5.3 整枝引蔓
从冬瓜出苗到收获,整体叶片约为30片,蔓可达到3.5 m 长,主蔓节瓜,单瓜质量约为10 kg。栽培时摘除侧蔓,有助于田间透光通风,降低发生病害率。瓜蔓1.5 m、叶子15 片即可搭设架子。架子搭设前需去除冬瓜根茎基部枝蔓,将茎叶盘在地面,搭起立架后从1.5 m位置引蔓上架。瓜蔓叶片生长为25片时,开始结幼瓜,对于每株蔓选择1 个端正幼瓜,即21~23 节位置的冬瓜,瓜蔓长度2.5 m,将其余雌花摘除。冬瓜留瓜后,蔓再次生长10 节即可摘除顶部,保留1 个冬瓜,集中养分,促进果实生长。
3 病虫害防治措施
3.1 绵疫病
3.1.1 发病症状
绵疫病为害果实、叶片与藤蔓。茎叶染病后,形成条形水渍状病斑,后期发展为湿腐状深绿色病斑,导致茎叶枯萎;果实染病则会在靠近地面位置生成水渍状黄褐色病斑,蔓延至整体果实,导致果实变软、收缩。适宜条件下病斑迅速蔓延,长出白色霉状物,导致果实腐烂。该病发病适宜湿度为95%、温度10~30 ℃,通常6 月下旬发病,7 月—8 月为盛期,即便贮运冬瓜也会染病。病菌利用雨水传播,导致田间通风性差、排水不良地块发病严重。
3.1.2 防治措施
(1)合理轮作。选择前茬是豆类或葱蒜类的地块,避免与辣椒、番茄地块连作,或是实施水旱轮作,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降低田间病菌数量。
(2)强化田间管理。勤浇小水,禁止大水漫灌,遇到暴雨做好排水工作,以免积水引发病害,保证田间透光通风,及时翻耕土地。对于病瓜、病株及时清理,集中掩埋或焚烧。
(3)药剂防治。初期选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进行喷洒,每隔6 d 喷洒1次,连续用药3次即可。
3.2 白粉病
3.2.1 发病症状
白粉病主要为害冬瓜叶片,叶柄与茎次之。叶片发病初期,叶背面与表面会生成白粉状不规则霉斑,连片形成。病情严重后,叶子发黄枯萎,不脱落,菌丝老化后霉斑变成灰色。感染叶片覆盖白粉状物体,阻碍了植株光合作用,进而导致果实营养不足,呈现细长状,难以正常膨胀,果实干瘪,丧失光泽,品质降低。
3.2.2 防治措施
(1)清除病原。上茬作物收获后,清理田间杂草及病残体,将其运出田间深埋或焚烧,降低病菌数量,消灭感染源。使用石灰给土壤进行消毒。
(2)化学防治。选择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2 000 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进行喷洒,每隔8 d 喷洒1 次,连续用药3次即可,注意喷雾均匀,交替使用药剂,执行安全隔离期。
3.3 蚜虫
3.3.1 发生症状
蚜虫作为冬瓜主要虫害之一,会吸食叶片汁液,导致整体叶片卷曲、干枯、发黄,降低冬瓜品质与产量。蚜虫还可引发煤烟病,传播病毒病,使得植株花叶畸形,受害株早衰。
3.3.2 防治措施
清理田间杂草,清除蔬菜、瓜类病株残叶;进行高温闷棚,即收获后用塑料膜密闭棚室4 d,消灭虫源;释放蚜虫天敌,包括瓢虫、跳小蜂、花蝽、猎蝽等。
4 收获贮藏
冬瓜从开花到成熟约为50 d,成熟后方可采收,即瓜毛稀疏、瓜型较大采收。采收后可根据市场情况,选择贮藏冬瓜以延长市场供应时间。贮藏冬瓜时,应选择凉爽、通风的房屋或地下室,地面铺设稻草,于清晨收获无伤疤、无虫口冬瓜,带有果梗,将其平放于贮藏室内。贮藏阶段经常检查,及时清除烂瓜。
5 结语
冬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作为消暑蔬菜佳品,深受民众喜爱。为进一步提高冬瓜产量,冬瓜种植时应结合实际情况,从选择种子、冬瓜育苗、土壤整地、植株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这几方面出发,合理应用立架种植模式,明确冬瓜种植要点,从而提高整体冬瓜种植质量及产量,促进地方农业发展。